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设“阳性考场”,部分地区要求,考生有连续3天阴性报告

??前不久,2023年国考笔试时间通知延后,打乱了不少考生的备考计划,好在没有将考试推迟至年后。临近年关,除了国考外,2023年研究生考试也将照常举行,考研党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及时关注各地相关通知,不要错过任何信息。

公务员考试是公认的难,殊不知研究生想要上岸,也并非易事,从近些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学历成为就业“刚需”,于是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考研大军中,再加上不少二战、三战的考生,使得考研变得愈发内卷。

受特殊因素影响,很多考研党还担心2023年研究生考试也会推迟,没想到却要如期举行,不少远距离的考生没有做好准备,好在有关部门考虑的比较周到,考生可以提前申请借考,只要审核通过,就可以就近参考。

2023年考研设立“阳性考场”

与2022届考研党相比,23年的考生更加艰难,比如报考人数,比去年增加了约100万,不仅如此,受口罩影响,2023年的考研党还要面对考场的诸多变化。

虽然考研时间没有推迟,但为了照顾不同状态的考生,很多地区设立了“阳性考场”,将所有阳性考生聚集到一个教室内,这样大家就谁也不用担心了。

而另一边,阴性考生也在一起考试,不用担心因考试而被传染的风险。在考试期间,各地考场会积极应对各项紧急情况,确保考生的身体健康。

该项政策看似都站在考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过考生自然感觉有些不合理,如果考生之前检测正常,但在考试当天发烧39度,需要进入哪个考场。

其实网友不必对此进行担忧,如若考生发烧39度,还能进入考场做法,想必他也不会在意去哪个考场,只要能正常作答就好,很多人发烧这种程度,可能都无法坚持去考试,因此考生们不必担心此类问题,还需严格遵守当地的开考政策。

部分地区要求更为离谱,考生要持有连续3天阴性报告

与“阴性考场”和“阳性考场”相比,有些地区的要求则更为离谱,比如山东的考生,将准考证打印出来后,考生才发现,进入考场时,除了准备相关个人证件外,还需持有连续3天的阴性核酸检测报考,而且是纸质证明。

要知道防疫政策放开后,很多地区相继取消了核酸检测点,就连行程码也下线了,考生想要做核酸,只能去医院做单管检测,各大医院有大量的检测样本,工作人员在努力工作,也很难保证每位考生的检测结果,都在24小时内公布。

如若考生无法及时拿到检测报告,可能会影响研究生考试,此外,如若考生连续三天跑医院,很难保证不被传染,本来身体十分健康,最后却成为了“小阳人”,这样就无法拿到阴性检测报告,对于考生而言,无疑是得不偿失。

考生没有阴性检测报告,就不让进入考场,显然不符合当下的防疫政策,也不符合招考办一直强调的“应考尽考”的考试政策。

因此,希望有此要求的考试部门,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为了这次考试,已经准备多年,在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并没有放弃考试,相关部门更应该给他们提供诸多便利,而不是给考生出难题。

分析:

从考生晒出的准考证来看,也可能是直接参照去年的版本,由于工作量比较大,这些细节问题没有注意,此外,也不排除为了保护学校师生的行为,故意提出这项要求。

今年很多高校大学生都提前放假,对于考研党夜视镜闭关管理模式,他们从备考到参考,都应加以保护,监考老师同样需要保护。不过要求核酸证明的同时,是否有想过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考生的难处。

学校保护他们那么久,连续三天去医院,可能前期的努力全白费了,甚至还会让部分考生无法参加考试,多年的努力也付之东流。

不管考点出台怎样的考试政策,对于考生而言,还需稳住心态,不要浮躁,在保护好身体健康的同时,还需做好最后冲刺。

研究生笔试的难度并不低,甚至可以跟高考比肩,如若学生没有一定的真才实学,很难进入第二轮复试。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有良好的心态,任何时候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才能在考场上发挥应有的水平。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速删)#知识创作官#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07.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