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智慧时代正当时(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录取名单公示)
原标题: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 智慧时代正当时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高校信息化建设目前正经历着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的转变。伴随着学校“双一流”建设的蓝图铺展,西北工业大学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正在全面推进。
站在今天,回眸昨天,成果初现,我们为之欣喜;展望未来,前路迢迢,我们为之思谋。
下一步,我们究竟该如何深化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领导主责担当,优化管理至上,用户体验第一,建设扎实推进”——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探索者,研究生院正按照校长汪劲松在信息化建设交流推进大会的要求,秉承“多元化、创新型、国际化”精英教育理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主动作为,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将信息化建设和师生诉求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以用促建、建用互动、协调发展”,让信息化在服务“最后一米”中落地生根,在常态运用中纵深发展,在理念创新中体系融合。
随着研究生院自助打印系统的上线运行,他们的这一创新实践,为当前学校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解决信息化服务的“最后一米”
登录西北工业大学官方主页,进入翱翔门户,你会在不经意中发现这么一个小小的模块——自助打印。点击就可以转入学生自助打印服务系统。
随着高校从管理型面向服务型的改革与转变,自助打印这类设备系统已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又一大热点。
该系统主要用于学生中英文成绩单、在读证明、学籍证明、课表等多种信息的查询与自助打印,并带有防伪功能,大幅减少教学管理部门为学生大量打印相关材料的工作量,杜绝以往排长队等候的繁杂局面,既提升工作效率,又能展示学校信息化水平。
“让信息多跑腿,让师生少跑路”。研究生院该项目执行负责人王雅静看来,解决信息化服务“最后一米”,就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设备终端直接为师生们提供服务,从而大大提高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水平。
“信息化建设成效标准,不是领导表扬、上级鼓掌,而是‘能用’‘好用’,师生们‘喜欢用’。其实,自助打印设备可以服务医院、银行、政府部门等多种行业,但现在应用于教育行业,就必须对教育信息成果深度加工,体现大学特色和师生们的实际需求。”
这,不单是个人灼见,更是研究生院的清醒认识——在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中,“用”是发展动力,只有踏踏实实的让师生们“看到”、“摸到”、“实际用到”才能引领方向。
近年来,研究生院坚持用实用化标尺来检验信息化建设成效,推进信息化建设深入发展,解决信息化“入手、入脑、入心”等问题,让信息化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好。
“研究生自助查询打印系统”就是这样一个实例。为了在研究生院搬迁新校区前上马该设备,研究生院工作人员加班加点,通过十部门协调、系统数据共享、师生投票选址等一系列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
该设备于2017年9月1日正式试运行,目前在两校区设置了7台,分布在学校的角落,毫不起眼,却成为可以惠及数万学生的利器。“找工作打成绩单再也不用去研究生院了!” 自动化学院康泽宇同学拿着刚刚打印出的盖有鲜红“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证明专用章”的成绩单开心的说。
而在研究生院看来,简简单单一张自助打印成绩单,在具体实现的过程中,暴露出传统业务模式下存在的信息融合功能不深、各部门多头管理手续繁杂等问题。
为此,研究生院完善需求论证机制,对业务内容“多堂会审”沥干“水分”,用一个“证明章”代替多科室公章,增强信息化成果的“任务针对性、环境适应性”,向以实用为主、为师生服务转变。
针对信息化成果检验机制不完善的“瓶颈”,他们突出强化信息化成果“三用”:即在日常工作中常态用、专项业务中强制用、效能提升中检验用。
实效淬砺,成果更佳。
像“研究生自助打印打印系统”等一批实效管用的成果被推广,同时,一批中看不中用的信息化“虚果”被淘汰。在研究生院看来,通过信息化建设的继续推行,研究生院内部的具体业务,不是被整合,而更多地是被重构,“我们不是伤筋动骨,而是脱胎换骨。”
常态化运用为业务管理“瘦身”
这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质量办公室的工作电脑上,“系统信息官”殷汉青正在检查维护研究生教育综合管理系统运行。一串串数据显示着每位用户的待办事项;一行行列表记录着研究生教育综合管理系统“健康状况”。这位“信息官”的责任就是及时添加更改用户权限,确保研究生教育综合管理系统“畅通无阻”,高效运行。
这是一间普通的办公室,每月一次的信息化建设推进会正在进行中。
来自研究生院甚至其他部门的多个业务科室的同志,围绕一段基础数据的衔接和完善,大家争论的不可开交。结果是,在这个系统内,数据保持了唯一的规范性,“我们内部的争执,是为了师生外部使用的完整可靠。”
