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艺设计考研上岸经验专访上海理工大学万字详解#李硕过去的…(环艺设计考研上岸分数)
?
突围到此真的十年了
2011.01-2021.08
十年如一日,每一年坚持找寻一个新方向
···
2014年,突围“针对性”教学模式的全覆盖
2015年,突围“品牌化、系统化”专业运营
2016年,《高分攻略》系列丛书全国出版
2017年,独家原创“师训体系”建立与传承
2018年,全新课程体系的整合与首次升级
2019年,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课程模式
2020年,全面深化教研与教学的内容输出
2021年,扎实推进课程模块化整合与衔接
?????
字数?/12036字?/31min
2021年,冬天已经过去,我们积蓄了一冬的温暖力量终于得以释放,21届国内各大高校都已经发布了自己录取计划,22届的你们是否已经开始准备跃跃欲试,今年的考生们也终于可以稍微放松下来自己的紧张情绪迎接即将开始的春天。为了让大家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未来学习的样子,为了重新坚定自己辛辛苦苦树立下来的新目标,沉淀十年的突围为大家带来了“那些高分的故事”特辑,这次所有的对话可能都与你的未来息息相关,但却具有别具一格的打开方式。
再加把劲
终点马上就到
|
李硕
本科:常州大学,本科专业:景观设计,报考院校&专业:上海理工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初试分数:384,英语:59,政治:65,设计理论:122,设计手绘:138,初试排名:6,突围全程班次学员,2021届成功上岸。
tuweing-er
突围“针对性”设计考研专访人
2011年成立,2014年全国首创“针对性”设计考研《突围模式》,出版了《视觉传达设计考研高分攻略》、《工业设计考研高分攻略》、《环境艺术设计考研高分攻略室内篇》、《环境艺术设计考研高分攻略景观篇》、《设计考研理论红宝书》等设计考研必备教辅书籍;成功原创出品了“院校微访谈”、“设计考研上岸专访”、“设计理论21天打卡studio”、“3×7天手绘打卡studio”、“设计考研最后四套卷”、“复试与调剂通关宝典”、“造型解构十六周在线手绘基础课”、“逻辑建构在线理论课堂”等一系列设计考研原创产品与课程体系。
???
“聊聊你自己,选择这条路。
关于这次的择校分享,为了 大家节省时间,毕竟好几千字的文章。第一部分是择校和介绍上理;第二部分是关于应试的技巧,我的各科的学习方法以及复试(虽然是以上理的科目为切入角,但是真的都是相通的!!!!);
第三部分是我的惨痛教训(全篇都可以不看,这个必须看!!!!!!!!!!!!!!);
第四部分就是我的情感抒发,不是鸡汤,就是想分享一下我对考研这一年以来的心路历程和看法,我觉得这部分的真情实感在后期的也会有所 助。?如何择校 —— 矮子里面拔将军?我相信依然还有很多人对于择校有着不少的纠结,这里就分享一下我当初是如何血敲定上海理工大学的,择校就是一个不断筛选不断比较缩小范围的过程。首先是筛选,就好比我要买一件卫衣,我在心里就要提前划定一些条件,比如品牌是什么、面料是纯棉的还是涤纶的、是带印花的还是纯色的、开衫和还是套头的等等,通过不断的筛选,最后挑选出一件最适合自己的,如果只是计较品牌,有时候往往会错失掉更好的产品。择校也是如此,因此在择校前,第一步就是筛选,应该先列出来自己对于学校的选择的条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做减法,通过删减而得到最终的结果。
我给出的条件如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学校头衔(985/211/双一流)、考试难易度、所在区域、学校排名、专业排名、校区硬件设施、学费、所在区域出行便利度等等,将这些条件列出来之后,开始对其排名,挑出两三个最重要的必须要考虑的,譬如在我的条件中最重要的是区域,因此我给定的区域是上海、南京、杭州(排名分先后),之后所有的学校就在这三个城市里面选择。然后下一个条件是考试难易度,这个其实和学校头衔也是挂钩的,毕竟江浙沪的都是香饽饽,就比如我直接筛掉了985,这就直接要不起。接着再筛掉一些和艺术类不沾边的211和一些普通院校。到了这一步,能够选择的学校就已经很少了,此时就要开始进行第二步就是比较,推荐大家列一个excel表格,能够直观的比较各个学校的优缺点,这是我之前列的表格,已经筛选了只剩10所学校,剩下的就是进行各个条件的具体对比,来进行最后的选择。
?上海理工大学 —— 基本情况?下面就进入干货时间,首先是我所报考的上海理工大学的一些基本情况,百度百科上面有的我就不讲了,我主要讲一下软硬件设施。学校是双非,不过也属于实力较强的双非院校;地处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516号,交通稍有不便,搭地铁得乘公交或者单车,当然走过去也行;学校是老校区,里面有很多洋房,是很漂亮的;术设计硕士点隶属于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下面简称版院),学院楼是新大楼(目前又搬迁了),研究生宿舍都在南区,宿舍属于抽签制,上理的宿舍一言难尽,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不过版院研究生的宿舍还行,以上就是硬件的基本情况,学科的话,上理的视传刚评上一流学科,环艺搞得是城市更新和美丽乡村,产设不太了解,具体研究方向可以到官网查一下。?手绘很特殊,建筑室内景观都沾点。
?接下来要说的是上理的专业课。拿本子记下来!
