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考研,父母嫌浪费时间逼其放弃父母掌控欲强孩子能走多远…(孩子考研)
父母的掌控欲让孩子痛苦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儿子专科想考研究生,怎么劝他放弃?这位家长说,儿子高考的时候,刚过本科线10分,只读了专科,现在想考研究生,感觉考研浪费一年时间,应该怎么劝说他。评论里有人回复:“我要是这个孩子真的太痛苦。想考研究生,父母都让放弃。”在成长的过程,父母总希望控制孩子的行为。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逼着孩子接受自己的安排。为何想劝孩子放弃考研?是因为父母掌控欲太强。哈佛心理学教授史黛拉.切斯说:“在家庭中,父母属于强势一方,孩子属于弱势一方,这种强弱悬殊的关系,导致父母自然而然地就会对孩子进行各种形式的操纵。”这种操纵就是父母的掌控欲。在短片《茉莉的最后一天》中,母亲为了监督孩子的一举一动,在家里到处都安了摄像头,如果做了不能让母亲满意的事情,孩子就会遭受一顿打骂,最终,孩子受不了这样的掌控,患了抑郁症,在深夜里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父母高强度的掌控下,孩子内心既恐惧又压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 父母的掌控欲太强,才会想要孩子的所有行为,都达到自己的要求,不能做到让父母满意,就会想方设法折磨孩子,结果就是孩子心理出现严重的问题,甚至选择放弃生命。掌控欲太强的父母是什么样的?很多时候,父母并不认为自己有掌控欲,用尽全力爱孩子,结果却成为掌控欲太强的父母。01 父母的要求太多,孩子没有自由在一期《少年说》中,刚上初一的女孩说:“自从有了手机以后,妈妈要求我只可以跟学习好的同学玩,每天都查我的手机,跟学习无关的话,不可以说,学习不好的朋友,不可以交。”女孩请求妈妈说:“您能不能给我留一点自己的空间?”妈妈听了孩子的请求后,仍然态度坚决地说:“在初中和高中阶段,不可以给你自己的空间。这个阶段,对于你的人生非常重要,如果时间用来聊天,会影响你的学习。”听了妈妈的回答,主持人开始跟妈妈沟通:“不喜欢的聊天内容,她可能会在回家之前全部删除,你不喜欢的朋友,她可能在其他的地方交往,她上了大学以后,你看不到的地方,她会非常想要,结交你不喜欢的这些人做朋友。”妈妈非常害怕出现这样的后果,跟女儿交流的时候,还问:“你不会删了所有的聊天记录吧!”可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妈妈这样严格要求女儿,却完全没有想过女儿内心的感受。一旦出现反抗,结果将会非常可怕。想要完全掌控孩子的人生,只会让孩子产生更大的对立情绪,当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会更想做妈妈不让做的事情,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并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02 孩子必须按自己的想法生活《小欢喜》中的乔英子非常喜欢天文,还在天文馆当了讲解员,想报考天文专业,而妈妈却认为,一定要上清华北大,不同意英子报天文专业,英子喜欢玩乐高,却被妈妈全都扔到了地上。英子的房间,妈妈为了随时能看到她有没有在学习,在墙上安装了一块大玻璃,英子完全没有自己的空间。后来,英子得了抑郁症,想要跳海,妈妈才放弃了自己的想法,把决定权交给了英子。生活在掌控欲强的父母身边,孩子内心很苦。能够有自己的梦想,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可是,父母忽视孩子的感受,只看到了孩子的分数,其他的方面全都不重要,必须按照父母的想法来做,否则,就会遭受一轮又一轮的折磨。03 操控着孩子的一切小说《无声告白》中16岁的女孩莉迪亚,被父母操控着一切,包括学什么专业,上什么学校,她像机器人一样由父母摆布,没有自己的梦想。直到重重的压力,让她学习成绩下降,最终选择把身体投入湖中,寻求得到最终的解脱。控制孩子的一切,让孩子失去生活的勇气。期待孩子成功,逼着孩子必须考到高分,却没有人关心孩子在想什么,才会产生这样的结局。在掌控欲强的父母身边生活,孩子内心非常压抑,自己的感受父母不懂,自己想选择的人生道路,父母认为是错的,甚至孩子情绪崩溃,父母也会强制要求孩子不要闹脾气,直到一个鲜活的生命消失,才会停止对孩子的掌控。