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致远2021级研究生读书分享会活动(七)(书香致远手抄报内容)

4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给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说道: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现在,让我们在全民阅读的氛围中,一起看看同学们这期推荐的优秀书刊吧~
专业论文
01
1、推荐人:林逸烨 音乐教育(教学实践型)
导师:许冰
推荐文章:《求新、求深、求远: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音乐课堂追求》
作者:王玺 辜晓敏
文章来源:《中国音乐教育》(2021-08)
深度学习是教育教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它与各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教育的长期发展趋势。这篇文章就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音乐课堂与新课改的理念和实践相比“新”在哪?“深”在哪?“远”在哪?进行逐一探讨。文章主体有三个部分:
一、“新”在学习方式:集知识学习与知识建构为一体;这个部分采用了比较的方式,比较了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差异性,突出了深度学习的优势,并通过非常详尽的课例对观点进行支撑,做到有理有据,实践部分的单元学习设计,可以给予未来走上教师岗位的我们很大的启发,开拓教学思路。
二:“深”在学习内容:集整体性与挑战性为一体;在这个部分中,所谓的整体性,作者采用了京剧作为例子,根据小学高学段学生的学情和京剧学习现状,重新定位小学阶段的京剧学习目标,构建京剧知识结构框架。能够大胆打破思维定势,将教材进行整合重建,设计了“走进国粹,品味经典”京剧项目化学习,不禁让人眼前一亮。
三:“远”在目标定位:集思维培养与素养提升为一体。这个部分从横向、纵向上阐释了在目标定位上,不仅仅关注横向的目标达成,更要关注纵向的可持续发展。
分享缘由:
图表是文章的亮点之一,可以说给文章添色不少,非常清晰的将论证材料展示在读者面前,不一样的设计角度、思路,都能带给我们一些启发,让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探索。同时这篇文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这篇文章能 助我们在一个基础框架之下,开放我们的眼界,打破思维定势,打开我们的思路,用不一样的视角构建深度学习的课堂,对于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很有 助。

02
2、推荐人:陈令妍 民族音乐学
导师:陈新凤
推荐文章:《戏曲腔式及其板块分布论》
作者:刘正维
文章来源:《中国音乐学(季刊)》1993年第4期
腔式,是戏曲唱腔中以一句词为单位,词曲同步运动形成的腔句形式。本文通过对腔式的特性,类别(单腔式、两腔式、三腔式、多腔式),变化(起逗变化、拖腔运用、扩充、浓缩、搭腔、加垛、过门嵌入),搭配(重复型搭配、对比型搭配、多相型搭配、开放型搭配),五大板块分布(西北腔式板块、东北腔式板块、江南腔式板块、南岭腔式板块、中央腔式板块)进行总结,认为腔式形态以

