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考研16个关键时间点大盘点,错一个都凉凉!_考试_大纲_复习(考研知多少)
考研热度持续高涨,神仙打架,疯狂内卷已是不争的事实。既然已经决定好备战考研,我们就应该全力以赴。
考研之路困难重重,择校择专业、复习准备、报名、网上确认、打印准考证、成绩查询、分数线公布、复试……考研的刺激大事件,前赴后继,接踵而来。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会关系到你是否能圆梦!
今天,精心梳理了24考研er的备考全程大事件,闯过备考全程16关,上岸的就是你!
01
全面备战期/ 2023年5月-6月
对于考试大纲没有出来的这个阶段,已经决定考研的同学,特别是对于“三跨”(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的考生千万不可以“放轻松”,有必要提前打基础。
在这个阶段,政治的复习可以先不用开始,等到政治大纲下发以后完全来得及。英语和数学则要开始全面打底复习,弥补自己之前基础的不足。
注意事项:每年都有很多同学后悔没有早点规划复习,种一棵树最佳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对于24考研党来说,若你已经决定好要考研了,现在就是开始备考的最佳时间,若你不是记忆力超群、学习能力特别强,就要用勤奋来超越你的竞争对手,调整好作息,进入备考考研的学习状态。
对于专业课,特别是跨专业考研的同学要注意了,如果你早已定好自己想考的专业,那么越早准备越好。
02
暑假弯道超车/ 2023年7月-8月
这个阶段正好是大家放暑假的时候。每年都有很多同学为了备考而选择留在学校或者参加辅导班学习,也有不少同学依然如故回家过暑假。
不管怎么说,要记住,暑假的两个月对考研很重要,这是极少有的一段完整的没有学校上课干扰的自己复试的时间,它决定着在9-10月这个强化阶段自身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是否有所提升。
注意事项:建议大家除非有足够的自我学习控制力,否则就留校学习,和周围研友一起有规律地安排自习。暑假的两个月,要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并对基础阶段学到的知识进行一轮总结。
03
招生简章公
布/ 预计:2023年8月下旬-9月上旬
从历年招生简章的公布时间来看,各院校发布招生简章的时间主要集中在8-9月,院校的招生简章主要会公布招生人数、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及代码、参考书目、学制、费用等事项。《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一般也会在8月下旬发布,这个公告和招生简章不同,它会确定当年考试重大事项的时间节点,比如研究生考试、网上报名、打印准考证等的具体时间。
注意事项:
①招生专业及方向
②考试方式、考试科目和参考书(注意参考书目是否变化)
③招生人数、推免人数
④考研复试方式、复试分数线、考研复试占比、初试考研复试考试成绩比例等。
04
考研大纲公布/ 预计:2023年9月中上旬
一般大纲发布时间都会在9月,根据近几年考研大纲的发布时间来看,今年考研大纲发布的时间大概率会在9月中上旬(此为预估时间,请以大纲具体的发布时间为准)。9月份公布的大纲是公共课考试大纲(即考研英语、政治、数学)和全国统考的专业课,由教育部统一公布。
注意事项:及时购买考试大纲及大纲解析,并针对大纲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大纲和大纲解析被誉为考研“红宝书”,任何考研复习和参考资料都要以此为风向标。要仔细研读大纲内容,明确考试内容。特别要注意大纲新增和变化的考点。我们知道,大纲新增的考点和变化的考点很有可能就是今年出题的考点。
05
网上咨询周/ 预计:2023年9月19日-23日
近几年的网上咨询周时间都是9月19日-23日,预计今年也是一样,如果对目标院校或考研报考有疑问,都可以在这段时间提出。
网上的信息五花八门难分辨,咨询周可以让你直接与目标院校的招办老师交流,有报考疑问的越早咨询越好,防止因为不清楚报考政策而报错学校。每年都有考生没有仔细查看报考院校的报名要求,等到报名名单出来后,才发现没有报名成功,白白浪费时间。
06
考研预报名/ 预计时间:2023年9月底
考研正式报名前2周左右会开启预报名,预报名是为了减轻正式报名时的网络压力,并不是必要的,也可以在正式报名时直接报名。没有进行预报名的考生,在正式报名时正常报名,并不会影响正常考试。预报名主要针对应届生,而正式报名是应届生和往届生同时报名。
注意事项:预报名完成后,若无信息修改,确认信息无误后,预报名是有效的,不需要等正式报名开始后再次报名。如果想修改自己的报考信息,在正式报名时进行修改即可。
07
考研正式报名/ 预计:2023年10月10日-31日
在进行正式考研报名前,一定要确认自己是否符合当年考研报名条件。没有参加或不能参加预报名的同学,一定不能错过正式报名。每年考研正式报名的时间是固定在10月10日-31日。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正式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校正网报信息;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
注意事项:硕士研究生考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8
网上确认/ 预计时间:2023年11中上旬
在正式的考研报名后,需要进行报名确认,确认成功后才可以确定参加当年的研究生考试。
因为疫情原因,去年考研大多数省份都采取了网上现场确认,只有少部分省份是采取现场确认的形式,考研报名确认的具体时间和要求,会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和公布,大家在那段时间重点关注即可,我们也会随时通知大家的!
