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考研经验交流

??考研的主力是每年的应届毕业生,但近些年在职人员报考人数在迅速增加。网上有很多在校本科生考研学习规划和指导建议,这些成功同学的经验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然而对在职考研人员,却面临一些不同的问题,我作为一名在职考研生,想和大家交流在职人员的考研经验,想到哪说到哪,就当我们是围坐在一起聊聊天,扯扯淡,没说到的地方欢迎补充。

全文一共八千多字,分为八个部分,对于零基础想考研的在职人员会有一个详细的介绍帮助,可以直接拉到对应的部分看相关内容。

一、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要考研?

二、在职人员可以选择什么类型的研究生?

三、近些年考研的形势如何?该做怎样的准备?

四、如何选择考研的专业和院校?

五、考研一般分为几个部分,怎么组织复习?

六、在职考研人员可能面临哪些压力,需不需要辞职考研?

七、考研过程中最困难的是什么?都会有哪些开支?

八、总结。

一、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要考研?

随着社会的极速发展,教育的全面普及,学历成为一些部门单位选拔人才的标准,成为是否有资格进入某一岗位的敲门砖。我国人才市场的当前状况是,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到2019年,总共培育了7197万大学生,平均毕业年龄22岁。22年前,也就是1988年到1997年间,我们国家总共出生2亿1千万人口。也就是说,在这2亿多人中,大约34%的人上了大学,而本科率约为17%。按这个比例,当今的年轻人中,每10个人里可能就有4个人是大学生。如果再考虑城市和乡村的差别,由于城市里的大学生更加集中,这个比例可能还会更大。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就业压力加大,提升学历是提高自己,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选择。

当然除去这些现实和功利性的因素外,还有一些朋友是因为时间有了空闲,对某一领域比较感兴趣,想在此有进一步的研究。我身边有个朋友前几年做电商赚了一些钱,在考虑转行的时候选择考研究生,正好时间充裕,又不用担心资金的问题。

我选择研究生考试是因为本科就读军事大学,所学知识与社会兼容性问题致使我考虑选一门感兴趣的专业进行再学习,我喜欢看心理学有关的书籍和心理学相关的电影,比如畅销书《影响力》、《乌合之众》,电影《禁闭岛》、《搏击俱乐部》、《致命ID》等。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每个人在选择报考研究生时,都应有自己的考量和动机,在职人员更应如此,它不能只是一时兴起,人云亦云。如果在报名之前还未想清自己的动机和目的,那么请慎重,因为考研不是像玩一场游戏那么轻松的事儿,它是一个需要毅力和恒心的过程,是一场马拉松长跑,尤其对在职人员。若没有清晰的动机支撑,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二、在职人员可以选择什么类型的研究生?

目前国家的研究生有两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下面还要了解下学硕和专硕的区别,这两个词可能很多朋友都听过,那到底二者有何不同,我下面摘取的是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对这两个词的概念区分。

1、培养目标不同

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

专业学位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2、培养方式不同

学术学位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环节。

3、学习费用不同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为8000元/学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

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例如,MBA 的学费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元,而工程硕士的学费一般为3-4 万元。

4、读博方式不同

学术型硕士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

专业型硕士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硕士毕业后进行考博,具体情况请咨询招生单位。

我们在职人员考研绝大多数都是专硕,专硕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硕基本上只有全日制。这是研究生的类型,大家做个了解就可以,没有很明白也不用太深究,这不重要。我是军校毕业生,报考的是专硕全日制,大家只需要明白,如果想搞学术,可以报学硕,想把知识应用于实际,报专硕,非全日制专硕一般周末上课,时间宽松,是要求最低的。

特殊人员的选择可以更多,那什么样的是特殊人员呢,我简单列举一下:士兵大学生、少数民族骨干、定向就业人员。这些人员报考研究生有很多优惠政策,具体的要求和条件可以去研究生网站查询。因为我是军校大学生毕业,所以说明下,士兵大学生是指在大学应征入伍,退伍后取得本科学历的人员,也就是大学期间去当兵的。像我这种高中直接考入军校的不算士兵大学生,不享受优惠政策。但是也有例外,我的一个师兄也是高中直接考入军校,毕业后报的士兵大学生计划上了中科院,他说学校士兵计划名额多的话可以放宽条件,我没有具体了解,估计前几年政策实施还没那么严格或者家里有关系,反正这几年钻空子的可能性是不大了,如果真的满足特殊人员的条件,在考研中会占很大优势。

三、近些年考研的形势如何?该做怎样的准备?