专业课是手绘和理论:手绘很特殊;最特殊的是纸!用的是自命题统一用纸b5小黄纸!!!!就和你答理论是一样的,一共11页半,其实能画的只有两张半,要提前进行排版,我当时在考场上是申请加纸了(但这是讨巧了,不敢保证今年还会允许),用笔官方说的是彩铅,我也亲自打电话问过,用马克笔是可以的,由于用纸很薄,容易透,所以上色也要薄、透!!不要一个地方来回上很多遍!但是现阶段,依然建议大家用a3常规纸练,b5很小很小,大纸画习惯了,上手小纸很容易。上理的题型也有些特殊,上理考的是庭院+建筑方向,总场地面积在300平,建筑面积在100平左右,要求室内效果图(19年有,20年去掉了,但最好是准备着)、建筑效果图、建筑立面图、总平面图、场地平面图、200字设计说明;如果算上室内效果图,量还是很多的,不过室内效果图去年去掉了,不知道今年会怎样,还是要准备!!不过上理的手绘题目非常简洁明了,省去了读题解题的时间。就直接告诉你要画什么空间内容,比如19年要画的是民宿、20年要画的是办公空间。
其实乍一看上理的手绘建筑、室内、景观都涉及,其实三者是相通的,我依次说一下。
首先是建筑,上理考察的建筑是体量非常小的建筑,100平单层,就是小平房;很多人感觉建筑效果图无从下手,听起来很难,其实不然,我认为是要比室内效果图简单的多,建筑无非就是各种体块堆叠在一起的方盒子或者异形盒子,所以可以将其看做是放大版的家具,比起室内效果图拎不清的透视,建筑效果图非常友好了。前期建议可以临摹一下大师的建筑素描、速写,建筑的手绘图一搜一大片,还都是大师画的,比如彭一刚先生的建筑手稿,非常适合来临摹,里面对于抖线的运动已经通过线条的叠加来制造光影效果都是值得学习,后期就可以拿着一些实例建筑来进行写实,这时候可以选择小体量的建筑进行训练,这里要插一句,在临摹效果图的时候,顺带着请把平面图也临摹了,一来可以训练平面图的画法;二来可以学习平面布局,通过平面来学习大师对于建筑准则、通过平面发觉各个大师的设计手法,这就顺便把理论学了;三来学习平面图推效果图;可谓是一石三鸟。学习建筑效果图不要就是抄图,理念平面都串在一起,自己对临摹的建筑改一改,加一加,减一减,不断摸索。毕竟不是专业的建筑专业,效果图主要是为了看大效果。然后是景观,上理的景观考察的是庭院景观,去掉体量,拢共200平,就在这200平里面种树种草,比起常规景观快题动辄几千平的大体量,上理的景观就显得非常小,因此很多人处理景观的时候就是画一条路、种点草就行了。这里大家有时间,来得及学景观,就要好好学!!,庭院景观主要就是花镜,学点植物搭配的技巧,能让你的景观脱颖而出;庭院景观代表还有日本的枯山水、苏州园林等,尤其是苏州园林,暑假在突围趁着有时间去苏州逛逛,前期把园林的平面图过一遍,各个节点知晓,功课做足了,然后带着平面图去逛园林,好好学习手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又同时学快题;又同时学理论;还顺带着放松旅游了,又是一石三鸟。上理的景观和建筑一样,讲究精,小空间讲的就是细节,虽然3小时时间有限,但是依然要求前期的训练把平面图画精致,尤其是植物搭配!
