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史考研笔记总结辽金元(服装史考研笔记总结与反思)
以下内容图示皆临摹自《中国服装史》插图
辽金元(皆为北方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
辽(ac916-ac1125)
背景
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国,建国号契丹,947年改称辽,辽统治者根据境内民族成分复杂,居于大漠间的契丹族和其他少民族与居于长城以南的汉民族,其生活风习和社会生产状况差异甚大等国情,将国家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为汉制,北为契丹制,以后渐趋一致。但契丹族在吸取了汉族及中亚文明的同时仍保留了其较多的民族特点。
服饰特征
受汉文化的影响,服制也分两种,北官仍用契丹本族服饰,南官则承继晚唐五代遗制。契丹人多以左衽长袍,圆领、窄袖为主。妇女效学女真状式,作束发垂脑的式样,谓女真状。
男服为圆领长袍,左衽圆领长袍,袍长多至膝下,袍外也有围“捍腰”者,袍子的外面还要束带,下裳为裤,穿靴,髡发是男子的主要发式。
女服为衫子,女子上穿黑、紫、绀等色的直领对襟衫子,也有左衽的式样皆称为团衫,非常宽大,前长拂地,后长曳地尺余,双垂红黄带。裙子裙摆宽大,下不裹足而穿靴。辽尊崇佛教,契丹女子还尚佛妆,即用一种色若黄金之物涂面。
金(aci115-ac1234)
背景
女真族是这三个少数民族中汉化最多的民族,金征伐宋的过程就是其不断汉化的过程。
服饰及特征
注重服饰礼仪制度,吸收了宋代的冠服制度,帝王百官正式场合皆用冕服
官服。
男子服装窄小、左衽,不论贵贱皆着尖头靴,然男子的发式却完全不同。富人用金珠饰发,妇人辫发盘髻,亦无冠。
金女子着团衫,下穿檐裙,腰系红黄巾带,花式颜色都承辽制,其特别之处在于襜裙中还要以铁丝圈为衬,从而使裙摆丰满蓬起。
元(ac1206-ac1368)
背景
ac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并于1279年攻灭南宋,结束了从五代到南宋370多年多政权并立的局面,统一了全国。
元朝统治期间,加强了亚欧亚大陆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活动。确定了佛教的优势地位,并允许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的印刷术、火药等发明在此期间也逐渐西传,并对西欧文艺复兴运动及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到间接的刺激作用。
元王朝并未建立一个像宋王朝那样开放而富于流动性的社会,而以蒙古贵族为主体推行不平等的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等级制度,创立了一个按照民族和职业划分的等级社会,从而使民族矛盾分外尖锐但蒙古人并未强迫汉人接受自己的习俗,汉族仍占领着文化生活的制高点。汉族文人兴建了许多书院,对汉族传统文化起到了传承作用,而汉族的平民仍沿袭着以往的宗族制度,祭拜祖先和其他信奉的神灵。元曲是元朝文化的主流。
服饰特征
蒙古族除仍保留其固有的衣冠形制外,也采用汉族的朝祭服饰,即冕服、朝服、公服等,但因元朝政体仍保留了较多的蒙古旧制,官员因事而设。元贵族未能强迫汉人改装,故元朝汉人可以依旧着汉装。戴幞头,服圆领袍衫是汉男子主要装束。
男服
元代以长袍为主,男子公服多从汉俗,近乎宋式,盘领,俱右衽。公服之冠,皆用幞头。男子公服俱右衽,盘领、大袖,戴舒脚幞头,两脚向西旁分张,名为唐巾。衣着花样各不相同,以花纹尺寸,腰带质料加以区分官阶。
质孙服,又称只孙、济逊,汉族又称其为一色衣。形制为上衣下裳相连,衣式紧窄,下裳较短,腰间打许多褶间,并在肩背贯以大珠为饰,领形有圆领、方领等式样。
辫线袄,一种圆领、紧袖、下长过膝、下摆宽大、腰上部分打上细密横后缝以辫线的腰线袄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