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求职窘境_腾讯新闻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求职窘境

作者:任佳欣

2022年5月, 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法律专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刘浩哲,毕业后回到了老家石家庄市工作。他在研究石家庄市针对高校毕业时就业补贴颁发的相关政策《石家庄市高校毕业时一次性就业安家补贴等5项奖补实施细则》时发现,石家庄市只规定了全日制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可享受一次性就业安家补贴,并未提及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相关政策,他认为石家庄市人才补贴政策涉嫌区别对待与全日制拥有同等法律地位的非全日制研究生。

石家庄大学生就业补贴政策

5月11日,他针对该问题在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网站留言咨询,统招统考的普通高等教育学历的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的硕士研究生,是否可以领取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安家补贴。5月13日,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此进行了回复:按文件规定不可以,此政策只针对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对于该回复,刘浩哲表示无法认可。

5月16日,他向石家庄市人民政府邮寄了行政复议申请书,但是被拒绝受理。他认为石家庄市人社局对政策的答复行为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六条规定的行政复议范围,于是在5月21日,他又对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提起了行政诉讼。5月23日,该案已获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

据了解,目前国内还尚未有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公平待遇问题的行政诉讼判例。所以刘浩哲此举也是希望通过此次诉讼,改变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境遇,希望让相关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更加敬畏法律,并且注重实践中的公平性。

今年是“非全”研究生改革的第七个年头,“非全日制研究生不符合标准”,仍然是广大“非全”研究生们在毕业后求职、报考单位时最常听到的话。“求职难,被歧视”已经成为了2017年改革后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

“非全”群体中无奈的应届生们

2016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经历了大的改革,国家将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也纳入了统考。刚开始改革时,部分学校在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时候,有不少学校允许全日制应届考试调剂到“非全”,且承诺毕业证上虽然有“非全”两字,但这部分学生可以脱产在读,档案也可以转到学校,并且就业时同样派发报到证与派遣证,属于非定向考生。

但考虑到这样最终反而不利于在职人士的就业保障和院校的就业率,于是教育部便颁布了以下规定:《教育部关于印发的的通知》的第七十八条规定: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所以从2021年开始,几乎所有开设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的学校,都要求学生必须签署定向就业协议,即默认只有已经有工作的社会人士才能报考非全日制。

但现实情况是,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中,仍存在着大量的非定向应届生,他们在考研复试中无缘“一志愿”院校,但由于分数线又过了国家线,不愿意调剂到偏远地区或者“二战”,于是他们便选择调剂到了“非全”。

但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改革时间不长,很多用人单位并未及时到解国家最新政策,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和2016年改革前的“在职”研究生一样“含金量”不高,所以导致了很多非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在毕业求职时遇到了种种困难:无法参加校招;部分地区选调、事业单位等无法报考;人才补贴难以触达到“非全”群体;企业谈“非”色变。

而这批非定向考生目前已成为了“非全”研究生群体中维护自己合理权益的主力军。

2022年重庆选调生公告

2022年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引进公告

2022年四会市招聘教师公告

学历鄙视链的底端

君君是2020年由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统一试卷,统一分数线,同样参加了复试并成功通过考核,目前就读于某“双一流”高校的新闻与传播专业。

“当我得知我被录取的时候心情很复杂。一边觉得自己终于有学上了,一边在查‘非全’相关资料的时候又很纠结,不知道选择‘非全’这条路是否正确。我在社交媒体上咨询了读‘非全’的师哥、师姐,基本都劝我能上全日制就上全日制,因为找工作的时候因为‘非全’的身份被毁约是常事。我身边的朋友也都劝我不要选择‘非全’。但其实最让我难过的还是我家人的态度,他们听到学费又贵,又没有宿舍、没有奖学金,找工作时还不被认可,觉得读‘非全’根本没用,甚至直接给我打了一笔钱让我去‘二战’。其实我觉得这个学校真的很不错,只要能提升自己就是值得的,而且再来一年也不知道能不能达线,所以我还是选择踏上这条路。”

