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安徽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17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
??
历史学考研网数十年历史实战化辅导经验 助你历史学考研一次成功?
?
数十万考研人在这里奋斗
做全国最大/升学率最高的历史学考研微平台
联系老师微信:61049244
?
?
?2017安徽师范大学世界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巴布尔
莫卧尔帝国的创始人。他是帖木儿的直系后裔,母系出自成吉思汗。他以蒙古祖先征服者光荣感的心态和才能,在既定的生活条件下,从事新的征战,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莫卧尔帝国(1526—1857)。巴布尔早年继承父业,但在撒马尔罕屡遭失败后,遂改变恢复中亚帝国的计划,于1504年以喀布尔为基地,重续旧日帖木儿在德里的事业。1526年,他通过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结束了德里苏丹王朝的历史,揭开了莫卧尔帝国的历史篇章。到1530年他去世时,莫卧尔帝国的版图已包括西到喀布尔、东到孟加拉的地区。
2. 绥靖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法等国对德意法西斯侵略扩张采取的姑息、妥协、纵容的政策。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英、美、法不加谴责和制止。1935年意大利侵占埃塞俄比亚,1936年德国进军莱茵非军事区,1936-1939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都得到了英、法的默认和纵容。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签订,绥靖政策达到了顶点。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阻碍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3.黄金草原
10世纪伊斯兰教百科式历史地理著作。马苏迪著。全称《黄金草原和珍玉宝藏》。共分四卷,第一卷为东西方各国历史概要;后三卷为阿拉伯帝国史,上起伊斯兰教创立,下至947年白益王朝占据巴格达。《黄金草原》内容丰富,涉及历史、地理、政治、宗教、风俗、文物和典章制度等各个方面。该书是研究阿拉伯帝国历史及当时世界的重要文献。
4.黄金诏书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于1356年颁布的帝国基本法。规定:皇帝由当时权势最大的7个选帝侯,在法兰克福城选举产生。选举会议由美因茨大主教召集并主持;帝位加冕礼在亚琛举行;德意志国王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再需要罗马教皇的承认。还规定选帝侯在其领地内政治独立 ,拥有征税、铸币、盐、铁矿开采等国家主权,以及独立的、不准臣民上诉的最高司法裁判权,拥有监督帝国的职权。金玺诏书从法律上确定了德意志侯国的分立体制,进一步削弱了皇权,加剧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
5.七十七国集团
20世纪60年代以后形成的发展中国家集团。1964年3月23日至6月16日在日内瓦举行了第一届贸易与发展会议,会上75国集团扩大为77个国家和地区,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控制,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并决定在每次贸易会议开会前召开部长级会议,以便协调发展中国家的立场,研究应采取的对策。此后该集团成员国不断增加,但仍沿用“七十七国集团”的名称。
6.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为同盟起草的纲领。1848年2月在伦敦公诸于世。全书除前言外,分为四章:一、资产者与无产者;二、无产者与共产党人;三、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宣言是一部划时代的著
作,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锐利思想武器,鼓舞和推动了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
7.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是日俄两国为争夺对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一次帝国主义战争。1904年2另5日本在英美的支持下突袭驻扎在旅顺口的俄国舰队,日俄战争爆发。清政府竟然宣布“局外独立、任由日俄在中国的领土上厮杀。战争中沙俄连遭失败,日本也精疲力尽,在美国的调停下1905年9月5日,日俄双方签订了《朴茨茅斯签订和约》。日俄同时将军队撤出中国东北,俄国把租自中国的旅顺口、大连湾以及长春至旅顺口的铁路及其他一切有关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东北由俄国独占变为俄国控制北部、曰控制南部的局面。
8.大觉醒运动
18世纪30—40年代北美殖民地的新教复兴运动。“大觉醒运动”是一场大规模反对宗教专制,争取宗教信仰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起义者以宗教复 旗帜,把矛头对准宗教压迫的精神支柱官方教会的教义,以灵魂自由为口号,宣传民主平等,信仰自由和反暴政的革命思想,大觉醒运动猛烈冲击了殖民地的官方教会,使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民主意识进一步加强。