通过实际运用,自设计和试运行以来,他们对238个应用模块进行了修改完善。对此,研究生院认为:“研究生教育综合管理系统是我们手中的“枪”,平时“擦”亮才能好用。”
一个“擦”字,揭示着研究生院信息化建设朴实而深刻的道理——不会用、不想用、用不好,是因为不常用。与之相对应的是,日日用,月月用,才能用出高效益,用出新作为。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研究生院以“用”促建,通过“一系列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对部门内部各业务模块进行“瘦身”改进,如今,师生反映系统变得方便实用、快捷高效。
“推进信息化,用是硬道理,要积极用、强制用,形成自觉、形成习惯,形成文化。”信息中心王兆旭说:“只有去‘玩系统’一样去使用,这个系统才能成为工作效能提升的‘倍增器’。”
“服务无微不至,关爱无所不在。”
记者在研究生院欣喜看到,截止目前,系统学生用户56133人,教师用户2036人,已有7389位同学通过该系统制定了培养计划,开课6438门次,研究生们已经开始按照自己页面的课表开始上课了。
显得有些“奇怪”的是,2017年的网上选课可以用“静悄悄”三个字来形容:研究生院信息化服务电话很少在上班时间响起,留言板针对该系统的留言问题只有3条,微信后台咨询培养计划问题仅有1条。这一切都得益于研究生院开通了24小时qq群服务,有问题直接加群,学院秘书、系统管理员、培养办老师、系统工程师为您一人服务,数据有误立时解决、程序问题说明解决时限、管理问题立刻定位到人。
晚上21:51,国际交流办的郭培荣老师和培养办的杜春梅老师还在给学生们排课
晚上20:54分,11院李淑雯老师为学生答疑解惑
正是这24小时的常态化服务,让以往喧闹沸腾的网上选课变得敛声息语、秩序井然,工作效果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据介绍,目前,研究生院已基本完成数据迁移工作;2004级至2017级的全部研究生均可使用新系统进行学业查询、学籍变动及申请各项审批;所有导师均可通过新系统查询到2004年以后入学的学生情况。新的研究生教育综合管理系统,已初步完成近15年研究生和导师的“全覆盖”,业务也将更多的“一网打尽”。
在这里,研究生教育综合管理系统的运用已从业务管理,延伸到师生工作学习的细节保障,系统已成为方便化、高效化的“同义词”。
标准化运用打造智慧校园行动“蓝图”
键盘有节奏地跳动,目光在飞快扫描。
12月,西北工业大学嵌入式软件实验室里,西工大研究生教育综合管理系统软件检测正在进行中。从系统兼容性检测,到人机界面交互测试,再到数据可用性分析……从2015年开始,董云卫教授团队一直承担着这项“筛沙子”般细致、繁琐而艰巨的工作。
软件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石”,没有一块块标准化的基石,信息化大厦怎么能牢固?同类系统不通用,不同系统难兼容,信息化如此“烟囱林立”,怎么能联起来?现实的忧思,让研究生院组建起一支专业的调研和专家团队,推进软件建设的系统化、通用化、标准化。
“信息化建设不能一拥而上‘大呼隆’,我们需要‘对表意识’。”
根据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有关决定,“2020年,西工大将初步建成研究生教育智慧校园”。为此,研究生院日前专门出台了相关举措,为下一步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行动路线图”。
何谓“研究生教育智慧校园”?
在研究生院院长王海燕看来,“智慧”是一种综合能力。当前,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工作正在走向大数据统计阶段,而真正想实现智慧化,就需要在大数据统计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以数据、图表、图形等高可读形式,全面展现机构的运行状态和关键信息,从而为领导决策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服务。
在研究生院展示的一幅路径图当中,记者看到,研究生教育智慧化的主要项目内容,以学生和导师的教与学过程为基础,规划为四个层次的十二个系统。第一层次的四个基础数据系统是研究生教育综合管理、自助打印、调研系统基础数据统计及展示系统;第二层次的三个宣传交互系统为微信公众订阅号、研究生教育网站、移动客户端;第三层次的三个知识管理系统为翱翔学堂(在线课程平台)、雨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所采用的线上互动)、远程会议系统。通过对以上系统的数据分析,进而研发出第四个层次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系统和以院校研究为基础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系统。一张建设蓝图已经蔚然呈现于眼前。
“高等教育的信息化,是建设一流大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以之为抓手,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管理服务的创新,不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校各项工作的深度融合。”
——党委书记张炜和校长汪劲松多次如是表示。
不久的将来,研究生院将通过信息化建设,为学校提供研究生教育领域内,关于招生、培养、学生管理等等20多种类型的标准化业务服务,用质量保障为学科发展、课程规划、学业指导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数据服务,用院校研究为西北工业大学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科技化、智慧化程度更高的决策支持服务。
记者丨王凡华
美编丨凡人莫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