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之前,我们应该如何确定自己要考哪个学院 择校攻略送给你
考研择校和择专业是准备考研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大多数同学备考都要投入一年的时间成本,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试问人生中有多少个一年?
考研择校应该在客观分析主客观因素的基础上,尊重规律的同时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前期若择校错误,相当于用一年的时间追一个不爱你的人,投入产出较小。可能你现在已经有了想考的专业,没关系,也可以看一下我所说的选专业影响因素,如果方向错了可以及时修正,如果方向对了,在复习的时候也会更加坚定。
提供一个挑选学校的公式供大家参考
在你现在学校的基础上跳两级,这是很多人的做法,也是比较稳妥的,有风险,但可控。
为了更好的应用公式,所以我们需要对学校简单得分一下级。
大致分为「六级」
一级:清北+中科院强所+强985优势专业;二级:强985+普通985强势专业+211特色强校;三级:普通985+211优势专业+普通特色强校;四级:普通211+一本强校;五级:普通一本+二本优势专业;六级:其它。
选学校的时候先琢磨一下自己处在哪个位置,然后开始跳。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只具有一般性,你所在的等级决定了你的基础,跟智商无关,不包括特殊情况,个体差异远远大于群体差异。上面这个大原则确定以后,我们需要确定具体的学校,选学校不要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什么学术理想、要不要读博之类的。相信我,你会变得,不要想那么多,在目前这个大环境下,我们只需要确定一个大目标:能考上。
上面是确定学校,学校确定了就要看具体的细节了,这时候我们需要两个网站
(1)中国研招网 (2)目标学校研究生院网站或目标专业学院网站
第一个是教育部官方网站,确定大方向用,比如什么时候考啥的,报名啥的都去找它。第二个确定考试细节用,可以从这里找到招生人数,初、复试参考书和考试科目,初、复试名单。
招生人数
招生人数:招生人数可以看出报考这家学校,成功的几率大不大,招生人数越多机会越多,有的只招4、5个人的学校尽量就别选了,风险太高,所以一定要看统招人数。院校每年计划招生人数对于考生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一些热门专业,考生在报考前尤其要留意招生人数,从而合理分析,理性报考。通常来说,考生要关注分析目标院校近三年的数据情况。
初复试参考书和考试科目
看看有没有你比较弱势的科目,做到心中有数,也方便收集资料,如果该科目实在难以提高,及时避开。考研课程主要包括英语、政治、专业课,如果是理工科,还有数学,这些科目自己的学习情况怎么样,要有个科学评估,不然英语或者数学不过国家线,一切都是白费功夫。
在你择校时你必须特别注意的点
A、历年报录比:确定竞争强度,注意报录比无法直接反映院校难度,只能作为参考。
B、上届复试名单与拟录取名单:通过对比名单可以知道最终的录取人数、复试淘汰比等信息。注意:很多同学可能遇到找不到名单,是因为很多学校仅仅公布15天,过期撤回。所以如果你钟情于某几所学校,你可以在21届考完后的名单公布期间进行下载,避免以后找不到。
C、是否有外校调剂生源:通过拟录取名单专业代码判断。
D、专业课与公共课的平均分:可以根据录取学生的分数段情况确定自己的目标分数。
E、指定(或推荐)参考书:根据以上因素,选出1所或几所适合自己的学校,然后进行专业课参考书的收集。有些学校(如东南大学)会详细给出每个专业的指定参考书;但是部分学校专业(如南京大学新传)不给出指定参考书,如果学校没有指定参考书,大家可以搜集考上的学长学姐的经验贴,参考经验贴推荐的参考书,或和已经在读的学长学姐进行交流,最终整理出自己的专业课书。
F、历年专业课真题:重点看自己是否适合该学校出题风格(有的学校保守,有的开放),拿到历年真题一定要充分利用!相信我,这是最好的专业课风向标,把握好真题并用它来指导实践,保证你的专业课不会低于110分。
初复试名单
你可以对比一下那个分数分步,看要多少分才有希望,一定要注意看分数在分数分步段,不要只看那个最低的。如果有一两个在分数线附近被录取,而且远离较多人数所在分数分布,这两个不具有参考性,一定要注意这个。
总结:在无法得到一些信息,让自己感到疑惑,恐慌时,请打开百度,搜索你想了解的学院官网,每个栏目都去点一遍,该下载分类的请不要懒惰,收起来,总会用得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