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4人考研上北大,奋斗的青春真美丽,为你们点赞!_卫倚君(湖北大学考研官网)
原标题:湖北大学4人考研上北大,奋斗的青春真美丽,为你们点赞!
如何消除五一小长假的倦怠?
小贝已经贴心为大家集齐了,我湖拿下北京大学通知书的四位大神。
当你还在懒床、沉浸于刷手机……
他们已经坐在图书馆或者实验室里了,不怕有人比你优秀,就怕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张雨:专业第一保送北大直博
张雨
2015级生物技术产业班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细胞生物学方向直博生
荣誉榜单:
1、四年平均加权成绩专业排名第一
2、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张伯瑾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获得者
3、湖北省翻译大赛一等奖、口语竞赛二等奖、全国英语竞赛二等奖
4、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获国家级立项
5、首届“卓越主体”成员、院“十佳大学生”
“进课题组是生物专业的必经之路。”张雨在大二就进入了当时刚回国的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湖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杨世辉的实验室。“杨老师比较重视我,直接安排了博士师兄带我做实验。”大二暑假,觉得实验室、宿舍来回跑太麻烦,张雨和课题组成员直接驻扎在了实验室。
在实验室打地铺,外人看来也许辛苦,但她笑称:“这样比较方便实验,还能蹭蹭空调。”这段并肩作战的经历不仅让张雨体会到了科研的魅力,在她带队参加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时也给了她很大的 助。
专业学习之外,热爱尝试的她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民族舞、舞台剧都是她的心头好。“辩论是大学里面最无法割舍的事情。”她的时间大部分都是用在上课、实验室、辩论这三件事上。在辩论队时,她曾任队长,并获得“个人最佳辩手”称号和团体赛亚军。
被选入卓越主体计划后,张雨更加忙碌。“基本上都是快熄灯才回宿舍。”忙碌之余,她又怕每件事都做不好。“做科研项目时,曾有段时间事情很多,刚开始哪个都不想放弃。后来,发现这样都做不好,选择了一个专心做,其他的适当跟进,才能平衡好。”正因努力和踏实,张雨先后参加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两所高校夏令营,且都顺利拿到offer。最后,她被保送至北大直博。
卫倚君:跨考法律的非典型学霸
卫倚君
2015级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研究生
卫倚君的大学履历并非典型的学霸轨迹:不爱泡实验室、不追求科研,没有发表过任何学术论文,拿过的最好奖项是两次二等奖学金,大一时获得的文明寝室也在他的奖状总结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不出彩的简历遮盖不了金子的光芒,卫倚君最终拿下北大录取通知。
大一转专业,因为弹吉他错过了上交转专业报名表的时间,卫倚君懒得再交表,选择继续读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时,发现自己更喜欢法律的逻辑思维,卫倚君决定由工科跨文科报考法律。为了一鼓作气,在北大研究生报名网站填写志愿时,他随手输入一串密码,切断犹豫、反悔的后路。关掉的电脑在考研期间再没有被打开过。
复试前,他根据简历、个人材料准备了13个可能被问到的问题。卫倚君列出每个问题的逻辑链、以及关键词,“重要的是要体现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的闪光点。”,逻辑为先式的回答一方面可以防止自己回答卡壳,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回答生硬的情况。
复试当天,卫倚君被分到保送生考场,看到来的同学大多是清北复交,紧张之余他迅速调整了心态,“来都来了,怕什么!”。最初的自我介绍环节,卫倚君以自己的英文名向考官开了个玩笑,“考官一听完就开始笑了”。当美国考官与他理论中美贸易问题时,他敢于说出与考官相悖的观点,表明自己的立场“我是中国人,我永远支持中国政府。”
20分钟的复试对话,卫倚君展示了自己的专业素
