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政治密押分析题_中国(2019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万学
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从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出发,我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并同有关各方多次深入交换意见。我高兴地看到,这一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欢迎和认同,并被写进了联合国重要文件。我希望,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
——摘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年4月10日)
材料2
展望未来,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前景广阔。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将为非洲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与手段,将为中国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非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将保持升势,“龙狮共舞”携手振兴的趋势不可阻挡。在《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指引下,中非双方将致力于提高非洲的自主发展能力,更加注重改善非洲的民生和就业,更好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未来双方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贸易投资、能源资源开发、农业、环保等领域的强力合作,则意味着巨大的投资和贸易机遇。但要抓住机遇,实现成果共享,首先要进行责任共担,共同补齐风险防控这个短板。
一是尽快缔结和更新与非洲国家的双边投资保护协议,维护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利益。鉴于中非之间现有的双边投资保护协议存在明显缺失,以及中国在非洲大陆国家利益急剧扩大的前景预判,中国须加快与非洲国家缔结与更新投资保护协议的步伐,以法律手段规避非洲国家政治和商业风险。尤其应将安哥拉、赞比亚、刚果(金)、肯尼亚、南苏丹、乌干达等国作为缔结新条约或更新双边投资保护协议的重点对象。
二是加强中非在安全领域的合作,推动中国安保力量走进非洲,为中非合作保驾护航。为贯彻实施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大行动”之一的和平安全行动,应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中国在非洲的安保体系进行顶层设计;设专门机构负责与联合国、非盟、非洲地区组织、非洲国家等多层面的安保事务协调工作;在军队、武警和警察难以赴非洲保护中国利益的情况下,大力扶持民营安保企业走进非洲并做大做强,成为从事中国在非利益保护的重要力量。
三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防范汇率风险。一方面,抓住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非洲发展融资需求较强的机遇,积极推动境外人民币贷款,鼓励企业在非洲国家以跨国并购、建立经贸合作区或产业园等形式,在产能合作、扩大市场等领域用人民币直接投资,逐步改变当前对非投资中以外币投资为主的局面。另一方面,扩大在更多的非洲国家直接使用人民币的范围。推动货币互换和跨境人民币结算,完善跨境人民币清算体系建设,提高对中资企业走进非洲的服务能力。
四是创新投融资模式,降低债务风险。由于直接投资不会加重主权债务负担,所以应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来加大对非直接投资的力度。采取援助和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减少非洲国家对外援的依赖, 助其实现独立自主的发展。所谓援助和投资相结合就是将援助和国家发展战略契合度高的直接投资项目捆绑,将中国援外资产转化为中资企业参股控股的战略资产,提高援助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通过前期开发和投资运作,带动中国基建企业以直接投资的方式参与后续运营管理,提升项目的可持续性和中国的影响力。
五是保持定力,突出优势,通过国际合作化解竞争风险。尽管国际对非合作充斥着浓烈的竞争气息,但中国应保持战略定力。一方面,保持自我优势,在对非合作中突出探寻适合非洲发展需求的合作方式、内容和项目,加强与非洲政治精英、媒体智库和民间团体的交流,化解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继续探索三方合作/多边合作的途径,但中国要牢牢掌握主动权。
——摘编自《人民网》(2018年10月17日)
请回答:
(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5分)
(2)认识和处理中国和非洲的关系体现了什么矛盾分析法?(5分)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小岗,与时代同行——“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40年变迁的改革启示
安徽小岗村,因改革而活,因改革而兴。
40年来,改革大潮奔涌浩荡,小岗人虽一度也有彷徨徘徊,却始终坚守改革初心,奋楫争流,与时代同进步。
恰似一个缩影,又如一个隐喻,小岗四十载的变迁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生动写照,小岗的前进之路也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
改革决定命运:从“一声惊雷”到“多点开花”
40年前,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让小岗村民缺乏生产积极性,“上工像绵羊,休息似倒墙,一年累到头,还是饿肚皮”。为了吃饱饭活下去,1978年的冬天,严金昌等18户农民凭借敢为人先的勇气秘密商议分田单干,按下了“大包干”的红手印,也定格了中国农村改革的起点。
巨变的背后,是毫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代共进步的发展轨迹。
从“一声惊雷”到“多点开花”,这不仅是小岗的改革轨迹,更是中国改革不停步的“缩影”。
改革并非坦途:从“认识起伏”到“人心思进”
当年小岗人的创举,使小岗蜚声天下。纷至沓来的学习考察团,让小岗所在的凤阳县不得不把学校腾出来接待住宿,小岗人在光环之下也一度陷入了改革的“快活三里”。
2003年,“大包干”20多年后,小岗村陷入发展困境。全村人均收入仅2000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村集体欠债3万元,村里连续多年没有选出“两委”班子,乱建房、乱倒垃圾普遍……
改革不会一劳永逸。在起起伏伏中,小岗人逐渐形成共识:“社会不断发展,小岗得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行呐。”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唯改革才有出路:从改革地标到精神高地
2018年金秋,中国农村改革40年暨中国乡村振兴高层论坛在小岗开幕,与会的专家济济一堂,畅谈乡村振兴,总结改革得失。
40年来,小岗村受到过“发展太慢”的指责,甚至还有种种曲解。敢闯敢试的“大包干”精神是否过时?今天的小岗又有着什么样的时代价值?
