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土木工程23年考研参考书、招生人数、分数线、考试范围…(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原标题:清华大学土木工程23年考研参考书、招生人数、分数线、考试范围、难度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考研参考书、招生人数、分数线、考试范围、难度

导读:本文包含22年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803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基础】考研的初试建议、复试分数线、招生录取人数、参考书、择校及备考经验等干货,在此列出,供各位考生参考,更多考研/保研/考博的资讯、干货,后续会继续呈现。

一、清华大学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拟招生人数、招生说明(截止发文,23年的信息尚未发布,故使用22年的官方数据)

院系、专业、研究方向+招生计划人数+考试科目+招生说明

081400 (学术学位) 土木工程

2人

01(全日制)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03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基础

注:803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基础 科目内容包含: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基础。

二、清华大学初试参考书、考试大纲(题型、分值、考试范围)

杨世铭《传热学》

朱明善《工程热力学》

金招芬《建筑环境学》

三、清华大学复试分数线、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评分标准(截止发文,23年的信息尚未发布,故使用22年的官方数据)

清华大学2022年建筑学院硕士生复试录取实施细则

1. 清华大学22年考研各专业(项目)考生复试分数线

专业代码和名称、研究方向代码和名称(或项目名称) 、总分、 政治 、外语、 业务课1、 业务课2

0814 土木工程 325 50 50 80 70

2. 总成绩计算办法和排序规则

复试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① 笔试

在面试中加入原复试笔试内容考核环节。由复试评委按满分100分独立打分,计算平均成绩。

② 面试

学院按学科组织面试。考生应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

件以备核查。面试评委按满分100分独立打分,计算平均成绩。

③ 外语口语

在面试中加入外语口语考核环节。由复试评委按满分100分独立打分,计算平均成绩。

总成绩满分为1000分,总成绩的计算方法如下:

总成绩=初试总分(满分500分)+复试笔试成绩(满分100分)×1.5+外语口语(满分100分)×0.5+面试成绩(满分100分)×3.0

最终各学科专业分类别按总成绩进行名次排序,择优录取。

面试:请考生准备自我介绍5分钟ppt文件,并于3月21日17:00前登录我校研究生申请服务系统以pdf格式提交。ppt文件命名格式:考生编号+姓名+报考专业。文件一般包括个人学习情况、设计作业作品展示、实践活动与获奖、学术成果、特长爱好、人际关系、对报考专业的科研了解情况等,考核内容包括教育背景、科研经历、思想状况、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思维的敏锐性、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专业基础知识、相关实践能力等。

英语听力与口语测试:在面试过程中进行,以回答英文提问的方式考核,主要考核专业英语听说能力。

各项考试时应出示准考证和身份证件。

4. 复试时间、形式安排(含资格审查、软硬件测试、网络远程复试安排等)

四、清华大学复试名单、进入的复试人数

清华大学2022年建筑学院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入围复试名单公示

五、清华大学考研录取名单、录取人数、录取分数区间

六、学院概况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创办于1946年10月;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设建筑系和城市规划系;2001年4月,原暖通空调专业从热能系并入建筑学院,组建建筑技术科学系;2003年成立景观学系。目前,建筑学院设有4个系,即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和建筑技术科学系。

自建院以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逐步确定了“一个基础、二点关注、三项结合”的办学思想。

一个基础即以人居环境科学为基础。1946年,梁思成先生创办清华建筑系,提出“体形环境论”作为清华建筑教育的指导思想。1980年代以来,吴良镛先生继承和发扬了梁思成先生的“体形环境论”思想,提出了符合新时代要求并具有前瞻性的“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成为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

两点关注即关注国家建设需要、关注学科发展前沿。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密切结合中国建设的需要和建筑学科发展的前沿,培养既了解学科前沿、具备国际竞争力,又了解中国国情、符合国家建设需求的专业帅才;这既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办学特色,也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近年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人居环境科学指导下,注重中国城乡建设的重大课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科发展的前沿课题,探索新的理论体系与方法,同时全面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三项结合即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始终坚持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强调以教学为核心,将科研与实践通过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全面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近年来,随着建筑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拓展,在延续学院传统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和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鼓励教师结合科研与实践进行教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01.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