养,更立体了自己善于沟通、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快乐的能力,这些独特的能力让他在初试最后一名,踩线进复试的情况下以综合成绩第35名,赢得了老师的青睐。
曹霏:爱情是最好的催化剂
曹霏
2015级翻译专业
北京大学专业计算机技术专业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方向研究生
初试363分,复试百分制得到80分,以加权总成绩22名考取北大研究生。除了自己的努力刻苦,曹霏还把功劳归结给自己的女友。所谓最好的爱情,大概是两个人相爱的同时,保持自我的独立,共同进步,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吧。
曹霏从去年六月着手跨专业考研。为了在有限的备考时间里全面掌握备考知识,他几乎可以说是分秒必争。“假期每天在家学习6小时,回学校每天学习9小时,基本只往返于寝室、食堂、图书馆,很少出去活动。”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也会产生厌倦和懈怠,他选择类似“番茄钟”时间管理方法:每学习35分钟,休息5分钟。
谈及报考北大的动机,他坦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女朋友。”与女友董芊旭以及其父母沟通后,他最终决定考研。综合分析自身情况,他发现自己在笔译方面更有优势。本着“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的心态,摒弃了内心的犹豫和顾虑,曹霏选择报考北京大学这一极具挑战性的学校。
考研之路道阻且长,而支撑他走下去的,始终是身后默默陪伴的女友。备战北大时,女友董芊旭正在葡萄牙念书,亚欧两地的阻隔,长达八小时的时差,也挡不住他们对彼此的关心。异国恋很辛苦,考研中的异国恋更是难上加难,但他们却坚持下来,彼此鼓励。初试那天,董芊旭顶着时差带来的困意,熬夜为他加油打气。她还会定好闹钟,每考完一门都打电话过来关心考试情况,这让他整个初试都状态饱满。“真的很感动也很感谢她!”曹霏说道。
今后,他计划更多地学习技术层面的知识和技能,目前考虑的还是扎实学习,把本领学好。关于未来发展,他计划能进大型科技企业,从事和本地化翻译相关的工作。同时他也希望和女友一起继续深造,将来比如重回母校湖北大学,做一对学海伉俪。
杨锦峰:实验就是最大的爱好
杨锦峰
2015级化学生物专业
北京深圳研究生院化学生物学研究生
最感兴趣的领域是有机合成、该领域最强的平台是北大,杨锦峰“自然而然选择了北大”,一年的长战线备战他从来没有动摇。科研实验,是他始终热爱的事业,也是他最向往的人生方向。
谈到考研这件事,杨锦峰显得非常从容。从2018年3月确定选择北大开始,杨锦峰就一直坚持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前期也想过出国,但父母一直在广州生活,还是想离父母更近一些,之前不知道北大在深圳有研究院,发现了这所‘宝藏’后就没考虑过其他的了,毕竟科研是我一直想做的、最感兴趣的事。”
杨锦峰对于科研的热爱,从本科刚开始就深深扎下了根。大一下学期刚开学,杨锦峰跟随导师田丽红在实验室做科研。“我是导师带的唯一一个本科生,很多同学只跟着做了一段时间实验就放弃了,没有坚持下来。”除了偶尔会去踢球,他其他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杨锦峰说,“我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实验就是我最大的爱好。”
图书馆是杨锦峰最佳的“备考阵地”,他在图书馆11楼的同一个位置几乎度过了一整年的全部时光。“因为11楼是7点半开门的,比别的地方早开门半小时,所以一定会选在11楼。”杨锦峰说,“我一定要坐在同一个位置,有时候起晚了,那个位置会被别人先占。我第二天一定会起得更早坐回那个位置。这对我早起去学习也是一种激励。”
考研专业课的复习,杨锦峰会把所有相关的方程式、知识点都串起来形成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特别方便记忆,每一门课我都会用思维导图对掌握的内容进行整理。”这种“套路”和北大深圳研究院的初试题目刚好不谋而合,“初试考了一张图,和我自己画的思维导图几乎一模一样。”这让杨锦峰在政治和英语发挥不稳定的情况下以130分和135分的专业课分数获得了北大初试排名第四、综合排名第二的成绩。
看完北大学霸的分享,是不是瞬间扫除了五一小长假的倦怠,学习更加有动力了呢?成功的取得不是空穴来风,坚持和努力换来的实力,才是必胜的法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