“小岗是改革的精神高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小岗‘大包干’精神仍然不过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刘奇认为,小岗“大包干”成功的背后是小岗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是党和政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担当的为民精神,这些构成了小岗精神的重要内涵。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关键期,小岗精神仍熠熠生辉,有着非常现实的针对性。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小岗村考察时强调,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虽已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从当年18位“大包干”带头人到今天小岗新18位致富带头人,两个“18”不仅是历史的巧合,更是改革精神的传承与接力。
  ——《新华日报》(2018年10月15日)
材料2
40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从此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世界的面貌也为之一变。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书写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4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推动了中国和世界的共同发展进步。
  历史昭示我们,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人民日报》(2018年4月11日)
请回答:
(1)结合小岗村40年的变迁,如何看待“改革并非坦途”和“唯有改革才有出路”?(6分)
(2)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4分)
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始于一八四三年(鸦片战争后三年),但由一八四三年到一九一七年,七十四年之久,影响主要限于欧洲,全世界大多数人还不知道有所谓马克思主义。……那时我们中国除极少数留学生以外,一般人民就不知道。……以前有人如梁启超、朱执信,也曾提过一下马克思主义。……不过以前在中国并没有人真正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
——摘自《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材料2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凭着坚船利炮野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
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
在这个历史大潮中,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个勇担民族复兴历史大任、一个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人间奇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
实践还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可以告慰马克思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正在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
请回答:
(1)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是什么?(4分)
(2)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的?(6分)
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们,指出:“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62年前的1956年夏天,交通大学师生员工响应党和国家号召,6000多人手持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字样的粉色车证,乘专列从上海迁往西安。至1957年,全校大部分专业及师生迁至西安。没有中断任何教学,没有迟滞一届招生,交通大学服从党和国家的安排,也在党和国家的精心安排下,创造了中国高教史上的奇迹。
从黄浦江畔的十里洋场,到黄土地上的寂寥古城,从东南自古繁华、已经扎根半个多世纪的上海,举校迁往三千里之外、之前没有任何姻缘的西安,这期间,在物质上和心理上要经历多大程度的落差,也许只有亲历者才能知道。但是只要党和国家一声令下,许多老教师义无反顾地卖掉了上海的房产,携妻负子来到西安,有的老教师身患糖尿病,一边打着胰岛素一边身先士卒搞实验。教授带头西迁,学子踊跃随行,在田野四围的简陋校舍中迅速开展教学和科研,扎根黄土地艰苦奋斗。这种无私的大局观,前所未有,后亦罕见。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是祖国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拧”,“先大家后小家,把国家的需要,当成自己的责任,当成年轻人的责任,当成知识青年的责任”,交大师生的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在任何时代都足以光芒四射,令人热血沸腾。也正是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交大人塑造出了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西迁精神。并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几乎以一己之力,撬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格局,改变了西部没有规模宏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的面貌,又在后续的岁月里,引领和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蓬勃发展。
由于西高东低的地理特点和特殊历史背景,向西行进,在中国从古至今就带有一种开拓和决绝的意味。古有张骞凿空、玄奘西行,今有人民解放军进新疆、西部大开发,而交通大学的西迁精神承前启后、卓然而立。它与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张思德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共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脊梁中光芒万丈的一段。
精神立则人格立,精神强则国家强。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程,西部能不能兴旺繁荣,决定了中国梦实现的速度和高度。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背景之下,西安交大、陕西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都将承担起更加重要的使命与责任。而西迁精神,必将鼓舞更多有开拓和奉献精神的国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沿着前辈们爱国和奋斗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开创足以慰藉家与国的伟大事业和幸福生活。
——摘编自2018年1月9日 《光明日报》
请回答:
(1)如何理解“先大家后小家,把国家的需要,当成自己的责任,当成年轻人的责任,当成知识青年的责任”?(5分)
(2)“西迁精神”对我们择业有何启示?(5分)
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进博会根植于更高开放水平的中国市场,面向的是更加广阔的世界空间;办好进博会,是世界各国的机遇,也是中国自己的机遇
在外滩观浦东夜景,去黄浦江畔赏世博风光,这是很多人造访上海时体验当地特色、触摸发展脉络的方式。11月5日,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口号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拉开帷幕,3600多家参展企业齐聚上海,让去虹桥“四叶草”看展览,成为领略这座城市乃至这个国家开放魅力的崭新体验。
在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上,82个国家、3个国际组织同台亮相,向世界传递出共谋发展、 未来的理念;在企业商业展上,贸易产品琳琅满目,一批新技术、新产品首次展示;在首届虹桥国际贸易论坛上,各界人士竞相参与,为推动全球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建言献策……可以说,“高质量”“高品质”“高水平”的进博会,既是中国消费者邀约世界的盛会,也是国外商品近

距离接触中国市场的良机,更是世界各国加强经贸合作的平台。
有人这样描述来进博会的意义,进博会是“中国搭台,世界合唱”。“探求中国市场需求的绝佳平台”“期待分享中国发展红利”“对检验产品创新和技术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可见,进博会的巨大吸引力,不仅在于这是世界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宝贵商机,更来自各国企业对中国市场前景的共同判断。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根植于更高开放水平的中国市场,面向的是更加广阔的世界空间。
诚如一位国外观察家所言,进入中国市场“不是想不想去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去的”。为什么对跨国公司来说,“只有进入中国才能成为‘全球性选手’”?从表面看是因为中国市场的巨大规模,但从更深层次来看,中国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意味着难以估量的消费潜力,是难能可贵的“中国机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6年,按照不变美元价格计算,中国最终消费对世界消费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23.4%,未来15年预计将进口24万亿美元的商品,中国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而这种潜力将在首届进博会上进一步得到释放。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05日
请回答:
(1)结合当前国际环境,分析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题的现实意义。(5分)
(2)如何理解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搭台,世界合唱”?(5分)
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
