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考研百问百答——常识篇_阶段_复习_分数线
原标题:25考研:百问百答——常识篇
考研百问百答之常识篇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q1
考研分哪些阶段?
a
答:
1.基础过关阶段:现在-明年2月,搜集考研资料,确定考研目标专业,启动基础第一轮复习(结合自己的基础及报考院校专业,基础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重点复习英语和数学/专业课)
2.基础提升阶段:3月-6月,基础第二轮复习,注重打扎实基础,重点复习英语和数学、专业课;政治可以在马原、史纲这两门学科多积累。
3.强化阶段:7月-8月,这个阶段为暑期,由于具备了基础阶段的积累,对问题、知识点的认知已有一定的基础。数学、英语、专业课进行强化的复习。政治第一轮也要全方位开始。
4.提高阶段:9月-10月,该阶段在整个考研过程中是一个知识、技能提高和深化的阶段,也是最直接为冲刺服务的阶段。另外,招生简章、考研大纲都出来了,也要格外关注。
5.冲刺阶段:11月-12月,冲刺复习,做真题模拟题,现场确认一般在11月。
q2
什么是自主划线和国家线?
a
答:
自主划线是教育部批准的34所院校可以自主确定分数线。有的院校的自划线比国家线高,有的又比国家线低,每年情况都不同。考生应以所报考院校的研究生院的公告分数为准。
国家线是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总分分数线好理解,单科分数线,首先要澄清一个概念,国家线是不分英语、政治、数学的,就是一条线,叫做单科分数线,分为满分=100分(比如政治、英语)和满分>100分(比如数学的150分或者其他学科统考比如教育、历史、医学的300分)。这个分数线的划分是根据这些单科里最低的一门来确定的,比如说一般都是英语最难、分数最低,那么就以英语计算出的分数线为单科线,>100分的科目按比例扩大。考研国家分数线包括总分分数线和单科分数线,只有两条分数线都过了,才有可能进入复试。
q3
考试方式有哪些?
a
答:
1.全国统考:只能报考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审计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外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注意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应届毕业生不得报考,请仔细阅读招生单位发布的招生简章。
2.管理类联考:只能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审计硕士。
3.法硕联考:只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类别领域。
4.强军计划:只能报考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审计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外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需要从报考招生单位获取校验码。
5.援藏计划:只能报考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审计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外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需要从西藏考试院获取校验码。
q4
考研信息搜集的渠道有哪些?
a
答:
考研有很多信息是公开的可以根据一些渠道查找到自己需要的考研信息:
1.目标院校的招生信息网:
可以找到包括学校简介、招生信息、招生简章以及咨询联系等。还有最重要的专业课参考书和报录比信息都在这,且唯一来源就是这。
当然,我们考研的同学肯定会说这些报录比很难查到,因为很多学校并不会公布自己的报录比数据。这里就教大家一个技能,你可根据上一年的拟录取名单为参考,同时结合当年的招生目录(一般是9月份出来)、推免公示(一般是11月中出来)、报名人数统计表(一般是12月中出来)推导出报录比数据。虽然多了两个步骤,但是数据绝对权威靠谱不掺水。
2.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这个是研究生招生的官方网站,国家政策、各院校政策、考研常识、报名、调剂甚至是各个学校的详细信息都在这里。
q5
第一年我只想尝试一下,我已经做好了二战的准备,可以吗?
a
答:
1.一战的准备时间更充裕
一战虽然是在学校准备,偶尔也会有本科课程要上,但是时间还是相对宽裕的,没课的时候都可以去自习室复习。二战或在职的考生,大多数都是有工作的,他们每天上班需要时间,只能晚上抽空出来复习。有的时候工作要加班到很晚,就无心复习了,复习效率大打折扣。
2.一战的压力相对较小
毋庸置疑,一战和二战都是有压力的,但是一战的压力相对较小,因为一战考虑的东西比较少,不会有太多事情分心。而二战,你既要考虑自己的工作问题,也要担心自己考不考得上的问题,这双重压力,很容易压垮一个人,那些一战不好好准备的人要当心了。
3.一战涉及到的报名琐事比较少
一战的考生,大都是应届生,报名流程都很详细,自己不清楚,随大流就可以,不会遇到太大问题。二战的考生,都是往届生,各地的报考点对往届生有要求(这个往届生要仔细看,很重要),譬如需要你提交社保证明等,有的地方还只能在你的籍贯所在地报考。
q6
考学硕是不是比考专硕好?
