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专业考研成功上岸经验分享(中国人民大学一)
一、关于考研择校和定专业在考研的过程中,综合评估各种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是成功上岸的前提。首先,个人是否喜欢所选院校和专业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生本来就比本科难读,如果自己还不喜欢,上岸后将会经历非常痛苦的研究生生涯,其次是该院校的考研难度,我选择报考中国人民大学马院党史专业,首先是我并不讨厌本专业,党史专业读起来是比较轻松的专业,其次是因为我本科也是人大党史,有学科基础和本校生本专业生优势。
人大党史专业是自命题,考研竞争比较激烈,但是招生人数也更多,一直是马院第一,其实比起只招一两个人的反而风险更小,劣势在于,党史复试调剂的专业比起马理论来说更少。23年随着党史党建学院成立,党史从招18人缩招至13人,顺便一提,党史党建学院其实是以党建为主,未来党建专业可能越来越卷,分走党史专业的卷王也不一定哦。人大党史的分数分大小年,波动非常大,2019年375,2020年分数线389,2021年366,2022年402,2023年374,所以不要因为某一年的分数就望而却步或者放松警惕。初试专业是近代史(1840-1949)和政治学,近代史和考研政治的内容有重合,可以减轻复习的负担,同时初试考试也比较简单,基本不存在完全答不上的情况,言之有理即可,文科学科的同学更有优势,总体来说算是比较简单、好备考的专业。
二、初试复习经验人大党史是自命题,官方没有指定的教材,但是考研学姐学长的多年传承下,已经有完备的资料和备考模式了。关键就在于是否有充分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建议大家多看经验贴,多找前辈沟通经验,把资料尤其是近十年的真题资料找全了。
近代史
参考书目
仝晰纲 《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龚书铎《中国近代史1919-1949》
李侃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
近代史的考察,尤其是党史专业,1919年以后是重点,1840-1919年的历史只需要能够把握重大历史事件即可,当然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多丰富一下这段历史中的细节部分,虽然考察的科目是近代史,但是最近几年的考察还是以党史为主。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历史的大框架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不同时间段的时代主题是什么,历史分期的节点是什么,重大事件有哪些。我主要通过参考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国近代史》,摸清1919-1949的大致框架,一方面是因为这本书采用教材式的编写方式,详略得当,涉及国共、民主党派等多个主题,更加全面,能够 助我们建立对一段历史时期的准确立体的认知。可以从不同的主体(例如中共、国民党、民主党派、各列强帝国等等)的角度进行多线梳理。第二步,在摸清大概的时间脉络和框架后,就要在枝干中填入细节,结合名词解释的书籍,了解在一段历史时期发生的大大小小的各种事件,这个过程中就顺便把名词解释背了(不需要死记硬背,对于一个历史事件大概掌握就行,否则太多背不完)。第三步,就是要对重要的历史事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一是要应付简答题,而是为论述题积累素材。首先要判断什么是重要的事件,可以结合党史类的书籍来对比阅读,党史的角度和近代史的角度是不太一样的,例如整风运动在近代史类的通史著作中可能只是简单提及,但是在党史的角度确实经常考察的重要历史事件。在对比阅读的过程中,比较不同书籍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的关键节点、事件的意义评价的不同分析,形成自己的一套认知和话语体系,才算是真正把握了这一历史事件。最后一步,就是要进行学术问题的思考,例如国共关系,中共与共产国际的关系,中共对xxx问题的认识等等,其实就是准备论述题的过程,记忆史实只是最基础的一步,能够进行学理性的分析才算进入学术研究的门槛,因此这方面的考察不仅出现在初试的论述题中,还包括在复试的专业考察,复试的笔试题中。因为这部分的范围比较广,首先可以结合《中国近代史纲要疑难解析》(齐鹏飞主编)等类型的书籍进行复习,这是最基础的。其次可以看一些党史研究的论文,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看一些党史研究的前沿,党史研究的代表人物的研究,包括杨奎松、胡华,党的创建史方面可以看一下邵维正,国共关系以及国民党相关的研究可以看一下牛军、邓野,社会史方面的研究可以看一下金冲及。除此之外,建议看一下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以及三个历史决议,一定要清楚官方对一段历史或一个历史事件的定位、评价,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比一下不同的学术观点。
一些建议:
五个名词解释中会有一个是比较难比较偏的,可以在前面备考的时候先放一下,考前拿名词解释的书突击翻一遍。
其次一定要关注时政,例如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这一年政治、政治学理论和近代史的论述题都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为避免考生只会记忆课本知识而不会进行学理思考,今年来近代史和党史的考察都越来越灵活,不仅紧跟时事政治和研究热点,而且经常考察一些很大的命题(例如中共的土地政策、中共对现代化的探索和认识等等),面对这样的题每个人都可以有话说,但是也更加能展现个人的思考成果,所以学习的过程中记忆史实是基本功,但也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最简单的事,更要多思考,以一个问题来统领一段历史,形成自己的认识体系。