“之前看过网友总结了一条‘学历鄙视链’海归硕博>国内博士>全日制硕士>本科>非全日制研究生>专科,说读完‘非全’研究生把本科身份也读没了。所以其实我最担忧的还是以后的就业问题,不知道会不会因为毕业证上的‘非’字就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因为好多人一听到非全日制,就以为和之前的‘在职研究生’一样,下意识觉得很‘水’,认为我们是花钱买学历。”

非全日制研究生真的很水吗?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非全”研究生是花钱就能上的,含金量并不高。

但其实早在2016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进一步界定和完善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关政策,在全日制研究生基础上设立统招学历的普通高等教育非全日制研究生。

从通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类型同为普通高等教育(统招学历),均必须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入学,同属于统招统分计划,毕业同样获得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毕业证及学位证双证,两者学历证和学位证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这两者仅学习方式不同,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

而2017年改革前的“非全”研究生是在职人员报考,录取门槛低,且毕业后只持有单证,并不像现在的统招非全日制研究生持有双证。

因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时间较短,社会容易把统招非全日制普通研究生与非统招的传统在职研究生(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的成教、自考、网络教育本科相混淆,所以造成了对普通高等教育的统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歧视的错误现象。

五部门联合背书,难消学历歧视

2020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强调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权益保护,明确各地及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和落户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资格条件。

但是从各地招聘公告看来,目前仍有不少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会将“非全”的拒之门外,他们其中有的人甚至顺利通过笔试、面试,并办理入职手续,进行了工作交接。当公司得知该同学的学历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时,当晚就通知该同学第二天不用上班了。

图片来源: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还有些企业单位存在着在了解国家版本的有关“非全”政策的情况下,还存在着“暗卡”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现象。

晓敏是湖南某“双一流”大学会计专业的非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她在参加2022年校招时,曾投递了广州铁路局,投递前仔细研究了招聘公告,发现公告中并没有特意标明仅招收全日制研究生。随后晓敏在参加面试时向面试官咨询了有关“非全”学历的问题,对方并没有给予明确的答复,只是说先面试再说。

2022年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招聘公告

面试官的回答给了晓敏希望,尽管最终晓敏自己没有拿到offer,但她以为是自己能力不够,后来便又推荐了自己的同学去面试,晓敏同学收到的企业的回复是目前不要硕士了。但据晓敏了解到,与她的“非全”同学同一时段面试的还有一位全日制研究生同学,并顺利的通过了面试,与广州铁路局签订了“三方”。

晓敏说:“我当时是先问的‘非全’到底可不可以,再决定做不做体检去参加面试。对方言词含糊,于是我花了钱做了体检,参加了面试而后被刷,我当时还以为是个人能力的问题。但最近结合我同学的情况,并且我在微博上看到有同学说,该单位在校招宣讲时宣称不接受非全日制研究生。时至今日,我才知道就是‘暗卡’学历。”

“现在用人单位没有那么傻,他们是不会给你留下拒收‘非全’证据的,不然一投诉一个准。”晓敏对记者说到。

带了“非”就意味着要被否定吗?

据了解,目前开设非全日制专业的高校,大多数都没有给学生提供奖助学金、宿舍,甚至有部分工科类专业需要做实验,高校也未提供实验室及器材。非全日制同学们需要自己承担在读期间的一切花销包括高昂的学费、实验耗材、租金、往返学校与工作地的路费等。

君君告诉记者,自从入学后每一天的都过的十分充实,工作日参加实习工作,周六日就到学校上课,几乎没有休息可言。“我们平日在工作中避免不了加班的情况出现,不管到家几点,仍然需要完成各种作业、论文,熬夜到一两点是家常便饭,每一项作业都与期末考试成绩挂钩,丝毫不敢怠慢。研一参加了两场比赛,研二完成了社会调研,撰写了社会调查报告,经历了中期考核、开题答辩,以后毕业论文也如同全日制研究生标准一样,会经历外审、内审,一点都不轻松。”

