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期间,为何想和导师见面不容易听导师怎么说_网易订阅(研究生期间对自己的要求)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生和自己导师见面较少真的有,不算稀奇。
在部分大的课题组(师生>50人,部分甚至>100人),整个团队拥有不错的梯队,比如带头人、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后、博士生、硕士生、留学生。
科研课题组管理制度下,带头人对经费、学生分配具有绝对掌控,相信有在类似团队读研、读博的学生会有很深的感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同导师的学生同样有差别对待,毕竟课题组内也会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小组)。
在这样的团队,部分推免生或优秀的学生,之前联系的导师是带头人或团队内的教授。她们在入学后会分配给青年教师(讲师、未遴选为硕导)协助指导,因为大牛导师更多的时间得放在团队管理、学术交流、日常事务等(部分具有行政职务)。
一个科研团队和公司运营一样,带头人必须拥有足够的科研经费,保障整个团队的运营。比如说,博士生、硕士生的日常耗材、试剂、测试费用、助研津贴等,内部导师的绩效等。
事实上,每年的招生指标分配就有考核导师的科研项目经费情况。如某985大学要求,年进账约300万量化成一个博士生招生计划。当然,也不是所有导师都能进账300万/年,其他学术帽子、高水平论文、知识产权、专著等也会量化成招生计划的一部分。
小西之前和不少导师沟通过,大致估算的数据是:培养一个硕士生的经费约有5-10万,一个博士生得有30-50万。不是说这笔费用发给研究生,而是3年、4年学制内的各类支出综合。比如说,最近我们有个博士生一次送样的测试费就是4.7万。
不是大牛导师不乐意指导学生,的确是时间、精力有限,只能在大方向上掌控。在类似大的团队,每月一次的组会、年中、年终会议,都是团队内部老师、研究生最紧张的时刻,因为带头人会参加并点评,做不好真的会骂人。
其实,很多学生在选择这样导师时就有提前认知。研究生们自身很清楚,跟随大牛导师的优缺点并存。就算自己不想选大牛导师,也会有其他学生抢着选。这也是为何这类导师招收的学生都是推免生为主的原因。
之前,我也聊过类似年轻导师协助指导并不算坏事。青年教师处于事业上升期,同样在努力前行,也会尽心尽力指导学生开展某个方面的课题。和这样的导师相处,经常是彼此成就,如不少研究生将自己年轻的导师“送”上优青。
而且,后期读博深造、求职时,大牛导师的影响力就有体现。比如说,在专业内就业时,在参加部分研究院、设计院的招聘时,导师影响力就很关键。都是一个圈子的,经常有各类项目评审、学术会议遇到。
相信不少研究生在求职时,聊过自己导师后,hr会回复某某专家我们很熟悉。若是自己的导师乐意 忙打个电话做推荐,相信求职的效果会好不少。或者说,部分大牛导师 忙推荐工作单位或读博平台、导师,类似的优点不少。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和导师接触较少,由青年教师协助指导也是可以接受、正常的。
当然,小西也不是为这样的导师洗白。高校、科研院
所内,同样有不少大牛导师在尽心尽力地指导学生,并不比其他导师少花一点心思。一旦发现精力有限,无法完成指导工作,他们将会停止自己的招生。
另外,还有其他部分特殊的情况,研究生和自己导师的见面极少。通常有几种:
一是联合培养。导师将自己的学生送到其他团队。有送往高平台期望自己学生出成果的,如自己的同门那边平台高、实验设备齐全;也有联合申报项目后完成课题的,很多单位不缺项目经费,就是缺能做事的学生,会选择和高校的导师合作。
二是校外导师联合招生。部分高校都有聘用校外知名专家为兼职(有××大学××学者称号),给予博士生、硕士生招生指标。但是,部分兼职专家来校工作时间有限,都会将学生放在引入团队培养,相对来说见面也会比较少,尤其是国外的顶尖专家。
三是导师有点坑,培养模式存在问题。不否认很多导师的培养体制存在问题,对自己学生缺乏有效指导,更多的是安排各类事情,见面也极少。类似的事情每年都有爆出,但是在整个导师队伍中占比极低。
因此,在读硕士、博士期间,和导师见面较少,不算稀奇,身边也有不少类似的。遇到这样的事情,学生可以积极主动招导师沟通,带着问题去聊。千万聊起来什么都不知道,之后自己开展课题时却又都是问题。
最后,我想说尽管导师-学生相互选择中,学生处于弱势地位,但是同样可以争取选择到自己意向的导师。提前对有心跟的导师做好调研,了解清楚他们的性格、处事和培养模式,别什么都不做等随机分配,之后发现不是想要的方向和导师。
期望各位研究生都能自己喜欢的导师,顺利毕业,加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