政治学
参考书目
杨光斌 《政治学导论》
杨光斌老师的论文合集
辅助书目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
因为政治学的知识比较宽泛,所以这门科目的考研,要坚持以杨光斌老师的《政治学导论》为基础,对书中的主要知识点都能够熟练记忆,就基本能达到及格水平。在记忆和背诵的基础上,要结合杨老师的论文或者其他政治学课程、研究,对每个知识点都做到“学懂”,什么是学懂呢,就是对每一个概念、原理、规律能够精准把握住核心词汇、核心解释,同时能够适当向外延展有关知识,例如什么是政治学,就是关于共同体的秩序问题,至于共同体,现代社会最主要的共同体就是国家,所以政治学研究也国家为根本,国家又是由不同层次的地方政府构成,所以政治学也研究地方政治问题,至于秩序问题,不仅涉及静态的制度体系,又涉及动态的国家能力,在国家层面要维护秩序最根本的问题是维护国家性和分配正义,因此政治可以解释为关于维护国家性和分配正义的体系与能力。
政治学的知识比较抽象,不同的教材对一个概念或者问题有不同的解释,在学习的过程中,不需要拘泥于字句的差别,可以对比不同的观点形成自己的观点,但是一定要注意把握核心概念和逻辑,可以用自己的观点来解释问题,但是这个观点必须有较强的解释力且逻辑自洽。
我在学习这门课大概经历了细——粗——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步学习政治学的知识,多写逻辑链,多记忆基础原理的内容,对每一个看不懂的知识点都积极查阅资料,第二阶段是对课本的知识大框架进行整理和背诵,对课本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能够大概记住哪个板块有哪些知识点,第三阶段就是扩充细节,对各种概念和原理都能比较详细的回答,同时结合论文思考一下政治学研究的问题。
一些建议:
从2022、2023两年的考研来看,政治学的考察也越来越灵活,两年的简答题中都出现了课本中没有的概念和知识点,所以想拿高分的同学可以扩宽视野,多接触一些政治学研究的前沿和当年热点问题。同时要多关注热点和时政来把握复习的重点,对于非政治学专业的同学如何把握热点,我的建议就是多关注杨老师的近两年的论文,例如杨老师最近几年的论文很多都是关于民主模式(包括中国的民主集中制)和历史政治学的,23年考研关于“民主”的知识几乎占到了总题量的一半,去年和今年的简答题中都涉及了史观、历史政治学研究方法的问题。
英语
我的考研过程中最大的功臣就是我的英语成绩,英语其实是很划算的科目,下一分功夫收获一分成绩,学得好以后不太会受到题目难易的影响,题目难也可以稳定发挥,反而可以与别人拉开差距。但是如果真要说我在英语学习中有没有什么学习小窍门或者tips,答案是没有。我最大的经验就是语言一定要以学懂、会运用为目的。
背单词:不要死记硬背,只背中文解释,而要背简单的例句。言语学习中,词汇一定要还原到语境中,否则词与词之间微妙的差距会让你很难判断什么情景下用哪个词,不仅容易背了忘,忘了背无限循环,还会导致写作时无词可用,阅读时感觉句子晦涩难懂。学习单词最终的效果一定是拿到一个单词能够轻松造两个句子。一开始大量背,等单词量达到一定4500-5000左右,可以在做阅读题中背。背单词一开始可能会很慢,但是一定要记住,单词就是背得越多,背得越快。
阅读:语言一定要多读,训练语感。可以一开始先不做考研真题的阅读,等单词量上来了、一篇阅读能够大概明白讲什么内容了再刷真题,真题宝贵,不能浪费。不需要太多考虑刷几遍真题,其实语言只是一种能力,能力足够强的话做英语阅读和做中文阅读一样,二刷的意义就不大了,所以英语阅读的核心衡量标准是读文章的轻松程度而不是刷题的遍数,一开始可能会有些困难,可以对照答案逐字逐句翻译,最后复盘一定要保证每一个句子都没有含糊的地方,英语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的飞跃,所以英语一定要今早开始准备,一天内不用学太多,保障每天都积累一点,短期内没有大的进步也不要着急。
英语日常学
习主要看语言能力和词汇量的提升,不需要纠结什么题型要分配多少时间,我在考前都没有完整写过一篇英语作文,所谓的模版其实非常生涩别扭,就事论事、开门见山的语言其实更受老师青睐。其实所有的题型归根到底都是对语言的运用,关键是沉淀自己,积累词汇,把握基础的语法并熟练运用。
政治
比较大热的政治考研资料选一个全程跟就行,我本人是文科生,所以政治没有很操心。
三、复试准备经验人大的复试是个非常大的天坑,很容易出现两级反转的剧情,一定要好好准备。首先人大马院不管是出分数线、复试办法、复试成绩都非常慢,人大尤其马院的复试和复试结果非常晚(23年直接在调剂系统开的当天才出),所以很难有时间准备调剂,出复试办法和复试时间间隔也很短,所以一定要提前准备复试,不然来不及。23年复试突然增加笔试,打了所有人一个猝不及防,本人就是准备复试太晚有被笔试坑到。同时复试没有指定书目,没有考察范围,我今年问了两个本专业的非出题老师,他们说的完全没有考到。
面试经验,党史的基础知识要有,更重要的是要有学术视野和问题意识,面试问题会很大,人人有话说,关键是谁能够抓住问题的核心,有逻辑地表达出来,关键是要展示自己的学术素养,人大老师非常看重这一点。英语面试也很重要,名校都注重英语成绩,因为好的学校往往有丰富的国外交换资源,鼓励学生出去交换。英语面试一般会问一个普通的生活化的题,保障人人有话可以说,如果老师对你有兴趣,可能还会问一个专业题,考察你的专业词汇。
面试要注意:要诚实,不会就是不会,糊弄老师会被一眼看穿;把握好时间,不要一个问题说太久,留出时间给老师提问,老师也希望提问来了解你;最好穿正装,总有老师会在意整个,如果遇见这样的老师,你穿便装ta会觉得你态度不认真。
?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