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考研机构“虚把式”,亟待监管“实功夫”
??本文转自:广西新闻网
2022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457万人,连续7年保持高增长趋势。在此背景下,考研培训这块蛋糕也越做越大。《中国考研培训行业白皮书2021》显示,中国考研培训市场规模已超110亿元,年增长达30%以上。然而,其满足了部分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乱象。
倘若说,刚性需求和供给缺口大,机构都能找到消费群体是考研培训市场的A面,那市场参与者鱼龙混杂,存在大量弄虚作假就是其B面。就当下看,B面上“野蛮生长”的标志尚未消除:很多机构招聘时不设
门槛,要求能够简单快速批改即可,从授课老师到助教,几乎都是兼职,流动性很大。一些机构为了吸引学生报名,更是暗示自己有门路,宣称在学校内部有“人情网络”,实际上却不会提供有用的信息。
随着考研培训市场规模仍在扩大,其中乱象愈演愈烈,考研培训行业进入规范化监管时代也提上了日程。事实上,此前有关部门已对一些考研机构承诺无法兑现、进行虚假宣传等触及法律红线的问题,按照广告法等法律规定查处。但较之于“双减”之下学科类培训
的严肃整顿,对考研培训领域的监管仍失之于软,某种程度上成了“纸糊的关卡”。
针对考研机构的“虚把式”,监管部门有必要拿出能用管用的“实功夫”,加强考研培训行业的管理,尤其是严格核查把关机构资质,加大对问题机构的查禁力度,一旦发现违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严惩不贷。至于有将涉及考试机密的内部信息私下发布和传播,以此牟利的,已然触犯了社会公众对教育公平的敏感神经,更要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宜奖惩并举,对依法依规经营的,设置白名单机制给予鼓励支持。该奖的奖,该惩的惩,有助于以正向激励营造更健康的考研产业生态。
同时还应看到,考研机构“流水线式”教学,也对高校选拔适合培养的优质生源造成一定影响。在培训机构的全方位“武装”下,模板化、套路化的答案,遮蔽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考生笔试分数水涨船高,但到头来其专业素养并未提升多少。除了强化行政监管、猛药去沉疴,教育主管部门也应着眼于改革考试模式、创新招生机制,通过加强对研究能力的考核,削弱对考试评价的作用,让研究生选拔“去应试化”,同时引导考研机构改变辅导策略,以提高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水平作为培训的终极目标。这样才能从源头遏制考研培训应试化的问题。
规范是为了更长远的发展。考研培训行业越规范,发展之路才越长远。通过构建监管长效机制、引导培训转变风向标,助其走得更稳更远,最终既为社会人才培养贡献更多积极能量,也将为行业健康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