要加强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结合,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运用,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抓住民生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难点,加强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卫生、体育、住房、交通、助残养老、家政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创新智能服务体系。要加强人工智能同社会治理的结合,开发适用于政府服务和决策的人工智能系统,加强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和公共需求精准预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人工智能在公共安全领域的深度应用,加强生态领域人工智能运用,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要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研判和防范,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要整合多学科力量,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社会问题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科技前沿知识,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规律和特点,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形成工作合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01日)
请回答:
(1)为什么说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6分)
(2)试用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为什么“要加强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结合”。(4分)
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倾力守护“中华水塔”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有着“中华水塔”的美誉,而守护这一“中华水塔”的主力军,是三江源头、江河两岸的天然林植被,是那些放下斧头油锯、扛起铁锹树苗的护林员们。
荒山绿了
南北山从不毛荒岗变为如黛青山,西宁“逆袭”成为“国家森林城市”
大变化主要源于大工程。1989年,青海省启动实施了南北两山绿化工程,此后一直由省委书记或省长任指挥部总指挥。青海省级、西宁市级各单位分片划定承包区,开展荒山绿化工作。2000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实施后,南北两山绿化工程在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资金的支持下,荒山绿化速度明显加快。截至目前,两大工程累计绿化荒山31万亩,南北山逐步从不毛荒岗变为如黛青山。
南北两山“变脸”背后,除了给力的天保工程好政策,还有很多人的超常规付出和体制机制的创新。
生态好了
“中华水塔”水量更足水质更清,珍稀野生动植物明显增多
“北山林区是黄河上游水源涵养林区,是青海省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北山林场场长赵昌宏介绍,天保工程实施后,林场恢复了2个营林区,建立了8个天然林保护工作站和38个护林点,组建了森林管护队、森林消防专业队、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三队合一”的森林防护专业队,林场的主要职责转为植树造林、管护好林子。
不光是北山林场林区,整个青 保工程区内,野生动物尤其是珍稀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都逐步回升,国际濒危野生动物雪豹、金钱豹频频出现在三江源腹地;在青海湖周边,极度濒危野生动物——普氏原羚的数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300只恢复到近2000只。青藏高原特有的藏茵陈、大黄、秦艽、雪莲、兰花等珍稀植物也呈现恢复性增长。
森林被誉为“绿色水库”,青海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大约提高了6.2%,“中华水塔”的水也更足更清了。黄土高原丘陵区和三江源地区重点(典型)区域监测数据表明,青海省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源涵养功能突显。
群众富了
提供生态护林员岗位6500多个,发展林下经济、旅游、种苗培育等产业。天保工程不仅改善了林场职工的待遇,也带富了周边群众。北山林场林区内有加定镇和巴扎乡2个乡镇14个行政村,总人口1.4万人。赵昌宏介绍,天保工程实施后,面对管护任务重、林牧矛盾突出的现实,他们从全林区39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择优选取了253户贫困户,担任天保工程护林员和公益林护林员。
——《人民日报》(2018年09月01日)
材料2
一些地方党政领导为了政绩,重发展而轻保护,充当企业违法排污的保护伞,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实施造成较大阻碍,一些地方环境公益诉讼面临立案难、举证难、鉴定难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近年来,我国建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实践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众利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一些地方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进展
联合巡查分12组,对31个省(区、市)全覆盖。本次巡查重点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批示要求进行整治的自然保护区(地)、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各类自然保护地、媒体曝光或审计通报的自然保护区以及问题突出的其他自然保护区,核查内容包括:2017年以来新增的违法违规问题核查整改情况;“绿盾2017”专项行动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机构建设、人员保障、资金保障等情况;“绿盾2018”专项行动问题台账的建立和销号制度执行情况等。
为保证巡查工作有的放矢,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结合各地上报的“绿盾2018”专项行动工作报告和前期暗访明查掌握的信息,对全国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筛选出列入巡查范围的自然保护地及其问题清单,而不是由地方选择巡查对象和问题点位,具有抽查性质。各巡查组将深入实地进行检查,核实存在问题的点位。
巡查工作设立举报电话并在当地主要媒体公布,广泛征集违法违规问题线索,并邀请媒体记者随行跟踪报道,向社会公开巡查工作进展。为确保强化巡查效果,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将对查处和整改问题不力的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进行公开约谈,督促其整改。
——《人民日报》(2018年09月13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的“倾力保护”和材料2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说明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性。(4分)
(2)“中华水塔”守护,给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哪些启示?(6分)
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西柏坡精神由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是指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驻西柏坡期间,所体现和创立的一系列革命精神。由于它产生于中国革命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决定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它集中体现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体现了头脑清醒、目光远大的胜利者图强自律的精神。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永不停步,将革命进行到底;执政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务必”,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团结高效,加强党的集中统一。它的核心是教育全党要经得起新的历史阶段的考验。它的实质是巩固和加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地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西柏坡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摘自《毛泽东选集》
材料2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要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97年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建设好我们这样的大党,领导好我们这样的大国,中央委员会成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至关重要,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历史眼光、强化理论思维、增强大局观念、丰富知识素养、坚持问题导向,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思考和把握,做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摘自《新华日报》( 2018年1月06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说明“西柏坡精神”对于新时代党建有何启示?(5分)
(2)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到“三个一以贯之”是至关重要?(5分)
