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容易犯的首要错误根本没想清楚为什么要读研!读博大学本科…(研究生容易考吗)

#大有学问#
读研,当下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

2010-2023年间,中国考研报名人数以平均每年25.7万人的速度增长。到了2021年、2022年,全国报考人数分别为377与457万。

过去三年中,疫情反复下就业压力的提升,让大量往届生和在职人群选择考研。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共有474万考生报名参考,较2022年总体上涨了17万,再创历史新高。

随着2023年考研分数的公布,预计考录比约为4:1,这也就意味着考研落榜人数近400万人。

你清楚吗自己为什么要考研?
读研,着实是令众多高校学子动心的一种努力,成为上岸后,你可以与有才智的人交往,也可以从事一些引人入胜的学术项目。
但是,很多考研人都没有认真考虑过一个现实而又令人生畏的问题——“现在和以后的你,打算做什么?”

这个问题你在读研的时候会经常会被问到。
高校学生选择读研,既有显而易见的原因,又有特殊的原因。例如,为了能在就业中获得学历优势,考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了历史级的1076万。我查了一下,比欧洲国家希腊的人口数据总量还多(1074万人,2019年统计数据),可谓“多可敌国”。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中美贸易战、俄乌局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影响因素叠加,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是史无前例的。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截止去年5月份,全国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仅为23.67%,而低收入家庭等重点群体去向落实率更低,只有21.47%。
有很多应届生依旧待业在家,找不

到合适的工作机会。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不甘止步于此,选择考研。
除了就业压力之外,很多学生考研还有其他原因。比如,我的一个研究生师弟因为患上了严重的肌腱炎,无法再去打篮球,仅仅是因为想不出还能做什么,所以开始攻读硕士学位。还有人选择读研,可能仅仅是因为伴侣正在申请同一所院校。
虽然一些优秀的学者做出寻求高等学位的决定,并没有耗费多少心思,但是直接选择读研,而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看看它是否适合你,以及你希望从这一经历中获得什么,仍然显得很疯狂。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些学生考虑是否读研的时间,比他们规划打游戏所投入的时间还要少。

读研的意义,你清楚吗?
读研的意义,还因你想读博士学位还是硕士学位而有所不同,如果是后者,还要看你要读什么类型的硕士。读硕士学位远不及读博士学位的风险高。
硕士课程通常来说更加简单,并且通过率也高得多;硕士生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去探索学术是否真的适合他们,在获得学位证的同时,还可以推迟两三年找工作。
毕竟

,硕士学位总归让你的简历好看些,并且学习的领域可以大大扩展你的就业选择范围,而不是让你成为某一特定领域的专家。
而对于博士生来说,读研意味着相当大的个人、职业和资金投入。在这里,你既有可能拥有有生以来最耀眼的学术生涯,也有可能以一场血本无归并令人心碎的挫败而告终。

例如,你不去读博,而是在这四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你可能会攒下一些钱而不是负债,获得宝贵的工作经验,并在单位里升职。
所以,攻读博士学位的职业成本很高,它不仅要花费比读硕士更高的时间成本,而且还有相当高的无法毕业的风险。
它要求你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因此会把你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专业的小篮子里,或许还是个错误的篮子。实际上,博士学位有时还会缩小你的工作选择范围。
总而言之,你如果想从事研究或大学教学工作,或者想在特定科研领域工作,并且觉得自己能够坚持下来,那么你可以考虑读博。

虽然许多博士毕业生会在大学以外从事其他感兴趣的工作,但如果要在大学工作,博士学位还是必备条件。也就是说,对于学术生涯来说,博士学位是最低要求。
除了正常毕业之外,你还要发表众多研究成果,使自己在获得教授职位上更具竞争力。成为教授,具有众多优势,比如你是自己的老板,可以铺设自己的职业道路,在一个充斥着智慧的世界里管理着自己设计的长期项目;教新一代的学生可以获得很高的成就感;热门学科的学术工作薪酬普遍较高。
但对于“非升即走”的大学聘用制讲师,这种临时工作是不太理想的选择。根据合同要求,他们每学期需要教授一门或多门本科课程。虽然这可以给你带来宝贵且具商业价值的教学经验,但最好不要为之花费大量精力。