先来看一组网上公开的数据。

(数据来源于浙江中公考研网)

可以看到,从17年开始,增速变为两位数,19年突破20%的增长率,今年报考人数341万,何其庞大的考研队伍。除去在校生,有大批的在职朋友加入了研究生考试的队伍。再看看录取率,毫无疑问,很多朋友是无缘研究生课程学习的,考研的竞争很激烈。

那些想考研究生的朋友,看到这,你就应该重视了,尤其是在职报考研究生的,凭什么你可以被录取?因为在职报考人员除了学习上的困难外,还会面临一些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这部分我会在后面详细聊,大家慢慢看。

当然这些数据反映了总体现状,但也不必为此过度担忧,在职人员不要因为这件事难,就觉得做起来没希望,我可以很笃定的说,考研拼的是毅力和坚持,只要耐着性子走下来,都是有可能的。我去年参加了19年的研究生考试,从八月份开始学习

,四个多月,总分过了19年的A区国家线,单科也都过线,没有考上志愿学校,如果接受调剂的话,也是有学校可去。我说这个是表明,我在军校专业学习的是坦克通信工程,期间最主要的时间都是用在军事素质训练、战术演练、体能和作风训练上,与我报考的心理学专业没有半点关系。英语和政治也是从头学起,专业课完全从零开始,考完以后感觉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在考场上,有好几个同学没去,有一个同学考了一门就没去了,所以说每年报考人数中都有大量主动放弃的考生,去掉这些,竞争力就要小不少。

虽然每年考生众多,但集中于大城市名校的现象特别明显,有些学校招生十几个,报名人数成千上万,而考研只能报一个志愿,没有考上的只能调剂或放弃,这又导致大量优秀考生因考名校落榜而不愿调剂空出了许多名额。特别是对于有名校情结的考生,他就是死磕某知名大学,一年不行,两年,三年。。。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即使考研竞争如此激烈,但还是有一些学校,要么是刚刚兴建成立了新的院系,要么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为人知,他们的研究生名额每年都有招不满的情况。

由此可见,考研过程中对信息的了解也极为重要,如果仅仅是为了提升学历好好在某一领域进行深入一步的学习,对院校没有太多要求,完全可以避重就轻,选择合适的,竞争小的院校专业,这样考上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总结一下,考研的总体竞争比较激烈,但具体到各院校各专业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清华北大这类国内名气大的学校,几千个考生竞争十几个名额的现象很常见,一些大学报考人数低于招生名额的也有,只要过了国家线,基本就能上。这就需要考生多搜集信息,合理选择,你说考研难,它也不难,说它容易,它又确实很难。

四、如何选择考研的专业和院校?

先问问你自己,是更看重专业还是院校,如果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专业,那就确定了专业再找院校;如果心仪某所院校,那就确定了院校再去选专业。这就好比画一个圆,得先确定了圆心位置,在这个位置上找到半径作圆。因为不是每个学校都有相关专业,也不是每个专业都招研究生。举

个例子:我对心理学感兴趣,那我就找哪些学校在招心理学研究生,再从这些学校里选出自己喜欢的。如果更看重院校的话,比喻你想考安徽大学,那就看看安徽大学招哪些专业的研究生,再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

