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考研突厥前期可汗准则考论_阿史那_汗国_部落(民族学考研)
原标题:民族学考研:突厥前期可汗准则考论
突厥前期可汗准则考论
陈星宇
摘 要:突厥汗国的兄终弟及制和大、小可汗并排态势是其政治的一大特征,可是在突厥社会前期和突厥第一汗国树立之初,实施的却是父死子继的继承方法,且仅有一位领袖(可汗),但跟着突厥的对外扩展,大漠南北、中亚草原等地被战胜,出于控制这些区域许多部族的需要,木杆可汗初步册立自个的兄弟为小可汗,因而汗国内部呈现了为大、小可汗并排的局势。而小可汗变成手握大权的当地实力派,大可汗为平衡各方实力,一般会在临终前传位于某位小可汗,父死子继制便被兄终弟及制所替代。因而,突厥的可汗准则是跟着控制局势改动而变迁的。
要害词:突厥;可汗;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在突厥汗国的前史上,存在着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汗位继承方法,而且先后实施了单一可汗制和多可汗制两种准则。可是在突厥立国之初,实施的是父死子继制,且国内仅立有一位可汗,这源自于突厥部落时期。后来跟着突厥在蒙古高原和中亚区域的扩展,阿史那氏子弟们大多立下军功,占据广大的区域,并变成当地实践上的控制者,大可汗初步封爵子弟为小可汗,令其镇守汗国一方,这既是招认众子弟的实力规模,也是出于打压当地被战胜部落的需要,大、小可汗并排的局势初步呈现,多可汗制逐步构成。而在汗位传递疑问上,为平衡汗国内部的各方实力、抚慰实力雄厚的小可汗,大可汗的职位一般会传给自个的兄弟即某一位小可汗,父死子继制也就由兄终弟及制所替代。
一、开国前期父死子继制与单一可汗制
突厥开国可汗土门和第二任可汗科罗的联络,因史书记载的差异,有父子和兄弟两种说法,大都专家认为二人是父子联络(1),则汗位继承方法为父死子继制。薛宗正先生却坚持认为二人是兄弟联络,进而得出突厥汗国树立之初便实施兄终弟及制(2),亦有专家对此标明认同[1]。因而,理清土门与科罗的联络,对研讨突厥汗国前期的可汗准则有偏重要的意义。
(一)父死子继制
据《周书·突厥传》记载,突厥原先是匈奴的别种,该部落遭到邻国屠灭,仅留有一个十岁的小儿,“兵人见其小,不忍杀之,乃刖其足,弃草莽中。有牝狼以肉饲之,及长,与狼合,遂有孕焉。……遂生十男,十男长大,外托妻孕,这今后各有一姓,阿史那即一也。子孙蕃育,渐至数百家。经数世,相与出穴,臣于茹茹。”[2]907这段带有神话性质的文字记叙了突厥阿史那部族的构成,开始时仅稀有百家,是柔然的属部,单一的领袖为阿史那氏,关于突厥早年的前史,另一种说法相关于此说则更为丰厚:
或云突厥之先出于索国,在匈奴之北。其部落大人曰阿谤步,兄弟十七人。其一曰伊质泥师都,狼所生也。谤步等性并愚痴,国遂被灭。泥师都既别感异气,能征召风雨。娶二妻,云是夏神、冬神之女,一孕而生四男。其一变为白鸿;其一国于阿辅水、剑水之间,号为契骨;其一国于处折水;其一居践斯处折施山,即其大儿也。山上仍有阿谤步品种,并多寒露。大儿为出火温养之,咸得全济。遂共奉大儿为主,号为突厥,即讷都六设也。讷都六有十妻,所生子皆以母族为姓,阿史那是其小妻之子也。讷都六死,十母子内欲择立一人,乃相率于大树下,共为约曰,向树跳动,能最高者,即推立之。阿史那子年幼而跳最高者,诸子遂奉认为主,号阿贤设。[2]908
这条史猜中清楚记载了阿谤步、伊质泥师都、讷都六设、阿贤设(即阿史那)四人先后担任部落领袖,除了阿谤步和伊质泥师都为兄弟联络,其他皆父子联络,且阿谤步是因遭到灭国的特别情况才由兄弟伊质泥师都继承领袖之位的,因而足以阐明突厥汗国正式树立之前,突厥部落就现已把父死子继制造为首要的领袖继承方法了。
突厥在阿贤设时期已屈从于柔然,其子吐务的头衔却为大叶护[3],讷都六设、阿贤设的头衔均为设,据《通典》记载,“别部领兵者谓之设”,又云“其官有叶护,有设,有特勤,常以可汗子弟及家族为之”[4]1068,《周书》亦载“大官有叶护,次设,次特勤,次俟利发、次吐屯发,及余小官凡二十8等,皆世为之。”[2]909可见叶护是游牧民族中仅次于可汗的爵位[5],头衔的改变反映了其时突厥部落的日益昌盛。到吐务之子阿史那土门担任领袖时刻,突厥社会现已打开得恰当完善。自5世纪下半叶高车独立后长时刻与柔然汗国敌对,大大削弱了柔然汗国的实力,柔然由盛而衰,对草原各部的捆绑力度也降低。草原各实力平衡格局的打破,为突厥的鼓起供给了有利的要害[6]8。在柔然和铁勒的敌对中,土门协助柔然击破铁勒,并战胜了五万余落的人员[2]908,许多铁勒民众的归附健壮了突厥的实力。西魏废帝元年(552)土门出兵大破柔然,然后自立为伊利可汗,突厥汗国正式树立。
5
