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泉《中国近代史1840-1949》考研真题精选

简答题

1简评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拜上帝教。[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研]

答:(1)拜上帝教,又称拜上帝会,是指清代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而成立的特殊基督教组织。19世纪中期,洪秀全受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的影响,在家乡广东花县组织拜上帝会,并模拟《劝世良言》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书,作为该会教义,同时又制定了宗教仪式与会规。

(2)太平天国的兴起主要源于拜上帝教的宣传。运动之前,拜上帝教的实际负责人冯云山长期在两广一带宣传教义,吸收了大量教徒入会,这些人在拜上帝教的感召下,后来都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主力军。在之后的战斗中,拜上帝教也成为团结太平军的重要思想武器。

(3)拜上帝教的传教书《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后来都发展成太平天国的建国理论,《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里面的很多思想均来源于传教书。拜上帝教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乃至建国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4)从本质上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以宗教为外衣的旧式农民运动,它没能摆脱传统的思想束缚。在太平天国建立后,拜上帝教的一些思想成为领导层内讧的诱因,他们以宗教为武器,争权夺利,相互残害,大大削弱了自身的力量;加上当权者普遍沉迷于享乐,不思进取,最终导致了运动的失败。

2简评洋务运动。[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研]

答:(1)洋务运动的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太平天国运动和西方列强侵略的内忧外患,清朝统治集团不能不调整统治政策,出现了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派主张维护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前提下,面对现实,委曲求全,师夷长技以图自强。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握有实权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为代表。

(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

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的重点由军事转向经济。主要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这些企业多采用“官督商办”形式,带有一定的封建性,也带有资本

主义性质。官督商办中的“商股”,实际上具有民族资本主义性质。

编练新式军队。陆军方面的淮军和湘军堪称清朝军队新式化的典范,海军方面,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清政府于1885年成立了海军衙门,担任总理海军事务大臣的是奕。

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创办新式学校,培养新式人才。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3)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求强”“求富”,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派的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有:

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

西方列强的阻挠,垄断技术。

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

(4)洋务运动在客观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洋务运动揭开了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序幕。

它强化了国防力量。近代军事工业的发生和发展,对于抵制外国侵略,保卫边疆、边防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企

业的发生建立了基础。

洋务运动冲击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客观上奠定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基础。“西学为用”使传统的“夷夏之防”“义利观”发生了变化,开化了社会风气。

洋务运动促进了开拓性政治派别的出现。与顽固派相比,洋务派是一个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官僚集团,它的某些主张和措施在客观上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3简评宋教仁。[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研]

答:宋教仁(1882年~1913年),字得尊,号遁初,一作钝初、遯初、敦初,别号渔父,化名犟斋、宋錬、中岛等,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人。宋教仁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是中华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担任过华兴会和同盟会的主要领导,是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

(1)同孙中山等人一样,宋教仁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建立民主共和国,这种认识主要源于他的革命经历。光绪三十年(1904年),华兴会起义事泄后,他与黄兴等人逃亡到了日本。这期间是他的政治思想形成的主要时期。他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西方资本主义的议会政治和国家制度,陆续翻译了《俄国制度要览》《美国制度概要》《日本宪法》《英国制度要览》《德国官制》《普通士官制》等,这使他对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

(2)关于国家体制,宋教仁主张中国采取单一国制,即中央集权,并制定宪法予以保证;宪法由国会自主制定,而国会通过全国大选产生,这样产生的宪法就可以既不受外力干涉,也不被居心叵测之人操纵,否则,宪法就不能代表“共和之精义”。但考虑到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形各异,特别是武昌首义后各省都督均由地方选举产生,宋教仁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一定的灵活性(实际上也是为了反袁斗争的需要),认为各地行政长官可由地方选举再由中央委任,并且各省有一定的立法权限,但地方立法不得与中央立法相抵触;他认为下放到地方的权限可以有地方财政、地方实业、地方交通业、地方工程、地方学校、慈善公益事业等。这些权利,中央不应干预。

