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考研经验贴在职考研、跨考,上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文博专硕(2023年考研经济类联考平均分)

1、个人情况介绍
我今年考的是中科大的文博专业,我的成绩是英语69、政治70、文博综合252,总分391。我的考研经历比较特殊,我是在职考研的,从准备到考试一直到面试都是边工作边考研的,也是理工科跨考考生。我希望我的经验给一些在职考研和理工科跨考生 助。
2、专业选择

首先为什么要考文博专业呢,一方面因为现实,想要一个不用做项目的工作(有项目意味着会熬夜赶项目)且有保障、能进体制的工作;一方面是对历史的热爱。所以我的工作目标是进博物馆或者初高中历史老师。??
我选择科大作为我的目标院校有几点原因,一是我是理工科背景,我要选择和我背景相关的方向,不然复试很容易被刷;二是大城市、名校、专业热门强校,对于没基础的我来说是个选择题,工作的经验告诉我学校相对重要,所以我选择了处于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备考复习

选好学校里,接着就是备考,我是7月份才开始的,但是我觉得开始的时间节点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复习了几遍,每一遍掌握了多少知识,能够得到多少分数,这个能否支撑你可以考到自己的目标学校。具体需要时间取决于你的基础、学习能力、开始学习理论能够有多少有效时间投入学习。接下来说下我的考研经验:
一、政治

我没有听课,政治对于我来说,相对来说得分容易、分差不大,在有限的时间里,是我相对不怎么花时间的一科。所以我直接看的精讲精练,第一遍勾出重点,大概花了一个星期的下班时间,然后读了一遍,试着背诵的去读,内容太多,背是背不下来的,试着去背,更深刻一些。然后开始做题刷1000题,做一个题不会的我会立马翻精讲精练,并且回忆一下相关知识点,是哪一章的,这一章前后节,前后章都讲了什么,忘记了就翻书,这样反复记忆,建立框架,做题就更容易了。最后是简答题,网上都说简答题直接背肖四肖八就可以了,我觉得这样不行,特别是我这样的理科生,到时候看到题,就算背了连答哪个答案都不知道,也不知道答题的步骤是怎么样的,而且第一次做简答题就在考场上很容易蒙圈,我的做法是我看了肖大大的往年真题是怎么答题、找题眼和看 的答题技巧。

二、英语

英语我考得不好,就不细说了,我就是保持语感和看长难句,每天做一篇阅读题,单词是用扇贝单词,这些都是在上班时间完成的,中午午休的时候做一篇阅读,翻译、分析一句长难句,单词是用手机摸鱼的时候背的,英语基本不占用下班时间。三、专业课
科大的专业课包括文物保护、考古学、博物馆、文物学,是传统的三大本,但是教材用得不一样。第一遍是我把所有书都认真学习了一遍,在b站,网

盘资料、公众号、慕课视频,第一遍是花的时间最久的,第一遍的目标是建立知识框架。第二遍我分析了真题,按照知识点是在哪本书的哪一节,哪些知识点是出现在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这一节出现频率是多少,这一遍的目的是找到考点在哪里,在哪本书上,什么地方该注意,这样才可以抓住重点,重点是你要背诵的地方。第三遍,我看了很多课外书,一个网上推荐的文博考研书单,也不用都看,就是你觉得和考题有关的就看,科大的考题主要是考它推荐书,它的推荐书和其他学校的不一样,但是可能也会借鉴其他学校的题,所以也会出现书上没有的,要看重点类似的学校真题,也要看一些课外书。第四遍就是模拟,名词解释是10分,我猜一般是一个知识点两分,那么我就会在每个可能出现在名词解释的词,要是出现我该怎么答,简答题、论述题都是这样,按照分点得分,分点答题,自己背诵的时候也要按照这个逻辑背诵。

4、在职考研心得

一是抓住可能利用的所有时间,根据时间长短、可以分散多少注意力,来安排不同的学习,每天通勤的路上我会听课,不会太累,午休时间做一篇阅读、或者翻译,十几分钟,半个小时的学习,英语语感就保留下来了,用手机摸鱼的时间来在手机上背单词,看公众号推送;二是不要脸,在不伤和气范围内能推的工作就推,午休时间大大方方看书,有同事酸的时候不要理他们;三是注重效率,因为时间不多,你要考虑什么方法得分最多,而不是把所有分都拿到,该舍弃的就直接放弃,比如专业课300分,另外两科加起来才200分,一个论述题就是100分,但是远没有英语政治费时间,然后在家效率不高我是去楼下麦当劳看书。最后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网上方法很多,就算很多人推荐的课、推荐的方法也不一定适合你,要用数据分析自己、分析学校、分析考题,听从自己的声音。祝大家考研成功。我在科大等你!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07.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