孩子的未来能走多远,取决于父母掌控欲01 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古人曰:“不以言教而以身传之”。东汉时期鲁国人孔融,小时候邻居大宽哥,撞到了孔家的墙角上,酒壶摔碎了,大宽要求孔家赔偿,孔融父亲没有责怪大宽,还主动把直墙角改为圆的墙角,避免使路人摔倒。后来,孔融捡到了一个钱包,大宽哥说钱包是他丢的,里面有五十两银子,孔融没有说破大宽并不是失主,给了大宽五十两银子。大宽得到这笔不义之财后,内心极度不安,终于有一天,大宽主动还了钱。孔融的父亲用行为,教会孩子正确处理别人的错误,用理解别人的行为解决这样的事情,孔融的父亲没有用掌控的方式来约束孩子,才让孔融能够更好的成长,最终成为著名的文学家。02 耐心教导孩子终成大器欧阳修小时候捡到一袋米,母亲教导孩子一定不可以要别人的粮食,让欧阳修找到失主。教导欧阳修,不接受不义之财。后来,欧阳修成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跟母亲的教导是分不开的。不控制孩子的行为,而是教导孩子做到忠孝仁义,不是要求孩子如何做,而是自己内心有仁爱,耐心教导孩子走正确的人生之路。03 内心坚定相信孩子一定能成才!晋朝时期的李密,奶奶带他长大,李密九岁才能走路。在李密不能走路的时候,奶奶没有放弃对李密的治疗。坚定地相信,一定能治好李密的病。奶奶教导李密要自强不息。李密病好后饱读诗书,微服私访的刺使请他做官。李密四十四岁的时候,为了照顾奶奶,上书《陈情表》,拒绝当太子的老师,回家照顾奶奶。李密的奶奶一直相信他一定能成才!所以,父母真的希望孩子能够成才,不需要过多的约束孩子,而是坚定地相信,孩子一定能成才!当父母用要求和命令来约束孩子的时候,只会得到孩子痛苦,家长失望的结果。而当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耐心教导孩子,相信孩子一定能成才时,孩子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人。父母如何做才能避免控制呢?其实,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克制掌控欲,避免控制也很简单,掌握三个原则就可以顺利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教会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
代替孩子解决问题。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可以跟孩子提下面几个问题, 助孩子找到解决的方法。具体的问题是:“你现在遇到了什么事情?你的感受怎么样?你想如何处理?如果不管用,还可以试哪些方法?”引导孩子自己想出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代替孩子去解决,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其次,在孩子做对事情的时候,及时肯定。父母的及时肯定,使孩子主动坚持。孩子做对事情时,得到父母的肯定,孩子就会下一次还这样做。当孩子主动早起看书时,妈妈告诉孩子,你的这种行为就是自律,你的行为就是热爱学习,孩子才会愿意坚持去做。通过正确的引导,及时的肯定,让孩子主动坚持正确的行为,让孩子意识到做对事情,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最后,教会孩子考虑后果。教会孩子思考事情会产生什么后果。可以用故事接龙的游戏,跟孩子一起玩,接着讲故事的时候,家长可以发问:“那么后来呢?结果是什么?”当孩子习惯了考虑事情的结果时,他的责任感就会出现,做决定的时候,就会养成习惯,思考事情会产生哪些后果,做出来的决定,一定是经过慎重考虑的!结束语: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教会孩子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用鼓励和引导为孩子加油,不要求孩子做到完美,而是期待他成为,在接受风雨的洗礼之后,仍然是勇敢追梦的少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