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县城大学基本人均考研!同时985录取率十分惊人…
“不如就冲985”
教学楼附近的树荫下,凉亭内,石凳旁,每隔几米就会散落着赤橙黄绿的小马扎,小马扎旁边通常立着形态各异的水壶。马扎和水壶的主人,手里都会捧着书本或打印材料。
坐在马扎上的人,将书本摊放在自己并拢的大腿上,看两眼书本,闭上眼睛,有的仰起头,有的将连衣帽扣在头顶弓着腰。有的人以马扎为中心,低着头呈折线走动。唯一一致的是,此起彼伏的背书声从大家一张一合的嘴巴里传出。
舒雅也曾是其中的一员。冬日夜里,教学楼在十一点前熄了灯。学生裹紧厚厚的衣服,将小马扎搬到路灯下,继续未完成的背书。
日剧《垫底辣妹》
舒雅从教学楼出来,带着自己的小马扎和热水壶,挑了一个没有被占领的路灯口,头上戴着厚实的帽子,用围脖将脖颈包起来,继续背书。
这里是曲阜师范大学,校园里矗立着一座8.8米高的孔子塑像。曲阜是山东的一个县级市,古为鲁国国都,是孔子的故乡。
此时正值考研复试季,山东的一场疫情袭来,曲师大封校,往日校园内随处可见的读书身影,被困在了四四方方的学生宿舍内。但宿舍楼的每个楼层,楼梯口,台阶上都有学习的人,背书这件事,并没有因为封校而停摆。
“特别能考研的大学”
“该校3864名2004届本科毕业生中,2932人报考了研究生,报考率达76%,其中1389人被录取,考研率为35.95%。”
那篇报道的记者获得了由学校教务处提供的“2004届毕业生考研情况统计表”:“中国科学院56人、北京大学9人、北京师范大学45人、厦门大学32人……今年,曲师大被录取的1389人中,有20%的考生汇集到了这10所重点大学和中国科学院。”
2014年,央视报道《高“考研率”如何练就?》时,选取的两个典型学校就是河南信阳师范学院和曲阜师范大学。
如今,曲师大的考研成果依旧傲人,甚至更加突出。
日剧《垫底辣妹》
本刊致电曲阜师范大学研招办,研招办称每年考研的最终数据结果都会上报山东省教育厅,在教育厅的官网上可以查到。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发布的曲师大读研情况,2021届应届毕业生总人数8563人,升学总人数(考取硕士研究生)2759人,占应届毕业生总人数的32.22%,其中考取985、211双一流大学、重点科研院所的应届毕业生数量高达1143人,占考取研究生总人数的41.43%。
根据山东教育厅公布的数据,过去七年里,曲师大考上985、211研究生的人数都比较多。其中,2016-2017学年,曲师大考取985、 211等重点大学及各类科研院所的有1198 人,占考取研究生总数的 60.99%。
无论是考研比例,还是成功率,曲师大都是要远远高于全国高校的平均水平。
舒雅的高考志愿是父亲帮她填的,看中的也正是曲师大的这一点。“一开始选择的时候,就是盯着它考研很厉害,学风非常好,会对我以后考研有利才选的这里。”
“有光的地方,就有人读书”
冬天早晨6点,天还很黑。闹钟一响,舒雅挣扎着爬起来,刷个牙,抹把脸,就摸黑出了宿舍,冲向教室。
行政楼一楼的大厅,楼道口,教室里,教学楼外,都是舒雅的备战地。上午结束5到6个小时的学习后,简单去食堂吃口饭,中午在宿舍睡一觉,下午继续学习。
冲鸭24小时共享自习室的走廊。(受访者供图)
越到冲刺阶段,中午的睡觉时间就越被挤压。“我担心回宿舍会睡太久,后来干脆就坐着,或者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舒雅说。
在这场持久战中,舒雅和男朋友,自己的舍友和男朋友的舍友组成了一支考研小分队。“光是小马扎,我男朋友就坐坏了五个。”
复习强度和压力大的时候,舒雅和男朋友就会到学校附近的小饭店“搓一顿”,然后再赶回学校继续学习。这是他们备考期间难得的惬意时刻。
这种学习气氛也溢出了校园。
学校北门对面有一家水果店,它的三楼藏着一家“冲鸭24小时共享自习室”。这是曲阜最早开办起来的一批自习室。订好座位的同学凭密码进入。
楼道的墙上用蓝字贴着“少玩手机,一研为定”。旁边还贴着一幅巨大的全年历,上面标注好了国内所有考试的开考时间。
四间自习室里是连成排的格子间,一个挨一个。格子间的桌子上堆满了学习材料。自习室的公共区域有免费零食,自助支付的学习用品和打印机。唯一的背诵间里时不时传来学生背书的声音。
“目前还没有到高峰期,往年暑假的时候,自习室就差不多订完了。”老板说。
学校东门往东走不到一百米的电视台路胡同内,矮矮地立着两排楼。在这个长约三百米的窄胡同里,藏着一个更大的考试江湖。
除了底层点缀着几家小饭馆,放眼望去是十几家练成一排的宾馆、民宿和客栈,招牌底部写着日租、月租、长期租。“24小时自习室、“考研沉浸自习室”的招牌也穿插在其中。
这里的宾馆和自习室相辅相成,学生们上完自习就可以回房间休息。宾馆基本都是独卫单人间,房间里主要摆着一张床和一个写字台。
曲阜的物价不高,曲师大周边的住宿月租大约在550元到700元左右。5块钱十个包子,7块钱一小碗臊子面,9块钱一小份土耳其烤肉饭。这对于想要节约经济成本的考生来说再合适不过。
这里的大部分自习室都是近两年开办起来的。卢姐最初只是开宾馆,后来越来越多的学生都火急火燎地找到她,“姐能帮我找找学习的地方吗?”“没有地方学习可怎么办啊”。
“既然孩子们有需求,那我还不如挨着我的公寓开一个自习室呢,又能住又能自习,离得近也安全,家人也放心。”卢姐就这样开办了“乐巢”自习公寓。
