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考不上正式工作考不上研究生我就想当…来自好玉琢要努力…(考工作没考上)

??

一提到“自控力”,我们很容易就想到“延迟满足”,以及那颗让人又爱又恨的棉花糖。

想必,如雷贯耳的棉花糖实验,无人不知。

60年前,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在斯坦福大学附属的一所幼儿园里主持了这项实验。

实验以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规则是:

“如果孩子们能够坚持等待20分钟再吃面前的那颗棉花糖,随后便可以得到两颗棉花糖”。

乍看之下,这个实验就是为了测试孩子们的延迟满足和自控力。但在实验进行多年后的一些发现,才真正撬动了大家的兴奋点。

沃尔特教授发现,“那些在实验中能够等待时间越长的孩子,他们后来的高考成绩(sat)就越高”。而那些在诱惑面前坚持时间最短的三位孩子,比那些坚持时间最长的三位孩子,总体成绩竟然差了整整210分。

更令人震惊的是,不仅仅是学业成绩,那些在实验中能坚持得久的孩子,在青春期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也更强,在27-32岁阶段的体重指数更低,拥有更好的自我价值感,能够更有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什么?什么?什么!不吃棉花糖的孩子们,简直就是人生赢家了,有木有?

其貌不扬的棉花糖,竟然成了人生的小药丸~

于是乎,boss和学校们纷纷都“引进”了这颗棉花糖,拿来测试要招聘的员工与在校的学生们。

甚至于,爹妈们也悄悄在家里给娃搞起了“诱惑测试”,这颗糖就像可以预测未来的水晶球一般,被认为藏着自家娃到底是牛娃还是普娃的秘密。

但事实上,这颗嗨了将近半个世纪的糖,其实在近几年有点……反转。

自打“棉花糖实验”成为爆款的那天起,对该实验严谨度以及“延迟满足与成功的相关性”这两点,就一直受到质疑。

就在几年前,有研究人员重新设计了“棉花糖实验”,加了一些新的条件,对被测试者的数量、阶层做了调整,让实验更加严谨、科学。

实验的结果一出来,一片哗然。

原来,孩子的“延迟满足”和未来成功、幸福的相关性其实可能并没有那么强。

what?难道我们被骗了?

那么,我为了成为“人生赢家”,而忍下没喝的那些杯奶茶,请还给我好不好?

咳咳,先不要那么着急站队到另一边,开启及时行乐的快意人生。其实,沃尔特·米歇尔老爷子在初代“棉花糖实验”中的本意,也并非我们现在看到的那样,将“延迟满足”如此神话、功利化。

那,到底我们该怎么看待延迟满足,它对于孩子的成长有什么样的作用,新、老版棉花糖实验又分别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今儿,咱们就一起来好好聊一聊呗。

新版“棉花糖实验”是咋回事?

几年前,来自纽约大学的tyler watts、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greg duncan和haonan quan重新设计了棉花糖实验。他们选取了更多、更广的样本,扩大到全美各地,并且选了不同经济状况、种族以及家庭教育的被试者,而非只局限在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里。

而且,三位研究人员还控制了诸多初代实验中的变量,比如母亲的教育、家庭环境、孩子早期的认知能力等等背景和能力。

在试验方法上,也与初代不尽相同,比如实验等待的时间、测量学术成绩的方法等等。

最后发现,当控制了孩子背景、家庭环境和娃儿们的早期认知能力这些变量之后,“延迟满足”的能力和孩子未来的成绩、行为表现(是不是反社会、抑郁等等)没什么关系。

也就是说,其实,“家庭是否富裕”、“母亲学历高不高”、“孩子的认知水平”等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业、行为。而当初那个几乎被神话的“延迟满足”的相关性,其实被大大高估了。

但需要提醒的是,新版“棉花糖实验”并不是要推翻初代实验,以证明沃尔特·米歇尔老爷子的理论就是毒鸡汤;也并非要告诉大家“自控力完全没用”。还有的文章和评论,根据新版棉花糖实验的结论,直接得出“孩子成不成功完全取决于他生在富人家还是穷人家”,其实也过于片面和单一了。

它其实是在告诉我们:

“孩子的未来一定不是由某个单一的因素决定的,延迟满足并不需要被过度解读和神话。”

此外,“延迟满足”其实并不完全等于“自控力”,大家千万别把这两个概念搞混。

“延迟满足”从字面意思来讲,是一种“推迟的满足感”,想要拥有这种满足感,需要一个人甘愿“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利益,而放弃眼前的小利益”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

而“自控力”的范围更广。不仅仅是延迟满足,很多地方都可以展现或者需要自控力。

比如孩子在听讲的时候需要控制自己,不被其他的声音、事物所吸引,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身上,这也是“自控力”,但它却并不是延迟满足。

所以,当新版棉花糖实验证实了延迟满足的能力与孩子的成功关联不大时,并不代表“自控力”对孩子来说不重要。

这一点,一定要弄清楚。

初代“棉花糖实验”到底揭示了啥?