53年伊利可汗土门死后,科罗继位,号为乙息记可汗(亦作逸可汗)。关于土门与科罗的联络,史书记载有歧义,《周书》载为父子联络[2]909,《隋书》《北史》则均为兄弟联络[7]3286,[8]1864。二人的身份直接联络到突厥汗国前期的汗位继承准则,因而有理清的必要性。岑仲勉先生断定二人为父子联络[9],现代专家薛宗正先生在考证突厥可汗世系时坚持认为二人是兄弟联络,称土门是“无家室的青年可汗”,进而得出突厥汗国树立伊始就实施兄终弟及制的结论[10]90,但这些推论均为脱离史料的片面臆断。首要科罗并非其名讳,而是名号“珂罗啜”的不一样音译,“谓黑色者为珂罗便,故有珂罗啜,官甚高,耆年者为之”[4]1068,从“耆年者为之”可以得知科罗现已较为年长,所以土门绝不可以能是没有家室的一代青年。科罗继位后不久病死,立其弟阿史那燕都为汗,是为木杆可汗,后来处罗侯在继承汗位前曾论及此事:“我突匾湓木杆可汗以来,多以弟代兄,以庶夺嫡,失先祖之法,不相敬畏。” [8]1870这也映证了突厥的“先祖之法”就是父死子继制,与伊质泥师都、讷都六设、阿贤设、吐务、土门均为父子一脉相承的情况契合,木杆可汗继位时才被兄终弟及制所替代,而非如薛宗正先生所说“突厥初世实施兄终弟及制”。王义康先生根据唐代突厥贵族的墓志铭考证出二人实践为父子联络[11],《隋书》《北史》的记载均有误,因而在突厥社会的前期和突厥汗国树立之初,采纳的是父死子继制。
(二)单一可汗制
从阿谤步至土门建国中止,突厥仅立有一位可汗,这是从原先的部落领袖改动而来的,尽管薛宗正先生声称乙息记可汗、阿逸可汗为月可汗,而大可汗为太阳的化身,月可汗天然是大可汗的副座,在土门在位时刻现已担任小可汗,大、小可汗制已构成[10]89,肖爱民也认同这是突厥两翼制的雏形[12],但此说仍然值得参议。按常规小可汗在升任大可汗之后一般是要改动正本的汗号,以显示身份的前进[13],而科罗未有汗号的改变,所以在继位前只是担任珂罗啜,升为大可汗后才有乙息记可汗或阿逸可汗的名号。即就是科罗的下一任继承者木杆可汗燕都,继位前也只担任俟斤(3),未被公布小可汗的头衔。且阿逸当然是突厥语ay(月亮)的音译[14],是以月亮作为可汗名号的润饰词,但太阳在突厥语中发音为kün,同伊利(il)和土门(bumin)两个词汇发音均截然不一样。突厥有崇拜狼图腾的传统,自称是狼的子孙,后来又遭到萨满教的影响,非常崇拜火和天[15],并有“牙帐东开,盖敬日之所出”的风俗[2]910,但土门的名号没有与太阳、天有关的词汇,不能了解为呈现了“日月同辉”的大、小可汗并排情况。因而大、小可汗制始于突厥汗国树立之初的观念可信度较低,肖爱民的突厥前期“两翼制”论亦为揣度过度,所以突厥汗国在此时仍然实施单一可汗制。
综上所述,突厥前期的汗位继承准则为父死子继制,遵循自部落期间的领袖继承准则,是突厥的“先祖之法”,且实施单一可汗制,无大、小可汗并排的情况,尽管突厥成文法典当前没有被考古发现,甚至唐玄宗年间的粟特、突厥混血儿安禄山也不知太子的意义(4),父死子继制很可以只是一种习气法,但却使得突厥前期社会的权力传承可以顺次序进行,有利于社会的平稳和突厥民族的鼓起。后来跟着突厥战胜规模的扩展,汗国的进一步扩展,面临不一样的局势,大可汗封爵兄弟子侄为小可汗,可汗准则才初步发生改变。
二、突厥汗国扩展后构成多可汗制和兄终弟及制
木杆可汗是突厥第一汗国扩展的要害时期,战胜了草原上许多的部落,“西破厌哒,东走契丹,北并契骨,威服塞外诸国。其地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五六千里,皆属焉”[2]909,但汗国内部局势也发生了改动,也直接对可汗准则发生了影响。阿史那氏子弟在扩展中立有军功,变成该战胜地实践上的控制者,而大可汗也需要有用打压各部,则招认这些子弟们的既得利益,册立其为小可汗。木杆可汗在位时刻是突厥可汗准则发生严峻改变的时期,不只发生了大、小可汗制,父死子继制也改动为兄终弟及制。
(一)突厥对大漠南北和西域的战胜
科罗在继位后不久病死,扔掉其子摄图,立其弟燕都为木杆可汗。盖因其时柔然残部尚存,突厥处于战争状况,需要一位强有力的领袖人物,而摄图此时年幼,尴尬大任,木杆可汗燕都“勇而多智”[2]909,“性刚暴,务在讨伐”[8]1864,此时现已为封为俟斤,是战时体系下的可汗最佳人选,因而得以承担重担。木杆遵循其兄汗位之举不只改动了父死子继的“先祖之法”,翻开了兄终弟及的先例,而且对突厥日后的汗位继承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木杆可汗在位时刻是突厥汗国共同草原大业根柢结束的时期,不只完全消除了柔然汗国,而且战胜了草原上的其他部落,东至辽海、西至西海均为突厥汗国的实力规模,而在这广大的土地上,涣散着许多言语风俗各纷歧样的部落,控制基础的扩展,使得突厥可汗面临新的局势,因而有改动原先准则的需要。