冲鸭24小时共享自习室。(受访者 供图)
背诵间人多,很多学生喜欢在胡同里背书。在宽不到十米的公寓楼下巷道里,备考季里遍地都是学生。除了考研的学生外,考公、考教师编和教资的人也不在少数。
为此,卢姐还特意在胡同里装上了灯泡。
每年从暑假开始,学生们便逐渐入住。除了本校因暑假无处备考的应届考生外,还有“二战”、“三战”的考生。
之后,有越来越多的外地家长,前来考察这里的学习生态,看准后便让孩子们在此处安定下来了。“孩子们的消息都很灵通,从师哥师姐那里得知后,冲着这份学习氛围来的。”
一位已经保研的曲师大大四同学说,家长们对曲师大的印象都非常好。“还没到这里时,就被曲师大本身的名声所吸引,生源好,学风好。9月份正值考研的备考期,送新生的家长看到学校里到处都是学习、背书的同学,更是满意极了,我父母就是这样。”
很多学生也确实会受到学校氛围和师哥师姐的影响,选择去考研。
舒雅的目标是山东省内的一所双非院校,按照正常的复习节奏,提前半年准备就绰绰有余。但是为了能让自己考研上岸的可能性更大,上一届考研一结束,还在读大二的舒雅就开始向比自己大两届的师姐取经,划重点,准备全套的考研书本和材料。
作为考研的文科生,背书是头等大事。《电视艺术学》这本书,舒雅从准备开始,翻来覆去背了20遍。
然而,考试前两个月的一天,舒雅在休息的间隙刷着目标院校的帖子,那些曾经没有被她当作重点的书目,一下变成了考研重点。焦虑和压力一并涌来,她大哭了一场。
但没办法,哭完之后,只能抓紧复习准备。
县城里的大学
曲阜是个县城,以孔子之乡闻名,曲阜的很多路名也取自《论语》,比如弘道路、有朋路等。
“孔庙、孔府、孔林”这“三孔”世界文化遗产,是曲阜最核心的旅游资源。
2013年,曲阜市文物局推出“背《论语》免费游三孔”的活动,即游客在10分钟背诵30条论语,并解释评委从中随机抽取的5条,通过后就能拿到游“三孔”的免费门票。
曲师大则远离“三孔”,坐落在距离市中心五公里的郊区,周边的环境有些荒凉。
曲师大东门附近的电视台路。(石悦欣 摄)
北门和东门周围大大小小穿插着十多条胡同,胡同里汇聚着老式平房,墙皮剥裂,红砖突兀地暴露在墙面上。这里入驻了几家类似剧本杀的娱乐场所,如今由于疫情,店面也贴上了“转让”的通告。
在这个县城里,没有大城市那么多可供大学生实习成长的空间和资源。
这也是曲师大长久以来的痛。在山东教育厅发布的数据统计里,曲师大自我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之一就是“我校在曲阜这样的县级城市办学,在具有文化等方面优势的同时,客观上也存在着引进人才,特别是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难度,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比坐落在大城市的高校花费更大的气力”。
身为高考大省的山东,学生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已经“卷”起来了。每年山东的高考人数都位居全国前列,而整个山东省只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这三所双一流大学。
所以,许多就读曲师大的本省学生,高考成绩甚至高达600分,570、580的人不在少数。一些高分考生被调剂到这里。
所以,“走出去”就成了许多学生们坚定的信念。“考研”就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王柠2006年从吉林省考入了曲师大,就读对外汉语专业。刚来到这里时,她发现自己是学院里少数的第一志愿被录取者,周围同学的高考分数大多比她高。“我很开心,但大家都不太开心,整个环境都弥漫着一股‘郁郁不得志’的气氛。”
王柠也有自己的失望,这个“失望”并不是对学校本身,而是周边的环境。她从小有着数不清的爱好,愿意尝试,但曲阜在某种程度上“困”住了她。
在有限的资源内,王柠尽可能地探索,她参加校广播站,创办舞团,有时去各个学院表演,有时在商场演出赚点生活费。
但这不能让她满足。到了大三,考研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既然要考就要去大城市,考大城市最好的学校。”上海是当时王柠最向往的城市,她选择了复旦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决定考研的时候,王柠就放平了自己的心态。“虽然我也想通过考研走出去,但不会把它当成自己唯一的出路。如果有这么一根绳子,那就努力爬着试试,如果没考上也没有办法。”
幸运的是,她报考的那年是复旦大学第一年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分数线不算高。她如愿以偿。
山东是孔孟之乡,自古以来比较重视教育。山东省整体的考研气氛就很浓,这几年山东省的考研人数一直位居全国榜首。比如,2020年,山东省的考研报考人数是313190人,而四年前的2016年,山东省本科招生人数才21.62万人。
在山东考生之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在山东不孝有三:一不考研、二不考公、三不考教师!”
