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2021考研#竭泽而渔的哲学道理…来自考研政治李颖-微博
/ 用心耕田 水到渠成 /
你的努力
终将成就无可替代的你
冲刺助力小田心
又上线啦!
今天 我们继续更新
「考前扫盲」专栏
主要瞄准近年各大新传刊物中
出现的新名词或陌生名词
争取 助大家扫除一切“盲点”
快来一起“扫盲”吧~
本期目录
01 /媒介逻辑
02 /?数据开放与数据确权
03 /?应对效能
04 /?组织网络理论
05 /?报道思想
06 /?“第二个结合”
07 /?数字死亡
08 /?谷歌效应
09 /?媒介化身份
10 /?新闻优化
11 /?新闻张力
12 /?迪凯特研究
13 /?知识社会学
14 /?数字交往
15 /?数字共通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技术变迁带来了媒介逻辑之变。一是“渠道之变”——算法逻辑。新媒体的渠道结构不同于传统媒体,它是一种有“思想”的媒介,算法在新媒体的数据网络系统里塑造了一套新的传播权力结构,衍生出新的传播规范。算法逻辑深刻影响了现代社会的信息生产与传播。二是“语言之变”——社交逻辑。作为“语言”的媒介,新媒体体现出明确的“社交工具”性,新的媒介技术激活了社交属性更强的“媒介语言”,微博、微信、直播、vlog视频、弹幕等技术媒介语言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社交情感体验,重构了传播者、内容和受众的互动关系。三是“环境之变”——虚拟逻辑。新媒体凭借强大的卷入能力正逐步将现实中的社会交往转入虚拟空间,人与物以不同形态的符号表征在虚拟时空中展开新的传播互动。
从广义上讲,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活动有多种形式,如科学数据的开放获取、开放出版、开放交流、开放存储、开放链接与引用、开放注释与评议、开放应用等。这些活动产生的数据权利问题往往集中在数据确权、侵权、维权三个方面。
数据确权,就是针对不同来源的数据以法律形式明确其产权归属,推动数据整合,加速数据共享和流通,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激活庞大的数据资产价值和创新应用,使数据产业得以迅速发展。产权是对经济主体财产行为权利的法律界定。产权本质上是一个权利的集合体,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其中,财产的占有权是产权的基础和核心。从数据确权的目标出发,数据确权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数据权利属性,即给予数据何种权利保护;二是数据权利主体,即谁应该享有数据上附着的利益;三是数据权利内容,即明确数据主体享有哪些具体的权能。对数据进行明确赋权后,将直接增加侵权的法律风险,能够减少数据权利侵权行为的发生,最大限度地维护数据权利主体的权益。
延伸:平衡报道思想
平衡报道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新闻界的“掏粪运动”。在我国,最早提出平衡报道概念的是孙旭培先生,目前学术界广泛沿用的也是他对平衡报道思想的定义:平衡指的是突出报道一种主要因素时,也要兼顾及其他因素尤其是相反的因素,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意见时,也要注意提及其他意见尤其是相反意见。平衡报道体现了凡事具有两面性的辩证思维,主张新闻报道应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具体来说,媒体报道的平衡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不同报道对象在报道分量上的平衡,其二是同一报道对象在不同方面的平衡,如政治类报道与经济类报道在分量上的平衡,社会类报道中正面、中性、负面报道的平衡,同一事件不同观点的平衡等等。在新闻实践中,平衡报道是一个操作概念,更多是依靠新闻工作者的机动把握。平衡报道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新闻报道失衡将会造成“拟态环境”的偏差,不仅传播效果受限,而且极有可能误导受众。