9.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8年,我国的宪法进行了重新修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旧宪法已经无法满足这个时代的要求了,为了能更长远的发展,推动我国的强大与进步,进行了宪法的修订。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先后4次对1982年宪法即我国现行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修正,共通过了31条宪法修正案。总的看,4次宪法修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发展成果。通过4次宪法修改,我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与时俱进,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力推动和加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宪法修正案(草案)将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到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是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和方式的新飞跃。作这样的修改,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同时,在宪法第一章《总纲》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已于2015年7月1日通过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又作了修订,将宪法宣誓制度在宪法中确认下来,有利于促使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也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
——摘编自《搜狐网》2018年6月20日
材料2
近一段时期以来,“霸座”现象接连成为社会热点。在“霸座男”受到各界口诛笔伐之后,又出现了“霸座女”:2018年9月19日,在永州到深圳北g6078次高铁上的一名女性强行坐到了靠窗座位,当列车工作人员协调座位时,却遭到了女子的“强词夺理”,霸占座位不肯让座。除此之外,甚至还有“霸座大爷”和“霸座老太太”。9月3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公布了8月份新增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公示,新增因严重失信行为而限制乘坐火车严重失信人247人,高铁“霸座男”孙赫出现在“黑名单”中。根据规定,孙赫将在180天内限制乘坐所有火车席别。
对于“霸座女”的处罚措施则包括:铁路客运部门将根据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下发《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火车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的规定,在铁路征信体系中记录9月19日g6078次列车旅客周某某信息,并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购票乘坐火车。该旅客将自公示期满无有效异议之日起,180天内无法购买火车票。
“霸座”现象及其后续的处罚措施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有关专家。杨建顺认为这当然是违法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得很清楚,霸座者破坏了公共秩序,所以其违法性质是非常明确的。这既是不厚道、不诚信的行为,又是违法的行为。这种行为首先违反了合同法,铁路部门卖给霸座者的票在哪里,霸座者就该坐哪里,这是乘客应该履行的合同义务,这个合同义务不光受契约约束,也受合同法保护。霸座者违反了这个约定,有可能给其他乘客造成权益损害,这就涉及到另一部法律,就是侵权责任法。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9月25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分析我国宪法的地位。(4分)
(2)根据材料2,阐述如何解决霸座等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6分)
10.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经济全球化并非一帆风顺,逆全球化总是如影随形。18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什么时候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世界经济就繁荣发展;什么时候逆全球化抬头,世界经济就低迷不振。作为逆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贸易保护主义害人害己,没有赢家。1930年,美国胡佛政府出台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大幅提高超过2万种外国商品的进口关税,以期减少进口,出清国内积压产品。然而事与愿违,贸易伙伴国纷纷进行反制,使美国对外出口急剧下降。这一保护主义政策被历史学家认为是使美国深陷大萧条并给全世界带来大灾难的原因之一。当前,美国不顾世界各国反对,大范围挑起贸易战,成为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美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战所造成的损失,可能会使全球经济增速连续3年降低0.5%,全球gdp将因此损失约4300亿美元。美国本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最大受益者,现在却成为国际经贸规则和经济全球化的破坏者,个中缘由可以概括为三点。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10月17日
材料2
今天,人类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人类文明达到了以往难以想象的高度,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之所以如此,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力大发展,推动形成了一体化的世界。然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严峻挑战。特别是去年以来,美国频频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表现出明显的逆全球化倾向。人们不禁担心,经济全球化会不会发生逆转?世界经济的大海会不会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当然不会。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经济全球化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各方利益,是大势所趋。”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民生福祉提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18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生产方式从手工业迈向机器大工业,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进入19世纪下半叶,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生产力新的跃升,除了商品贸易,跨国公司开始在世界范围组织生产和销售,各国经济联系愈加紧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蓬勃发展,资本、技术、人员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加速流动,推动经济全球化达到新的历史高度。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充分印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预言:“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现实地看,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劲动力。伴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各国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国际经济交流合作日益广泛。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繁荣发展。1990年到2000年,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速为4.05%;如果把时间维度扩展为1990年到2010年,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速则加快至5.51%。借助经济全球化创造的生产力,全球减贫事业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本世纪初以来,在联合国主导下,国际社会制定和实施了千年发展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11亿人口脱贫、19亿人口获得安全饮用水、35亿人口用上互联网。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经济全球化与科技进步互促共进,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突破,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人类社会正迎来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10月06日
请回答:
(1)为什么中美之间可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4分)
(2)为什么说:“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回答时代之问”?(6分)
1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舞台。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从来没有动摇。我国公有制经济是长期以来在国家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积累了大量财富,这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必须保管好、使用好、发展好。我们强调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写入了宪法、党章,这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任何否定、怀疑、动摇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言行都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新一代民营企业家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人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精神,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还要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11月1日
