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聊城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
??
??
历史学考研网数十年历史实战化辅导经验帮助你历史学考研一次成功
?
?
数十万考研人在这里奋斗
做全国最大/升学率最高的历史学考研微平台
联系老师微信:61049244
?2014聊城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孟子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孟轲,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他继承孔子的学说而有所发展,其学说的核心是“仁”“义”。他主张行“仁政”,主张“保民”,反对诸侯混战,反对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对当时各国的政治和战争多所抨击。孟子的性善说是他的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孟子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主思想,这是奴隶社会崩溃、庶民地位提高的反映。他的主要学说多收在所著的《孟子》一书中。
2.郡县制
秦朝开始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秦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秦末增至四十郡。郡设郡守掌管行政和军事,设郡尉并掌军事,监御史为中央派遣的监察官吏。郡下设县,大县长官为县令,小县长官为县长,县下有基层组织乡、亭、里。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3.王安石变法
北宋神宗时期由王安石领导的政治改革。北宋中叶,社会矛盾尖锐,财政出现危机。1067年宋神宗即位,锐意改革。1069年任命王安石为宰相,整军理财、主持变法。王安石所推行的新法主要有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保马法、置将法、设置军器监等。新法的实施,使农民的负担有所提高,各地有执行不当而扰民之处,特别是触动了一部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1076年王安石被迫辞职。1085年宋神宗死后,新法废止。
4.中体西用
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张之洞为了调和统治阶级顽固派和改良派之间的矛盾,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洋务实践,将之归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张之洞的《劝学篇》全面阐发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中学”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是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西学”为“中体”服务。该思想得到保守派的大力支持,但遭到维新人士的反对。
5.新文化运动
1915年以后中国发生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主要领导者有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学说和进化论思想,提倡民主和科学;后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传播西学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6.人民公社
人
民公社是毛泽东在“大跃进”浪潮推动下设计的中国社会的新模式,解决的是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问题。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到9月底,全匡基本实现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的基本特征是“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人民公社的模式及其实践,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用不断改变生产关系的办法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配合经济上的“大跃进”;二是在超英赶美的过程中,利用人民公社的形式实现向共产主义的过渡。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左”倾思想指导下,大刮“共产风”的过程。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种尝试,但这种尝试是不成功的。
二、简答题
7. 简述东汉累世公卿的政治现象
自汉武帝以来崇尚儒术,官僚多以经术起家,至东汉时逐渐形
成了的状况。
经济:西汉中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地主势力。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豪强地主在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士族地主(又称世族、门阀地主)在东汉开始形成,为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制度的确立提供了阶级、经济基础。
在宦官、外戚的反复斗争中,官吏士大夫结成的政治集团也逐渐在起作用。随着大地主经济势力的发展,他们在政治上的地位空前加强。东汉后期察举征辟任官,渐渐注重门第阀阅,出现了累世公卿的局面。又由于私人讲经之风盛行,在官府中的大小官吏之间,逐渐发生了一种封建从属倾向,形成了许多官吏集团。
8.简述孙中山的政治思想及其影响
(一)三民主义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这就是后来所说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要求结束清政府的统治及其媚外政策;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在当时指“平均地权”主要目的是解决土地问题
(二)新三民主义。(1)民族主义的发展。一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二是主张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现由排满兴汉到民族平等、反对帝国主义的转变。(2)民权主义的发展。主张国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强调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3)民生主义的发展。一是平均地权,二是节制资本。国家应当规定土地法、土地使用法、土地征收法及低价租法,以防止少数人所操纵。使私人资本不能操作国计民生。
(三)联俄联共的革命思想 。 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新的苏维埃政府开始采取对华友好政策,主动废止各项在华特权和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使孙中山大为感动,孙中山开始联合俄国,接受俄国的友好帮助,提倡学习俄国的先进经验发展中国的各项事业。另一方面,正当孙中山在苏联的大力支持下,摆脱困境、重新奋起的时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的革命形势出现了新的面貌,这给孙中山以巨大的震动和深刻的影响。随着国民党失败的教训在孙中山认识上的不断加深,共产党对他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步使他看到了这支新生的革命力量,并形成了他的联共主张,孙中山不以党派之分而排挤共产党这样的其他政党势力的精神受到高度的认同和赞赏,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
(四)政权建设方面。主要渐进主义的军政、训政、宪政三个阶段。中央实行五权分立,即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主张以县为单位的地方自治。
9.简述西安事变的政治影响
(1)“西安事变”迫使国民政府停止剿共、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促使国民党政策的发生变化,客观上迫使蒋介石停止了剿共内战之举,争取到了蒋介石抗日的承诺,加上共产党的不懈努力,终于使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
(2)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全国人民抗日怒潮的推动下,蒋介石不得不暂时放弃反共内战的错误政策。国民党对内承认“停止内战,和平统一”,实际上接受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主张,标志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西安事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3)西安事变提高了国民党的声望。
蒋介石通过抗战不仅提高了国民党的声望,还得到了许多实际的收获:各地各派的军阀都被削弱或消灭,杂牌军的比例大大下降,中央军的比例大大上升,蒋介石的统治力大大增强。
(4)通过西安事变,国共合作,中华民族才真正团结起来,共同御侮,使得民族灭亡的悲剧没有发生。它促使全国各种势力不得不聚集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各反蒋势力明确表示拥蒋抗日,准备投入抗日第一线。它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提高了共产党的声望,促使共产党政权合法化,有利于获得社会各阶层的支持。
总之,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它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到逐步民主的转折点。由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地位。
四、论述题
13.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从经济、政治、理论来源来分析其发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由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组成的制度,但要注意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二者之间的联系。其根本目的为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稳定。
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2、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天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1、萌芽(战国):商鞅建立县制,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建立。