那由此看来,初代棉花糖实验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呢?

并非如此。

沃尔特·米歇尔其实根本没说过他做这个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回去训练娃抵抗诱惑的时间”。

这个实验更像是一个观察窗口, 我们找到一种方法,让我们看到人们,尤其是儿童,是如何设法应对等待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时的沮丧心情。

关于这一点,沃尔特·米歇尔用一整本书来阐释他的观点和研究,这本书就是《棉花糖实验》。

小暖在通读之后才发现,原来,我们一直以来对于这个实验的误解还是挺深的。

米歇尔在书中明确表示:“棉花糖实验最初并不是被设计成一个测试。事实上,我一直对大多数试图预测真实生活中可能发生未来行为的心理测试充满质疑……而我自己也从来没有创造出一个完美的测试。我们设计这个实验并不是为了去测试孩子们的表现有多优秀,而是为了弄清楚,如果他们想要或者当他们想要延迟满足时,是什么促使他们做到的。”

而研究延迟满足的能力与孩子未来生活的关联,应该算是整个实验的副产品。

尽管在研究的过程中,的确存在着不够准确或结论有待商榷的情况,但初代“棉花糖实验”的意义依然不能被全盘否定。

因为,通过实验,沃尔特·米歇尔 我们找到了孩子们是否能忍受住不被诱惑的潜在心理和大脑机制,也 我们揭示了促进或者破坏孩子们抵御诱惑的那份自控力的因素都是什么。

孩子粗心的原因大揭秘

自控不是硬抗,而是运用策略抵抗诱惑。

“棉花糖实验”,其实只是一个代称。实际上,在实验中充当诱惑物的是各种各样的零食,有咸、有甜,可以任由孩子们挑选。

书里面,详细记录了参加实验的孩子们,抵抗住零食诱惑的不同策略和方法:

策略一:分心

那些能忍住不吃零食的孩子们创造了许多方法让自己分心,比如唱唱歌、和自己讲讲话、尽量不去看零食、做做鬼脸、自己玩会游戏,总之就是让自己不要把过多的精力集中在面前的零食上。

他们将等待第二颗棉花糖的难挨过程转化为想象的过程,用天马行空抢占大脑的对诱惑的关注。

策略二:将诱惑物抽象化

初代实验中,实验人员还尝试过把真的零食换成了零食图片播放给孩子。他们发现,看图片的孩子抵抗诱惑的能力明显增加了。

这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诱惑时,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假的东西。

比如,我们可以把你面前的蛋糕、奶茶、鸡腿,在脑海中加个相框,就好像那是一幅照片一样。

策略三:冷静聚焦

为什么我们那么难以抵抗奶茶的诱惑?

其实,这份诱惑,源于一种刺激。

加拿大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伯莱恩说,刺激对我们的效果,取决于我们如何在脑海中呈现它。

比如我们一提到奶茶,如果你脑中想到的都是甜的、香的、q弹的这些让人一想起来就不自觉咽口水的词语,这份刺激就是一种带有冲动聚焦的,充满诱惑的。

而如果我们在脑海中这样描述一杯奶茶,它是水状的、乳白色的、可饮用的……不带感情色彩的词语则会产生冷静聚焦,让这份刺激变得不那么诱人,而我们抵御诱惑也变得容易了许多。

也就是说,这个实验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如果人们可以改变自己在精神层面上呈现刺激的方式,我们就可以运用自我控制,从冲动刺激的“魔爪”中逃出来,以免沦为受害者。

但其实,运用何种策略来抵御诱惑,和孩子的年龄也有很大关系:

