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国家提出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将带来哪些…

研究生扩招对就业短期有微小作用,长期没有解决实质问题。扩招只能延缓少部分人的就业,不是就业压力大导致的考研,本质是扭曲的招聘市场逼迫着学生考研,具体请看我下文分析,读完应该可以更好的理解考研与就业。

1、本科以上学历只占中国人口4%,为何感觉遍地都是大学生

整理了一下数据(假设18岁读大学,22岁读硕士,别对号入座,肯定不准确),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十来年大学生跟研究生比例的变化。不要跟我说国内读本科比例不超过5%,你把1岁-17岁以及50岁以上的都算上去有意思么?你得跟你同龄人比,数据仅供参考(20年考研录取人数没找到,就暂且用了一个80万给大家分析一下)。

?

当前,大学录取比例已经超过了40%(含专科,本科人多于专科),所以,当前的年轻群体中本科生的比例非常高,研究生的占比仅为不到5%。对于大学升研同学来说,读研的比例是过了10%,这里面,比较好的学校读研比例明显会更高,毕竟保研的比例都超了这个数,一些非常普通的学校,又比较低。所以在不少名校中,读研(含保研及出国)又是普遍现象,跟就业本身都没多大的关系。上述的这个算法,其实需要做一定的修正,因为每年还有60万左右的出国群体,算上这块数据还需要往上进行修正。

2、不是学生选择了考研,是机构选择了研究生

?

给大家看一家券商员工教育背景的数据,这是中信建投招股说明书(申报稿2018年1月29日报送)里面披露的员工受教育程度的情况表。大家可以看一下,硕士及博士的占比是31%,这几年券商、基金等机构核心点的岗位,凡是可以挑人的岗位,很多硬性门槛就提高了。

很多人觉得现在的学生怎么了,怎么一个个考研这么难考,还在考,是不是在逃避就业。这个问题更需要问一下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凡是大企业,凡是有一定竞争力的岗位,包括一些中小学的老师,你们怎么了?大部分的总部核心岗位,都在招硕士生。现在即便你想去一个还可以的小学做一个老师,你没硕士学历,你都没啥机会。我想请问一下,你让现在大学生怎么办?

你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你有希望考个研究生?为什么不想考?

3.5万毕业生抢400个岗位!深圳招中小学教师名单公布:清北76人、23位博士、近9成研究生

有朋友评论说初高中没这个要求,你自己去看看,但凡有事业编制不错的初高中有没有这个要求?或者是一线城市普通初高中,是不是大部分招的都是硕士。我就这么说吧,现在很多有编制的幼儿园,都恨不得招个硕士,有的岗位还是博士起(少数现象)?你这是要跟幼儿园小朋友教什么呢?

当然,这个要博士的有点夸张,没有说所有的招聘都这样,但这些都不是啥特别现象,大家已经收到了非常实质性的影响,你在这个就业环境下不可能不闻不问。

?

3、这是大学生的逃避,还是招聘机构需要做的反思?

以金融行业为例(抱歉别的业没这么熟悉),目前的从业人员是800多万,每年金融机构招聘的应届生在小几十万人,工农中建交加邮储,这几家银行每年分行、总行等招聘的人数就在小十万人,感兴趣的可以去研究一下,工农一家春招秋招就各2万人左右。加上券商、基金、信托、保险、PE、VC、租赁、资管等行业,招聘人数在小几十万人。个人是体验过没硕士学历就业难的经历,没读个金融硕士(其他经管专业或不相关专业有经历也可以),根本就进不去核心的岗位,连核心岗位是实习都找不到(可能很多同学考上了名校,不要钱的核心岗位实习都难找,是不是很忧伤),没有办法后面又去读了个研,之后成了投行民工,但不得不说,我比我很多同学幸运多了,大部分人就业确实一般(我答过不少金融就业的问题,你们可以去看看)。

过度的追求研究生招聘,是部分社会资源的浪费。请问各位领导们?非常多的岗位,真的都需要研究生么?说出去,我们公司今年又招了多少研究生,非常风光,用本科生差不多的费用招到了硕士,或许也是hr们的自豪。

但多少研究生在公司做的是非常基础的工作,一做,可能是一辈子。如果该岗位没有必要都要求研究生,那么是否可以给更多的本科生更多的机会。比如很多银行分行的管培,即便是从柜员做起,现在是越来越喜欢招研究生,真的有这个必要么?

同样进银行分支机构,我本科进银行的同学不比读了几年硕士再去银行的同学混的差,但没办法,好在那批人本科进了,如果这几年,估计进不去了,硕士比例太高了。如果一年招800万大学生岗位不变,是否多读两年三年硕士,没有影响,无非是就业的是本科生还是硕士?这就是个单纯的零和游戏而已。

?

没考上研的同学,你们找找工作,就很很痛了,没办法,这个招聘市场本身就扭曲了,但他们用犀利的眼光,盯着你们,质问你们为啥迷恋考研,没人质问当今的招聘机构。哪怕有一些机构说,我核心岗位有一半多招的是本科生,一半招的是硕士,很多同学可能也不至于为考研这么疯狂,挺可笑的。

?

