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传文卿苏州大学新闻传播考研四本参考书,到底怎么看才能效果最…(凤传文卿怎么样啊)

写在前面:关于参考书复习,凤传文卿打算分两期来谈,第一期谈参考书,第二期谈拓展书。根据2020年的真题来看,参考书的内容依旧考查,拓展的内容也是重点。我们推荐将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彭兰的《网络传播概论》、黄瑚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和曾一果的《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研究》作为拓展书。这些拓展书怎么看,我们第二期再谈。

苏州大学新闻传播考研参考书以前一直都是三本,2020年新增了一本数字媒体,变成了四本。分别是:

陈龙《大众传播学导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陈霖《新闻传播学概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陈龙《媒介文化通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刘静《数字媒体传播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每本书的封面如下图所示,大家可以直接上当当、京东、天猫等网上商城购买。如果出了新版,买新版就好。

这四本参考书应该先看哪一本呢?看书顺序如何安排?

《大众传播学导论》(以下简称【传播学】)主要阐释了社会中传播的现象和诸多理论;

《新闻传播学概论》(以下简称【新闻学】)主要阐释了新闻的传播规律和媒介生态;

《媒介文化通论》(以下简称【媒介文化】)主要阐释了现代媒介呈现出的文化现象和青年亚文化活动;

《数字媒体传播概论》(以下简称【数媒】)主要阐释了数字媒体时代下传播技术和规律。

这四本书如果按照难度排名,依次是【媒介文化】>【传播学】>【数媒】>【新闻学】。

至于看书顺序,凤传文卿建议应该是【传播学】→【数媒】→【新闻学】→【媒介文化】。

为什么要先看【传播学】?

因为传播学相较于新闻学来说更加宏观,便于梳理,而且学好了传播学,你会发现【新闻学】就非常简单了。

【数媒】属于传播学在数字媒体时代下的变化,可以理解为网络时代下的传播现象,和【传播学】关系较大,对【传播学】里的诸多理论有升级,因此看完【传播学】建议看【数媒】。

【媒介文化】最难复杂,最难理解,因此建议放在最后啃。当你了解传播学和新闻学再去看媒介文化,你会发现好像慢慢get到了它的意思。

这四本参考书具体怎么看?

1. 通读一遍,了解梗概

拿到参考书,建议先通读一遍。卿姐所说的通读一遍,不是说你一口气把三本书全都读一遍,没有必要。而且那样做很难消化,似懂非懂,没有太大意义。

以【传播学】为例,卿姐建议大家先通读一遍,了解一下传播学的大致梗概,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继续精读第二遍【传播学】,尝试搭建框架,琢磨理论,可以开始做笔记了。等第二遍结束后,放下【传播学】,拿起【数媒】,沿着这样的顺序继续读两遍。

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连续读一本参考书三遍,容易一叶障目,只知晓传播学,却不知新闻学;只知道社会中的传播现象,却忽视了网络时代下的变化。各个学科之间本就有联系,人为割裂不明智。然而,连续读四本参考书一遍,容易囫囵吞枣,很难消化吸收,感觉似懂非懂。

当你对一本参考书已经掌握地不错了,再去看另外一本参考书,此时你消化的第一本参考书里的知识才会对你看第二本参考书起到 助作用。否则仅仅是过一遍,却不明其意,再看第二本参考书作用不大。

2. 仔细精读,搭建框架

第一遍泛读之后,第二遍就要学会精读了。如何精读?可以尝试搭建框架,梳理考点,这个方法很有效。

你可以尝试像下图一样,对每本参考书做一个框架梳理,每一个章节又可以搭建框架。如同树干与树枝,树枝与树叶一般。

当然,该阶段你也可以辅助一些其他教材做知识拓展, 助理解。这个下期文章会详细说拓展书的问题。

3、串联考点,联系变化

第二遍精读后,第三遍就要学会串联考点,可以尝试以专题的形式整理。比如传播理论就可以单独整理一个专题,分为哪几个阶段,哪些代表理论,哪些代表人物等等。

该阶段需要注意联系新媒体环境下的变化。比如议程设置理论在新媒体时代下变化如何?在算法时代下变化如何。新闻学也是如此,人工智能时代到来,新闻记者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所以,我们在看这些经典理论的时候,要密切注意这些理论在新的互联网环境下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恰恰就是苏大新传考研的命题之处。

这四本参考书每本怎么看?

1. 《大众传播学导论》怎么看?