9.罗马民法大全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又称查士丁尼法典,是《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律》的总称。查士丁尼于528年下令编纂,由法学家特里波尼安主持。法典的基本宗旨是巩固帝位、突出君权,宣扬皇帝意志,承认阶级差别,保护私有财产。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欧洲各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
10.耶稣会
耶稣会是为反对宗教改革而创建的教派。面临迅速发展的宗教改革,罗马教廷发动了反宗教改革运 动,耶稣会即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耶稣会1534年由西班牙贵族罗耀拉建立,宗旨是重振罗马教会,重树 教皇权威,并且扩大天主教的影响。耶稣会仿照军队形式组成,强调绝对服从,会员积极活动,特别是到东 亚、非洲及美洲传教,少数耶稣会会员曾经到中国传教;他们修建教堂,创建学校,与俗人交往,以潜移默化的手段施加思想影响;有时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目标是欧洲新教的君主。耶稣会的活动,在抵制宗教改革运动中起过一定作用,如在德国为天主教恢复了大片地区。
三、论述
1,罗马3世纪危机的表现,原因,影响
从公元2世纪末到公元3世纪末,罗马帝国爆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史称3世纪危机。危机表现为农业萎缩,商业萧条,城市衰落,财政枯竭,政治混乱以及贫民奴隶不断起义和大批蛮族乘机入境。这种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危机是由于奴隶制的衰落和奴隶社会矛盾激化而造成的。
(一)原因:
三世纪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矛盾,在于奴隶制度已走至穷途末路,从而导致各种经济部门衰落,各种矛盾激化,引发了全面危机。另一方面,由于帝国无力继续进行大规模的对外扩张,奴隶来源相对减少,奴隶的价格也不断提高。奴隶主企图用家生奴隶补充奴隶来源的不足,但是家生奴隶的培养、教育耗费较大,比高价买来的奴隶更不合算。使用奴隶劳动已经越来越无利可图。帝国的上层结构更使衰退的奴隶制经济不堪忍受。到了第三世纪,皇帝的宫廷、官僚体系、军队都已扩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为了维持这套膨胀中的国家机构,帝国政府必须支出巨大的经费。公共庆典挥霍无度。三世纪中叶,银币用铜铸造,外包一层银,含银量只有百分之五,甚至百分之二。劣质货币的发行必然造成通货膨胀,而足值的旧币则被收藏保存,更影响了货币流通。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物价上涨,而且出现了物物交换的现象。城市经济开始走上了普遍衰败的道路。城市经济和农业经济的衰落是互相联系的。三世纪以后,大农庄生产日趋萧条,对市场的供应日益减少,加上城市商业的衰落,这个萎缩的趋势更加迅速,结果是大农庄越来越变成了自给自足的整体。缺少奴隶劳动的大农庄,只得放弃大规模的耕作,把大农庄的土地分成许多小块,分租给隶农耕种。
(二)表现:
(1)农业萎缩、商业萧条、城市衰落。在意大利,农业首先出现凋敝之势,经营葡萄和橄揽业的奴隶制庄园入不敷出,大多改为牧场或任其荒芜,生产急剧萎缩。后来危机逐渐波及北非和高卢等行省地区,出现了全面衰退的趋势。意大利各城市的手工业也因为奴隶生产效率低下和行省商品竞争和排挤而衰落下来。农业和手工业的衰落,必然导致商业萧条和城市没落,而社会动乱、交通梗塞和财政危机更是加剧了这一过程。
(2)财政枯竭。在经济衰退、财政负担加重和税收缩减的情况下,帝国政府强令各城市议会负责征集赋税,欠税则由议员补足。帝国政府另一个弥补财政亏空的办法是发行劣质货币。但是二者均造成了严重后果。
(3)政治混乱。此时近卫军发动兵变、拥立皇帝是家常便饭,各行省驻军也纷纷拥立皇帝、争夺政权,导致罗马帝国四分五裂,各派势力互相攻伐。
(4)内乱外患加剧。内乱指贫民奴隶的不断起义,公元3世纪起义的烽火几乎 遍及全国各地。其中,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是高卢的巴高达运动。起义者组织了军队,消灭了许多大庄园,攻克了许多城市。外患指的是蛮族的入侵。由于边防的削弱,日耳曼部落乘虚而人,突破边防涌入罗马境内。罗马采取以蛮制蛮的政策,导致军队逐渐蛮族化。
3世纪危机是全面而深刻的,涉及罗马帝国的方方面面,使得帝国政权陷于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境地。
2,试述斯大林模式
1936年11月25日,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讨论和通过了新宪法。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苏联新宪法的制定,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一)特点。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主要特点是:
(1)限制以致取消党内民主。(2)强化苏共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绝对控制,以苏共中央取代中央政府职能。(3)总书记个人专权政治模式的建立。权力向苏共的最高领袖个人手中集中,使总书记变成全党的最高领袖和国家的首脑。
(二)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主要特点是:(1)管理方式上的中央绝对的集中统一管理。最高管理机构是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下设各部门的总管理局,以下是各加盟共和国专业部门和各行业的企业。(2)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下达严格的指令性计划。中央部门事无巨细地规定企业的年度计划、季度计划甚至月度计划,对于中央的计划,企业必须执行。与指令性计划的特点相关联和相适应,行政命令手段成为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主要管理方法。