4岁的孩子,还很难控制自己

他们不能正确预测自己的行为,也没法给自己创造一些抵制诱惑的条件,相反,他们所做的事情还很可能给自己 倒忙,让他们更快地被诱惑打败。

5-6岁可以想出一些方法来控制自己的冲动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喜欢选择隐藏诱惑,通过分心来让自己抵御诱惑。

12岁时,孩子才能意识到冷却自己的思想冲动

他们会有意识地进行“冷静聚焦”,比如把棉花糖想象成一朵蓬松的云朵,一下子就打消了自己想要吃掉它的冲动。

就像书中所讲的那样,在实验中,一些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虽然起点较低,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也能做的越来越好;而另一些在起步时拥有更好的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在之后的岁月里自控力却会慢慢减弱。

也就是说,“自控力”尽管也受到先天环境、基因的影响,但它就像是肌肉一样,是我们可以去 助孩子日后进行训练的,我们要明白在面对诱惑时,怎样让孩子的大脑冷静下来。

提高自控力: 助大脑激活理性的冷系统,抑制冲动的热系统

书中这部分的阐述,其实和我们之前在《全脑教养》中看到的观点非常相似。

大脑有“感性脑”和“理性脑”两个部分。

在《棉花糖实验》这本书中,作者称它们为“热情绪系统”和“冷认知系统”。

热情绪系统严重偏向于现在,它充分考虑到的是及时回报,低估了延迟回报。

也就是说,当我们的热系统启动的时候,我们不会考虑到十分钟之后奖励给我们的第二颗棉花糖(延迟回报),而是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了吃到第一颗棉花糖带来的美好感觉上(即时回报)。

所以,抵抗诱惑才如此之难。

启动热系统的关键,就是大脑边缘的杏仁核。而冷系统,则位于大脑前额叶皮层中心位置。

作者在书中表示,冷热系统是连续不断地进行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活跃,另一方面就会消沉。而抵抗诱惑,提高自控力的关键之一,就是要 助大脑启动冷认知系统。

而这项能力,和两个因素有关:

一、年龄

冷认知系统发育得十分缓慢,在孩子上小学的前几年才会逐渐变得活跃,直到20多岁才完全发育成熟。

因此小孩子、青少年都极容易受到热情绪系统的影响。所以,别轻易给孩子贴上自控力差的标签,他们还在发育中,有意识地培养也别忘了耐心等待。

?

二、压力

高压会抑制冷系统的活跃度。当压力持续增加时,我们脑中的冷认知系统会开始萎缩,而热情绪系统的核心杏仁核怎会过分生长,人也就越发难以控制自己。

?

关于压力这一点,给了我们养育孩子两个启示:

要在婴儿期给孩子亲密又温暖的依恋关系
?

在孩子成长的早期,大脑其实是非常具有可塑性的。这也就是说,如果他们经历了极度的不愉快(比如受到严酷虐待、得不到关爱、一直被漠视等等),或者经常因为父母吵架而产生持续性、不断增加的压力,他们大脑中的热系统就会处于一直很活跃的状态,影响冷系统的发育。

所以,父母要在怀孕期间和婴儿早期几年,给宝宝创造一个较低压力水平的家庭环境。

而这一点,非常有力地击碎了许多人对于“延迟满足”的错误理解。

总有人误以为,对孩子的一切需求都不能立刻满足,要故意让孩子等待一会再去满足。

因为,大家错误的认为延迟满足的反面,就是“及时满足”。但其实,它们说的根本就是两件事。

“延迟满足”说的是孩子自身拥有的一种能力,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的;而大家所说的“及时满足”是从养育者的角度来说的,是对孩子需求回应的一种方式。

而且,我们总强调,要对孩子的需求“及时回应”,其实这也不是等同于要对孩子的需求“事事满足”。不管孩子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是平静诉说还是无理取闹,我们都不能“装作没看到”而刻意回避。

也就是说,能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都要跟孩子及时讲明白原因,这才叫“及时回应”。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不感到被漠视,他们大脑中的热系统才不会因为压力,一直处于过分活跃状态,他们也才能拥有延迟满足的能力。

控制欲太强的父母,会减弱孩子的自控力

研究发现,当父母通过支持孩子的选择和决定来鼓励孩子的自主性时,他们日后的自控力会更强。

而过度控制孩子的父母,很有可能暗中破坏了孩子自控力的发育。因此,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助孩子抵御诱惑,父母还能做什么?