柔然在伊利可汗、乙息记可汗时期现已遭到突厥的沉重冲击,但余部尚在,木杆可汗继位后持续冲击柔然残部,555年大破柔然主邓叔子,邓叔子兵溃退入西魏境内,西魏在突厥的压力下将其诛杀[7]3267,柔然另一支残部东奔北齐塞外,被高洋击破,领袖俟利郁久闾李家提屈服[16],柔然汗国完全消除,草原上的政权替换至此结束,突厥替代了柔然,变成大漠南北新的霸主。
在西域区域,土门的弟弟室点密 “从单于统领十大领袖,有兵十万众,往平西域诸国,自为可汗,号十姓部落。世统其众。”[17]5188大约在556年,室点密联合波斯萨珊王朝消除了嚈哒政权[18],攫取了河中区域,切割嚈哒领地之后,室点密又联合东罗马帝国进犯波斯,实力扩展至阿姆河流域[19],波斯、嚈哒、粟特等许多西域民族都变成突厥的属民。据吴玉贵先生考证,在突厥对西域的战争中,实践的指挥者是室点密而非木杆可汗[6]11—14,这充分阐明晰室点密是在率部战胜西域后才获得“世统其众”、代代镇守汗国西部的荣誉,因而变成突厥的西面可汗。
室点密是因军功而变成小可汗的,除此之外,面临许多言语风俗各纷歧样的游牧部落,突厥大可汗的确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凌乱景象,具体情况如下:
铁勒是6世纪亚洲内陆数量最多、涣散最广的游牧部落联合体,独洛河北分布有仆骨、同罗、韦纥、拔也古、覆罗诸部;伊吾以西,焉耆以北则有契弊、薄落职、纥骨等;金山西南有薛延陀等;北海南有都波等。“品种最多。自西海之东,根据山谷,一般不断。(中略)虽姓氏各异,总谓为铁勒。并无君长,分属东、西两突厥”,鉴于木杆可汗时期东、西突厥没有割裂,铁勒诸部则被共同的突厥汗国所控制,“自突厥有国,东征西讨、皆资其用,以制北荒”[8]1879—1880,在土门建国前有些铁勒民众已被突厥战胜,木杆可汗扩展了突厥的实力规模,更多的铁勒部落归入突厥汗国的辖区内,这些民众为汗国供给了足够的、高质量的兵源,有利于突厥军事力气的增强,但如此多的风俗习气各异且具有较高民族知道的部族散于遍地,也使突厥汗国内部敌对愈加凌乱化。
库莫奚是占有在松漠之间的部族,“初臣于突厥,后稍强盛,分为五部:一曰辱纥王,二曰莫贺弗,三曰契个,四曰木昆,五曰室得。每部俟斤一人为其帅。随逐水草,颇同突厥。” [8]1879可见突厥替代柔然汗国在草原上的控制后,奚也屈从于突厥,分为五部后还立俟斤一人为部落领袖,俟斤是突厥官员的头衔,奚人采纳此名号显着学习了突厥官制,也阐明突厥的控制对奚部落有较大的影响。与奚同源的契丹也在木杆可汗时期遭到突厥的驱赶[8]1864。
“室韦,契丹之类也。其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室韦,分为五部,不相总一,所谓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太室韦。并无君长,公民贫弱,突厥常以三吐屯总领之。”[8]1882吐屯是突厥可汗差遣到属部的监察官,或担任收取赋税,或监督部落领袖,甚至能在驻地统领戎行代行控制权力[6]41—42,室韦有突厥的三位吐屯总领阐明室韦也变成突厥汗国的隶属,亦有痕迹标明黑水靺鞨有突厥吐屯派驻[17]5361,阐明突厥的实力已规模扩展到我国东北区域。
蒙古高原、西域绿地和中亚草原上的各政权、部族大多现已被突厥汗国战胜,木杆可汗树立了“威服塞外诸国”的功业,但这种快速扩展究竟是树立在武力冲击上的,草原诸部尽管归入突厥汗国的地图,但社会规划未被割裂,汗国内构成了“突厥可汗——突厥各级贵族——当地部落领袖”三级打点层次[20]。领袖们尽管承受了突厥官号标明屈从,但实践上仍然保有必定的独立性,广阔的边境内分布如此多的各大部族,必定致使可汗的声威和汗国控制力度降低,原先的可汗准则不再习气当前局势,有了变革的必要。
(二)多可汗制的呈现与兄终弟及制的究竟树立
据《资治通鉴》载:“周杨忠拔齐二十余城。齐人守陉岭之隘,忠击破之。突厥木杆、地头、步离可汗以十万骑会之。”胡三省注又说:“木杆分国为三部:木杆牙帐居都斤山,地头可汗统东方,步离可汗统西方。”[21]5337这是突厥具有多位可汗的最早记载,大致可以断定木杆可汗时期是突厥多可汗制的构成时期。木杆身为大可汗居于都斤山设牙帐,地处中心,地头可汗、步离可汗别居东西,这种军事政治上的两翼形状是从游牧经济日子中的围猎活动衍生出的[22],在东西跨度万余里的汗国内,分为左、中、右三部。