a
答:
1.学费低
学硕的学费一般都是8000元/年,比专硕的学费便宜很多,所以这个价位大多数人都能承受,也不会给自己的家庭造成太大的压力。不像专硕,随随便便就是几万元一年,很多家庭承受不起。
2.调剂方便
虽然说很希望大家都一志愿被录取,但是不现实,还是有很多人要调剂。这时候学硕就很有优势,因为国家规定,学硕可以向专硕方向调剂,专硕却不可以向学硕方向调剂,这样学硕就多了一条可以选择的路,考上研究生的几率也会增大。
3.可以直博
很多报考学硕的人都有一个学术梦,希望自己能一路走下去,直到博士。而学硕相对于专硕而言,有这样一个优势,只要你研究生期间表现优异,就有直博的机会。专硕的话,即使你表现优异,也是需要通过国家的博士考试,才有机会读博。
q7
专硕会比学硕好考一些?
a
答:当然不是。近几年,随着专硕培养规模壮大及认可度提升,在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中,瞄准专硕的考生比例逐年提升,2015年为43%,2016年为46.3%,2017则首次超过50%,达到52.2%,到了2018年,这个比例则高达54.7%。今年2023这个比例达到了65%。
虽然大家都觉得专硕难度比学硕小,但是随着专硕考研人数的增加,大家口中的难度较小早已踏入竞争的高峰。考研的同学们还是需要在专/学硕上多下功夫,竞争都很激烈的现在,更应该好好考虑什么更适合自己,并不是选择专硕就可以掉以轻心了。
q8
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研最合适?
a
答:
考生目标
本科学校和目标学校的差距
安排
考本校
双非
大三开始复习
考外校
热门地区双非
建议大二暑假开始复习
211
建议大二开始复习
985
建议大一大二开始复习
注意:上面的划分是建立在不跨专业考的基础上。如果是跨专业考研,而且专业基础为0,那不管考什么学校,不管复试线是多少,都希望你能尽早开始复习,因为跨专业考研真的很难。
q9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区别有哪些?
a
答:
1. 学费不同
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主要针对的就是社会在职人士,学费市场定价较高,不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而全日制研究生针对的是本科即将毕业的学生,学费较非全日制研究生要低很多,一旦考研录取即可完成本硕连读,有的高校还会特别针对优秀的本科生采取保研减免学费等政策,还可享受国家助学金。
2. 待遇不同
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就是在职研究生,不享受国家的奖助学金政策,并且学费较贵,没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不适合读。
3. 学习方式不同
全日制是脱产学习,能够满足重回学生时代的愿望。非全日制是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或是周末,学习内容与全日制也有差别,有的专业的非全课比较水,一般为在职人员,学习精力不够。
4. 毕业证不同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毕业证会注明“非全日制”字样,而全日制研究生的毕业证注明“全日制”。
q10
我能不能边复习边实习?
a
答:
既然选择了考研,那么就意味着在考研结束前,你没有多少时间去找实习,也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找实习,否则到头来落个两头空。至于实习之后再要考研,绝没有一些在校生想像的那么容易,要付出远比应届时更多数倍的努力(如那些在职考研者,在实习之余还要天天学习到深夜,仍然时间不够用)以及承担更大的压力(如辞职考研,家人和朋友的期待很高,不太希望你失败,因为失败的后面还有个人生活以及家里人的经济负担)。
所以,既然决定要考研,就不要在考研结束前花太多的心思找实习,如果在考试结束后你发现自己真的考得很糟糕,那么你也完全可以在考研结束后的寒假和第二学期找(在春节后各地有很多招聘会,不要错过)。如果早早地想着如果考不上就去工作,早早地老想着为自己的失败留好退路,你通常是考不上的。
q11
我想考研,但又害怕考不上,我该怎么办?