(三)教训。斯大林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以执行命令手段迅速 地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集中于某一部门或某一重大项目。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并提前完成,苏联的工业化和全盘农业集体化的顺利完成,以及卫国战争前苏联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军事和军备的全国总动员,都足以证明这个体制的高效率。但这一模式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它违背了列宁关于把文化经济建设当作工作重心的指示,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它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也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一体化的要求。
3.战后艾德礼政府的政策
(一)执政基础。在1945年7月的英国大选中,艾德礼领导的工党取得压倒优势的胜利,艾德礼出任工党内阁首相兼国防大臣,直至1951年。工党之所以能在丘吉尔内阁威望正高时击败保守党,其中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战前保守党内阁推行绥靖政策不得人心,英国人民对保守党失去了信心。战争结束前夕,英国元气大伤,沦为二流国家,国内政治、经济矛盾重重,但保守党依然推行传统政策,人民群众深为不满。在这种背景下,工党提出了民主社会主义的政治纲领,提出了顺乎民心的社会改革措施,因此吸引了期待社会改革的大批选民。
(二)执政政策。(1)国有化措施。1945年底,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银行,并将银行股票换成了国家股票。1946年开始实施煤炭工业国有化。1947年8月以后,政府先后依据一系列国有化法令,在铁路运输、电力、煤气、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2)社会改革。工党政府实施的社会改革首先从恢复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入手,废除了1927年保守党政府制定的《工会法》。1946-1948年,政府改革了保健制度。规定给居民实行免费医疗,并建立统一的国家保健制度,使居民医疗服务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1945-1948年,政府实施了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在社会服务方面,政府提高了中学毕业年龄,对满11岁的儿童实施免费中等教育,并享受补助或免费午餐;增加了大学奖学金;并营造了公寓住宅,以期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工党政府的社会改革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进步。
?
2017安徽师范大学世界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巴布尔
莫卧尔帝国的创始人。他是帖木儿的直系后裔,母系出自成吉思汗。他以蒙古祖先征服者光荣感的心态和才能,在既定的生活条件下,从事新的征战,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莫卧尔帝国(1526—1857)。巴布尔早年继承父业,但在撒马尔罕屡遭失败后,遂改变恢复中亚帝国的计划,于1504年以喀布尔为基地,重续旧日帖木儿在德里的事业。1526年,他通过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结束了德里苏丹王朝的历史,揭开了莫卧尔帝国的历史篇章。到1530年他去世时,莫卧尔帝国的版图已包括西到喀布尔、东到孟加拉的地区。
2. 绥靖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法等国对德意法西斯侵略扩张采取的姑息、妥协、纵容的政策。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英、美、法不加谴责和制止。1935年意大利侵占埃塞俄比亚,1936年德国进军莱茵非军事区,1936-1939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都得到了英、法的默认和纵容。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签订,绥靖政策达到了顶点。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阻碍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3.黄金草原
10世纪伊斯兰教百科式历史地理著作。马苏迪著。全称《黄金草原和珍玉宝藏》。共分四卷,第一卷为东西方各国历史概要;后三卷为阿拉伯帝国史,上起伊斯兰教创立,下至947年白益王朝占据巴格达。《黄金草原》内容丰富,涉及历史、地理、政治、宗教、风俗、文物和典章制度等各个方面。该书是研究阿拉伯帝国历史及当时世界的重要文献。
4.黄金诏书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于1356年颁布的帝国基本法。规定:皇帝由当时权势最大的7个选帝侯,在法兰克福城选举产生。选举会议由美因茨大主教召集并主持;帝位加冕礼在亚琛举行;德意志国王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再需要罗马教皇的承认。还规定选帝侯在其领地内政治独立 ,拥有征税、铸币、盐、铁矿开采等国家主权,以及独立的、不准臣民上诉的最高司法裁判权,拥有监督帝国的职权。金玺诏书从法律上确定了德意志侯国的分立体制,进一步削弱了皇权,加剧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
