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区的考研选择之一(新闻与传播学)
传播学虽然不算理工的强势科目,但是在四川范围之内属于少有的几个值得考虑的学校,有很多非常厉害的老师,而且教学设施先进。一般每年招生名额在30以内,往年只要国家线以上即可录取,复试几乎不刷人。但是从20年开始,竞争愈发激烈,国家线以上就能进入复试已经不可能了,这也是今后的一个趋势。
高校选择:
A.三本(本地区、本学校、本专业)最容易成功;
B.三跨(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最难成功;
C.一本二跨(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最为理想;
D.二本一跨(本地、本专业、跨学校)最能成功;
E.二本一跨(本地、本学校、跨专业)最好成功。
特别说明:A、B两种选择较为极端,一般不可取;C、D、E三种选择是较为理想的考研模式,也是可取的。
参考书目与题型:
官网有四本参考书目,但是综合往年真题和经验来说,需要熟悉掌握背诵的只有《传播学教程》和《新闻采访与写作》这两本。《传播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考试不会涉及,是完全不用看的一本书。另一本公关实例适合作为阅读材料,在学习间隙进行阅读,启发思维。但是里面也没有现成的知识点可供背诵,需要自己搜集其他学校历年真题,公关经典知识点等,公关部分每年涉及的分数在20-30左右,但是准备起来有较大困难。专业课1题型是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实务题。专业课2前半部分的分值低一点,较为灵活
的实务和写作题占50分。
传播学理论(专业课1):
对应的书就是郭庆光那本了,还有10分以内的传媒界热点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分值低,准备范围大,要通过搜寻材料和收集传媒界热点来准备,应该每天形成阅读习惯,日积月累。其他的考察范围基本就是郭庆光老师那本书了,除了一些比较开放性质的论述题需要在专业的知识积累以外要能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路,需要训练打开思路。剩下最重要的就是啃书,过去几年真题重复率很高,重点知识点考察多。近三年以来,只学习重点和真题已经不够,题目已经开始避开重点热点,考察内容变得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传播学实务(专业课2):
在前半部分题目的准备方法上和专业课1类似。区别是专业课2不涉及热点名词解释,但是涉及公关类题目需要像热点积累一样每天积累。教材里面涉及很多写作举例,举例文章里面的具体内容不会考察,但是要熟背书本的章节脉络,单元标题,小标题,还要清楚他们之间是隶属关系还是并列关系等等。后面50分的实务部分,每一年都不太一样,但是历年出现过的写作题类型都应该明白要点和格式。
资料方面:
专业课1和2如果在不仔细阅读、深刻理解的情况下,死记硬背是很痛苦的。可以找我获得资料。
这两门专业课,都没有必要做笔记,但是都应该做思维导图,而且是自己做。看学长学姐做的笔记和思维导图不一定适应每个人的背诵习惯。要背的东西是很多的,我曾经也有一些别的资料,但是都舍弃了,最后用的是课本+标注+思维导图+一部分积累资料。真题涉及到的题目应当背过,除此之外也可以用来做练习题,练写字速度和答题思路。
复试:
复试相比初试更考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范围没有很大变化,复试在初试考过以后再准备即可。
这就是对成理传播学专业课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大致介绍啦~其他还有没提到的方面,如果有别的问题的同学可以咨询我。
有关专硕vs学硕以及一些问题:
区别在于:
学制不同:学硕大多3年,专硕都是2年。(现在好多都是2.5年,即12月左右毕业的样子)专硕:偏实践国家扩招而设的考试难度较简单(数学二、英语二)奖学金较学硕难拿双证(注明专业学位)
学硕:偏研究传统研究生形式考试难度较困难,奖学金相对容易双证读博方便,考不上可以调剂专硕,专硕不能调剂学硕
所以,大家请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考虑,如果只是为找工作,是否要选择专硕以保险起见?一定要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很重要。
这里提专硕学硕主要是想表达一个意思,我们要明确我们考研的目的。
是为了自己的职业规划,还是为了那三年的学生生涯,还是追求学术?抱着不同的目的考研的人有着很大的区别,我是亲眼看到为了荣誉而战的人的那种让人佩服的执着,如果自己的执念不是太深,能坚持到最后的人并不是太多。
如果你确定你要读研,是为了一个很明确的目标,会为了自己提供一个很棒的动力,不至于动摇,不至于迷茫,所以在考研之前一定要考虑好。研究生不代表着就比工作,出国等等路线更好,在这样的未来的三年里会得到什么,又会失去什么,自己要计算好。读研还是工作好,这种问题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只能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决定,根据自己想要从事的工作,想要的未来来决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