最后是室内,室内100平,怎么说呢,大体量难画,小体量也难画,因为面积太小,导致划分区域的时候真的要精打细算,这个时候也是学习大师的时候了!(大师建筑永远的神!)或者看看日本的小居室空间怎么划分空间,一个空间多用处,等等这些,都可以学到快题里面。室内我想讲的重点是制图规范!认真去查阅所有的制图规范,各类符号的画法、承重柱、承重墙、窗户、标高等等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符号,或许阅卷的时候不看重这个,又或许看重了呢,总之,制图规范会让老师觉得这个学生是懂行的,不是绣花枕头;上理会直接确定空间属性,因此准备常用的空间属性就行了,比如餐饮、办公、社交、阅读、卫生、展览、居住等各类小型的空间,而且各个空间之间也是相通的,要学会在同一个给定的建筑里去变换布局以适用各类型的空间。
总之,室内景观建筑是一起学的,就比如上面提到苏州园林,里面也有是建筑的,摆放也是有要求的,古建筑同样也是有室内设计的;景观、建筑、室内密不可分,要在一起学,看做是一个整体来学;上理是小体量的,学起来也是较为容易,建筑关注小平层建筑、景观关注庭院景观和花镜、室内关注100平的空间就行了。
?理论大换血,考的就是随机应变能力。上理的理论在今年换书了,王受之的《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不变,把原来的建筑史改成了赵农的《中国艺术设计史》。关于理论的我有血泪史,惨痛教训!放在后面的惨痛教训一栏中一起说,这里就不重复了,还是主要讲讲题型和复习方法。
这就是之前要求临摹大师建筑的用意,在这里派上用场了。要知道,上理考察的是史论,要比概论简单的多得多,不论是世界设计史还是中国艺术设计史,其本质都是历史,要点就是什么时间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意义,千万不要去死磕书本,从一开始就死记硬背!这样学起来非常痛苦。就比如学习世界现代设计史,就是通过学习每一个设计运动去学习设计的发展,而每一个设计运动又是由各位著名的设计师发起,因此学习设计师成为了学习设计史的重点,去了解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不是说去背下去文字就可以的,确实,各种教辅材料已经贴心的为我们总结了各个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但是我认为这样的辅助记忆是要放到后期来进行的,而前期的重点就是去领悟和参透。设计师的理念从何而来,就是从他的作品而来,因而去学习设计师的代表作品对于理念的理解和把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举个柯布西耶的例子,我们都知道他的建筑六项原则和机器美学,但是如何体现在设计中很多人是不知道的,比如他的萨伏伊别墅、马赛公寓,去看看平面布局、su模型,在平面中在模型中去对照他提出的建筑原则,这个时候,对于理论的记忆就不仅仅是文字,更多是立体的画面,这样的理论是真正的理解了,对于他的建筑理念也有了自己的感悟,此时已经可以用用自己的语言去来总结,后期再结合教辅材料的总结,背起来轻轻松松。这样的学习模式同样适用于其他的设计师,你是不是发现了,再去学习设计作品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在学习手绘,所以这些都是相通的。这些一个个作品其实就是案例,除了学习一些知名建筑师的作品,同时也要去紧跟潮流,多多了解当下的设计趋势,关注一些设计网站的设计作品,辨析的去看待,发现里面的不足,学习里面的长处,对比经典建筑,看看有何共性,通过不断的累积素材案例,对自己的理论有着很大的 助,许多内容是可以用在快题里面、可以用在论述题里面。再写论述的题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分论点+举例论证的方法,将自己积累的素材转化为论证论点的例子,以此来丰富答案。