如果两个都不确定的话就容易抓瞎,比如,我想考安徽大学,又想学坦克专业,结果发现安徽大学里没有坦克专业。当然,我这只是打个比方,我想我应该说清楚了。

确定完了怎么找信息呢,比方说我想考安徽大学,那就去安徽大学的官网,打开研究生招生页面,看往年的招生简章,从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里选自己喜欢的专业。因为当年的招生专业要等十月份左右才公布,我们不能那么晚才开始准备,所以按照往年的专业目录是没错的。如果不放心可以打它们学校研招办的电话咨询,不要嫌麻烦,盖房子打地基是不可避免的,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是奋斗的开始。

如果是先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怎么去选学校呢?先从网上查这个专业有哪些学校在招生,比如心理学,招生的院校有很多,你可以逐一打开他们的校园官网浏览,找到自己喜欢的学校,作为目标院校。

好了,现在你已经初步确定了自己的专业和院校,接下来该怎么做呢?注意,我前面说了一个词,叫初步,因为你喜欢的院校和专业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所以第二步我们需要做的是修正。先去你初步确定的院校官网查看往年的报名人数,录取比例,这是作为这个院校该专业考试难度的一个重要参考。还需要看考试的参考教材,考试科目,你可以初步判断一下这些东西你有多少的基础,比如说你是学理工科的,那理工科类的书你学起来就轻松些。了解完这些,你能对自己面临的困难有一个估计,能不能克服,有没有信心,如果觉得实在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那就抓紧时间调整重新选择院校专业,还是那句话:不要嫌麻烦,磨刀不误砍柴工,确定好一个合适的方向,对接下来的学习受益无穷。

很多朋友在一开始摸错了方向,学习三四个月后觉得压力大,学不下去,快要考试了还换院校专业,可以说,这样会浪费大量时间,得不偿失。所以我提倡朋友们从一开始就选好院校专业,尤其是在

职的朋友,没有多余时间浪费。

五、考研一般分为几个部分,怎么组织复习?

考研的初试也就是笔试由公共课和专业课组成。公共课有政治、英语、数学。当然有些专业不考数学(如心理学),有些专业不考政治(如审计、会计,面试的时候考政治),英语一般都是要考的,英语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数学我没考过,好像分为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政治都是统一的。专业课那就根据自己所选的专业进行考试,考试科目也是去官网上查找。

对于各个学科的学习可以单独写一篇文章了,我考的科目有政治、英语二、心理学专业课,每门课的具体学习规划我以后再详细写写。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大概的情况,如何组织各科的学习和重点注意的部分。对于在职人员而言,文化课学习和书本可能已经放下很久了,要重新捡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自己就是这样。首先要对自己有个了解,自己的记忆力如何,英语底子好不好,其次要了解下考研各科目的特点。考研政治重在与时政的联系,考研当年的大事都在考试范围内,重大的历史事件逢五或逢十的都要重点关注,如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这些大事都会成为考试热点和考纲知识结合起来考查。考研政治喜欢考领导人讲话,后面的大题标准答案也都是领导人讲话内容,有心的朋友可以留心。考研英语也有它自己特点,阅读分值相对较大,有种说法叫得阅读者得天下,确实阅读很拉分。有些朋友不要觉得自己英语底子好,对考研英语掉以轻心,万万不可,有朋友英语六级甚至雅思都能考高分,但在考研英语上惨遭滑铁卢。为什么呢?考研英语的有自己的阅读思维,你也许能读懂每一个句子,看懂每个选项,但最后还是选了一个错误的答案。也就是说,你把英语全篇都翻译成中文,可能有些朋友还会做错题。所以大家都推荐英语做真题,多做真题去把握出题的思维,也许你不能看懂文章,但也可能把题做对。这里也重要说一点,考研过程中真的不存在什么捷径,我见过不少聪明的同学,去年有个研友也是大学毕业后回头考研,他高三下学期玩网游,玩得很疯狂,最后考了全省900多名,进了北京某985。考研的时候也玩网游,最后考得没别人二本院校的同学好。所以,这里还是一个相对公平的平台,不是靠抖抖机灵,耍耍聪明就能考上的,踏踏实实的人才是最后的黑马。

专业课的复习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参考往年的真题,有条件的多找考上的同学交流交流。一般在职考研的朋友岁数都要比在校大学生大,社会阅历也相对丰富,但在学习上不得不说在校大学生还是很有优势的,得放得下身段,请教问题。我也是比那些考上的同学大不少,但在学习问题上,他们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学习。

六、在职考研人员可能面临哪些压力,需不需要辞职考研?