任何的参考教材都有一定的逻辑和框架。学会梳理框架,理清逻辑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因为这不仅能够 助你清晰地理解书本,也会有助于高效背诵,以免错过很多小而碎的知识点。

传播学的参考教材有很多,如“人大版”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复旦版张国良的《传播学原理》、“高教版”邵培仁的《传播学》、“交大版”戴元光的《传播学通论》等等。咱们学校用的是“苏大版”陈龙的《大众传播学导论》。这些参考教材内容均来源于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所以往往大同小异。

(一个学校自己能出教材,证明学科实力不差。苏州大学出版社自己打造了一批“现代传播学精品教材”,对推动我校新闻传播学发展大有益处。有些学校自己都出不来教材,只能用主流的人大版和复旦版,但是学术发展本就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能只有复旦、人大,应该多元化才对,所以那些抱怨苏大为何不用主流教材非要用自家教材的同学,看来没有理解苏大的良苦用心呀)

《大众传播学导论》(以下简称【传播学】)主要讲述了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和传播理论,和其他学校的参考教材有很多类似之处,但也有苏州大学自己的调性。同一理论可能会有不同解释(主要指细微的差别和不同的看法),这代表了导师甚至学院的立场,所以如若遇到不同之处,请以苏大教材为准。(比如新闻的定义,新闻价值的要素等)

那么,【传播学】到底应该这样复习呢?

首先,你得知道一个人,即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

他提出了“5w模式”,将传播学研究分为谁(控制研究)、传播什么(内容分析)、用什么传播(媒介分析)、对谁传播(受众分析)和传播效果如何(效果研究),为传播学研究打下了基础。至此,大部分传播学教材都是按照“5w”的方向编写,然后加上一些基本的传播学概述。

【传播学】这本书也是如此,一共分为10章(排除绪论),实则可分为三个部分:传播的基本概况、传播的5w研究、传播的社会发展。每一部分又分为多个章节,每一个章节又可以分为很多小知识点,具体见下图。

这样梳理下来,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每本书考哪些?每一章节考哪些?依次背诵即可,不至于杂乱不清,胡乱背诵,背了前面,忘了后面。

其次,梳理了章节知识点后,你得学会补充拓展知识。

为什么要补充拓展知识?

因为苏大新传真题每年都超纲呀,你只有把基础打得扎实,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要学到位,才能在考研初试3小时里写完150分的题目。

那么如何补充拓展知识?

举个例子,导论第五章传播媒介讲到媒介理论,提到了麦克卢汉的三大媒介理论:媒介即讯息、媒介冷热说、媒介延伸说。然而博大精深的麦氏理论仅仅只有这些?这时你可以打开任意一本拓展书,比如邵培仁的《传播学》,就会发现麦氏理论不仅仅这三点,还有地球村和部落化等,此时你就可以做笔记将这两点补充上去。

一听凤传文卿说要看拓展书,于是买了好几本拓展书在那一一琢磨,甚至花的时间比看导论都长,没必要。千万不要本末倒置,苏大参考书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学会以导论为主做笔记,其他拓展书为辅,承担补充作用即可。

最后,当你需要精读第2-3遍的时候,可以考虑结合当下移动互联网思考传播现象。

陈龙老师在《大众传播学导论》后记里写了这样一句话:“传播学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理论知识的更新步伐太快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观念需要更新,于是我感觉到现在的教材跟不上学科发展的速度了”。

确实如此,传播学发展迅速,短短几年的时间vr新闻、融合新闻、数据新闻、机器人新闻等新词层出不穷,而这些恰恰也是每年真题的香饽饽。当然,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冲击岂止于新概念,更有对传统传播理论的冲击。所以同学们在看【传播学】时,需要思考传播学的传统理论在互联网语境下是否会发生变化?

比如沉默的螺旋说在互联网语境下是否依旧存在?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是什么?培养理论在互联网时代发生了哪些变化?议程设置理论在互联网状态下的新特征等等。这部分的内容同学们可以上中国知网下载相关论文。当然直接购买凤传文卿2021版五件套也行,里面都已经整理好了,直接拿来背。

2. 《数字媒体传播概论》怎么看?

《数字媒体传播概论》(以下简称【数媒】)简单来说就是探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现象。媒介发展太快,理论也要随之变化。

这本书涉及到很多传播技术相关的内容,仅做了解就好,不需要深究,关键掌握的应该是网络时代下传播理论的变化。因此,这本书的重点在第四章和第五章。

那么,【数媒】到底应该这样复习呢?

第一,仍然是做出思维导图,理清楚整本书的逻辑。

【数媒】一共8章,先是介绍了一下数字媒体技术的概况;然后分析结构与功能、理论与模式,这两部分是重要考点,去年考查了好几道题;紧接着谈数字媒体传播在现实中的表现和运用,最后说这些运用最后达到了效果,以及如何控制和管理。

第二,结合网传,强化知识的深度。

【数媒】更多谈数字媒体技术,偏重于技术,但是传播不多,只有第四章和第五章,想要看网络时代的传播现象,还得看彭兰老师的《网络传播概论》,这本书的厉害在于直接点出了【传播学】里诸如议题设置、沉默的螺旋说等理论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变化,非常受用,这就是考试重点呀。

3. 《新闻传播学概论》怎么看?

