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医院23岁研究生之死,处于医院底层的年轻医学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一位23岁的研究生猝死了,在川大发布的通报中,这位刚入学不久的医学研究生,是突发疾病引起的心跳骤停,后经抢救无效去世。
年轻生命的逝去总是一件遗憾的事,特别是当这一逝去是“本不该如此”的时候。他们的社会人生才刚刚开始,世上很难有理由能够充分到夺走他们的生命。
陈同学的生命却在23岁的年纪戛然而止,是什么夺走了他的生命?是新冠病毒?还是某种不幸的意外?
身处“阴性清零”的时代,疫情已经在全国多地大规模爆发,每个城市都正面临着或即将面临庞大的感染数字,数字背后是医疗系统的巨压,此时此刻,全国最累的地方是医院,最累的一群人是医护人员。比如,北京目前感染者众多,疫情爆发前,北京市人满为患
的地方是早晚高峰时段的地铁,而现在的地铁空旷得可以打篮球,人都挤到了医院。
医护人员需要直面病毒,感染的风险很大,一旦感染,沉重的工作量足以压垮他们的身体,而医院的现状是:阳了也上班。与医护人员现在的工作量相比,996似乎都成了小儿科。工作时长倒是其次,主要是难以避免的感染,造成身心疲惫,却依然要坚守在岗位上,如果只是坐在办公室点点鼠标,007都不成问题,但医护人员要做的却远甚于此,人手不足是常态。
陈同学既是一名学生,也是一名年轻力壮的劳动力,在医疗系统人手短缺的情况下,顺理成章被医院作为工具人使用。即使是过去,正常的情况下,我们也一样通过规培制度把学生当苦力。华西医院作为全国数一数二的前排医院,想进去的年轻医学生数不胜数,所以生源也是源源不断,在规培制度的加持下,对实习医生的压榨就更加有些肆无忌惮了。
陈同学拿的是600块的工资,从工作量来看,干的却是1万块的活,那不干行吗?还真不行,除非离开这个行业,另谋出路。好不容易考上的研究生,如果放弃医生这个职业,相当于前面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所以面对压榨,想着忍忍就过去了。
有同是华西的过来人提到,在某科室临床规培实习,白天管床、深夜查房,而第二天继续上白班,这种上班时间段的安排很是夸张,但也很真实。
规培制度于1993年开始实施,它运行已久。前段时间,网上流行着一句话,说是上了三年网课的医学生要给我们看病了。实际上,规培制度就是为了避免学生成为“赵括”而设计的。但我们的规培生在实习中能学习到的,与他们的劳动付出并不成正比,培养系统的目的是要让那些还没有临床经验的年轻医生学到有用的实践知识,而不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杂活,例如写病历、换药、值班等等基础性的工作全部扔给了规培生,这等于是在消磨他们的志气,摧残他们的精力。
而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又把这些年轻学生推上了抗疫的前线,脏活累活他们全干了,可该有的保障却难以见到,病了要带病坚持,他们成了自己健康的唯一责任人,无底线的压榨则成了病毒摧毁他们免疫力的帮凶。以至于有人这样感慨:交学费的时候是学生,工作的时候是医生,发工资的时候是学生,其他专硕遣返的时候是医生,给职工发药的时候是学生,上前线的时候是医生。
总而言之,他们就是医院内最廉价的劳动力,干的是老资历们不愿意干的杂活,学生们真正需要触碰的高精尖技术,却遥不可及。失去生命后,为了避免舆论讨伐和公关,还要面临和李文亮一样的待遇。
陈同学是从双非本科保研到的华西,从他的朋友圈签名“一以贯之的努力,不得懈怠的人生”就可以看出,他应该是多么优秀和努力,五年的大学时光,得有多少时间泡在图书馆,才来到了理想的医学院,这一切本来都很美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