4、研究生扩招对就业及考研压力的问题的解决帮助是很小的,甚至是反作用

?

每年越来越高的报录比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考不上,也没有利用秋招的时间去找工作。扩招的越多,考研的氛围越重,考不上的人只能越多(你只能解决今年多几万人的问题,但你得知道,明年又会进一步多几十万考不上的人),就业压力只能越大,难道越来越多的人考研考不上可以解决以后就业的问题?

?

所以,短期你可以帮助几万人缓解就业,但这个在800多万的应届毕业群体里面,不是大数。很多人,本来好好准备就业,是完全可以就业的,但是非常多的人不准备就业,都在准备考研,但考不上是大多数,本来不用就业压力那么大的,但你知道你没考上的时候,就业也耽误了。没办法,这个趋势,只能耽误更多。不知道是应该引导更多人去考研(只能更多考不上),还是需要引导更多人去提前准备就业。

你今年解决了几万名额,明年又有几十万人考不上也没投入时间就业,最后就业质量,就不说了,每年这考研情况注定非常多人会一直考不上的。

5、教育对经济的刺激加上中国人的教育理念,很少让我们看到缩招

?

在我们踏入社会之前,读一个好学校是大家从小被灌输的理想,等我们有小孩后,这个想法会继续。更高的学历,更好的学校,即便是没有更高的产出,中国的家长都会尽一切能力去掏钱。所以,没有学生及家长希望看到缩招。对于学校来说、对于培训机构来说,更多的教育费用投入,也能促进产业的发展,教育在我们GDP比重不低,对于家庭支出来说更不低。这里不得不提一句,高额飞涨的专硕学费,现在专硕越来越多,学费越来越高,多少金融硕士的学费都涨到十多万了,即便十多万,很多学校还得400来分。两年下来,除了学费,还有生活费,这些加起来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有非常大的压力,有人说,你可以不读啊(那你当我没说吧,不用跟我杠,我读的时候没这么贵)。

不管来自于哪一方,我们只看到了扩招,并没有因为就业环境好转,会缩招,至少过去的数据,没有出现过。从拉倒内需的角度看,教育的扩大与深化,确实会起到不错的作用,这点是这样的。

当然,经历过二战才上岸,真心知道差几分同学的不易,给更多学生读研的机会,我是赞同的。祝更多的同学能读上理想学校的硕士!也希望一些同学要知道扩招跟你没有什么关系,不要越来越多的人一窝蜂的往考研上冲,要解决自己的就业,还得自己多准备、提前准备就业,加油!

补充两条评论问题的个人观点:

评论1:看了下感觉答主还是没往下说,这不是招聘那边的问题,因为同样有本科和硕士摆在你面前你当然会要硕士呀。所以不能怪招聘方招硕士不招本科生。你也说了零和博弈,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增加就业岗位,其他的都解决不了。

评论2:我觉得反倒是扩招刺激了用人单位提升学历要求……对用人单位来说,学历只是一道用于筛选的门槛。比如说,以前我需要这么多人,要把门槛卡在本科,这样来应聘的人数和质量刚好符合我的需求;现在灌水了,按原来的条件筛,太多了,筛不过来,只好把门槛提高了……[捂脸]

回复:如果简历、面试、能力摆在你面前,硕士确实更好你要硕士没毛病,但很多没必要卡本科的直接卡了本科生,这就是招聘本身不对了。现在不是本科生完全跑不过硕士,是很多比赛不让本科生上跑道,而且越来越多的比赛不让本科生上跑道,这是运动员的问题,还是比赛本身设置合理性的问题?

有人会说,本科生满大街,面试官没有时间筛选?我就请问,哪个岗位真的是数万人投递简历了么?很多岗位投递的就没多少人,你怎么就没有时间筛选简历了?你以为你一个小岗位是顶级的公务员岗位竞争么?你拿着工资,多看几份简历时间真的没有么?你真的忙到连看本科生简历的时间都没有了?不要搞得自己忙的跟什么一样,才多少人投递你这岗位,自己没点b数么。

刚在这条回答了一下扩招的几个影响,大家可以再看看,也做一下思考

再补一下吧,比如金融学生非常向往的投行,其实国外的很多投行,是非常喜欢本科生的,但国内几乎就不招本科生,除了超级关系户能进,你满大街都找不到投行实习生要本科生的(已保研及考研的除外)。是国外的硕士比例更低么,不是,别人更高,但别人没有这个万众都要求

硕士的风气。别人招聘机制就是非常有利于本科生的,大二开始申请,大三实习,大四毕业入职。现在即便是公募基金的机构销售,渠道也是要求研究生(大部分),现在很多券商营业部你也要求研究生,同志,你这个开户跟交易是含金量非常高么?说多了,也没意义,反正很多硕士同学就业压力也挺大,金融就业也别私信我问了,你看看我之前回答的这条吧,讲的很全面。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12.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