相对于以人物来串联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艺术史是以朝代的纵向模式来串联的,因此方法要稍微区别一些。以朝代学习的时候,要首先了解朝代文化背景,因为古代的美术作品与当朝文化存在深刻绑定,文化背景也有助于理解作品的含义,其实就和我们中学学文言文一样,揣摩作者的用意;在纵向学习的同时,我非常推荐横向学习,就是以类别再来顺一遍,比如青铜的一起学,商周青铜的纹路、造型等有何区别,通过对比来的方来加深印象;学习瓷器的时候也是历朝历代的一起学,这样就相当于整体把握,同时利用代表性的工艺品来加深印象。
其实对于中国的部分,我是比较没有发言权的,因为我侥幸的以为中国部分占比低,因此对于中国的部分就过了一遍,这也导致了我在考场上慌了神,因为中国的部分大幅度增加,并且论述题出现了活字印刷,这是在参考书上找不到的部分!这样的题目就属于自己完全没有准备到的地方,也是现在很多学校都会考的,考察的重点就是知识储备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我在考场上真的现场组织语言,这是一道论述题,如果直接放弃就意味着凉凉,所以我就是把我自己之前学过的一些影响意义结合中国古代文化背景进行结合,这就是对自己脑子里的知识的检索和运用,将吸收的知识拆解分离,组成自己的语言,成为新的理论的支撑;这里就要求在平时的理论学习中,不要过分依赖教辅材料,要学会用自己的话去总结,因为当用自己的话去总结的时候,不断的学习,其实就会发现很多话是通的,改变几个名词就可以成为另外一个作品的影响和意义。当然,大家还是要好好学习,不要像我,血的教训!
上理给定的是王受之的《世界现代设计史》和赵农的《中国艺术设计史》,但其实这些史论都是通的,因为历史就是那样已经确定的,再怎么变着花样也是一样。比如荷兰风格派的很多内容我是从范圣玺的《中外艺术设计史》里面学到的、许多总结和意义我是从大卫瑞兹曼的《现代设计史》中学到;田自秉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同样也是对中国部分的最好补充。我同样非常推荐大家去看一些公开课和纪录片,这些图片视频化的内容要比干巴巴的文字更 助记忆。
?英语和政治?其实对于公共课,我没啥话语权,我也考的不高,中规中矩。就在这里分享一下我自己学公共课的规划和安排吧。
上理考的是英语二。我英语一开始是背单词和学习语法(长难句),起步时间在六月底,当时单词就是用墨墨app,语法就是跟着 ;集训的时候就是保持每天背背单词,不过也都是间歇性的背;集训完的暑假我是开始正式学习长难句;暑假结束后9月份我开始跟 的阅读的逻辑,开始训练阅读,并且同时准备翻译,好在英语二的翻译较简单,也没花费太多时间。10月国庆集训回来之后就正式开始刷真题,我只刷了英二的真题,从10年刷到17年;2010年的真题选择部分才拿了30多分,2017年就已经拿50分了,慢慢做着手感就上来了,这个时候我只做阅读,而且是精做,先按照考试的时间掐表做一遍,然后再通篇翻译一遍这个时候我也是坚持每天背单词,我背单词是碎片化背单词,利用碎片时间背单词,因为我其实起步的非常晚了,所以时间太紧张了。11下旬的时候差不多就开始刷真题了,真题刷了两遍到了12月初的时候,我就开始准备作文,我作文也是跟着 的课,然后会把从10-20年历年的作 写一遍,我会用ipad写下来,然后用微信小程序里的“微软爱写作”批改,它主要是指出一些语法和词汇错误。我觉得作文的批改非常重要!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能过做到词汇语法不出错就可以了,至于各类长句的运用还是适当追求,为了写长句子却通篇的错误单词和错误语法得不偿失,基础分拿到再拔高。
是词汇量和语法,单词一定要背,除了通过软件孤立的去记单词,最好的就是在做阅读的时候把不会的单词记录下来!根据语境去背单词,这样记得更牢固。而语法也要踏实的学,在第一遍做阅读的时候,把长难句抄下来,分析句子成分,用笔把翻译写出来,一定不要只是用嘴说,自己以为自己翻译的是对的,但实际上差距的非常远!