(3)关于中央政府的政治架构,宋教仁主张“责任内阁制”。他坚持责任内阁制的一个重要的现实目的就是要限制大总统的权力。从当时的情形看,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范袁世凯大权独揽。当时,举袁世凯为总统几乎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宋教仁不相信袁世凯真心赞成民主共和。若实行总统制,政权则掌握在袁世凯手中;若实行责任内阁制,政权将集中于内阁,革命党人还有机会通过议会竞选来控制内阁,这几乎是当时革命党唯一可行的办法。宋教仁坚持责任内阁制的另一个原因是想借此排除旧官僚在新政府中的势力。他深知,要建立一个民主共和的政权,必须保证革命党人在政府中的绝对领导权,可是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各省有很多在旧官僚、立宪派人的控制之下。对此宋教仁很不甘心,在组织临时中央政府初期,他还采取措施试图削弱黎元洪的影响。他希望凭借责任内阁制,将中央政府的实际权力牢牢掌握在革命党手中。

(4)在宋教仁政治理念中,无疑溶入了议会至上和内阁负责的精神。他认为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形成有效的制约,才算是理想的政体模式。内阁制在总统和总理之间的职责权限上进行了制度化的规范制约,而不是指向当总统的某个人和当总理的某个人。他坚信责任内阁制必将导致良好的议会政治和政党政治。

(5)在近代中国政党发展史上,如果说是孙中山创建了中国同盟会,那么,也可以这样认为,是宋教仁创建了国民党。正如蔡元培所说,中国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合并组建为国民党,是宋教仁“百计联络”的结果,是宋教仁而非他人做到这一步。在国民党成立之后,宋教仁因孙中山正忙于筹办铁路计划而被委任为国民党的代理理事长,实际上主持国民党的党务工作。在近代中国政党发展史上,宋教仁不仅参与了中国同盟会的创建和武装斗争,而且还实际主持了国民党的成立及其国会竞选活动。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宋教仁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和中华民国的创立者之一,是民初政党政治的最主要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之一。宋教仁为推行政党政治,实施民主宪政而被刺身亡,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但他在民主共和政体建设以及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专制势力的斗争中,表现出了巨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令后人敬仰。

4简述袁世凯死后中国的主要军阀派系有哪些?[南开大学2015年研]

答: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列强失去了统治中国的共同工具,便各自寻找和培养自己的代理人,进行扩张侵略势力。在列强激烈争夺下,中国出现了各派军阀割据和互相火并的局面。

(1)直系: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冯死后,曹锟、吴佩孚继起为其首领。主要地盘有江苏、江西、湖北三省。1917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到北京继任总统,其部下曹锟、李纯、陈光远、王占元分别任直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督军,构成了直系的基本势力。直系势力的发展离不开英、美帝国主义的支持。

(2)皖系:袁世凯死后,以安徽合肥人段祺瑞为首的一派,被称为皖系军阀,系北洋军阀的主力。该派以日本帝国主义为后台,其势力最大,因此,首先攫取北京中央政府。控制的主要地区是安徽、山东、浙江、福建、陕西等省。在1920年的直皖战争中,直系军阀联合奉系军阀打败皖系军阀。此后,皖系军阀一蹶不振,逐渐没落。

(3)奉系: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派系之一,因其首领张作霖系奉天人而得名,主要人物有吴俊升、张作相、孙烈臣、张景惠、杨宇霆、张宗昌等。奉系利用民国初年的混乱局面,在日本支持下实行地方割据和武力扩张,逐步建立了对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的统治。日本则取得了在东北筑路、开矿、设厂、租地等特权。

(4)桂系: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原清政府广西提督陆荣廷宣布广西独立,投向革命,实际上却逐步排斥同盟会人员而逐渐走向军阀统治。桂系主要控制广东、广西、湖南三省。

(5)滇系:早期的滇系军阀以唐继尧为首,曾经以一隅之地对抗势如日中天的北洋军阀,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赢得了护国战争的胜利,是袁世凯死后中国当时重要的军阀力量。

(6)晋系:晋系的主要首领是阎锡山,盘踞在山西地区,得到日本的支持。

(7)徐州张勋:袁世凯死后,张勋拥兵盘踞徐州,也是一股重要的割据力量。

5简述中共“联合政府”主张的提出及实践。[南京大学2015年研]

答:(1)抗战中期,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对未来中国的前途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毛泽东指出:“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也就是真正的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

(2)1944年9月15日,林伯渠在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上代表中共正式提出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这也是中共一贯坚持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寻求民主政治的主张的具体化。

(3)10月10日,周恩来发表了双十节讲演,提出了成立联合政府所应采取的具体步骤,这一主张,得到各民主党派及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

(4)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又进一步全面阐述了联合政府的思想。《论联合政府》对中国未来的政权模式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中共联合政府思想在中共七大时期最终形成了。

(5)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会议最终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纪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三大文献。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联合政府思想的最终实现。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07.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