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深圳这所高校20周年了!
??12月4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举行建院二十周年总结与发展大会。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玲,副市长郑红波等出席活动。
20年前,深圳的高等教育以“深圳速度”,进入深化改革、迅猛发展的新阶段,开始尝试与名校创办以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大学城,满足深圳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
2001年1月,北京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创办北京大学深圳校区协议书》,共同创办了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建院20年来,北大深研院秉承北京大学学术精神与优良学风,融合深圳创新创业与不断改革的城市文化,逐渐探索出与本部差异化发展,立足深圳、面向世界的办学新路,为深圳乃
至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与创新动能。
20年间,北大深研院在深圳探索的这条办学新路,涵盖哪些特点,究竟如何体现“立足深圳、面向世界”?北大深研院与深圳交融发展,对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创新有何重要作用?
创新人才之路:
约三分之一毕业生留深工作
北大深研院正在为深圳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创新型人才。
二十年来,深研院累计招生17226人,近几年约30%毕业生选择留深工作,留在华南地区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也在稳步增加。
在人才培养方面,扎根在深圳改革创新土壤,北大深研院的学科建设与深圳乃至广东重点产业布局紧密结合。
目前设有八个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新材料学院、汇丰商学院、国际法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科方向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等10个一级学科。
北大深研院还在现有自然科学、工程、人文社会学科体系基础上,培植基础学科的原始创新,激励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发展,积极布局医学技术、海洋科学及互联网领域学科组织建设,持续深化学科布局的战略性与科学性。
科研创新之路:
打造多个创新平台 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
经过20年的积累,北大深研院科研创新载体羽翼渐丰。目前,已建设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3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19个。
2018年,北大深研院参与建设鹏城实验室。同年,省部共建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落户大学城,该实验室由北大深研院和清华深研院携手共建,针对肿瘤疾病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构筑具有区域特色的肿瘤药物研究领域的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2019年1月,北大深研院与深圳市科创委共同发起,创建深圳湾实验室,以培育国家级实验室为目标。时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深研院院长的詹启敏院士任实验室主任,北大深研院已然成为打造国家实验室的预备队。
詹启敏院士在接受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利用北大深研院已有的人才、平台,科技创新的资源,来建设深圳湾实验室,也是为了在深圳打造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的一个高地,核心是立足深圳,帮助国家支持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问题。
2019年7月,抓住“双区”建设的机遇,深圳市立项建设的医学影像重大科学设施——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启动建设,总投资匡算为9.38亿元,建设地落在光明科学城,这项重大设施正是由北大深研院承担建设。
此
外,国际化也一直是北大深研院鲜明的办学之路的特色之一。
在深圳国际化步伐加速推进的当下,北大深研院的国际化办学也与深圳国际化城市形象相得益彰。目前全方位、高水准的国际化办学格局基本形成:
外籍教师比例在全职教师中高达33%;与30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建立联合培养和交换生项目;目前,北大深研院共有留学生167人,遍布亚、欧、非、北美、南美和大洋洲;国际法学院、汇丰商学院采用全英文授课。
2021年10月,北大深研院正式纳入广东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序列。
北大深研院表示,未来将赓续北大与深圳交融发展的基因,真正成为:
“新工科”建设的前沿交叉学科支柱
“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人才推动力量
“大湾区”建设的核心高端智力引擎
北大深研院,作为深圳高等教育驶入快车道的一个典型缩影,见证了深圳教育的飞速发展、是市校合作良性互动的绝佳印证。
深圳《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争取到2025年,全市高校达到20所左右,全日制在校生约20万人。将形成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成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
可以预见在未来,对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来说,“在家门口上优质大学”不再是奢望,而成了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