572年木杆可汗死,未立其子大逻便,而传位给弟弟佗钵可汗,这又是兄终弟及的继承方法。木杆可汗舍子立弟的缘由,当作如下说明,其一大逻便的母亲方位较低,若立为大可汗难以服众(5),无法统领许多的贵胄子弟,其二佗钵可汗与木杆时期的地头可汗是同一人[10]134—135,具有统辖东方部族的大权,具有较高的威信,若得以继位,足以平衡突厥国内各大实力。“佗钵以摄图为尔伏可汗,统其东面,又以其弟褥但可汗子为步离可汗,居西方。”[8]1865摄图是乙息记可汗科罗之子,被立为小可汗,统辖东方部落,褥但可汗就是室点密可汗[23],其子达头被封为步离可汗,突厥两翼形状持续打开,健壮地控制了东方的奚、室韦等部和西方的高昌、焉耆等西域国家以及铁勒部落,突厥汗国体现出空前的强盛,多次进犯北齐,大掠华夏区域,“时佗钵控弦数十万,我国惮之,周、齐争结姻好,倾府藏以事之,佗钵益骄,每谓其下曰:‘我在南两儿常孝顺,何患贫也。’”关于“两儿”有不一样的说法,胡三省注曰:“在南两儿谓尔伏、步离二人,一切些西北,皆南近我国。”[21]5416—5417而岑仲勉先生却考证为“两儿”指代北周和北齐,华夏两国害怕突厥的健壮,也等待依托突厥的力气来敌对对方,所以争相结好突厥,北周武帝还与突厥和亲,娶木杆可汗之女阿史那氏为皇后。这段史料有偏重要的参阅价值,佗钵可汗称周、齐为“两儿”不只是岑先生所说的“反侵略的重要疑问”[9]编后再记,也反映出突厥汗国干与华夏政治的试图,可见大、小可汗制的实施不只加强了对草原控制力的,大大前进了社会的平稳性,甚至将影响力扩展至华夏区域,其实力可见一斑。
科罗、木杆、佗钵三兄弟顺次担任可汗,他们在位时刻是突厥汗国的巅峰期间,也是突厥可汗准则发生严峻改变的期间。跟着对草原的战胜边境不断扩展,对镇守各方的需要册立家族子弟为小可汗,加强了草原控制力。而小可汗是手握重兵的实力派,具有必定的声威,为了能保住汗位的声威性,大可汗在临终前会传位给小可汗而不是自个的儿子,这样兄终弟及替代了父死子继变成新的汗位继承方法并深化人心,在日后的东突厥汗国甚至后突厥汗国的汗位继承中,也不乏以弟代兄的事例。这种新的可汗准则在必定程度上习气了突厥扩展与控制的需要,加强了社会平稳性,使突厥汗国变成亚洲一支无关宏旨的力气。
三、结语
突厥社会前期实施的是单一可汗制与父死子继制,这种准则与部落期间的政治局势相习气,但当木杆可汗之后,突厥战胜了大漠南北、西域绿地和中亚草原后,册立阿史那子弟为小可汗镇守各大区域,构成多可汗制,又为平衡各大实力改父死子继为兄终弟及,突厥可汗准则发生了严峻的改变。这是对习气局势改变而进行的变革。尽管在隋开皇初年,多可汗制下诸汗为抢夺大可汗之位而迸发内战,究竟致使汗国的割裂,但在突厥汗国树立之前时刻,因为实力规模广大,不一样区域具有不一样的天然环境和经济基础,间隔以许多的名山大河,构成割裂割据的天然屏障,这对可汗的集权显着是晦气的,所以需要经过册立小可汗给予必定的权力来加强对其他部族的控制,而兄终弟及也能拥立一位声威较高的小可汗继承汗位,持续突厥扩展的霸业。因而在突厥扩展时刻,多可汗准则和兄终弟及的确是契合国情并有利于社会平稳的,在必定程度上推进了突厥汗国的鼓起。
参阅文献:
[1] 劳心.东突厥汗国谱系之我见[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2] 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3]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6055.
[4] 杜佑.通典[m].杭州:浙江古籍出书社影印本,2000.
[5] 马龟龄.突厥人和突厥汗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书社,2006:18.
[6] 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联络史研讨[m].北京:我国社会科学出书社,1998.
[7] 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 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9] 岑仲勉.突厥集史: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8:504.
[10] 薛宗正.突厥史[m].北京:我国社会科学出书社,1992.
[11] 王义康.突厥世系新证——唐代墓志所见突厥世系[j].民族研讨,2010(5).
[12] 肖爱民.北方游牧民族两翼准则研讨——以匈奴、突厥、契丹、蒙古为中心[d].北京:中心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42.
[13] 罗新.可汗号研讨——兼论我国古代“生称谥”疑问[j].我国社会科学,2005(2).
[14]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第1卷[m].校仲彝,刘静嘉译.北京:民族出书社,2002:88-89.
