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二_人数(2019年全国研究机构中拥有研究生学历)

二、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热度持续高涨

2.1硕士研究生报名连续五年持续上涨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逐年增长,在毕业生就业压力、非全日制纳入统考、研究生招生扩张等因素的刺激下,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19年达到290万人,较上一年增加52万人,增幅达到21.8%。在2015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结束两年下滑趋势,之后开始迅速增长,5年来增加了125万人。

数据来源:教育部

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变化与经济发展和就业压力刺激呈现某种正相关属性,近几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有较大的变化。在2008年、2015年出现两次低谷,之后大幅反弹,报名人数出现连续增长。

数据来源:教育部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在转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模式的同时,经济增速开始放缓,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速6.7%。在新的发展模式下,毕业生对于提升自我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考研成为了更多毕业生的选择。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较上一年增加14万人,高校毕业生数量近20年来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高校毕业生规模的扩大,成为考研群体增加的重要推手。

数据来源:教育部

2.2各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均呈现上涨趋势

2019年河南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23万人,增幅超过25%,是近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

数据来源: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2019年湖北报名人数达到14万人,增幅达到19%,同样是近几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其中报考学术型硕士人数57152人,报考专业型硕士人数为86934人。报考考生中应届生人数为87267人,占比60.6%,非应届生56819人,占比39.4%。

数据来源: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辽宁省研究生报名人数在逐年上升,但因为每年报名人数的增量差距较小,报名增长率在下降。2019年共有109567名考生进行了现场确认,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为64555人,占比为58.9%,非应届本科毕业生为45012人,占比41.1%。同时,全国报考辽宁省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考生共有111110人,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为61292人,占比为55.2%。非应届本科毕业生为49818人,占比为44.8%。

数据来源:辽宁省教育考试院

河北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147188人,增幅达到22.07%,是近5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

数据来源: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江西省11个报名点共接纳报考2019年全国各招生单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78531人,比上一年的62910人增加了15621人,增长24.83%。

报考人员中,全国统考生63830人;管理类联考考生10166人;法律硕士联考考生4535人。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1152人,占90.6%,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379人,占9.4%。

数据来源: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2.3就业难加剧,往届生占比接近半数

2018年往届生占比达到45%,接近半数,非全日制招生纳入统考之后,往届生占比进一步扩大。

数据来源:教育部

在辽宁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中,往届生占比达到41%,2016年仅为34.5%,三年时间提高了6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辽宁省教育考试院

河北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中往届生占比43%,在2016年往届生的占比还仅为32%,三年时间幅度增加了11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2.4研究生报录比降低

虽然报名人数大幅增长,但研究生报录比整体呈下降趋势,也就是竞争难度并没有增加。其中2009年报名人数的下滑、但招生数量继续增长,导致报录比降至2.8:1,随后几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报录比有所上升,到2013年达到3.3:1。在2017年非全日制纳入统考,考生数量大幅增加,报名数量达到212万人,录取72万,报录比再次降到3:1以下,达到2.9:1。

数据来源:教育部

2.5就业依然是读研首要动机

根据考研动机调查显示,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首要动机为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占比36%;其次是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占比21%;第三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占比17%。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而在对于考研回报预期的调查上,对于读研之后是否可以达成预期目标,68%的考生认为有一定 助,但不能保证实现,仅有31%的人认为可以实现预期目标。随着研究生报名人数的增长,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考生对于投入回报的预期变得理性。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2.6赴美留学申请量再次负增长

在2011年以前,赴美读研的申请量增长率在不断攀升,但随后几年,申请量开始趋向于负增长,说明赴美读研的高速增长期结束,出国读研的热度大幅下降。下图可以看到,自2012年之后,赴美读研申请量除2015-2016学年小幅回升以外,2016-2017学年再次负增长。

数据来源:美国研究生委员会

三、招生数量大幅增加专业硕士成为研究生教育主体

3.1研究生招生人数突破80万人,增幅达到近10年最高

研究生招生人数在逐年上升,在1978年,研究生招生10708人,到2017年招生数量达到806103人,40年间,招生数量增加了75倍。

数据来源:教育部

2017年由于将非全日制纳入统考,招生数量大幅增加,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从59万人增长至72万人,博士招生从7.7万人,增长至8.4万人。