a
答:首先,考研并不是难事。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全国考研的录取率都在25%左右。除了少数名校和热门专业外,很多专业的录取率达到了30%以上。一般来说,只要你认真地备考,录取的希望还是很大的。即使第一年被淘汰的话,在总结失败经验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复习策略,弥补第一次复习的缺陷,第二次考试肯定能成功的。
然后,对自己一定要有信心。信心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如果还没开始,就失去了信心,往往等待你的就是失败。
其次,不要太介意结果。不是说结果并不重要,而是说结果往往是无法预期的,再伟大的人也不能确保自己一定能成功地做好某件事情。想做某件事情,不应该过分想它的结果会如何,而应多想该如何去做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对于考研也一样,你应该多考虑该如何复习更有效率、效果。
最后,要有面对失败的勇气。人的一生当中会遇到很多挫折,但面对挫折不应低头、逃避,而要坦然地应对。总结失败的经验,可以为下次的成功奠定基础。
q12
我是在校大二大三学生,到底是找工作还是考研?
a
答:
现在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本科生找工作难度较大,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读研来增加自己的学识和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是一条比较理想的途径。另外,考研和找工作的冲突并不大,因为一般就业的高峰期在1月份以后,那时研究生的初试已经结束了。
建议你先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生备考上,等到初试结束后再全力以赴地寻找就业的机会,这样也好为自己的未来留下两条路径,给自己留点退路。与其开始在考研和就业两者之间犹豫徘徊,还不如等到考研成功后在工作单位和读研之间作出选择。
q133
假如被录取,却因种种原因不能当年入学,是否保留一年学籍?
a
答:普通高校有保留一年学籍的规定,要看学校的具体规定,例如中科院系统没有。
q14
考研五种难度等级,你属于哪一级?
a
答:
很多人觉得考研难,高考时是与全省的同学争,而且录取的人数相对较多,考上心仪大学的可能性更大。而考研是和全国的同学竞争,虽不是人人都要考研,但是研究生的录取
名额远没有那么多,考研到底有多难?
等级一:本地区、本院校、本专业
本地区、本学校和本专业作为自己的考研目标。从理论上讲,这是最容易考研成功的一种模式。专业课复习资料不用愁;报录数据不用愁;人脉关系不用愁,有些导师还是本科专业课老师;研究生学长学姐不愁找不到,走两步到实验室、教室活捉几只。所以,属于等级一的同学,这么多资源一定要好好利用,考研轻松很多哦。
等级二:本地区、本专业、跨学校
等级二和等级一的区别就是:跨学校。基本可以继承等级一的优点,比如说找熟人、专业基础等。不过,在院校、学科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它的难度比等级一稍大,毕竟对其它高校老师的喜欢或研究方向,还相对陌生。
等级三: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
等级三除了在专业上有所坚持外,在其它方面都面临着较大挑战,唯一的优势就是本专业了,专业课学习会比跨专业的相对容易。难就难在跨地区、跨院校,报考一个自己之前完全没有详细了解过的院校,各种信息都需要一点一点搜集,那意味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等级四:本地区、本学校、跨专业
和等级一相比,等级四最大的特点是跨专业,跨专业考研的难度可想而知,从头复习一门专业课比重新开始搜集信息难度大多了,而且还要面临着复试中老师会“多多关注”跨考生这道门槛,所以考研宝宝们要提早做准备,在心理和时间精力上做好足够的预期!
等级五:跨地区、跨专业、跨学校
三跨最难,不接受反驳的那种难,三跨考生最大的优势就是勇气!从学校到专业可以说是一个重新熟悉的过程,三跨除了要面对搜集院校报录数据信息、搜集专业资料、找资源的问题,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