确认参加复试又不去列入考研失信名单!!(确认参加复试不去会怎样)

写在前面
随着考研复试“海王”、“鸽王”的不断出现,一些考研的制度和规则也逐渐出现了新的变化,“考研失信名单”一时间成为了考研热词!

前些年“考研失信名单”还未进入考研人的视野,是因为当时被纳入考研失信名单的人并不多,启动失信名单的学校也不多。而现在考研时因自身失信行为影响学校正常招生的情况越来越多。

针对种种情况,越来越多高校启用失信名单。比如湖南工业大学在今年的《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

回复确认参加我校复试而失信不参加复试者,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取消该生所有调剂、复试、拟录取资格。因此小伙伴们一定要考虑好是认真准备复试还是坚决选择调剂。
什么是“考研失信名单”,哪些行为失信?

“考研失信名单”是什么???有些同学一头雾水,考个研怎么还能上失信名单呢!

目前根据多所学校公告里所提到的“失信”,一般情况下指的就是考生放弃考试资格影响学校招生的行为。

那么,什么样的“缺考行为”可能会上这份失信名单呢?目前来看,有以下三种情况种常见的情况:

01 被一志愿高校录取了,但又没参加复试,而是通过调剂上岸其他学校;

02 收到了高校的调剂拟录取,最后又拒绝,想再二战;

03 已经收到了录取通知,却忽然发现考上的是自己不想要的学硕/专硕等各种原因,导致自己不想去上。

虽然很多网上的言论都难辨真假,但要提醒大家:确实有学校制定了“考研失信名单”。这不是某个人自作主张的结果,而是按照制度行事的“规范”行为。

经过翻阅此校最近几年的方案,可以发现自2019年起湖南工业大学就有类似规定,只是表述略有不同:

由此看来,实行考研“黑名单”制度至少已有四年之久。学校能够郑重其事地形成如此制度,表明每年都遇到很多考生放弃复试机会,因此不得不思考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于是建立了考研失信名单。

“考研失信名单”后果很严重?

很多小伙伴认为这种考研失信名单是高校自行组织处的黑名单,顶多就对后期的考研有影响,不可能影响后期一生。

根据往年的例子来看,这个失信名单影响范围确实不至于影响到今后的长期生活。

但毕竟属于一种失信行为,今年会不会严格执行失信制度谁又知道呢?比如2019年时广州就通过的一项规定就表明,学生被拉入失信名单很可能会影响个人征信。

考上了不去读、一志愿上岸了不去复试等行为,往往代表有更好的想法或者有更好的发展。有更好的发展是一件好事,但前提是需要与院校商量之后做决定,之后签订自愿放弃协议书等书面材料。

在不告知不协商的情况下无视对方通知,就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也是对于高校工作人员和高校本身的一种轻视。所以大家有更好的发展时一定不要擅自做主张,而是要妥善解决,毕竟被纳入失信名单着实是糟心事儿。

“考研失信名单”真的合理吗?
对此,网上很多小伙伴表示支持将“缺考”行为列入诚信记录中;但是也有很多人质疑其合理性。

有小伙伴认为:这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也有人认为:名额属于学生自己,学生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有伙伴则强调:可能因为学费贵、想二战等原因。

还有同学认为:通报给自己的本科学校也要知晓,属实没有必要。

绝大多数的学生并不认可高校强行设置失信名单的行为,认为这是典型的“双标现象”。考研并不是绝对公平的,有时想要挑出几个公平的院校甚至很难。

既然如此,学生又为何不能任性一下呢,毕竟名额是学生自己考到的。学校允许自己不公平,但不允许学生对待自己不公平的行为,无非就是“学校可以养鱼,考生必须专一。”

很多考过研的人都知道,考研的调剂之路真的太坎坷了,“被学校逗着玩儿”的现象更是数不胜数。

况且有时候“失信”行为是不得已为之,部分高校确实在“失信名单”方面特别任性,如果自己苦苦等待,极有可能引来复试没上岸,调剂又调剂不了的后果。

写在最后
考研本就是双向选择,如果硬要把这种“选择”当成“失信”,还要通知原院校,其合理性有待商榷。
另外,有些学校有临时缩招、临时不接受调剂、大范围养鱼等“奇葩操作”,那是不是也要列举高校“失信名单”呢?所以考研人认为这种“考研失信名单”是不具有执行力和说服力的!

当然啦,当下与放弃复试或者入学相比,小伙伴们最期待的还是成绩查询,预祝小伙伴们都取得一个优秀的初试成绩~

推 荐 阅 读
一年辛苦作废?24考研千万避开这些“压分”院校!
啊这!为了读研,我可能要花70万……
考研党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时间管理!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01.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