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数学一真题复盘总结 (2016年) – 哔哩哔哩(2023考研数学二真题试卷pdf)

我个人是23考生,考的是数学一。写这个专栏主要是为了记录自己做真题的过程,也能 助自己更好的总结回顾与及时复盘,方便自己查缺补漏,巩固提升。希望今后我每做完一份真题卷就能及时总结。由于本人就是个普通考研党不是大佬,对数学也没有那种非140+不考的目标,写这个纯粹就是为了 助自己总结,如果有写的不好的,求别喷,感恩。??
昨天(10月29日)做的是16年。由于昨晚太困了没写总结,今天补上。先说结论:这是做真题以来遇到的最大挑战,题目的难度总体比之前大,主要是大题的计算量大了不少,我用了三小时五分钟才做完。个人估分在130出头,出错在选择题(4)、级数大题(19)(一题几乎全扣光)、以及概率大题(22)的第三小问时的分布函数没求出来。我在想如果考场上遇到这种卷子,估计心态会崩。因此,平时最好还是要有意地去训练自己的计算能力。
以下是我的各题总结:

    常规题,考查反常积分的判敛。对于我们来说当然不算难题,但是在16考研的时候,反常积分的判敛估计算是难题了,我记得21新大纲才开始重视反常积分判敛。
    常规题,原函数一定是可导的,所以一定连续,排除ac;再根据求导得到的表达式排除b
    中等题,考查非齐次微分方程解的结构。给出我的解法:记,,则由题可知均为非齐次方程的解。那么二者相减,得到为齐次方程的解,故代入可求出。再根据为非齐次方程的解,代入可得。这样子下来,计算量并不大。
    中等偏难题,难度系数好像不到0.3,这题也是我选填做错的地方。我错选了c,因为我在推出了连续之后,想着右侧是离散的,靠近0的右侧似乎是不可导的,想当然的选了c,没有经过严谨的分析。事实上,这个函数显然在0点左侧左连续且导数为1,考虑0点右导数的时候,还是应该老老实实回归导数定义。写出右导数定义式,再结合夹逼定理,不难推出右导数也为1,从而左导=右导,可导必连续。
    中等题,从定义出发已知,则可以通过两边同时取逆、两边同时取转置等方式证明abd对