注意事项:网上确认一般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传要求的证件材料,现场确认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携带相关证件材料进行确认,两种确认方式都需要核对报名信息。
9
准考证打印/ 预计时间:2023年12月中旬
准考证一般会在考试前一周开启打印通道,但去年因为疫情原因,提前了15天开始打印准考证,只要大家按照时间去打印即可,不必过于紧张。这个阶段,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
建议大家提前几天进行准考证的信息核对,如果发现了问题,还能留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时间,不要等到考试前一两天才核对打印,那样如果出现问题就不好办了。
注意事项:看到自己的考场信息之后要及时查阅公交与住宿的情况,需要留宿的考生需要及时订购酒店。发现信息有误要及时提出修改,对任何细节存在疑问要及时与报考点取得联系,以免影响我们正常参加初试。
10
考研初试/ 预计:2023年12月倒数第二个周末
近些年考研初试时间都固定在12月倒数第二个周末,有些专业还会有第三天的考试。这个时间,是让学子热血沸腾的日子。同学们要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初试科目分为政治理论、外国语、统考数学和业务课,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均为3小时。
注意事项:这里要告诫大家,考试前一天千万不要再熬夜看书了。考研对于每位考生来说都是复习不完的,因为当你复习的越多,知识面越广,就会发现自己未知的东西也越多。考前你需要的是自信,相信自己之前的努力是不会白费的。
11
初试查分/ 预计时间:2024年2月中上旬
每年初试分数公布的时间不确定,有年前,也有年后,但时间大都在2月。
成绩出来后(如果觉得自己的成绩有误,可以进行复查),第一时间对比往年复试分数线/国家线,看自己进复试的概率,对自己的分数有一个初步定位。判断接下来是可以专心准备复试,还是需要着手调剂
注意事项:查分后,如有分数上的疑问,立刻申请分数信息核对。根据周围同学的分数,和今年总体平均分数预测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分数线。
12
34所复试线与国家线/ 2024年2月下旬-3月中旬
34所有权自主划线。每所院校公布复试线的时间不一样,时间一般是2月下旬-3月上旬。
最早的学校2月下旬公布复试线之后,3月上旬就会开展复试!所以报考34所的初试结束之后,尤其是出成绩之后,一定要抓紧准备复试了!
考研国家线一般在3月中旬。国家线每年变动不大,虽说不是过了国家线就代表能够考上研,但是过国家线是进入复试和进行调剂的最最最基本的要求。
13
调剂意向采集系统/ 预计:2024年3月中旬-4月
调剂工作开始后,招生单位及时发布生源余缺信息,符合教育部调剂规定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登录调剂志愿,招生单位遴选出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并通知考生复试,招生单位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复试,并将复试结果通知考生,接收调剂生的招生单位向第一志愿单位发函调考试档案,做最后审核,确定是否拟录取。
注意事项:密切关注各个研招单位公布出来的调剂信息,第一时间跟需要调剂的研招单位联系。调剂的关键和核心是信息以及信息的及时有效性!很多学校也会在自己的研究生院网站上自行发布“学校自己的调剂系统”,提前抢调剂生源。
14
考研复试/ 预计时间:2024年3月中旬
复试时间、地点、科目、方式由招生单位自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招生单位公布,复试一般在4月中下旬结束。招生单位认为必要时,可再次复试,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对以同等学力资格(以报名时为准)报考的考生,一般要求加试,各招生单位原则上进行120%左右的差额复试。
注意事项:准备外国语口语听力的学习;收集往年专业课笔试、面试真题、及时复习专业课知识;联系导师。
15
体检与政审/ 预计时间:2024年4月底-5月初
体检:考生复试时应按招生单位规定到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含二级甲等)医院进行体格检查。
政审:招生院校对档案审查,包括组织关系。同时要求填写政审表格,保管档案的单位、学校、人才中心或者居委会的盖章。
注意事项:加强锻炼、保持身体健康,确保顺利通过体检。研究生入学体检和高考时的体检类似,从体检项目和要求上基本一致。政审时要及时办理所要求事项,态度上要积极主动。
16
录取通知书/ 邮寄时间:6月初左右
录取通知书这几个字有本身的意义都藏在了过去一年的耕耘中。“过去熬的夜终成了光”,录取通知书就是最好的果实。
更多考研信息可以关注
公众号:暨大考研院
论坛:http://www.kaoyanjnu.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