[15] 林幹.突厥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公民出书社,1988:174-175.
[16] 李百药.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22:58-60.
[17] 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8] 王政林.西突厥与萨珊波斯合击嚈哒始末[j].昌吉学院学报,2015(3).
[19] 兰琪.西突厥汗国与萨珊波斯的联络[j].贵州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6).
[20] 巴菲尔德.风险的悠远当地——游牧帝国与我国[m].袁剑译.南京:江苏公民出书社,2011:168.
[21] 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22] 蔡凤林.游牧民族军事性构成缘由初探——以游牧经济日子为主线[j].我国悠远当地史地研讨,1996(4).
[23] 薛宗正.西突厥开国史考辨——兼评沙畹说和王譞说[j].新疆社会科学,1985(4).
study of the khan system in the early turkic khanate
chen xing-yu
abstract: there was a major political feature for the elder-younger brother heritance system and the great khan and the younger khans’ coexistence. howeve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urkic society and the founding of the first turkic khanate, the male primogeniture system was practiced and there was only one khan. with the turkic foreign expansio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esert and the central asian prairie were conquered. because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ruling the numerous tribes, mùgān khàn started to appoint his brothers to be younger khans. thus, there appeared the coexistence of the great khan and younger khans in the khanate. younger khans also became the local power groups. in order to keep balance in power, when the great khan passed away, he would give his throne to a certain younger khan, so the male primogeniture system was replaced by the elder-younger brother heritance system. as a result, the khan system in the turkic khanate chang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overning situation.
key words: turk; khan; the elder-younger brother inheritance; male primogeniture
中图分类号:k289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21-11-14
作者简介:陈星宇,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打开学院博士生,首要从事突厥史研讨。回来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修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