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窗山东大学中文系的“五岳”研究生_网易订阅(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山东大学中文系,素有“冯陆高萧”四先生之说。他们与历史系的“八马同槽”(杨向奎等八位教授),奠定了山大“文史见长”的学术地位,成为后世学人一直仰望的高山。而中文系除四位先生之外,还有一位英年早逝而被淡忘的教授——黄孝纾。
黄孝纾与前四位先生学术经历不同,却在同一平台,“接力”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程:高亨先生讲授先秦文学,陆侃如和黄孝纾先生讲授汉魏六朝文学,萧涤非先生讲授隋唐文学,冯沅君先生讲授宋元明清文学,涵盖了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因五人当时都是国内该领域研究的一时之选,被冠以“五岳”之名,他们是山大古典文学专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为国家培养了最早的一批古典文学专业人才,使山大中文系科研教学一度达到了国内高校最高水平。
“高文典册,我很爱读”
“五岳”中,最年长者为高亨。1953年经陆侃如和冯沅君引荐,任山东大学教授。
高亨是研究先秦文学和文字学、训诂学的著名学者。早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两位大师,一生笃志于弘扬中国传统学术,成就斐然。高先生对《周易》《尚书》《诗经》的研究有不少创见,出版了多部著作。高亨先生的周 究至今依然是一座高峰,其中《周易古经今注》和《周易大传今注》两部著作,为学界所推崇。
高先生到山大后,又焕发了学术青春,不断有新作推出,旧作也得以修订再版。这一时期先后出版了《墨经校诠》《诸子新笺》《文史述林》《诗经今注》《古字通假会典》等著作。1956年高亨先生、陆侃如先生和黄孝纾先生三人合作出版了《楚辞选》。
高先生不仅学术上硕果累累,在教书育人上也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他负责中文系本科基础课、选修课的教学工作。1956年高先生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高先生在培养过程中,要求研究生要脚踏实地,论点要有根据,要能批判、辨是非,分析主题思想和艺术特征。当时高先生有大量的科研工作要做,惜时如金,平日足不出户,但为了青年后学的成长,却不惜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逐字批改作业、解答问题、指导论文。他把教好每一个学生看作是自己的重要职责。
1963年10月下旬,高先生赴北京参加中国科学院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会扩大会议。11月16日,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会议闭幕后,高先生回到济南,给主席写了两封信,又把所著《周易古今通说》《周易杂论》《墨经校诠》《诸子新笺》以及读主席诗词所写的《水调歌头》一词寄去献给主席。
不久,收到毛主席回信。“高亨先生:寄书寄词,还有两信,均已收到,极为感谢。高文典册,我很爱读。肃此,敬颂安吉!毛泽东 一九六四年三月十八日。”
“把这几句圈下来”
黄孝纾先生与高亨同龄,是诗词骈文作家、文学史家、书画艺术家、古文献学家。他早年随父亲黄曾源(光绪时的翰林)住在青岛。黄曾源在清帝退位后到青岛时,随身所带古籍有《四部丛刊》等巨著万余卷,占居室一层楼,其藏书楼名为“黄潜志堂”。与近邻刘廷琛的“潜楼”,及于式枚的“潜史楼”,并称为青岛“三潜”藏书楼。黄曾源治家甚严,注重诗书传家。
家学深厚的黄孝纾,在青岛赫兰大学毕业后,与两位弟弟筑袖海楼,滨海读书,洁身养志。黄孝纾工骈文、诗词、书画、占卜、风鉴等,尤以词章之学,为世所重。人誉其诗、词、画三绝。
1946年黄孝纾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讲授目录学、楚辞、汉魏六朝文学等课程。黄先生在1956年和1960年共招收了3名研究生。
“黄先生学识渊博,其成就方面之多是少见的。他长于古典文学,有《楚辞选》问世。他熟悉金石文字,编过《秦汉金石文选》。他精于版本目录之学,在校内外多次做过讲授。他能书能画,能诗能赋,尤其是写
得一手好骈文。”山东大学文史学家董治安曾回忆,自己听过黄先生的课程。
“后来,黄先生又指导我写作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我们之间的联系就更多,我对他的了解也逐渐加深。黄先生讲课,不大习惯用现代文艺理论术语去分析作品,但对古代诗文中的意味、意境却深有体会。他常常高声吟诵古文,读到会心处,有时会突然停下,急忙催促同学:‘把这几句圈下来,圈下来。’”董治安先生曾回忆,“黄先生待同学热情诚恳。同学愿意向他提问题,而他对同学求教也一概持欢迎态度。”
“写于青岛鱼山别墅”
冯沅君与陆侃如于1922年进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相近的专业、共同的爱好,使他们开始频繁接触。1929年1月24日,陆侃如在上海与冯沅君结婚,从此二人合作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他们比翼双飞,在文学研究领域同心协力著书立说,其代表作品有《中国诗史》《中国文学史简编》等。堪称一对令人羡慕的“文学伉俪”!