据了解,有些高校在毕业生的论文盲审环节中,要求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论文全部被送去盲审,甚至比全日制要求更加严格。

来源:微博-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高校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们一直遵循着“统考统招、严进严出”的原则,但部分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仍出现不被用人单位认可的现象。这部分群体是否可以仅仅因为毕业证上带了一个“非”字就被否定,这是值得深思的。

用人标准不应全以“学历”而论

2021年11月15日,教育部发文要求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其中的第13条就明文规定了:在各类校园招聘活动中,不得设置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歧视性条款,不得将毕业院校、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作为限制性条件。

尽管目前国家在针对社会中存在的“学历歧视”情况下,出台了种种政策呼吁消除这一现象,但在目前求职市场中,许多单位在招聘时总是优先关注应聘者是否是为“985”“211”学校毕业的,学习方式是否为全日制。

在天津市某大型国企单位的担任招聘者的小渔向记者透露到,他们单位在进行校招时会要求应聘者为全日制应届毕业生。“由于应聘国企的人太多了,在发放应聘登记表时,会让应聘者填写清楚自己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通过硬性条件筛选一部分人。非上市国企在招聘中的思维还是比较老套的,他们心目中的学校,学历都还是以前的定型思维。”

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学历歧视观念的存在,不但影响公平就业,更严重影响各级各类教育的健康发展。学历歧视将影响学生和社会对某类教育的认识与选择,进而制约这类教育的质量保障。只要学历歧视存在,就无法构建合理的教

育结构,也无法消除社会的教育焦虑。我国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破除“唯学历论”,消除“学历歧视”,从关注学历,到切实重视人才质量。

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苏苏说:“我是全日制调剂到“非全”的,复试成绩第一,跟全日制同学一起培养,有时还会帮导师检查同学们的毕业论文。边上学还找了个公立高中代课,工作中非常认真,得到了领导和前辈的一致认可,说我是天生的老师。我并不想被考研成绩定义,别人很努力,我也不差。我只是想要一个竞争机会,希望求职时用人单位不要卡我的学历。”

不必太过于“唱衰”自己

即便是在这样的艰难求职环境下,也有不少非全日制研究生仍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他们同样也相信在国家越来越完善的制度之下,改变社会中大家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刻板印象只是时间问题。

晓敏目前已经收到一个自己满意的offer,尽管她在求职过程中也遇到了重重阻碍,但她仍然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个身份依然给了她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

“我在参加的面试过程中,可以通过自身的表现让面试官改变对这个群体的想法,认为这部分人也没有那么差。既然‘非全’的培养方式是半工半读,工作过程也可以是学习过程,在学校学到的内容在工作中灵活应用得到提升,这才是读‘非全’的意义。不管怎么样,打铁还需自身硬。”

2021级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小胡对记者说:“我的导师很照顾我,公司的同事领导很认可,自己能学到东西也很开心。我认为‘非全’有没有用,在于个人想要的是什么,和个人目标相一致,就很值得。”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导师组常务副组长王晓英老师认为,对于研究生教学,学校还是非常注重同学们实践能力的提高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因为学习+实践的培养方式,在就业市场中是存在一定的优势的。尽管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是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的,但这背后还包含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原因,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慢慢消除这种歧视。

从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可以了解到,目前部分高校专硕停招全日制,转为非全日制招生。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2021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此外,北京大学应用心理硕士、南京大学的新闻与传播专业、南开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应用心理专硕、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武汉大学会计专硕、北京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软件工程方向)等同样已不再招收全日制,只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我国专业硕士发展的趋势。

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学子加入到“非全”这个大家庭中,而如何保障学子们合法的就业权利,给予这部分学子的“求学”信心,是有关部门应当认真考虑并积极落实的事情。(应受访者要求,君君、晓敏、苏苏、小渔、小胡均为化名。)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16.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