数据来源:教育部

博士研究生招生在1998年至2003年之间增长迅速,年均增幅在25%左右。从2004年开始增幅有所趋缓,每年平均增幅在4%左右。

数据来源:教育部

2007年以来的近十年里,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每年的增长率大多维持在4%左右,而在2017年硕士研究生增幅扩大至22%,博士研究生增幅扩大至8.5%。

博士研究生招生在1998年至2003年之间增长迅速,年均增幅在25%左右。从2004年开始增幅有所趋缓,每年平均增幅在4%左右。

数据来源:教育部

3.2超过半数一流大学大幅提高研究生招生规模

双一流启动后,高校发展进入新的竞争阶段,著名大学在稳定甚至缩减本科培养规模的同时,均大幅扩张研究生教育。从一流大学公布的2019年招生计划看,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有28所高校大幅增加了招生计划。

数据来源:各高校官网整理

复旦大学从2017年开始增加招生计划1800人,达到5500人,其中招生计划中增加了非全日制学习方式。2018年招生计划与2017年基本持平,在2019年招生计划数又增加700人,达到6300人。

数据来源: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兰州大学从2017年开始同样大幅增加招生计划,达到4000人,比上一年增加820人。但在2018年减少了300人。在2019年招生计划再次增加,增长到4200人。

数据来源: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重庆大学在2017年招生数量大幅增加,达到5000人,比2016年增长1000人。2018年招生计划持平,在2019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又增加了300人,达到5300人。

数据来源:重庆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招生计划从2016年的3900人增加到5000人。2018年招生计划不变,2019年增加700人,达到5700人。

数据来源: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中国农业大学招生计划从2018年开始有明显增长,到2019年人数达到2800人,连续两年增加400人左右。

数据来源: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大,研究生教育的生源规模明显增加,在研究生录取比例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研究生招生规模必然要增长。2017年初,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保持研究生培养规模适度增长,千人注册研究生数达到2人,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到290万人”。这意味着,未来几年研究生扩招的趋势很有可能还将持续下去。

3.3工学分数线逐年下滑

3.3.1工学招生占比最大

从各学科招生情况看,工学、管理学、医学占比最高,在2017年招生数量达到25万、11.6万、7.5万人,占比分别达到34.6%、16.09%、10.4%。

数据来源:教育部

从历史数据来看,工学、理学占比呈下降趋势,在2000年工学占比42.5%,到2017年下降了近8个百分点。理学在2000年占比12.38%,到2017年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仅占7.28%。而教育学、管理学比例上升最大,教育学从2000年2.7%上升至7.4%,管理学从2007年11.96%上升至16.09%。

数据来源:教育部

3.3.2工学分数线持续下降,医学、法学、管理类专业学位呈上涨趋势

工学招生体量最大,但报名人数明显不如管理类、法学类、医学类专业,大量高校工学类专业出现报名人数低于计划数,甚至无人报考的局面。整体来看,工学分数线逐年下降,医学、法学、管理类专业学位分数线成上涨趋势。从一个侧面说明,工科毕业生本科毕业就容易有一份较好的工作,但是大量社会科学专业,即便是211毕业也未必理想,不得不通过提高学历增加竞争力。

数据来源: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录取分数线在报名热度逐年增加的趋势下,呈上升趋势。

数据来源: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3.3.3高校热门专业中多为管理、法学、经济学门类专业

山东大学2018年研究生报名前十个热门专业中,管理类占4个,医学类占3个,法学占2个,工程类仅有1个。最热门专业中工商管理报名人数2013人,录取475人,报录比4.2:1。唯一上榜的工程类专业电气工程报名人数238人,录取61人,报录比为3.9:1。

数据来源: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

兰州大学2018年报名人数最多的前十个专业中,占比最多的是,管理类、医学类各占3个,其中报名最多的是工商管理,达到1800多人。

数据来源: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

深圳大学报名人数最多的前十个专业中,管理类占3个,工学占4个,其中计算机类相关专业较多。法学类占2个。热门专业中,报名人数最多是会计专业,达到578人,录取96人,报录比为6:1。