考研的主力人员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在考研过程中会面临很多压力,就我所了解,除了复习考研外还要准备期末考试,还有导师安排的任务,学校的各种活动等等。但是作为在职考研人员,我们却羡慕他们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身边都是学生,住的是宿舍,可以去教室或图书馆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和小伙伴一起交流讨论,很容易找到自己的研友,考研途中没那么孤独;年轻,没有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

在职人员确定了自己的院校专业后,得开始着手复习,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制定学习计划。因为已经出来工作了,所以想请教有经验的同学远没有在校学生方便。学生可以通过学长学姐,校园交流群获取靠谱的建议,在职人员最省事的方法是咨询考研机构,但市面上的考研机构参差不齐,往往是没交钱之前说得天花乱坠,把你当上帝捧着,隔三差五打电话发信息,对你嘘寒问暖。交完钱以后,翻脸比翻书还快,对你爱搭不理,而且教育机构的费用不菲,你感到失望想退钱,对不起,拿着合同跟你磨蹭半天就是不想给你退。我本人也遇到过不良的教育机构,承诺各种服务,标榜自己有多专业,交完钱才发现各种敷衍。当然也有很多良心机构,但我认为最靠谱的还是有愿意帮忙的学长学姐指导。

在职考研人员要忍受更多的孤独,要学会沉淀下来自己独处,自己钻研,如果有研友还好点,若没有研友的话,这是一段比较难走的路。你身边的朋友每天做的事,讨论的话题,你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几乎都与考研沾不上边。白天工作完一整天,朋友喊你聚会,约你吃饭看电影泡吧,邀你打游戏旅游,你能不能耐得住寂寞,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看书。因为白天需要工作,只能抽出下班的时间用来学习课程,有可能刚参加完公司电音团建的活动,脑子里还是动次打次的火爆音乐,回来后就要立马静下心来做一套英语试卷真题。有可能在单位被老板批得狗血淋头,回来后还要做政治试题错得遍体鳞伤,打电话给朋友求安慰,他们告诉你快来酒吧喝一杯,考个鸡毛的研究生,别再自讨苦吃。你还能不能坚定地走下去。对于已经有了家庭或对象的朋友来说,一点点的情感波动可能都会让你神经很敏感,确实,考研对于这部分朋友而言,很难。

可以说,在职考研人员的这份孤独身边没参加考研的朋友是体会不到的,你说出去也没多少人能与你共情。在学校里大家都是学生的身份,学习是天经地义的事,考研人数也相对集中,即使宿舍里的同学不爱学习,但放眼整个校园总会有积极努力的,图书馆里也不缺乏热爱学习之辈。在职人员你要对别人说你有多努力的在学习,别人会问:这个赚钱吗?你顿了顿,然后别人竖起一个大拇指说了句牛逼。你得自己调整心态。

那要不要辞职考研呢?这个因人而异,根据具体情况自己判断。辞职考研的风险是比较大的,如果没考上,你的工作丢了,断了经济来源,这半年甚至一年的学习时间几乎不会对你在社会上的生存起到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有些朋友辞职几年在家考研,真的有很大风险,因为谁也不能保证最后能考上,如果没考上对心理的打击是很大的。

在以下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辞职考研:1、有一定的经济积累或是家里支持,总之,不必为钱烦恼。2、有清晰的目标,并且个人觉得达到这个目标有难度,但是有动力为这个目标去拼搏。因为辞职以后,你会有大量空闲的时间在家,如果目标不够坚定,在长时间的消耗中很容易疲劳,最后时间的利用率极低,所以你要有足够的动力来激励自己,能够用自己的努力填满这些时间。3、做最坏的打算,任何时候都要有备选计划,你要想清楚没考上的后果是什么,该如何应对,估量一下自己能不能承担起这样的后果。如果你觉得不能承受失败的后果,那就没必要冒这个风险,可以退回去翻到第四部分院校和专业的选择,重新选择目标院校和专业。