    ,从而c错
    常规题,关键在于得出这个二次型的正负惯性指数,我用的是配方法。对于单叶双曲面还是双叶双曲面,我分享我自己的一个记忆方法,如果负惯性指数是1就是单叶,是2就是双叶,本题显然就是双叶
    常规题,标准化即可
    常规题,关键在于判断出x,y服从二项分布,能记忆二项分布的期望和方差,以及相关系数的定义
    简单题,分母等价之后,分子分母洛必达
    简单题,只要旋度公式会背就不会错
    常规题,考查全微分,我选择的是对方程两边分别对x,y求偏导
    中等题,看到高阶导,优先考虑泰勒展开,由于告诉你,那么我们就把它展开到三阶。反正切的泰勒必须会背,后者我们可以利用公比小于一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来展开
    常规题,按照第一列展开就好,计算量不大
    常规题,这种题我认为如果不会做的话,很明显蒙也能蒙对,因为蒙的话只能蒙对称区间,而本质上置信区间就是关于样本均值对称的区间
    常规题,这道题我绕了一点弯路,一开始一直在想它的图形是怎么样的,后面发现直接算就完事了。以及化成之后可以直接用华里士公式就结束了,我也不知道脑子犯了什么抽,只对使用了华里士公式,而对三次方和四次方进行了降幂、凑微分等处理,算了好久才出来,浪费不少时间。这份绕弯路我待会贴在最下面,时刻提醒自己
    中等偏难题,16年正是难在大题。第一小问需要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以及k的范围判断出两个特征根均为负数,从而对通解积分,可以收敛成一个数。否则若特征根有一个为正的话,积分就肯定发散。第二问难度不小,我的做法是根据得到,又由韦达定理得出,从而得到再代入第一小问的结果化简得。有一说一,计算量确实不小,加上前一题我自己抽风选择了弯路,15、16这两题让我算的心里格外烦躁。当然,第二小问有容易的方法,就是根据原来的二阶微分方程,将y用y,k表示出来,从而进行积分,具体可以看李艳芳老师的解析方法一,但是这个操作我确实没想到,选择合适的方法确实能大大减少计算
    中等偏难题,比较有综合度。首先,通过偏积分得到,又由二阶混合偏导相等推出第二类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那么,我们就可以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换路径积分,一般取的是与坐标轴平行的折线;二是全微分法求出原函数,类似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我采取的是法二找出原函数,,最后再求它的最小值就很简单了,不再赘述
    常规题,应该是高数大题里比较简单的了,甚至体贴的已经不需要补面,直接高斯公式。高斯之后化作三重积分,被积函数是,显然针对这个1,积分完就是锥体的体积,可以先算,关键是对x的这块积分。值得一提的是,李艳芳老师解析上用的是“先一后二”,我个人感觉我的方法会简单一些:先二后一,观察到被积函数仅为关于x的函数,我们选的“二”就是,“一”就是。那么,这个积分就会变成,其中二重积分区域为,即用平面去截得到的三角形,然后积分就变成了,而的面积是非常好求的一个直角三角形。因此我这种方法计算量要小不少
    难题,也是我几乎全无的一道题,十分最多拿个两分,难度系数低于0.1,应该是考研这么多年以来唯二的难度系数低于0.1的难题。第一小问,问绝对收敛,就要考虑对取绝对值之后的级数判敛。取完绝对值就是正项级数,我们有根值判别法、比值判别法等方法,因为没给出具体的表达式,显然都不适用,就考虑比较判别法。这和数列极限中的压缩映射有点像,根据拉格朗日,不断递推,得出,右侧是个公比为1/2的等比级数必定收敛,则左侧收敛。具体可以看李艳芳老师的视频解析。第二小问很有思维量,我自己也没做出来,建议大家不会做的话可以听一下李艳芳老师的视频解析,给出了两种非常妙的解法,当然也可以听一下kira老师关于这题的思路,也讲的非常通透。值得注意的一个定理:连续,有,会 助我们解这道题
    中等题,主要是计算量大,思维量不大。很多人乍一看到等号右侧不是列向量而是个矩阵b可能会懵,但其实把它按列分块,就变成了两个列向量β1,β2。那么再将x也按列分块成,ax=b其实就是因此,本质就是求两个线性方程组的解,和之前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还是一样的。需要讨论无解、唯一解、无穷多解,思路也和之前一样,这里就不赘述
    中等偏难题,同样的也是计算量大,这张卷子大题计算量确实很考验人。第一小问求矩阵的高次幂,我们要马上想到三种方法:(1)先求几个,试图发现规律(2)将矩阵拆分成可交换的两个矩阵相加,从而使用二项式展开(3)相似对角化。这里显然用的是法三,但是计算量确实不小,细心别出错。第二小问,题目暗示的挺明显,加之第一小题已经求出,不难想到,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这道题出的确实很漂亮
    难题,按照kira老师的话说是考研概率论历史上出的最综合最漂亮的一道大题,也是我的失分点所在,我主要是第三小问分布函数实在求不下去了,当时时间已经三小时了,头脑也变得很迟钝。第一小问比较常规,考查二维均匀分布的概率密度即为区域面积的倒数,面积就用积分来求。第二小问是个闪光点,判断一个离散变量一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独立性。由于u的取值本身就是由x和y的关系来决定的,因此大胆推测x与u不独立。要证不独立的话,只需要找出一个数t,使得(u=0也行)我这里取的是t=1/2,最后求出来满足这个不等关系就可以。李艳芳老师给的答案上是取了普适性的t即所有的t,我这边是取了t的一个特定值1/2,因为只要有一个t满足不等式就可以推翻独立。kira老师给的方法也是取特定值。第三小问,属于混合型的分布函数,考研热门。我没做出来,当时脑子已经迟钝到z的分界点怎么取都忘记了。首先根据全概率公式对p(u+x≤z)进行拆分,不难得到,很显然要根据z和z-1来定z的取值范围分界点。由于x是0到1,那么第一种情况,z-1和z都落在0左边,即z小于0;第二种情况,z-1落在0左边,但z落在0与1之间,即0<z<1;第三种情况,z-1落在0与1之间,z已经在1右边,即1<z<2;最后一种情况,z-1和z都落在1的右边,即z>2。分类完之后,再算分布函数,根据二重积分算,整道题计算量相当大
    常规题,可能是22实在难,这题难度缓和许多,比较常规。第一小问,是我们熟知的max函数,最大值小于某个数,即代表每个样本值都小于这个数,又因为样本互相独立,那么积事件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概率的积。第一小问求出了t的概率密度,第二小问考查无偏估计,就是去算t的期望,就不难了
    补充:我绕了超级大弯路的第(15)题:
忘记用点火公式,白白增加工作量,吸取教训!
到此结束。从十一点写到一点多,已经码了三千多字,尽可能地去复盘了自己当时做题的思路,以及记录下值得记录的知识点、方法总结。这张卷子主要难在大题的计算量与思维,如果考场上见到,一定稳扎稳打踏实计算,不要慌乱。
其实今天还做了17的卷子,看来只能推迟一天写总结了。
早点休息,晚安,研必岸。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10.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