材料2
党中央历来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今年以来实施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措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提振了市场信心。但也要看到,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有的民营企业家形容为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应该承认,当前一些民营经济遇到的困难是现实的,甚至相当严峻,必须高度重视。只有正确认识民营经济的发展困难,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困难,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更大发展。
正确认识民营经济的发展困难,就要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这些困难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一定能在发展中得到解决。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写入了宪法、党章,这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现在,有些部门和地方对党和国家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大政方针认识不到位,工作中存在不应该有的政策偏差,在平等保护产权、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对这些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解决,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变压力为动力。民营企业自身也要练好内功,聚焦实业、做精主业,提高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增强在风浪中搏击的本领。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4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分析“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是有机统一的”蕴含的哲学原理?(6分)
(2)上述事例对于我们从事生活实践有何启示?(4分)
1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适应和引领新时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要靠创新。要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提升科学中心集中度和显示度,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要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提高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要把“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合作建设面向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联盟和科技创新基地,为各国共同发展创造机遇和平台。要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规则制定能力。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解决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构建完备的人才梯次结构,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加强人才投入,优化人才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5月28日)
材料2
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启动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鼓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国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强雾霾治理研究,推进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
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改革科技管理制度,科研项目绩效评价要加快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对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措施。探索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要抓紧修改废止;有碍于释放创新活力的繁文缛节,要下决心砍掉。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要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开放创新资源,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打造“双创”升级版。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优质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将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税收优惠政策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推动人力资源自由有序流动,支持企业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拓宽外国人才来华绿色通道。集众智汇众力,一定能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3月5日
请回答:
(1)为什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要靠创新?”(5分)
(2)结合材料分析,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5分)
1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国近代化是伴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展开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走向近代化的道路。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近代工业化的启动与第一波的推进,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科学教育及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系列深刻变动。但由于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当时国内外的环境决定了其只能畸形发展,洋务运动不可能独立完成中国近代化的任务。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为挽救民族危亡,资产阶级维新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是19世纪末中国仿效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全方位向西方学习的一次运动。西学的内容和态度都发生质的变化。洋务运动时期是船坚炮利的西学观,只有少数有识之士和洋务派参与;戊戌变法时期的西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各个领域;在戊戌变法过程中,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以“上谕”的形式肯定西学,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合法性,这意味着,清王朝公开把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及西学放在“师尊”的地位,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戊戌变法,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第一次较客观地正视自己、评价自己在当时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现状,从而引导国人开始转变观念、摆正位置、调整好心态,较客观地认识当时的世界局势,使国人对西学的优势地位开始普遍认同并付诸实施。
许多知识分子从传统的八股之学转向较完整的西学,先进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努力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伴随着他们自身的不断升华,在寻求西学的道路上,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并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使中国最终摆脱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束缚。戊戌变法成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转折点,戊戌变法时期形成的较完整的西学观,主导了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向西方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他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对待传统文化,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更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摘编自《人民网》
请回答:
(1)为什么说戊戌维新变法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转折点”?(5分)
(2)从文化自觉的角度,如何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5分)