政治保6冲7。我政治是9月份开始的,一开始跟着 的课把政治过一遍,同时同步刷1000题,我就是看 的课刷 的1000题,1000题我刷了三遍,第三遍就是只刷错题,1000题要吃透,尤其是毛概细节很多,要学会归类,比如会议一类、文章一类等等。到12月份的时候我就开始背肖四肖八,我答题就只背了它,今年大题全部押中,肖老永远的神!政治其实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基本都是60-70分之间,如果自己有时间,可以拔高一下,但是还是建议多留些时间给英语和理论,保住基本的65分,冲一冲70分就行了,因为政治都是突击内容,只要跟着 走,就没太大问题了。
关于复试?现在,这部分内容不用看,等到初试成绩出来之后再看!上理复试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采用的是线上的复试,所有就只有面试没有笔试,但是线下复试的话是要考笔试的,所以手绘初试考完不能丢!面试主要是英语、专业问答、作品集。
首先是英语。英语是抽签制,抽到的都是专业问题!是的要用英语回答专业问题,没有那些常规的自我介绍之类的,初试结束后闲着没事可以练一下口语了。
然后是专业问答。一样是抽签制,也是关于专业的,我还被问到两本书,我也没读过,老师问我读过xxx,我说没有,又问我读过xxx,我也说没有,然后我就说如果有幸被录取,我会弥补自己的知识短处,还把老师逗笑了。
接着就是作品集。要好好做!现在五六月份,真的可以投投比赛,不然到后面哪有时间搞比赛,初试结束后就好好搞作品集!作品集就是让我自己介绍两个作品,老师再问些问题。
复试的时候其实最重要的是谈吐大方,不会没关系,大大方方的承认不会,虚心请教,千万不要不懂装懂!上理还是非常保护第一志愿的的,今年第一志愿进复试的全部录取了,计划29人,录了36人。
?1.我是在临考前2天才知道手绘是用理论用纸,我之前一直以为是b5的打印纸,当时心都凉了,好在我及时调整了一下排版,又练了一张!所以不论是不是考上理,一定要问清楚纸张!!!!2.关于彩铅和马克笔。上理的文件是要求用彩铅,不过我们问了老师,得到的答复是马克笔也可以,所以我们都是用的马克笔。3.别拖!我一直拖到8月份才正式开始,就我的进度跟人家差一大截,虽然说不要和别人比较,但是差的太多真的该好好反思,就导致我理论的中国部分直接放弃了,因此上考场额时候拿到理论试卷真的是从头发梢凉到脚指尖(不过好像准备了也答不出来活字印刷),反正别拖!!!千万别拖!!!!别觉得现在时间一大把,等到12月份面对没刷完的英语真题的时候,欲哭无泪!4.答题的时候看清楚再答,我就是那个反面教材,作文写跑题了!写完的时候读题才发现写跑了,没办法,只能全部划掉用最后剩下的一小行行写,反正最后出分的时候确实看出来我作文没得几分。5.别自我感动做无用功,看似在图书馆泡了一天,朝五晚九的,实际上学习12小时,有10小时在耍手机。别用学习时间来衡量学习结果,用学习进度来衡量!!6.对于时间的安排,我是以周为单位来安排,根据进度做调整!!要有一个宏观的把控!因为我觉得具体到天真的只适合自律极强的人,对于我这样的咸鱼只会一项都完不成!