1947年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陆、冯二人接到校长赵太侔的盛情邀请,来到山东大学文学院任教。后来,陆侃如陆续在山大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兼校图书馆馆长、《文史哲》杂志编委会主任等职务,1951年春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他研究《文心雕龙》,出版有《文心雕龙选译》。
陆侃如、冯沅君夫妇在青期间的住所位于今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36号。这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立山东大学教授宿舍院,陆、冯二人当年住在一号楼靠近院门的地方,楼房白墙红瓦,呈一字型布局,楼前还种着一棵高大的紫荆树。
冯沅君曾说过,很向往“一间房,两本书”的生活。这个愿望在青岛实现了。在青岛居住期间,陆侃如编写了《中国文学理论简史》,冯沅君则完成了《古剧说汇》。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陆侃如发表的一些著作文末均署:“写于青岛鱼山别墅”。所谓的“鱼山别墅”就是陆侃如、冯沅君夫妇在青岛大学路(今鱼山路36号)上的教授宿舍。
据陆侃如先生的学生、山东大学著名教授、全国赋学研究会会长龚克昌教授回忆,在山大期间,陆先生给他们讲授古代文论课时,几乎是拿起白版书就读,不需外人注释,自己也不加注。陆先生写一篇论文,往往只需两三天,而且文不加点,一挥而就。仅1962年,陆先生共发表论文12篇,完成论著两部,而在这一年里,他承担了研究生、青年教师、进修教师、本科学生的两汉辞赋、六朝文学、《文心雕龙》《中国历代文论》四种不同课程的授课任务,同时还要主持文论班,审阅研究生毕业论文等等,足见陆先生的才气过人。
冯沅君一生从事古典文学研究,主要成就在古剧研究方面,《古优解》《古剧说汇》是她的卓越研究成果。受教育部委托,1956年冯先生主编了《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随后同林庚先生主编了《中国历代诗歌选》。
“如果一堂课教失败了,我会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萧涤非1906年生于江西临川茶溪村。20岁时由南京江苏省立一中同时考取清华、东南两所大学,入读清华中文系。其间尤喜足球,曾获“华北足球队长萧涤非”奖牌,古典文学专家余冠英、吴组缃,还有季羡林、李长之都是他的啦啦队成员。他的百米11.1秒的清华纪录,一直保持到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四年学业总成绩平均80分以上,免试进入清华研究院,清华同学们还送他一个刻有“状元”二字的铜墨盒。
1933年,萧涤非从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经导师黄节先生引荐,到青岛国立山东大学任教,开设“词选”课。1947年,他重返山大,第二年便开了“杜诗体别”这门课。萧先生讲课认真:“如果一堂课教失败了,我会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他的《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印数超过六位数,迄今仍为该学科的必读书。知名者如项怀诚、李希凡、蓝翎等都是他的学生,著名诗人臧克家大学四年级时也听过他的“词选”课。
萧涤非先生是海内的杜甫研究第一人,早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萧涤非先生就对杜甫研究有一个长远规划。1956年萧先生的《杜甫研究》出版,该书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一部全面论述杜甫的研究著作,代表了当时杜甫研究的最高水平。1978年,萧涤非先生受人民文学出版社委托,担任《杜甫全集校注》主编。《杜甫全集校注》工程浩大,历经十余年未竟。萧先生在去世前一个月,仍一字一句地审校。
萧先生从1956年就开始招收研究生,“文革”后又成为首批硕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9月,山东大学开始招收文学博士生,萧先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文学博士生导师。“我指导博士研究生的原则,就是强调自学。要独立刻苦钻研,主动努力读书。上课、指导是第二位的。如果博士研究生还需要导师手把手去教,那就不称其为研究生了。”萧先生在1985年6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因为,不论在校读书,还是在职自学,要取得成就,有所创新,归根结底必须经过刻苦自学。这可以说是成才的规律。”
萧先生执教山大时间长,治学严谨,教学认真,为山东大学培养了一批研究古代文学的人才。(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昱 朱子钰 通讯员 张洪刚 报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