2、确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3、巩固(西汉):①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专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完善(隋唐):①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当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避免宰相的专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②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5、加强(北宋):采取“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
6、发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保证了中央统一政令的实行。在地方设“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也影响深远。
7、强化(明朝):明朝皇帝大权独揽,废丞相,后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削弱地方势力, 明朝还遍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加强的突出表现。
8、顶峰(清朝):清朝设六部,后增设军机处,政治权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同时大兴文字狱,使君权空前加强,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包括皇帝制、官僚政治和中央集权等方面,其基本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皇权不可转让,皇位实行世袭,君尊臣卑等。皇权愈来愈尊,臣民愈来愈卑,是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
14.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破坏了传统,应该为激进主义革命负责;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中国现代化。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观点
(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1)提倡科学和民主。民主指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科学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民主和科学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中国要从专制和愚昧下求得解放,摆脱落后状态,赶上资本主义强国,“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2)批判儒学。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的斗争中,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揭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新文化战士当时对儒家学说的批判,主要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抨击,并没有对儒家思想做全面的评价。(3)文学革命。即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对文学改革从形式到内容提出了许多意见,主张以白话文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同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把反对文言文和封建文学同政治革命联系起来,竖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他提出的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成为文学革命的纲领。
(二)影响与评价。(1)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对于中国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的觉醒,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激励先进的人们继续探求救国的真理,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思想道路。(2)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运动的参加者基本局限在知识分子的范围内,没有同广大劳动群众相结合;采用形式主义的态度分析问题,使他们不能正确处理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和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的关系,产生了对中国文化全盘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的两种错误倾向,这对当时的运动和后来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014聊城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孟子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孟轲,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他继承孔子的学说而有所发展,其学说的核心是“仁”“义”。他主张行“仁政”,主张“保民”,反对诸侯混战,反对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对当时各国的政治和战争多所抨击。孟子的性善说是他的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孟子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主思想,这是奴隶社会崩溃、庶民地位提高的反映。他的主要学说多收在所著的《孟子》一书中。
2.郡县制
秦朝开始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秦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秦末增至四十郡。郡设郡守掌管行政和军事,设郡尉并掌军事,监御史为中央派遣的监察官吏。郡下设县,大县长官为县令,小县长官为县长,县下有基层组织乡、亭、里。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3.王安石变法
北宋神宗时期由王安石领导的政治改革。北宋中叶,社会矛盾尖锐,财政出现危机。1067年宋神宗即位,锐意改革。1069年任命王安石为宰相,整军理财、主持变法。王安石所推行的新法主要有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保马法、置将法、设置军器监等。新法的实施,使农民的负担有所提高,各地有执行不当而扰民之处,特别是触动了一部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1076年王安石被迫辞职。1085年宋神宗死后,新法废止。
4.中体西用
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张之洞为了调和统治阶级顽固派和改良派之间的矛盾,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洋务实践,将之归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张之洞的《劝学篇》全面阐发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中学”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是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西学”为“中体”服务。该思想得到保守派的大力支持,但遭到维新人士的反对。
5.新文化运动
1915年以后中国发生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主要领导者有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学说和进化论思想,提倡民主和科学;后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传播西学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6.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是毛泽东在“大跃进”浪潮推动下设计的中国社会的新模式,解决的是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问题。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到9月底,全匡基本实现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的基本特征是“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人民公社的模式及其实践,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用不断改变生产关系的办法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配合经济上的“大跃进”;二是在超英赶美的过程中,利用人民公社的形式实现向共产主义的过渡。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左”倾思想指导下,大刮“共产风”的过程。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种尝试,但这种尝试是不成功的。
二、简答题
7. 简述东汉累世公卿的政治现象
自汉武帝以来崇尚儒术,官僚多以经术起家,至东汉时逐渐形成了的状况。
经济:西汉中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地主势力。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豪强地主在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士族地主(又称世族、门阀地主)在东汉开始形成,为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制度的确立提供了阶级、经济基础。
在宦官、外戚的反复斗争中,官吏士大夫结成的政治集团也逐渐在起作用。随着大地主经济势力的发展,他们在政治上的地位空前加强。东汉后期察举征辟任官,渐渐注重门第阀阅,出现了累世公卿的局面。又由于私人讲经之风盛行,在官府中的大小官吏之间,逐渐发生了一种封建从属倾向,形成了许多官吏集团。