如今的大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样的讲师,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是廉价而又灵活的劳动力。在一些院系,讲师需要给70%或者更多的本科生讲课。
这些人的工作非常重要,但他们的工作保障很差,福利也很少,而且薪水也不高。短期而言,研究生和刚毕业的研究生可以在这些岗位上获得宝贵的经验,但大多数人最后都没有找到更具吸引力的教授职位,只能在漫漫的兼职工作中长跑。
简而言之,攻读博士学位可能是毁掉你生活的好办法,尽管获得博士学位可能有充分的理由,但它也可能不适合你。

读研,本身就是一个职业选择
你一定要明白,不能因为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就去攻读博士学位。这可能是一个灾难性的错误。读博并不是推迟职业选择的办法,它本身就是一个职业选择。
所以在读博之前,最好先全面地权衡利弊再做决定。不要为了取悦别人而去攻读博士学位。比如,你想成为学者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不应该出于父母的期待。
原来,我的一位博士同学已经读了两年半,但他下定决心不写论文了,他已经在政府部门找到一份体制内工作,相对于走学术的艰苦道路,他更适合这份工作。他说,要不是因为害怕让父母失望,他早就不读博士了。
同样,不要因为现在的教授鼓励你,你就去攻读博士学位。虽然这种鼓励很温暖,值得铭记于心。但是,距离很多老教授读完博士到现在,就业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可能对今天走上学术道路的艰难和风险一无所知。
因此,除了看到你尊敬的人告诉你应该去读研究生之外,你需要考虑更广泛的因素。不要仅仅因为你能获得博士学位而去读博,或是因为它会让你听起来很聪明,抑或是因为当人们问你要做什么时,读博可以给你一个听起来特别“酷”的答案。
你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聪明才智显然是一笔巨大的学术财富,但成功的学者少有天才,他们当然聪明,但他们更加专注和自律。
如果没有纪律性和决心,你可能会在研究生生涯遇到各种问题。如果你经常需要表扬,也要对是否选择学术生涯三思而后行。
大多数研究生都曾是表现不错的本科生,他们习惯于时常接受积极的反馈,而现在,反馈内容有好有坏,并且不再那么频繁。
有时可能是巨大的奖励——获得丰厚的奖学金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文章,但是,研究项目的许多成果反馈,可能会在未来几年才能收到,所以你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积极性。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要时常面对各种拒绝,可能是驳回的资助申请,也可能是期刊的退稿。如果你总想得到肯定,你可能会发现自己陷在困境当中。

你还需要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工作。很多研究生讨厌被别人评价,或被别人做比较。如果你讨厌被评判,那你就不该来这里。
因为在当代大学体系中,几乎所有东西,包括研究经费、期刊、会议、学术出版物都要进行评估,并且通过各项指标不断地进行排名。你和你的所属单位在这些排名上的表现,将对你的职业生涯产生切实的影响。
如果这种评估和竞争让你心烦意乱,那么或许你该重新考虑一下是否决定从事学术工作。
此外,如果你的个性特征会妨碍你在学术方面的表现,那就不要读研。例如,我认识一个硕士生,她特别厌恶写作,厌恶到觉得这是一种折磨;另有一个博士生第五年的时候才发现,他不喜欢自己一个人看书、看电脑。
然而,这就是研究生的生活日常。鉴于他们的个性特征,他们可能本就不应该读博,说实话,那时才发现已经有点晚了!
读博为什么不是你的最佳选择,以上只是其中小部分原因。最根本的一点是,在考虑准备读博的时候,要记住它就相当于研究工作或教学工作抑或是两者兼具的职业培训。
总而言之,只有事先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一首要问题,你的研究生生涯才能具有目标和动力。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15.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