数据来源: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

上述高校热门专业中,统计包含非全日制专业,人数较多的一般是工商管理。南开大学全日制专业报名人数最多的为法律(非法学)、金融和法律(法学)、企业管理、会计和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数据来源:南开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研究生志愿采集系统数据显示,报考热度最高的专业中,工商管理,法律(非法学),会计、金融等专业在各高校中出现频率较高,可见,考生在报考专业时,就业前景是多数考生考虑的首要因素。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研究生信息采集系统

2018年浙江大学各院系的硕士研究生报录比中,经济学院报录比11.3:1,光华法学院报录比9.3:1,公共管理学院报录比7.2:1,而能源工程学系、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光电信息工程学系报录比仅为3:1、3.9:1、3.3:1。

数据来源: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2018年北京邮电大学各院系的硕士研究生报录比中,经济管理学院报录比3.9:1,电子工程学院报录比2.7:1,人文学院和自动化学院报录比都是2.3:1,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报录比仅2.1:1。

数据来源: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2018年中山大学各院系的硕士研究生报录比中,护理学院报录比为6.9:1、法学院报录比为9.5:1,管理学院(不含mba)报录比为6.8:1,而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工学院仅为2.4:1、2.4:1、2.2:1,物理与天文学院报名22人,录取45人,报录比0.5:1。

数据来源: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从各院系的报录比来看,医学、法学、管理类院系均高于工程类院系,而且差距悬殊,报考热度对比明显。

3.4专业型研究生成研究生教育主体

3.4.1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研究生总体中占比首超50%

我国从2009年开始全面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但在扩招之初,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并不高,社会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认可度低。经过几年的发展,考生报考意愿不断提升,专业研究生的比例日益提高,在2017年招生人数首次超过学术型研究生。

数据来源:教育部

3.4.2专业硕士规模持续扩大在硕士研究生占比接近6成

2017年专业型研究生总量42.5万人,专

业硕士占比99.3%,达到40.2万人。硕士研究生中,专业硕士占比达到56%,2009年以来专业硕士规模首次超过学术型硕士。

数据来源:教育部

3.4.3考生倾向于选择专硕是因为可以获得更多专业技能

根据调查显示,报考专业型硕士意愿更高,达到56%。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数据调查

考生选择专业硕士首要原因是因为可以获得更多专业技能,其次是由于难度低于学硕而选择专业硕士,第三是因为学制时间短。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数据调查

3.5担心社会认可度,多数考生不愿意报考非全日制

非全日制研究生从2017年纳入统考以来,很多高校一直面临生源不足问题。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数据看,生源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北京邮电大学非全日制专业中,大量专业的录取人数远远超过上线人数,说明招生基本上靠调剂来完成。其中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上线4人,录取108人,电子与通信工程上线3人,录取82人,软件工程上线2人,录取35人。管理类专业情况有所好转,工商管理专业上线59人,录取135人,工程管理上线109,录取111人,基本持平。

数据来源: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

中山大学部分非全日制专业则没有招到人,测绘工程招生计划5人、环境工程招生计划15人、材料工程招生计划数10人、金融工程招生计划数15人,化学工程招生计划数10人,但最终录取均为0人。法律硕士(非法学)、会计硕士招生计划数和录取数基本持平。

数据来源: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

山东大学非全日制招生同样存在缺额情况,社会工作计划招生20人,录取6人,法律(法学)计划招生50人,录取13人,会计计划招生20人,录取8人,新闻与传播计划招生36人,录取8人,电气工程计划招生35人,录取11人。

数据来源: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

从调查来看,对于非全日制纳入统考,统一标准,近半数考生认为对自己没有影响,不考虑非全日制。仍有近四分之一的考生不清楚该政策。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数据调查

虽然大量高校的非全日制专业招生靠调剂来完成,但调查显示,超过7成的考生并不愿意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数据调查

而对于不愿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的原因,46%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目前多数事业单位的招聘要求为全日制研究生,随着2017年招收第一批列入统考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与关注。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数据调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01.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