1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9月30日是我国第五个烈士纪念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以来的首个烈士纪念日。英雄烈士保护法自5月1日开始实施。“英雄烈士保护法坚持保护英雄烈士的鲜明价值导向,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使‘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成为全社会共识,保护英雄烈士的良好社会氛围已经初步形成。”
据介绍,英雄烈士保护法出台后,各地各部门迅速跟进,出台了一批落实法律要求、细化法律条款的意见、办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意见》,要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信息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单位等切实把好节目入口关、内容审核关、价值导向关,鼓励以英雄烈士事迹为题材的作品创作,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尊崇、铭记、学习英雄烈士的浓厚氛围。江西省依照英雄烈士保护法对《江西省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进行全面修订,拓展了英雄烈士纪念设施范围,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和保护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日常保护管理和修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摘自《人民日报》( 2018年9月30日)
材料2
2018年11月7日,世界互联网又将进入“中国时间”。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在浙江乌镇举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团结、凝聚亿万网民,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把握好时度效,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古往今来,很多技术都是“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一些人用来危害社会、危害人民。从世界范围看,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日益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
——摘自《人民日报》( 2018年11月8日)
请回答:
(1)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颁布,说明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当代价值的重要性?(5分)
(2)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谈谈当代大学生如何加强网络生活的道德建设?(5分)
1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中非合作好不好,只有中非人民最有发言权”“任何人都不能以想象和臆测否定中非合作的显著成就”。9月3日下午,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深刻总结中非友好合作的现实逻辑和历史逻辑。这一总结,不仅体现着中国始终秉持的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也驳斥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看法,昭示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正道。
“在非洲,中国为什么是一个受欢迎的伙伴?”前不久,美国一家媒体在走进非洲观察中国在非洲的具体举措之后,不得不承认,中国受欢迎的原因在于,中国以诚待非洲,“中国承诺 助非洲实现工业化,不是只嘴上说说”。与此同时,西方也有一些人戴着“有色眼镜”,歪曲解读中非关系。或是忽略非洲自身发展的诉求和中国推动非洲发展的诚意,无端指责中国“掠夺资源”;或是无视中非关系发展对非洲经济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刻意丑化中非关系;或是在“酸葡萄”心理驱动下,鼓噪“新殖民主义”说辞。这些论调,既没有看到中非友好合作的宏大历史叙事,也是对非洲发展变化的有意忽略。
历史有其规律和逻辑。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中非双方基于相似遭遇和共同使命,在过去的岁月里同心同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合作共赢之路。相比于西方少数国家居高临下的说教、口惠而实不至的“空头支票”,对于非洲,中国始终以平等姿态相待,始终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当部分西方媒体把非洲说成是“没有希望的大陆”时,中国却以“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看待非洲;当部分西方国家开出“强人所难”的附加条件,中国人民始终尊重非洲、热爱非洲、支持非洲,“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政治私利”,这“五不”既是中国的真诚态度,也是非洲的真切希望。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9月4日)
材料2
“一个多月前,我以中国国家主席身份第四次访问了非洲,这也是我本人第九次踏上非洲这片热土。访问期间,我再次目睹了非洲大地富饶美丽,非洲发展充满生机,非洲人民渴望幸福生活。我也更加坚定了这样的信念:非洲发展不可限量,非洲未来充满希望,中非友好合作前景广阔,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大有可为!”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历史有其规律和逻辑。中非双方基于相似遭遇和共同使命,在过去的岁月里同心同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合作共赢之路。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紧相连。
同时,我们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战乱恐袭、饥荒疫情此伏彼现,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
我们坚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时代的命题,需要国际社会以团结、智慧、勇气,扛起历史责任,解答时代命题,展现时代担当。“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早已结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我们愿同非洲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摘自习近平《携手共命运同心促发展——在二〇一八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
请回答:
(1)“西方人士歪曲解读中非关系”现象说明了什么?(4分)
(2)如何才能“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6分)
1.【评分细则】
(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之网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3分)
材料1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不断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欢迎和认同,并被写进了联合国重要文件,正是体现出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2分)
(2)矛盾分析法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2分)
材料2中,中国和非洲作为矛盾的双方,是一种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二者之间既具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既存在相互差别、相互竞争,又存在相互借鉴、相互合作的关系,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中各有其优势和不足,中国和非洲之间都应互相吸收对方的优点,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贸易投资、能源资源开发、农业、环保等领域强力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抓住机遇,更好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3分)
2.【评分细则】
(1)小岗四十载的变迁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生动写照,小岗的前进之路也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改革并非坦途:从“认识起伏”到“人心思进”,因此要辩证即一分为二看待小岗村40年的变迁,既要看到发展中的成就,也要看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用深化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2分)
“改革并非坦途”说明改革过程总会遇到问题,比如思想认识落后、在经济探索中走的弯路等。“唯有改革才有出路”说明改革的重要性,改革是城乡发展的关键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2分)
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停滞和倒退没有出路,要讲改革进行到底。改革过程中并非坦途也唯有改革才有出路。(2分)
(2)“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说明改革开放对中国和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也出现了历史性变革,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生产力总体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前列,对世界的贡献率达到30%。(2分)
改革开放40年,在这一探索过程总结了成功的经验,为后续继续深入改革提供借鉴,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历史性难题,为进行创新性探索提供启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传播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分)