在书中,作者还提到了以下几点父母可以 助孩子增加自控力的方法:

孩子采用策略让“自控”不再是“受控”

作者表示,人们在“棉花糖实验中”发现,要想有效地抵抗一个强大的诱惑,我们就必须用内心的“不”,来代替内心的“去”,以此抑制住那颗想要立刻奔向诱惑的心。而且,这种对于“不”的选择,一定要迅速而决绝,就像条件反射一样,让内心“奔向诱惑”的想法还来不及露头,就被“拒绝”诱惑的声音淹没。

这种方法其实类似于某种心理暗示。等于是设置一种场景,一旦我们接触到某种诱惑物,就会触发这个场景,让自己不由自主地选择拒绝。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戒烟的人,一看到别人抽烟,就心里痒痒,很可能让自己的戒烟计划毁于一旦。他们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心理暗示,如果一看到别人抽烟,就想到那些肺癌患者痛苦挣扎、枯瘦嶙峋的样子。通过在心里不断地暗示自己,不断训练自己,让这种联想成为某种条件反射,来提高自己抵御烟草诱惑的能力。

这其实也是一种 助大脑从热系统切换到冷系统的方法, 助孩子冷却“现在”,加热“未来”。

让孩子能“信任”会有益处,等待才有意义

在作者还在读研究生阶段的时候,曾经在特立尼达岛南端的一个小村子里,给那里的人做了一次简易的“棉花糖实验”。

结果发现,拥有非洲血统的孩子更偏向于选择立刻就吃掉糖,而拥有东印度血统的孩子更偏向于选择忍住诱惑,等待更大的奖励。

作者通过调查推断,这可能跟他们是否生活在一个信任、可靠的环境有关。

说白了,就是非洲血统的孩子他们不相信一个陌生人,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出现,并且带着之前承诺给他们的奖励物。

既然,那个未来的奖赏可能是虚幻的、骗人的,又有什么理由放弃现在就可以得到的奖励呢?

这个论点,后来在2013年,由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理查德·安思林领导的团队在重做的“棉花糖实验”中得到了证实。

在正式的棉花糖实验之前,实验人员先用蜡笔和贴纸,“欺骗”孩子们。

他们承诺,如果孩子们不打开面前的这些文具,而是等待实验人员回来,就能得到更多的文具。

但其实,实验人员每次都空手而归。

孩子们的期待扑了空。等到他们在进行正式的棉花糖实验时,这些“被骗过”的孩子们延迟等待的时间明显比没被骗过的同伴缩短了许多。

可见,环境的确会影响孩子们延迟满足的能力。

要给孩子一个信任的、可靠的环境,作为父母不要轻易食言,这样才更容易培养他们的自控力。

建立成长型思维和积极乐观的“解释风格”

“掌控”是一种能让孩子自主决定自己行为的信念,这种信念能让孩子去改变、成长、学习以及征服新的挑战。

如果孩子不把自己的智力、社交能力等等看做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而是更灵活地看待这些能力,认为它们像肌肉和认知技能一样,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发展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拥有“成长型思维”和乐观的“解释风格”,他们就越能把“自己”看作是积极结果的那个“原因”。

也就是说,他们会认为自己是能用努力和能坚持下去的人,这种信念会支撑着他们选择延迟满足、控制冲动,为了达到预期结果而坚持下去。

对于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思维上的滋养。

以身作则给孩子“打个样”

作为父母,我们自己如何处理压力、沮丧和情绪,在诱惑面前我们又是如何坚持和抵御的……

这些都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记住,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好啦,说了那么多关于“延迟满足”的事儿,还是要回到开篇我们所说的。延迟满足不是神药,也和孩子的成功没太大关系;而且,无节制、不合时宜的延迟满足,其实并没有什么益处。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网友的评论说,“延迟满足不是忍,不是等,而是一种眼光”。

就像作者沃尔特·米歇尔在书中说的那样,“让孩子获得一种放眼未来的能力,找准投资回报的动机”,这才是有意义的重点。也许,以这种心态来看待延迟满足,就会少一些焦虑,在面对那些忽悠人的文章和标题时,也多一份清醒和自知。

来源:

1、revisiting the marshmallow test:a conceptual replication investigating links between early delay of gratification and larer outcomes

2、the marshmallow study revisited

https://rochester.edu/news/show.php?id=4622

3、《棉花糖实验:自控力圣经》作者:沃尔特·米歇尔

-end-

????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01.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