日剧《垫底辣妹》
曾南是山东人,2017年入读曲师大。他的目标在大二下学期就明确了——留在山东,去公检法或者政府部门。“我定下来这个路径后,就会想怎么能实现它,要去这些部门,法学便是最接近的专业。”
2021年第一次考研,曾南选择了最难走的那条路,本是体育专业的他,报考了全国联考的法律硕士。
第一年,他失利了。但他没有放弃,选择“二战”。第二年,他选择了由学校自主命题的法学硕士。最初为了求稳,选择了山东一所双非大学。
只是没有料到,更大的打击突然砸向他。
去年9月10日左右,曾南打通了目标院校招生办的电话。“他们说今年的专业课有可能变,有可能不变,当时我就预料到肯定会变,结果果然跟我想的一样。”
回头算算,曾南花了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准备跨考一个全新的专业,换学校,从头准备太难了。彼时距离考研仅剩两个月。既然情况已经这么坏了,索性就破釜沉舟地把目标定在了山东大学。而985这座高山,是他从没想过的。
“我怎么会甘心换专业?但我对自己的认知非常清楚,都这样了,不如就冲985吧。跨专业再考,我一定考不上985,回到本专业,趁着还没有遗忘太多,还是有拼山大的可能性的。考上之后我就可以考定向选调生,这样我的目标也没有偏离。”
冲刺阶段的两个月,曾南往返于校外宾馆和自习室之间,虽然遭受了客观的冲击,但是有了第一年的经验后,他还是扛过来了。
拒绝标签
最终,曾南以400+的总分跻身初试前列,复试也顺利通过了。
舒雅也刚刚结束了考研复试,没多久便得知自己被录取了。“很有可能研究生毕业我会去找工作,当个老师。我没有想过去大城市或者大公司,我更喜欢稳定的工作,不管是上学还是以后工作成家。”
和舒雅一起备考的小分队,有人正在准备复试,有人没有达到预期结果,选择调剂或“二战”。
舒雅的学院这一级有88个人,有一半学生考研,初试结果出来后,近一半的人过了国家线。
王柠借助考研的跳板走到了更大的世界。复旦研究生毕业后,她留美七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中文讲师。
2019年12月19日,在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考生们在加紧复习,备战考试。(@视觉中国 图)
现在,她在北京一互联网公司担任高级教研员。除了日常的上班,她的业余时间被自己塞得满满当当,健身,钢管舞,搏击,Vlog博主,不设边界地探索自己的热爱。“考研就是准备一场考试,虽然在当下有的人将自己的人生都押在上面了,可是步入社会后,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尽管考研成绩一直很好,曲师大的学生却不愿意被贴上“考研神校”“考研基地”这样的标签。
在网上,有许多曲阜学子抱怨,虽然以很高的分数进入了考研复试,但由于一些学校或者老师对曲师大有偏见,让很多人在复试过程中栽了跟头。他们希望被公平对待,因为每个人都是真实的人,每个人都不一样。
网络流传中,曲师大的老师们会在一入学时就告诉学生们要考研,甚至有些专业课也会为考研学科让步。
“都说我们学校‘有光的地方,就有学生读书’,的确是这样。”曲阜师范大学纪委综合处处长兼纪检监察室主任杨海青希望通过本刊澄清,“而说我们一进来之后就瞄准考研,老师们也把课程改为考研课,考研考什么,我们就重点学习什么,这些都是外界的误读,真的没有那种的。”
据杨海青介绍,有的老师会针对学生们不同的情况和综合素质,对他们的个人发展提供一些建议。“看有的学生适合再深造一步,那就鼓励他通过学习再往前走一步。有的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强,那就鼓励他多参加实践。”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提问:“如何看待央视评曲阜师范大学成为考研基地?”
知乎网友“董小城”自称2008年考入曲师大,本科担任过校学生会副主席,考研两年,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对于这个问题,“董小城”这样回答:“曲师大目前考研过热有历史的原因、学校选址的原因,同时也需要从高校扩招的大时代背景下去分析。校方、学生只不过是做了目前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
* 文中舒雅、王柠、曾南和卢姐均为化名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