及其板块分布表现出自身的稳定性和对外来腔式的同化性,又表现出对外的强健的渗透性,对于今后民族音乐学的教学、研究和创作有所助益。
分享缘由:
文章对戏曲腔式及其板块分布进行了详细总结,谱例和图示清晰准确,指出了腔式的稳定性与同化性,仅凭腔式的特定形态,依据板块属区的差别,推断某种音乐属于何种板块区,对于研究音乐的种属渊源、历史流变、风格属性、结构特征,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与逻辑依据。此外腔式有强健的渗透性,一地的腔式是完全可以在另一地受到青睐,腔式可以相互借鉴,为音乐结构的创作和借鉴提供了手段和方法。
本专业书籍
03
1、推荐人:黎嘉欣 音乐教育(教学实践型)
导师:杨凡
推荐书目:《把钢琴弹好听——弹钢琴易被忽略的一些事儿》
作者:周铭孙
出版单位:人民音乐出版社
简介:这是一本钢琴教学理论的普及读物,作者以“把钢琴弹好听”为写作的初衷,通过分享多年丰富的钢琴教学经验,总结提炼出如何把钢琴弹好听的正确训练方法和高效的钢琴教学法,通过“人与钢琴的联通、感觉音乐与表现音乐、手指练习的建议、手部其他关节与手指的配合、旋律与伴奏”五个方面并结合谱例详细解读钢琴演奏的各种技巧。书中涵盖了演奏的身体机能、乐感的培养、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钢琴演奏技巧训练等多方面要点,其宗旨不仅加强钢琴教学者与演奏者的音乐理解力与表现力,更通过“把钢琴弹好听”这一过程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实现钢琴技巧为音乐艺术服务。
作者简介:周铭孙,北京师范大学钢琴教学博士生导师、全国钢琴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社会音乐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钢琴考级教材主编、著名钢琴教育家。
本书要点:(一)人与钢琴的连通——把钢琴弹好听的前提和保证。作者阐述了钢琴演奏“触键——发音——手与键相吸——下键——离键”这一运动过程中人与钢琴的具体关系,在演奏中实现人琴合一,并指导演奏者通过钢琴这一介质表达音乐的内涵与表现个人对音乐的独到理解。(二)感觉音乐与表现音乐——把钢琴弹好听的诸多要素。作者详细分析了音乐要素在钢琴上表现音乐情感的作用,并指出“会读谱、会用脑思考、会发挥想象力”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主张调动身体各部分机能参与钢琴演奏。(三)对练手指的一些建议——手指是把钢琴弹好听的执行者。作者对左右手的每根手指在钢琴演奏中扮演的角色、演奏的特点详细叙述,结合教学与演奏经验为演奏者灵活使用每根手指、控制好手指的力度与触键方式,且对“弱指、琶音、高抬指、装饰音、颤音”等技术技巧练习配以谱例进行解说;(四)后方与前方——腕、肘、肩与手指的密切配合。钢琴的演奏不止是手指的运动,还需要依靠手腕支撑、手臂发力、手肘缓冲减少紧张感;尤其是八度、和弦等难度较大的技巧更要学会对力量的转移、集中、分配等进行合理运用;作者还列举了几种生活中常用的动作辅助理解钢琴演奏中的手部动作,语言诙谐幽默。(五)旋律与伴奏——把钢琴弹好听的重要手法。作者提供的谱例,不仅涉及西方各主要时期与流派,还包括我国的不同地域与民族;其曲目的选取非常具有该风格的代表性,讲解时也关注和声与旋律走向的逻辑性,对演奏者演奏同一时期或同一风格音乐作品具有参考价值。
推荐理由:本书涵盖的钢琴演奏技巧众多,且每一个演奏难点都有具体的技术要点和谱例讲解,适合教师针对学生演奏时出现的瓶颈进行针对性攻克,适合学生根据自己的演奏情况找到对应的突破点,也为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提供参考,实用性非常强。钢琴弹好听不仅需要高超的演奏技巧,还需要演奏者对演奏艺术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本书凝结了作者总结多年丰富的钢琴教学与演奏经验,结合学生演奏钢琴时容易忽视的技术与艺术各层面的要点,始终贯穿“如何让技巧服务于音乐演奏”这一宗旨,还强调了“读谱、慢速、指法、使用节拍器”等容易被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钢琴练习方法。书中围绕“如何把钢琴弹好听”这一中心,对学习者而言,不仅是钢琴技巧的训练,还要多听、多悟、多思考,把钢琴演奏当成内心的享受,赋予钢琴旋律以灵动的生命,在持续不断的钢琴学习中修炼自我。

04
2、推荐人:林倩莹音乐教育(实践型)
导师:郭小利
推荐书目:《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
作者:{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著,邢克超译
出版单位:商务印书馆

十八岁的统帅约拿丹,
有一天在远东的一个小岛上捉到一只鹈鹕。
清晨,鹈鹕生下一个白白的蛋,
蛋里出来的鹈鹕与它十分相似。
第二只鹈鹕也生下一个蛋,
里面出来的自然还是下白蛋的鹈鹕。
这种情形可以延续许久,
只要人们不去做煎蛋。
—罗贝尔·德诺斯《弹词,花儿》

该书的开篇引用了法国20世纪超现实主义诗人罗贝尔·德诺斯的诗,这首诗映射出我们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直至目前为止的社会与教育现状,阅读这本书你会跟随着作者的角度不断地进行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该如何发展?
整本书共分为两卷,第一卷提出符号暴力理论的基础,从教育行动的双重专断性、教育权威、教育工作和教育系统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二卷主要讲述“保持秩序”,其中分为四章,包括有文化资本与教育交流、文人传统与社会保存、淘汰与选择、独立带来的依附。
在布迪厄看来,当时的法国教育的三大功能是内在、合法化和外在功能。内在功能指的是学校把特定额知识或意识形态传播给学生,其实现的方法是灌输,从而让学生进行自我内化。从这一点来看,这种教育方法就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培养。由此布迪尔称之为“符号暴力”
本书提出的观点都很直接易懂,又很好的指出了社会背景下学校教育的问题所在。是一本值得我们花时间好好品鉴的一本书!