5.七十七国集团
20世纪60年代以后形成的发展中国家集团。1964年3月23日至6月16日在日内瓦举行了第一届贸易与发展会议,会上75国集团扩大为77个国家和地区,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控制,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并决定在每次贸易会议开会前召开部长级会议,以便协调发展中国家的立场,研究应采取的对策。此后该集团成员国不断增加,但仍沿用“七十七国集团”的名称。
6.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为同盟起草的纲领。1848年2月在伦敦公诸于世。全书除前言外,分为四章:一、资产者与无产者;二、无产者与共产党人;三、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宣言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锐利思想武器,鼓舞和推动了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
7.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是日俄两国为争夺对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一次帝国主义战争。1904年2另5日本在英美的支持下突袭驻扎在旅顺口的俄国舰队,日俄战争爆发。清政府竟然宣布“局外独立、任由日俄在中国的领土上厮杀。战争中沙俄连遭失败,日本也精疲力尽,在美国的调停下1905年9月5日,日俄双方签订了《朴茨茅斯签订和约》。日俄同时将军队撤出中国东北,俄国把租自中国的旅顺口、大连湾以及长春至旅顺口的铁路及其他一切有关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东北由俄国独占变为俄国控制北部、曰控制南部的局面。
8.大觉醒运动
18世纪30—40年代北美殖民地的新教复兴运动。“大觉醒运动”是一场大规模反对宗教专制,争取宗教信仰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起义者以宗教复 旗帜,把矛头对准宗教压迫的精神支柱官方教会的教义,以灵魂自由为口号,宣传民主平等,信仰自由和反暴政的革命思想,大觉醒运动猛烈冲击了殖民地的官方教会,使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民主意识进一步加强。
9.罗马民法大全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又称查士丁尼法典,是《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律》的总称。查士丁尼于528年下令编纂,由法学家特里波尼安主持。法典的基本宗旨是巩固帝位、突出君权,宣扬皇帝意志,承认阶级差别,保护私有财产。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欧洲各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
10.耶稣会
耶稣会是为反对宗教改革而创建的教派。面临迅速发展的宗教改革,罗马教廷发动了反宗教改革运 动,耶稣会即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耶稣会1534年由西班牙贵族罗耀拉建立,宗旨是重振罗马教会,重树 教皇权威,并且扩大天主教的影响。耶稣会仿照军队形式组成,强调绝对服从,会员积极活动,特别是到东 亚、非洲及美洲传教,少数耶稣会会员曾经到中国传教;他们修建教堂,创建学校,与俗人交往,以潜移默化的手段施加思想影响;有时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目标是欧洲新教的君主。耶稣会的活动,在抵制宗教改革运动中起过一定作用,如在德国为天主教恢复了大片地区。
三、论述
1,罗马3世纪危机的表现,原因,影响
从公元2世纪末到公元3世纪末,罗马帝国爆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史称3世纪危机。危机表现为农业萎缩,商业萧条,城市衰落,财政枯竭,政治混乱以及贫民奴隶不断起义和大批蛮族乘机入境。这种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危机是由于奴隶制的衰落和奴隶社会矛盾激化而造成的。
(一)原因:
三世纪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矛盾,在于奴隶制度已走至穷途末路,从而导致各种经济部门衰落,各种矛盾激化,引发了全面危机。另一方面,由于帝国无力继续进行大规模的对外扩张,奴隶来源相对减少,奴隶的价格也不断提高。奴隶主企图用家生奴隶补充奴隶来源的不足,但是家生奴隶的培养、教育耗费较大,比高价买来的奴隶更不合算。使用奴隶劳动已经越来越无利可图。帝国的上层结构更使衰退的奴隶制经济不堪忍受。到了第三世纪,皇帝的宫廷、官僚体系、军队都已扩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为了维持这套膨胀中的国家机构,帝国政府必须支出巨大的经费。公共庆典挥霍无度。三世纪中叶,银币用铜铸造,外包一层银,含银量只有百分之五,甚至百分之二。劣质货币的发行必然造成通货膨胀,而足值的旧币则被收藏保存,更影响了货币流通。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物价上涨,而且出现了物物交换的现象。城市经济开始走上了普遍衰败的道路。城市经济和农业经济的衰落是互相联系的。三世纪以后,大农庄生产日趋萧条,对市场的供应日益减少,加上城市商业的衰落,这个萎缩的趋势更加迅速,结果是大农庄越来越变成了自给自足的整体。缺少奴隶劳动的大农庄,只得放弃大规模的耕作,把大农庄的土地分成许多小块,分租给隶农耕种。
(二)表现:
(1)农业萎缩、商业萧条、城市衰落。在意大利,农业首先出现凋敝之势,经营葡萄和橄揽业的奴隶制庄园入不敷出,大多改为牧场或任其荒芜,生产急剧萎缩。后来危机逐渐波及北非和高卢等行省地区,出现了全面衰退的趋势。意大利各城市的手工业也因为奴隶生产效率低下和行省商品竞争和排挤而衰落下来。农业和手工业的衰落,必然导致商业萧条和城市没落,而社会动乱、交通梗塞和财政危机更是加剧了这一过程。
