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8)考研真题题库!

??【答案】《新青年》是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的一份综合性文化月刊。它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一。《新青年》早期主要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后受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青年》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新青年》坚持“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原则,对于外国文学的各种流派和作家采取开放的态度,先后译介了众多国外著名作家的作品。为了保卫和推进文学革命,《新青年》还进行了反对封建复古派文人及其他封建文学潮流的斗争。

人的文[中山大学2010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南京大学2013年研]

【答案】人的文学是五四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主张。1918年12月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文学创作中表现个性解放的主题,“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它紧紧把握了五四时期“人的发现”这一根本主题,表现出强烈的反封建的战斗色彩;揭示了新文学与现实人生的密切关系,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人作为文学表现的中心,这对新文学的理论建设和创作实践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确立了文学革命的方向,使个性解放、人道主义成为五四时期文学创作一个最有代表性的特色。

文学研究会[北京大学2021年研;四川大学2013年研]

【答案】文学研究会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文学团体。1921年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沈雁冰、叶绍钧等。不久,活动中心移到上海,以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为代用机关刊物。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艺术”这一现实主义主张,要求文艺表现或讨论社会人生问题,关心人民疾苦。会员遵循这一创作原则,写出一批“问题小说“和乡土文学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要求。除创作外,文学研究会在新文学理论探讨、外国文学译介诸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绩,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学运动的发展。

创造社[浙江师范大学2022年研;陕西师范大学2022年研;复旦大学2018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四川大学2011年研]

【答案】创造社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成立的中国现代文学社团之一。1921年7月中旬由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浸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后期创造社与太阳社一起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日出》[陕西师范大学2022年研]

【答案】《日出》是近代剧作家曹禺1936年6月在《文学季刊》第一期开始连载的戏剧作品,首次出版于同年10月。《日出》以交际花陈白露为核心,刻画了两个对立的场景:高级大旅馆与三等妓院。剧作家用极其简洁的笔法勾勒了出入其间的众生相,并且把他(她)们分为“不足者“与“有余者两个对立的世界,以表达他对现代都市所奉行的“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的抗争。《日出》是曹禺继《雷雨》这部家庭悲剧以后求新求变,转向描写社会悲剧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但它不再追求精心构制的故事,将关注的重心由变态转为常态,采取散点透视的方法,着力展现日常生活,用人生的零碎来阐明观念。

《上海屋檐下》[扬州大学2018年研;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案】《上海屋檐下》是夏衍的一部剧作,写于30年代抗战前夕。作品有意识地用阴睛不定、沉闷压抑的黄梅天气,影射当时令人窒息的政治空气,剧本巧妙地截取上海弄堂房子的一个横断面,在一天的时间里,同时展现五户住家十四个人的生活,以林志成一家为中心,以林、匡、杨三人之间的复杂经历以及感情纠葛贯串始终;将黄家家庭悲剧、李陵碑和施小宝的苦难命运交织相间;以小学教师赵振宇夫妇为穿插交换的交叉点,通过这群生活在上海这个畸形都市的小人物的悲惨遭遇和他们的喜怒哀乐,揭露了白色恐怖下的黑暗现实,暗示出雷雨将至的光明前景。其结构属于“横断面的描写“法,即西洋戏剧史上“人像展览式”,情节严谨,风格自然、朴实。

简述周作人《人的文学》主要内容。[华南师范大学2022年研]

【答案】(1)人的文学人的文学是五四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主张。1918年12月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2)人的文学的内涵1918年,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这篇著名文章,他要求新文学必须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分析社会“人生诸问题”,尤其是底层人们的“非人的生活”;要求作家必须以认真严肃的、而并非游戏的态度,去描写“非人的生活”,对改造社会持积极的态度,而且还要展示“理想的生活。他认为“人的文学包括两个重要方面:①“用这人道主义为本”,这是“人的文学的思想理论基础;②“对人生的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这是“人的文学”的反映对象和内容。

(3)人的文学对中国文学革命的影响周作人《人的文学》提出了“人的文学和“非人的文学的概念,认为“人的文学“是应该提倡的新文学,“非人的文学是应当抛弃排斥的旧文学;强调“人的文学“与“非人的文学区别,不在于材料方法,而在于创作态度。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是的文学,而非人的文学是以违反人性的礼法制度和兽性的遗留为是的文学;人的文学是以一种个人的人间本位主义为本的人道主义的文学。因而对于人的文学的最后定义,是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人的文学的主张,紧紧把握了五四时期“人的发现“的根本主题,表现出强烈的反封建的战斗色彩;揭示了新文学与现实人生的密切关系,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人作为文学表现的中心,这对新文学的理论建设和创作实践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确立了文学革命的方向,使个性解放、人道主义成为五四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最有代表性的重要的特色。

……

>>>本文为节选>>>相关资料均载于攻关学习网>>>每年更新!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14.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