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考研渭源“羌蕃鼓舞”当代功能的变迁_文化_发展_舞蹈(民族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渭源“羌蕃鼓舞”当代功能的变迁 (一)从祭祀敬祖向民俗载体的转型

过去,“羌蕃鼓舞”依附于祈福、敬祖、娱神的功能之中,人们以击鼓作舞的形式与神灵进行沟通,以此求得庇佑。现如今,祭祀敬祖的观念虽仍遗存于“羌蕃鼓舞”之中,但更多的是向着民俗载体的方向纵深发展。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首先在于时代的不断变迁,人们在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还能够以科学的方式揭示出过去所无法解释的客观现象,继而使人们的原始宗教观念逐渐淡薄。其次,在民族振兴的发展道路中,人们开始不断地寻觅中华大地的各种优秀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同时,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也始终保持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因此,当代社会发展催化着“羌蕃鼓舞”的功能逐渐从祭祀敬祖向民俗载体进行转型。一方面,“羌蕃鼓舞”现在的演出时间仍是集中于正月或“拉扎节”之时,由特定的演出队伍执鼓而舞,因其固定且具有高度程式化的演出系统,促使该舞在流传的过程中更具广泛性与深入性,使之不仅包含着祭祀敬祖的民俗信仰,还成为了当地民俗节日庆典的重要载体,搭建起渭源人民沟通与交流情感的桥梁。另一方面,“羌蕃鼓舞”传承的不单是历代渭源人的观念与习俗,更确切地说,该舞作为民俗舞蹈文化,传承的是中华优秀的文化基因与时间洗涤后的历史韵味。相比古老的祭祀敬祖,民俗载体的当代转型则更加强调中华文化的根固性以及传统文化在与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融合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功能性。它包含了渭源人民长久以来的生活范式,体现出渭源地区的文化模式,甚至是丰富了我国民族文化资源的宝库。

(二)从抚慰心理向审美认知的转型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逐渐深化,以舞蹈抚慰心理的功能已然不是当代人的需求,人们需要的是了解它、认识它、欣赏它。如此,人们便开始思考如何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予以保护、传播以及传承,如何能够让更多的心灵体会到历史文化强劲的心跳。于是,“羌蕃鼓舞”便开始从抚慰心理逐渐向审美认知发生转型。这种功能的转换,首先体现在对当地年轻人审美认知的提升之上。由于时代的变迁,尤其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部分的年轻人对“羌蕃鼓舞”缺乏一定的审美认知,于是当地的文化馆以及政府部门开始大力宣传这一传统文化,包括申请“非遗”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加大传承人梯队建设等,力求吸引更多当地的年轻人进入传承文化的队伍之中。其次,体现在与当代大众审美认知的融合之上。人们的审美情趣与认知水平不断提高,为了顺应时代的需求,“羌蕃鼓舞”在动作、服装等方面逐渐与当代社会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融合,在保留原始风格的基础之上稍有改变,而在动作上也会适当的对其规范性进行强化和美化。同时,舞蹈也从田间地头走向舞台,经过了舞台化的加工,使之更具艺术感染力。舞蹈不再是只由强壮年轻的男子或是传承体系中的传承人群来表演,而是有更多的群众性文艺团体对其进行再编创以及更多热爱舞蹈的人群加入到表演的队伍之中。当地著名的舞蹈教师马耕耘在对“羌蕃鼓舞”多年潜心研究的基础上,编创了大型舞蹈《渭河吉祥鼓》。笔者在采访他的过程中得知,该舞是对“羌蕃鼓舞”的一个改编,是一支表现丰收场景的大型鼓舞,里面加入男子鼓舞,同时也有女子的参与。从改革发展的角度,保留了羊皮鼓的节奏和打法,将“羌蕃鼓舞”优秀的文化精髓融合当代审美,使更多的人感受到千年文化在时间的浸润下所流淌的民族文化基因。当地也举行了多次不同的文化展演活动,比如2020年6月12日在当地举办的“渭源非遗展演”中与当地众多非遗文化一同参与演出,“羌蕃鼓舞”不再局限于在特定的节庆或是祭祀活动时才予以表演的舞蹈,而是致力于与当代的社会生活相融合,致力于保护和传承的发展道路。

(三)从凝聚民心向文化认同的转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是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从实质上促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羌蕃鼓舞”作为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也是从最初部落族群的民心凝聚逐渐转变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身份标识,或者说是文化认同的精神标杆。文化认同就是身份认同。标识身份的文化因素会携带着本民族的习俗和特性,通过集体无意识的方式,获得人们的价值认可,并不断流传。费孝通先生曾指出:“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

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4]。在大量外来文化涌入的当代生活中,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身份体现与符号象征,只有当我们正确的认识了传统文化的精神与价值,才能够加强文化认同的着力点,才能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落到实处。过去,“羌蕃鼓舞”在举行之时,渭源的人民会欢聚一堂并带着恭敬和诚意去共同祈祷,成为维系远近亲疏的纽带,以这种方式来促进亲属、邻里之间的情感联络,稳定且规范了渭源人民生活秩序的同时,也强化了他们内部的团结与和谐。而如今的“羌蕃鼓舞”不仅保留了这种连接当地民众情感桥梁的作用,还在“非遗”的保护运动下,成为了地域性的文化符号,使其披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衣。这一民族文化的“符号”,从凝聚小的族群到凝聚大的民族、国家,从族群中成员所得到的归属感到一个民族、国家中成员所得到的文化认同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在。面对文化发展纷繁复杂的今天,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羌蕃鼓舞”,能够作为古藏羌文化的“活化石”、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体现与传达,在坚定文化自信以及增强文化归属感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价值,在当代生活中也是熠熠生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07.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