《新闻传播学概论》(以下简称【新闻学】)是一本新闻学著作吗?不完全是。陈霖老师的《新闻传播学概论》和一般的新闻学参考书略有不同,不仅仅谈新闻学,而是新闻传播学。新闻传播学不是新闻学+传播学的简单合并版,而是用传播学的理论来武装传统新闻学,所以李良荣老师的《新闻学概论》这种单独讲新闻学的套路和我们的参考书就显得略微有点不同,但是好在市场上也有一些新闻传播学考研参考书,如人大系列——童兵老师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

那么,【新闻学】到底应该这样复习呢?

第一,同样是梳理框架,这是快速搞清一本参考书的不二法门。

【新闻学】主要讲述了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涉及到的考点不多,知识点不难,不像【传播学】那般晦涩难懂。全书共分为三大块和七个章节,具体见下图。(书本的章节较为混乱,卿姐在这里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做了一些调整和更改)

如此一来,整本书变得清晰可背,不至于拧成一股绳,分不清条理了。背书时也是如此,先背框架,然后再背里面的小点,这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第二,尝试为考点之间建立联系,加深记忆。

举个例子问,互联网背景下新闻真实性为何反复被重提?这道题考查互联网背景下的新闻真实性。第一步先要知道什么是新闻的真实性?(书本第四章基本原则里明确提到了)第二步联系互联网背景思考,为什么反复被重提?因为互联网时代下出现了很多问题,新闻真实性变得十分迫切,那么需要回答:1、互联网背景下新闻真实性的挑战表现。书本上说了传统媒体时代遇到的挑战是虚假新闻和信息失真,那么互联网时代下就不能仅仅提这些了,要思考一些其他的挑战形式,比如反转新闻、谣言、后真相等等;2、维护新闻真实性的重

要意义。因为出现了很多挑战,所以才需要被重提,同时也是因为新闻真实性对于新闻工作来说至关重要,这个地方再回答一点意义即可。

上面说的是联系相关背景的思考,考查新闻真实性,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新闻真实性的概念,还有新闻失实、虚假新闻、谣言、后真相、把关人、如何做的措施(他律与自律)。

所以大家在看书时要学会思考相关考点的联系,比如看到新闻自律要想到媒介素养,看到新闻他律要想到把关人,看到新闻的客观性要想到用事实说话,看到时效性要想到碎片化和迭代式新闻……当然这个目前对大家来说有点难度,可以尝试尽量去做。

4. 《媒介文化通论》怎么看?

《媒介文化通论》为什么这么难啃呢?(以下简称【媒介文化】)因为陈龙老师把媒介看作一种文化现象,并对各种媒介文化现象进行了系统考察。如场域理论、文化工业、追星文化等。

这本书看一遍,可能依旧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虽然【媒介文化】部分理论带有案例解释,但大部分理论仍然晦涩难懂,且没有案例分析,所以看起来才显得有点吃力。

那么,怎么看才能没有那么吃力呢?

第一,搭建框架,梳理逻辑。

任何一本书最快速的搞定方式就搭框架,这是万能技巧。《媒介文化通论》除绪论外一共12章,看似孤立,实际每个章节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凤传文卿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和背诵,接下来将12个章节进行分类整理,尝试建立联系,具体如下。

按照这样的分类和框架搭建,是不是对整本书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背诵也比较方便。

第二,结合论文,辅助理解。

前面卿姐说【媒介文化】晦涩难懂,因为没有案例分析,那我们就需要找案例分析。最多的案例分析莫过于中国知网。比如说媒介文化的奇观化,感觉看着不是很懂,ok!我们上知网下载一些论文看看。一篇论文针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往往是多层面的,而且还有很多案例分析,也比较好理解,如下图。

我们发现中国知网上有关“媒介文化的奇观化”论文还挺多的,剔除掉过早的论文,选择2013年以上的即可,重点关注来源为苏州大学的论文。其实陈龙老师也发表过很多与媒介文化相关的论文,知网一搜就会发现很多。

按照这样找论文的方式,去深入系统地了解某一个知识点。这样就不至于云里雾里,囫囵吞枣了。

知网的论文如何下载?推荐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你们学校的校园网ip地址进入,可以免费下载;二是上某宝购买知网账号,一年大概几十块钱,就可以随便下载论文啦。

好啦,四本参考书说完了,你已经开始看了吗?

凤传文卿2021版五件套已经上线,里面有两本笔记,分别是《参考书笔记》和《拓展书笔记》。如果你打算订购凤传文卿2021版五件套,那么文中说的做笔记环节可以忽略,到时候直接拿我们的笔记看书背诵就行。笔记里不仅补充了理论变化,还标注了考点是否重要,要不要背诵,如何理解等批注,敬待4月份发货吧。

凤传文卿2021版五件套预售,考上全额退款!凤传文卿原创文章,盗版侵权必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11.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