实践证明,我们走改革开放这条路是一条正确道路,只要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再接再厉,必然创造出新的更大奇迹。
3.【评分细则】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阶层的探索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的弊端暴露无遗,让中国人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怀疑;新文化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外国各种思想流派传入中国敞开了大门;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反复的比较、推求,选择了马克思主义。(4分)
(2)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2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2分)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分)
4.【评分细则】
(1)体现的是一种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1分)
个人和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所有人利益的有机统一,社会利益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2分)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我们应认真思考人生问题,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小我与大我更好地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社会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为社会奉献的过程中成长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2分)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于大学生顺利走进职业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活动不仅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也是人们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1分)
第二,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面向基层、面向国家建设第一线去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1分)
第三,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大学生有了真才实学,才能在未来适应多种岗位。(2分)
我们要学习“西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1分)
5.【评分细则】
(1)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密切,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同时,世界经济深刻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风险挑战加剧。这就需要我们从纷繁复杂的局势中把握规律、认清大势,坚定开放合作信心,共同应对风险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3分)
中国进口博览会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就是要欢迎各国朋友,把握新时代中国发展机遇,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实现共同繁荣进步。(2分)
(2)参加进博会不仅是企业层面进入中国市场、扩大对华出口的一次契机,也是国家间促进多边经贸关系发展,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一个机遇。在国际上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进博会所承载的特殊意义就在于,通过打造一个包容合作的平台,充分反映世界贸易各参与方的利益诉求,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3分)
从设立海南自贸试验区到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彰显了中央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一方面,优质商品和服务的进口,将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更多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国外先进技术、标准和管理经验的引入,也能促进国内产业升级,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因此可以说,办好进博会,是世界各国的机遇,也是中国自己的机遇。(2分)
6.【评分细则】
(1)“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强调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1分)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因素相结合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3分)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所以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分)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实践和认识之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其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2分)
要把人工智能同民生相结合,就是要使科学技术能够运用于实践,解决民生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难点,满足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人民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2分)
7.【评分细则】
(1)“倾力保护”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从自律和他律两个方面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都充分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分)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2分)
(2)荒山绿了—生态好了—群众富了,倾力守护“中华水塔”的成功案例,说明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的重要性。正所谓: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分)
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分)
需要做好的工作是:一是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二是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三是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四是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2分)
我们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1分)
8.【评分细则】
(1)“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体就是指“两个务必”、“两个敢于”、“两个善于”,“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善于”即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两个敢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2分)
“两个务必”的核心是鞭策共产党人面向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对于今天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两个善于”和“两个敢于”警示我们要加强党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思维,要深入群众,贯彻群众路线、坚持群里观点,在加强党建的伟大工程中始终坚持党的初心和使命。要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一如既往将改革进行到底,奉行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3分)
(2)“三个一以贯之”就是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1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伟大目标,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必须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保证正确的方向。党的建设是我们的伟大工程,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中国所有事情成功与否关键在党。在伟大工程的领导下推进伟大事业和伟大斗争在实现伟大目标中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3分)
“三个一以贯之”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和政治保证,因此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到“三个一以贯之”是至关重要。(1分)
9.【评分细则】
(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1分)
首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安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是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的前提,也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1分)