另外,辞职也不一定从一开始就辞掉工作,考研前期打基础,一般至少得提前半年准备,尤其是在职人员,底子差的就要更早开始学习。但考研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没必要一上来就拿出百米冲刺的劲头,沉住气,慢慢来,前期没有那么紧张,即使在职人员也不必辞职,每天花一个小时学英语,两个小时看专业课,半个到一个小时看政治,这样的时间安排在六月份之前完全是可以的,六月份以后加大一点学习强度,但千万别让自己疲倦了,后期的冲刺才是最关键的。最后三个月才辞职,冲刺一下,对自己各方面的影响都会减小很多。当然我这只是打个比方,在职朋友要根据自身情况做抉择。

七、考研过程中最困难的是什么?都会有哪些开支?

其实这方面在第六部分已经提到了很多,我们所面临的压力都是肉眼可见的困难。学习上固然会有很多的坎坷,别说学习了,就是打游戏总是输也会心态爆炸。我们考研的时候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记了很多遍的知识,合上书又忘了,明明认为是对的选项,结果发现做错了,这在考研过程中都是常态。看到朋友圈里大家到处玩,发自拍,忍住自己想出门的欲望也是困难。学习学到一半,手机在口袋里,忍住自己刷刷新闻、玩玩游戏的冲动也是困难。这些困难看得见,说得出,还有很多说不出来的情绪落差需要自己调整好心态。关于这方面,身边能理解你的朋友可能会很少,心灵鸡汤的东西我也不想多说,不过真的觉得压力大的时候,看看心灵鸡汤若是能好过点的话,也不是什么坏事。

一旦决定了考研,就会面临很多你以前从未考虑到的问题,不要气馁,不要着急,我的经验就是一件一件按部就班地去做,遇到实际的困难想办法解决。比方说,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进行学习,怎样找一个研友,去哪里找真题资料,做多少套练习试卷。你把这些具体的问题列出来,再按照重要程度一个一个去解决,当然说起来几句话的事,真正做到不容易。总之,我觉得在职人员考研最大的困难还是心理上面临的压力,哪些学业上看得到的有形的压力和考研背后处于复杂社会关系下看不见的无形的压力。虽然我有亲身体会,要完全放下这些,不去想,一心一意扑进考研里几乎不可能,但我还是要说,对那些实际上或自己想象出来的压力尽量不要太过在意,调整好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贯穿整个考研过程中关键的、困难的一点。

至于考研过程的花费,如果报名了考研机构这会是一笔占比较大的花销;若是自己在外租房或是寄宿某机构,花费也会不少;再就是伙食费;买教材和资料的花费;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前面的部分提到,若是辞职考研的话,得有充足的经济预算,因为断了经济来源后,还得花钱。每一个考研学子包括那些在校的大学生在考研上所投入的精力、财力和物力相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来说,都是不少的。所以看到有些考研成功的学长学姐在做辅导的时候收取课时费或是出售自己的考研资料笔记之类的情况,我是非常理解的。他们自己在搜集这些东西的时候也是花费了心血和精力。所以在我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的时候,也是希望大家能点赞、关注下,给我一些激励去完成更多更好的分享。

八、总结。

聊了这么多主要是想给那些想考研但不知如何着手的朋友一些建议,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对考研多一分了解。我这次所做的分享是想到哪写到哪,有些地方可以更加完善和细致的展开,比如说各科如何展开学习,怎么找学习资料,什么教育机构比较好,那些考研名师都有什么特点该如何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型的老师,怎么在考研期间调整心态等。希望朋友们看完不要只记得收藏,忘记了点赞和关注。你们的激励也会给我动力去完成更多更好的分享。本篇文章主要是个人经历的心得感受,有不完善的地方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文中引用的数据来源于浙江中公考研网,个别名词的解释引用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在文中都有注明)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12.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