从历史维度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经历了形式和内容不同层面的融合过程,新时代推动“第二个结合”应努力实现向价值理念层面深度融合的转变。从理论维度而言,“第二个结合”重要论断的提出,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关系问题的认识,实现了从“自在自为”到高度“自觉自信”的转变。从现实维度而言,新时代推进“第二个结合”,不仅要直面“中国之问”的求解,更要在回答“世界之问”中实现“问题域”的转变,以此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是“数字化死亡”。“数字化死亡”一般被定义为人的数字形态的消亡,例如,学者周裕琼、张梦园指出,死亡在“过程性”视角中,体现为逝者从老病到临终,到死亡,再到数字化死亡的全部生命旅程。杜骏飞等学者将数字化死亡定义为:被数字技术加持的死亡系统。它应该涵盖一个更完整的数字过程:(1)死亡的数字化展现——伴随着生物学意义上的终结;(2)死亡的交往化——逝者的数字幽存;(3)死亡的去交往化——数字幽存的终结;(4)数据的湮灭与不可再生——数字记忆的终结。其中,将人在死亡后的数字存在视为一种新的生命形态,是上文所论的幽存;幽存的终止,固然也可以称之为数字化死亡,但这里的“死亡”二字,其本质却是数字化生命的去交往化,是数字社会性的死亡,而不只是数字的消逝或“数字化”的事件。在数字化死亡的系统中,是先有交往性的终结,再有数据的湮灭。
延伸:数字遗骸
在数字死亡研究中,逝者生前的数字足迹也被称为“数字遗骸”,亦即“逝者在互联网留下的任何信息内容”。也有学者称之为“数字遗产”,即“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所有数据”。
种理论,它试图分析知识与存在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学研究,它试图追溯这种关系在人类思想发展中所具有的表现形式。”
1924年,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思·舍勒在《知识社会学的尝试》一书中首次使用“知识社会学”的名称。他是知识社会学的奠基者。在他看来,知识社会学的性质与范围是人类的思想与其缘起之社会脉络间的关系。他提出了社会知识的内容与本质,试图站立在一个高于一般化的人类本质学说的立场上,建立各种不同的思想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联。舍勒认为,知识与社会之间存在共生、社会产生于知识、知识产生于社会三种关系。他指出:“所有知识,尤其是关于同一些对象的一般知识,都以某种方式决定社会的本性……反过来说,所有知识也是由这个社会及其特有的结构共同决定的。”
其后,曼海姆对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进一步指出:“知识社会学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将社会与知识放在一起考察,它是一种考虑社会结构中知识根源的尝试。”
知识社会学在彼得·伯格和卢克曼那里得到了整合与进一步发展。彼得·伯格和卢克曼在《知识社会学:社会实体的建构》开篇即指出,“知识社会学必须关注社会中所有被当作‘知识’的事物”,而这些事物显然不仅仅包括思想领域,“理所当然的日常生活”往往才是知识最具影响力的部分。伯格二人提出,知识社会学就是要致力解释这些常人视为当然之“现实”的过程,换言之,知识社会学是对“现实”的社会建构的分析,并认为社会是人集体创造的一个人类环境,社会是人的产物,同时社会是一种客观存在,人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现实是由知识建构出来的,反过来这种思想、认识、知识,包括科学知识在内,又被社会现实建构。现实的建构过程主要是通过人类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这里的互动即知识的内化和外化两部分。
“数字共通”基于共享、共鸣与共通而运作。公众分享他们的生活和观点,信息和观念的众声喧哗形成共享池,数字技术的连接让差异得以共-显,为主体间和文化间共鸣创造了条件,而共鸣关系的建立则是人类建构命运共同体走向共通的基础。