?再看看过去一年,我很怀念。和高考不一样,考研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如果你现在再看高考,也不会觉得高考失败人生也就失败了,考研也是如此,它只是人生如此多的选择中的其一罢了,考不上没关系,二战或者直接工作,没什么大不了,人生不会就此戛然而止,压力是要有的,但是不要压垮了自己,放平心态,走好每一步,过好每一天,去拥抱考试的那天。
考研为的是一个结果,但收获的不仅仅结果,最重要的还是这个过程,其实我愿意把考研比喻为一辆开往目标城市的普速列车,车上的乘客都在期待着终点站,都在掐着时间向前走,而在这通往终点站的路途上,乘客们从一开始的陌生、然后开始慢慢接触,最后完全熟悉;这个时候,自己也开始注意窗外的风景了,当列车驶入终点站的时候,这段旅途结束了,但是没有结束的乘客之间的感情和刻在脑海里沿途的美景。
在这过去一年,我最最难忘的一定是在突围的日子,因为那个夏天,是属于奋斗和快乐的;让我铭记于心的也不是在突围一个个爆肝画图的夜晚,而是我在突围结交了新朋友、上课点奶茶、下课讨论吃什么、夜晚打车去撸串,这些忙里偷闲的片刻时光是真正串联起我的记忆;对于在突围学习的绘画技巧、理论技巧,助力了我的考试,但就和那列前往目的地的列车一样,他终归会时间淡去的,不会淡去的则是那个夏天所留下的美好的记忆;时至今天我依然和那群小伙伴保持着联系,我们也一起出去旅游过,去过恐龙园、去过长沙,因为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就回到了那个夏天,我愿意把突围的夏天永远的珍藏在心里,在这里要谢谢我的小伙伴们!苑老师、郑老师、杨老师、张美女!
所以,话说回来了。这趟列车终会驶向目的地,车上的我们也终会下车,当下车的时候,不论结果与否,都已经收获满满,我们开始走向不同的目的地,但都是向着明天出发。结果很重要,过程更重要,没必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认真地去享受奋斗的每一天,这样的充实是真的快乐,尽力去搏一搏,去拥抱每一天。这些对话,很有价值。
一样,他终归会时间淡去的,不会淡去的则是那个夏天所留下的美好的记忆;时至今天我依然和那群小伙伴保持着联系,我们也一起出去旅游过,去过恐龙园、去过长沙,因为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就回到了那个夏天,我愿意把突围的夏天永远的珍藏在心里。
和小伙伴一起吃饭、一起夜晚去啃牛大骨、一起点外卖等奶茶、一起唱k、一起上课摸鱼,这些碎片的闲暇时光才让我记忆最深刻。
tuweing design:今年的初试理论考题中,哪一个题目你回答的印象最为深刻,你是如何解答这道题目的?li:论述题的活字印刷,是让介绍活字印刷运作原理和意义。我当时拿到卷子的时候看到这道题我整个人石化了,是我完全没有准备的,大脑直接宕机。答题的时候,我就抽丝剥茧,我想到活字印刷,就想到了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于是我就用自己的话去形容,把字刻在单个的体块上,根据文章的需要去编排(答卷上的比这个详细,就是不断的扩充),然后又相较于雕版印刷更便捷、灵活等等;意义我开始发散思维,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印刷术进步、利于文化传播、降低成本、利于文献保存、一定意义上利于雕刻美术工艺的提高、艺术字等等,再去举例子去扩充观点。
tuweing design:对于你报考的学校而言,你觉得复习理论需要有哪些侧重点去重点攻克,或者说出题者对于试卷出题未来的趋势是怎样?li:不仅仅是上理,现在院校考察题目非常灵活;许多题目就属于自己完全没有准备到的地方,考察的重点就是知识储备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此时就是把自己之前学过的一些影响意义与题干进行结合,这就是对自己脑子里的知识的检索和运用,将吸收的知识拆解分离,组成自己的语言,成为新的理论的支撑;这里就要求在平时的理论学习中,不要过分依赖教辅材料,背诵的同时要学会用自己的话去总结,因为当用自己的话去总结的时候,不断的学习,其实就会发现很多话是通的,改变几个名词就可以成为另外一个作品的影响和意义。
tuweing design:今年的这个题目你平时有没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描述一下自己准备自己手绘快题的过程中的一些思路和感受?如果要给后面考生提供经验,你会怎样建议他们的手绘复习计划?li:上理考察的是小体量建筑、庭院景观、室内;三个方向同时考,三个是共通的,前期主要就是临摹,重点放在建筑形态、植物搭配、平面布局以及技法上;对于建筑多多临摹大师的作品,并且带着大师的设计理念去临摹。
tuweing design:你在面对复试考题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参考书籍可以推荐?li:看看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论文,同系的其他老师论文也看看,我面试的时候的专业问题就用老师论文回答的。
突围“针对性”设计考研
公众号:突围设计考研&设计理论考研studio
b站:突围设计考研
微博:突围设计考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