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体考研体育人文社会学611学硕备考攻略成都体育学院考研611学硕(唯体体育考研)

成体学哥 成体考研资料库#成体考研 #成都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考研 #考研攻略 #体育考研

一、专业简介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互相关系基本规律的学科群是体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应用人文社会学对体育这一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旨在从理论上提出有关体育决策的建议,并在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是在原众多学科的基础上经概括而形成的,是在有关专家经数年的酝酿、讨论后于1997年提出并设置的研究生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也是从人文社会学的视角探究体育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以体育的本质、价值、结构、功能、行为、关系、制度、管理等为研究对象,现已形成了体育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法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等诸多研究方向。

二、相关简介
01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能在体育及相关部门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教学、科研及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是:
1、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
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而精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
4、热爱体育事业,身心健康。

02培养方式及特色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通常设置有学校体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与产业(管理)、体育新闻与传播、体育赛事管理与营销、民族体育学、体育运动心理学、体育哲学与体育史研究等理论范式与关注议题差异化分布的研究方向(不同院校研究方向设置存在差异,也有部分院校不区分研究方向)。从多元化的方向,也不难看出,体育人文社会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自有其综合性和跟随社会热点和前沿不断更新发展的独特性。通常而言,体育人文社会学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计划会涵盖体育专业的理论、实操基础课(如,体育学原理、运动训练学、各类运动技能原理及实战),也会包括部分商科、社科的必修课(例如管理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原理、统计分析方法),但更多的还是融合商科、社科理论以及体育领域具体议题的交叉课程(例如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体育法学、体育新闻摄影等)。部分学校可能会结合院校、地域、师资优势开设特色课程,例如在少数民族分布较为广泛的省市可能开设民族体育历史研究等课程,带领学生进入运动训练基地进行实地考察。
03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体育行业是容量庞大、充满经济活力的产业体系,有些同学可能会对于体育运营和管理方面的职业较为陌生,实际上,它们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常见的体育赛事(小到地方级的球类联赛,大到世界杯、奥运会等)筹备、举办的流程中,需要大量的从业者共同协作配合;此外,日常的体育健身场馆运营、体育新闻资讯的发布、身体营养健康的指导等等,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是相关专业的同学们可以考虑的就业方向。总结来说主

要有三个方向:
(1)参与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工作
(2)高校或科研院所研究人员
(3)报考公务员或者进入国企、事业单位工作
三、研究生专业介绍
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
01开设该专业的院系
①体育教育学院(体操学院)
②运动休闲学院
③新闻与传播学院
④经济管理学院
⑤外国语学院
⑥历史文化学院
⑦马克思主义学院
02研究方向
体育教育学院(体操学院)
01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
运动休闲学院
01 运动休闲
新闻与传播学院
01体育文化传播
经济管理学院
01体育产业与管理
02 体育旅游
外国语学院
01国际体育问题研究
历史文化学院
01体育史与体育文化
02国际奥林匹克运动
03 体育人类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01 体育伦理学
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理论与实践
03学制学位
三年教育学硕士学位
04就业方向
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体育行政管理、体育市场开发及管理、体育销售管理及相关工作:在体育类科研院所/学校等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
05导师简介
01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
杨洋 教授
吴艳红 副教授
周挺 副教授
01 运动休闲
舒建平 教授
郑宇 研究员
温晓媛 副教授
谢卫* 教授
01 体育文化传播
石磊 教授
孙淑慧 教授
谭康 教授
谭秀湖 教授
顾春先 教授
黄黎新正高级
实验师
周雪蕾 副教授
潘虹燕 副教授
龚莉萍 副教授
余婷婷 副教授
宗争 副教授
01 体育产业与管理
刘青 教授
刘英 教授
郭新艳 教授
卿平 教授
陈林会 教授
柳伟 研究员
张永韬 教授
杨强 教授
雷红 教授
郑宇 研究员
刘香 副教授
李璞* 教授
覃文林* 客座教授
02 体育旅游
舒建平 教授
杨强 教授
郑宇 研究员
杨丹 副教授
01 国际体育问题研究
李在辉 教授
李航 教授
袁彬 教授
杨凤军 副教授
杨飞 副教授
01体育史与体育文化
刘青 教授
孙淑慧 教授
宋秀平 教授
崔莉 副研究员
02国际奥林匹克运动
宋秀平 教授
03 体育人类学
刘合智 副教授
01 体育伦理学
陈晔 教授
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理论与实践
欧雪松教授
蒋玲玲 副教授
龚正伟* 教授
06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2 俄语或203 日语
③611 体育基础综合

①《体育基本理论教程》,体育院校通用教材,周西宽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②《体育社会学》(第四版),卢元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07复试科目
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综合
08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及图片
①教育学
②体育史
09历年分数线

10招生人数分析
2023年
①拟招总数57人
②拟招推免30人
③实际推免2人
11录取人数分析
2023年
①复试分数线305分
②复试人数48人
③拟录取人数42人
四、历年真题回忆
体育人文社会学历年真题

试题分析:
初试的内容均为公共课:
(1)外语(英语1、日语、俄语)
(2)思想政治理论
(3)专业课分析,专业课整体以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为主,名词解释甚至不会出现,从广度和深度来看,体育基本理论和体育社会学的考题相对平稳,需要大家冷静准确的判断,但近几年每年的论述题基本上都会出现1-2道与当年体育重大事件或者体育时事热点有关的试题,需要积累课外的知识点及一定的体育素养才能够进行合理的作答,同时也比较注重考察考生答题是否规范,思路是否清晰。
五、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应不少于40个学分,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学位课程均为考试课程,考试成绩必须达76分以上(含76分)。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全部学位课程,且达到规定的学分。选修课在我院所开研究生课程中选修,可跨学科专业、跨课程类型任选,选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
课程考核不及格者不予补考,必须重修或改修。
对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列入学生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

六、学位论文及有关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科学研究或实际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应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鼓励面向社会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选择应用型课题。
1、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在选题确定后,应于学院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开题报告(一般为每年的3月10日-4月20日)。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由所在系(所)负责,在教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须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3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参加。开题报告的内容和其他要求,须依据《成都体院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管理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若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或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须按上述要求重新进行开题报告。
2、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撰写应严格按照《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执行。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须经导师签署意见、所在系(所)同意并报研究生部(院学位办)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进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07.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