(2)财政枯竭。在经济衰退、财政负担加重和税收缩减的情况下,帝国政府强令各城市议会负责征集赋税,欠税则由议员补足。帝国政府另一个弥补财政亏空的办法是发行劣质货币。但是二者均造成了严重后果。
(3)政治混乱。此时近卫军发动兵变、拥立皇帝是家常便饭,各行省驻军也纷纷拥立皇帝、争夺政权,导致罗马帝国四分五裂,各派势力互相攻伐。
(4)内乱外患加剧。内乱指贫民奴隶的不断起义,公元3世纪起义的烽火几乎 遍及全国各地。其中,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是高卢的巴高达运动。起义者组织了军队,消灭了许多大庄园,攻克了许多城市。外患指的是蛮族的入侵。由于边防的削弱,日耳曼部落乘虚而人,突破边防涌入罗马境内。罗马采取以蛮制蛮的政策,导致军队逐渐蛮族化。
3世纪危机是全面而深刻的,涉及罗马帝国的方方面面,使得帝国政权陷于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境地。
2,试述斯大林模式
1936年11月25日,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讨论和通过了新宪法。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苏联新宪法的制定,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一)特点。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主要特点是:
(1)限制以致取消党内民主。(2)强化苏共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绝对控制,以苏共中央取代中央政府职能。(3)总书记个人专权政治模式的建立。权力向苏共的最高领袖个人手中集中,使总书记变成全党的最高领袖和国家的首脑。
(二)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主要特点是:(1)管理方式上的中央绝对的集中统一管理。最高管理机构是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下设各部门的总管理局,以下是各加盟共和国专业部门和各行业的企业。(2)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下达严格的指令性计划。中央部门事无巨细地规定企业的年度计划、季度计划甚至月度计划,对于中央的计划,企业必须执行。与指令性计划的特点相关联和相适应,行政命令手段成为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主要管理方法。
(三)教训。斯大林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以执行命令手段迅速 地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集中于某一部门或某一重大项目。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并提前完成,苏联的工业化和全盘农业集体化的顺利完成,以及卫国战争前苏联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军事和军备的全国总动员,都足以证明这个体制的高效率。但这一模式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它违背了列宁关于把文化经济建设当作工作重心的指示,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它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也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一体化的要求。
3.战后艾德礼政府的政策
(一)执政基础。在1945年7月的英国大选中,艾德礼领导的工党取得压倒优势的胜利,艾德礼出任工党内阁首相兼国防大臣,直至1951年。工党之所以能在丘吉尔内阁威望正高时击败保守党,其中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战前保守党内阁推行绥靖政策不得人心,英国人民对保守党失去了信心。战争结束前夕,英国元气大伤,沦为二流国家,国内政治、经济矛盾重重,但保守党依然推行传统政策,人民群众深为不满。在这种背景下,工党提出了民主社会主义的政治纲领,提出了顺乎民心的社会改革措施,因此吸引了期待社会改革的大批选民。
(二)执政政策。(1)国有化措施。1945年底,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银行,并将银行股票换成了国家股票。1946年开始实施煤炭工业国有化。1947年8月以后,政府先后依据一系列国有化法令,在铁路运输、电力、煤气、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2)社会改革。工党政府实施的社会改革首先从恢复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入手,废除了1927年保守党政府制定的《工会法》。1946-1948年,政府改革了保健制度。规定给居民实行免费医疗,并建立统一的国家保健制度,使居民医疗服务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1945-1948年,政府实施了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在社会服务方面,政府提高了中学毕业年龄,对满11岁的儿童实施免费中等教育,并享受补助或免费午餐;增加了大学奖学金;并营造了公寓住宅,以期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工党政府的社会改革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进步。
?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