其次,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统帅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具有全局性、稳定性、根本性和长期性。(1分)
最后,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宪法确立了我国的国体、政体、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1分)
(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而公共秩序的维护需要道德和法律两种手段和途径。道德和法律是治国理政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两种必不可缺少的两种途径,如车之两轮和鸟之两翼,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道德为法律提供价值基础,法律为道德提供道德保障。(2分)
道德和法律在一些方面是有区别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统一性,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对违反法律的行为必须进行追究法律责任;道德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对不同的人提出有针对性的道德要求,主要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进行道德教化,并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道德谴责。(2分)
虽然道德和法律存在一定的区别,但二者都是治国理政的手段,都对人的行为起到规范和制约的作用,都是上层建筑,都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只有让道德和法律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做到法安天下。(2分)
10.【评分细则】
(1)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不当头不争霸不称霸是中国基本国策和战略选择。中国坚持开放式的崛起,使得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关联,今天中美两国之间紧密经贸关系使得双方很难把对方视为真正的“敌人”。(2分)
中美两国之间也存在一些分歧,但从中美关系的全局把握,两国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双方合作始终是主流。所以,中美之间可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2分)
(2)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有利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变化,从而增强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格局中的实力。国际社会要求变革现行不公平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2分)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各国应该超越差异和分歧,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包容发展,携手应对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少全球发展不平衡,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成果。(2分)
中国共产党把为世界谋和平与发展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给出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2分)
11.【评分细则】
(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同一性包含着斗争性,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我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同时,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分)
联系就是事物内部各要素及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的,具有普遍性与多样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3分)
(2)我们应该学习和运用矛盾分析法,要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
在把握事物规律性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同时还要注重实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认识的辩证运动中,我们既要注重理性因素的作用,同时也不可忽略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要坚定信心勇气和定力促进事物的发展。(2分)
12.【评分细则】
(1)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始终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分)
从全球范围看,科技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创新驱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在于靠科技力量,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3分)
(2)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的需要。(1分)
具体来说,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二是紧跟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三是要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四是加快体制机制建设,激发创新活力。(4分)
13.【评分细则】
(1)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资产阶级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但要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2分)
戊戌维新运动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虽然未能成功地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壁垒打开了一个缺口,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以维新运动为起点,资产阶级新文化开始打破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2分)
戊戌变法时期形成的较完整的西学观,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于是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如雨后春笋般地被介绍到中国,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由此向西方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1分)
(2)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2分)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分)
14.【评分细则】
(1)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五四运动前后,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蓬勃发展的伟大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长期发展,逐步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1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3分)
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颁布为契机,在日常中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坚决抵制玷污英雄烈士的行为。(1分)
(2)从本质上说,网络交往仍然是人与人的现实交往,网络生活也是人的真实生活。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2分)
当代大学生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需要加强网络道德自律: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加强网络道德自律;积极引导网络舆论。(2分)
加强网络道德修养的同时,也需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严惩网络不文明和网络犯罪等行为,运用命运共同体意识建设良好的网络生态。(1分)
15.【评分细则】
(1)中非双方基于相似遭遇和共同使命,在过去的岁月里同心同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合作共赢之路。西方人士曲解中非关系发展对非洲经济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是对非洲自身发展的诉求和中国推动非洲发展的诚意的有意忽略,反映了他们对中非关系发展现实逻辑和历史逻辑理解的缺失。(4分)
(2)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早已结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国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同非洲人民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携手打造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国同非洲国家加强战略对接,密切经贸联系,推动非洲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国愿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支持非洲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6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07.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