“数字共通”这一新假设将社会看成是由流动、活跃、异质的行动者网络构成的动态联通体,是各种权力围绕公共利益争夺可见性与话语权的舆论场,它关乎未来世界,但同时也是当下的“在场”世界,是一个倡导开放的、复数的对话与情感共鸣的世界。“数字共通”旨在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数字社会动力学,从宏观上延续了人是一种关系性存在的哲学思考,从微观上为解释网络空间的运行规律提供了一种新路径。
在此,小田心将往期的「考前扫盲专题」给大家进行汇总,小伙伴们可以点击划线文字查看哦~
– 扫盲一 –
“讳”文化与“沉默”传播、互动仪式链、数据劳动、语境崩溃、数据主义、视频化生存、数字反连接、网络化新闻和协同网络
点我回顾
– 扫盲二 –
数字依赖与数字排毒、平台资本主义、数字助推、信息失序、“鸟瞰式”新闻、“报阀”、程序修辞、计算宣传
点我回顾
– 扫盲三 –
算法疲劳、新自由主义、中国式现代化、内爆、制度信任与社会焦虑、自组织、数字垃圾、心流理论
点我回顾
– 扫盲四 –
对话式新闻、数字资本、数字异化、隐私悖论、内参、中台、7ps理论、媒介善治
点我回顾
– 扫盲五 –
网络社交焦虑、新闻报道线、民间理论、审美茧房、多模态传播、数字权利、健康游戏、认知秩序
点我回顾
– 扫盲六 –
人设崩塌、品牌资产、付费墙、三审制、新流动范式、拟人化、融合新闻学、多物种民族志
点我回顾
– 扫盲七 –
情感劳动、互动视频、生态谬误、透明社会、社会支持、类受众、标题效价、被记忆权
点我回顾
– 扫盲八 –
演唱会经济、社交卡顿、智能素养、《社会学的想象力》、互联网调查、价值 理论、媒介仪式、云直播
点我回顾
欢迎购买
「田心·24级“灰词”笔记」一共包含270个“灰词”,这些“灰词”全部来自于近年各大高校的真题和近年各大新传期刊前沿论文。
这份笔记将一个个“灰词”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进行讲解,旨在为大家扫除知识盲点,进一步拓展知识面,充实你的“名词库”, 大家尽量做到名词解释不丢分!(往年小田心补充的「灰词」就曾被多个院校考到过哦!)
点我了解「灰词」笔记
[1]毕冉.基于媒介逻辑的“红色文化”新媒体传播研究
[2]郑雯,施畅,万旭琪.回归“媒介逻辑”:县级融媒体中心“融合地方”的路径探索
[3]姚伟,周鹏,王铮等.从数据开放到数据动员:数据原复力的价值进阶
[4]杜振华,茶洪旺.数据产权制度的现实考量
[5]彭云.大数据环境下数据确权问题研究
[6]盛小平,袁圆.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中的数据权利治理研究
[7]杨光.基于组织网络理论的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研究
[8]时代.移动传播背景下记者职业素养的提升路径
[9]李彦君.足球世界杯网络视频报道研究
[10]吴承熹. 《海峡导报》对台湾形象的建构研究
[11]王建平,李董平,张卫.家庭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应对效能的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
[12]尚庆飞.“第二个结合”深层逻辑的三维分析
[13]杜国华,杨少涵,罗家旺等.“两个结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4]方惠,吴尚蔚.“故园荒芜”:“数字死亡”的记忆与遗忘
[15]李丹,杜骏飞.我虚拟,故我在(2):数字化死亡
[16]熊壮,钱沛杉.文章标记是否能抵消“谷歌效应”对记忆的负面影响?——基于心理学实验的讨论
[17]宋素红,陈艳明.人脸识别中的“媒介化身份”——基于信息主体对技术使用与风险感知的角度
[18]李昌斌.新闻优化过程的创新空间
[19]丁柏铨.论新闻张力及环境报道张力的提升
[20] 强,李义菲,吴晔.社交媒体时代“意见领袖”再思考
[21]夏颖.知识社会学视域中的传播认知——电视真人秀研究的理论路径
[22]周宏刚.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传播学危机
[23]刘大为,张含茵,常无烦.传播的知识社会学探析:作为现实建构的传播
[24]杜骏飞.数字交往论(1):一种面向未来的传播学
[25]吴飞,傅正科.“数字共通”:理解数字时代社会交往的新假设
复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