8.简述孙中山的政治思想及其影响
(一)三民主义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这就是后来所说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要求结束清政府的统治及其媚外政策;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在当时指“平均地权”主要目的是解决土地问题
(二)新三民主义。(1)民族主义的发展。一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二是主张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现由排满兴汉到民族平等、反对帝国主义的转变。(2)民权主义的发展。主张国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强调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3)民生主义的发展。一是平均地权,二是节制资本。国家应当规定土地法、土地使用法、土地征收法及低价租法,以防止少数人所操纵。使私人资本不能操作国计民生。
(三)联俄联共的革命思想 。 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新的苏维埃政府开始采取对华友好政策,主动废止各项在华特权和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使孙中山大为感动,孙中山开始联合俄国,接受俄国的友好帮助,提倡学习俄国的先进经验发展中国的各项事业。另一方面,正当孙中山在苏联的大力支持下,摆脱困境、重新奋起的时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的革命形势出现了新的面貌,这给孙中山以巨大的震动和深刻的影响。随着国民党失败的教训在孙中山认识上的不断加深,共产党对他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步使他看到了这支新生的革命力量,并形成了他的联共主张,孙中山不以党派之分而排挤共产党这样的其他政党势力的精神受到高度的认同和赞赏,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
(四)政权建设方面。主要渐进主义的军政、训政、宪政三个阶段。中央实行五权分立,即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主张以县为单位的地方自治。
9.简述西安事变的政治影响
(1)“西安事变”迫使国民政府停止剿共、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促使国民党政策的发生变化,客观上迫使蒋介石停止了剿共内战之举,争取到了蒋介石抗日的承诺,加上共产党的不懈努力,终于使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
(2)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全国人民抗日怒潮的推动下,蒋介石不得不暂时放弃反共内战的错误政策。国民党对内承认“停止内战,和平统一”,实际上接受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主张,标志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西安事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3)西安事变提高了国民党的声望。
蒋介石通过抗战不仅提高了国民党的声望,还得到了许多实际的收获:各地各派的军阀都被削弱或消灭,杂牌军的比例大大下降,中央军的比例大大上升,蒋介石的统治力大大增强。
(4)通过西安事变,国共合作,中华民族才真正团结起来,共同御侮,使得民族灭亡的悲剧没有发生。它促使全国各种势力不得不聚集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各反蒋势力明确表示拥蒋抗日,准备投入抗日第一线。它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提高了共产党的声望,促使共产党政权合法化,有利于获得社会各阶层的支持。
总之,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它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到逐步民主的转折点。由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地位。
四、论述题
13.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从经济、政治、理论来源来分析其发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由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组成的制度,但要注意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二者之间的联系。其根本目的为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稳定。
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2、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天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1、萌芽(战国):商鞅建立县制,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建立。
2、确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3、巩固(西汉):①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专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完善(隋唐):①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当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避免宰相的专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②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5、加强(北宋):采取“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
6、发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保证了中央统一政令的实行。在地方设“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也影响深远。
7、强化(明朝):明朝皇帝大权独揽,废丞相,后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削弱地方势力, 明朝还遍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加强的突出表现。
8、顶峰(清朝):清朝设六部,后增设军机处,政治权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同时大兴文字狱,使君权空前加强,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包括皇帝制、官僚政治和中央集权等方面,其基本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皇权不可转让,皇位实行世袭,君尊臣卑等。皇权愈来愈尊,臣民愈来愈卑,是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
14.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破坏了传统,应该为激进主义革命负责;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中国现代化。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观点
(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1)提倡科学和民主。民主指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科学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民主和科学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中国要从专制和愚昧下求得解放,摆脱落后状态,赶上资本主义强国,“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2)批判儒学。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的斗争中,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揭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新文化战士当时对儒家学说的批判,主要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抨击,并没有对儒家思想做全面的评价。(3)文学革命。即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对文学改革从形式到内容提出了许多意见,主张以白话文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同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把反对文言文和封建文学同政治革命联系起来,竖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他提出的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成为文学革命的纲领。
(二)影响与评价。(1)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对于中国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的觉醒,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激励先进的人们继续探求救国的真理,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思想道路。(2)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运动的参加者基本局限在知识分子的范围内,没有同广大劳动群众相结合;采用形式主义的态度分析问题,使他们不能正确处理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和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的关系,产生了对中国文化全盘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的两种错误倾向,这对当时的运动和后来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