非本专业书刊
05
1、推荐人:郑思彬 音乐教育(实践型)
导师:许冰
推荐书目:《乡土中国》
作者:费孝通
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的作者费孝通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实地调查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本书吸引的不仅是社会学和人类学家们对于中国乡村的理解,它的影响范围可以说包括了整个中国社会科学界,其对于中国人的“土味”、中国传统、现代社会的人情伦理解释地透彻到位,为文科类学者进行各项学术研究奠定社会情感基础。
全书一共由十四篇论文组成,是费孝通先生经过长期在乡村地区的社会调研和考察整理出来的详实资料。从解释什么是真正的“乡土”开始,他将乡土社会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等,用浅显风趣的例子和语言生动得表达出来,并且纠正了我们对“乡下人”的一些偏见认识。
从字面意思看,乡土就是家乡、故土,是哺育我们成长的地方。那怎么哺育呢?在以农耕作为传统文明的中国,农民辛勤劳作,就是我们吃饱穿暖的基础。因此,费孝通先生主要想研究的是农民和农村。他为什么想要研究农民和农村呢?因为他认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换句话说,中国许多的阶层都是从农村分离出去的。那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农民逐步形成的一些行为习惯和人际关系,以及农村社会具有的一些特色,就构成了许多阶层,乃至中国社会的根基。
最终这些内容经过整理,就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由十四篇论文集结而成的《乡土中国》这本书。弄清楚中国社会中的“乡土”并不是绝对理性客观调查而是从更为深刻的角度去理解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农耕文明长期作为发展主流的中国,许多乡土社会中形成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都对今天的中国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可以说中国社会的根基便是乡土。
06
2、推荐人:赖雪梅 舞蹈教育
导师:陈雯
推荐书目:《象征之林》
作者:维克多·特纳
出版单位:商务印书馆
本书为英国著名人类学家、象征仪式学派的代表人物维克多·特纳的代表作,被学界归入二战后最具有开拓性和影响力的民族志经典之列。全书主要围绕中非恩登布人的仪式和象征意义系统的诸方面进行论述。在特纳看来,仪式是恩登布人调整其基本社会冲突的一种手段,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其中通过一段调查实例来说明当地仪式的适用环境,“我在姆维尼伦加村参加了许多为妇女生殖紊乱而举行的仪式,听到的仪式就更多了。我记录了19个妇女亲历过的仪式,发现她们都曾经历过为她们举行的生殖祭仪,其中一个老年妇女还分别经历过四次这种仪式。与生殖问题相关的这种祭仪广泛流传,它是否存在医学基础呢?我的证据不很充足但是很有启发性。1951年8月卡莲娜教会医院的女医生给我提供了一份数据。这份数据表明:被认为正常怀孕的90个妇女中,有16个妇女,或者说18%的人难产。我的妻子被我们住地周围的村庄请去 忙,在大约3个月里参加救治了6个难产或流产的妇女。许多妇女明显贫血,还有一些妇女月经不调。这些现象当前在当地很普遍,一方面也许和许多地区缺鱼少肉有关,如这个地区的西北角,打猎在那里几乎消失了;另一方面与木薯粉这种主食蛋白质含量低有关,这种主食的蛋白质的含量仅有小米所含蛋白质的八分之一。恩登布人不养牛,家畜因而无法满足他们的肉食需要。”
我们通过文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这个原始的村庄,妇女因为本地的饮食结构导致营养不良、生育难产的不在少数。因此这类私人家庭的生育问题上升到种族层面的繁衍存续问题,加之现代文明发展程度不足,诞生了生殖祭祀仪式。

结语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你读过的每一本书,总会在人生的某一刻,为你点亮一盏灯,闪烁智慧的光。快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读书心得吧,我们下一期再见~
end
供稿:音乐学院2021级研究生学生会
排版:新媒体部 卢琦凡
责编:陈馨妍 王文融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314.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