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十大时政热点评述(不单单适合9天后考研的人)(2018年十大时代风采德艺双馨艺术家是谁)

??恰逢12月13日,40年前的今天,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实际上是随即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今天上班,第一件事则是拿出《邓小平文选》第二卷,重读这篇文章,故算作一个纪念。

1.核心要义是一把钥匙

——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谈起

今年最大、最重要时政热点当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写进党章之后载入《宪法》,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此,怎么认识?怎么落实?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都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人在学习,国际社会也非常关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风靡全球,便是例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方方面面,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如此,深入领会这个新思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凡是一种思想,总有其核心要义与核心内容,掌握了这两样东西,等于找到了一把钥匙。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什么呢?答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千万别小瞧这13个字,实在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13个字,它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我们国家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追溯至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只要站起来,还要富起来,进而强起来,靠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人间正道,莫忘当初走过的弯路;今日辉煌,切记昨天经历的苦难。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然必须坚持,这是大是大非的要害问题,动摇不得;再一个就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不发展没道理,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怎么看?怎么办?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的展开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对此,十九大报告阐述的很清楚,一个是“8个明确”,另一个是“14个坚持”,前者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偏重于理论;后者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偏重于实践。二者互为一体,相辅相成。

“13-8-14”——理解了核心要义与核心内容,对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个体系大有 助。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

——从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谈起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也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00周年,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80周年。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影响之大,自不待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粒种子,那么又是如何在近现代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呢?为此,重点谈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何以能够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进而解决中国问题。一言以蔽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且揭开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从而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李大钊说,如同法国革命预示着世界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一样,俄国十月革命预示着社会主义革命时代的到来。

第二个问题,在上述大潮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确实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声炮响,马克思列宁主义倒是送过来了,但能不能用好则要看中国共产党自己了。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还有非常关键的一句话: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同时,科学社会主义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在这方面,我们是吃过大亏的。

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一路走来,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我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这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密码所在。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共产党走上历史舞台至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第一次,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飞跃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二次,中国人民富起来了,这一飞跃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三次,中国人民正在强起来,这一飞跃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长征前夕,毛泽东曾写道:“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这是对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好注解。

?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迈过“两大关口”

——从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谈起

当下,“三去三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非常关注。终极原因,实乃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解决发展问题,才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有关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只有十几个成为高收入经济体。换言之,很多国家未能迈过“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我国欲跨过这道坎,就必须跨越“两大关口”。

第一个,必须跨越非常规的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特有的关口。这个关口怎么过呢?着重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这个关口特别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口过不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会失去前提条件。

第二个,必须跨越常规性的长期性的关口。这个关口怎么过呢?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特别是净化市场环境,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增强国家治理能力。这个关口过不去,提前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就会落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迈过上述“两大关口”,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体系包含相互联系的7大内容。即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与此相适应,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一套组合拳”。主要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必须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一条主线,当成一场硬仗;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深化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

4.一定要补齐这块最大的“短板”

——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谈起

放眼一个较长时期,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每一个重大转折关头,无不由农村发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成功,乃源于选择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确立,乃由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助推了三大改造的提前完成;改革开放之大幕,也来自于农村自主的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乡村依然是整个大局中最大一块短板。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没有乡村的振兴,也就没有整个民族的振兴。上述局面必须改观,十九大决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还设立了“中国农民丰收节”。

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事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事关建设美丽中国,事关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事关建立现代社会治理格局,事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举凡在二。一方面,则是指导思想。即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另一方面,则是重大举措。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民的饭碗牢牢端在自

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障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将来有一天,就全国范围而言,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那么,乡村振兴则成现实。

?

5.最好的纪念莫过于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从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谈起

先看两组数据:1978年,中国gdp总值只有3645亿元人民币,人均gdp只有38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343.3元,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

到2017年,中国gdp总值已经激增至82.7万亿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提高到36396元、13432元,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3.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上述数据很直观,也很有说服力。

这要从40年之前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中央工作会议(1978.11.10-12.15)和十一届三中全会(12.18-22)讲起,12月13日那天邓小平作了一次非常重要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敢破敢立,边破边立。由此,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幕。

40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接续奋斗,不断打造改革开放“升级版”,一路走来不易,也很不简单,可谓十年一变,越变越壮观,越变越好看。时至今日,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极大增强了自身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根据世界银行最新《营商环境报告》,中国排名较前一年上升32位。

可以说,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比如“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据统计,自2013年至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和地区推进建设75个经贸合作区,上缴东道国税费22亿美元,创造21万个就业岗位。目前,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80多个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那么改革开放将何去何从?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等多个场合重申,中国的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对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纪念方式,就是推出新的、力度更大的、更好惠及中国和世界的改革开放举措。中国和世界都需要这颗定心丸。

?

6.提前召开的三中全会

——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和《监察法》谈起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深化改革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门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从时间安排上讲,每一次中央全会往往安排在秋季召开,而十九届三中全会则安排在春季即全国“两会”之前,格外引人关注。

本次三中全会专门研究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问题,形成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两个文件之中,几个要点值得重视。

众所周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证。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不改不行,非改不可,于是便倒逼出这样一场深刻的变革。只有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才能更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

这场机构职能变革涉及党政军群,涉及中央地方,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加强党对各方面工作领导,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优化党的组织机构,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与以往历次机构改革相比,这次改革力度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触及利益之深前所未有。改革后,党中央机构和国务院机构共计减少21个部级机构,其中,正部级12个,副部级9个。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各增加1个专门委员会。

还有一点尤需关注,三中全会决定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以及随后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目的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这项改革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

7.再谈法治与德治

——从2018年5月两件立法之事谈起

今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施行。随即,最高法、最高检相继下发通知,要求依法惩处侵害英烈权益、亵渎英烈形象等违法行为,充分发挥司法保护作用。

仅仅一周之后,西安摩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自媒体“暴走漫画”发布了一则短视频,篡改叶挺烈士《囚歌》中的内容,经网络传播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四个月后,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对叶挺烈士近亲属叶正光等起诉西安摩摩公司名誉侵权一案一审公开判决,判决西安摩摩公司在国家新闻媒体上予以公开道歉,消除其侵权行为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并判决被告西安摩摩公司向原告支付精神抚慰金10万元。

同样是一周之隔,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强调,力争经过5到10年时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法律法规更好体现国家的核心价值、社会的价值取向、公民的价值准则。

我们应该为《英烈保护法》点赞,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每一个英雄理所应当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包括其身后的权益、形象。叶挺之英雄事迹广为人知,西安摩摩公司上述做法显然有悖法律,有悖道德。这个案子,既涉及到依法保护英烈权益,也涉及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到德治。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最鲜明的特点。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可以安天下,德可以润人心。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需要二者协同发力。

面向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24个字表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价值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法律法规体现鲜明的价值导向,直接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自觉践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律法规、贯穿法治实践,法律法规才能契合全体人民道德意愿、符合社会公序良俗,才能真正为人民所信仰、所遵守,实现良法善治。

?

8.为何两个最高领导人都重视这个小镇

——从“枫桥经验”55周年和15周年谈起

20世纪60年代,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的干部群众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创造了“枫桥经验”。1963年11月,毛泽东同志批示充分肯定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并提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

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高度重视,2003年在浙江工作时亲自部署、推动中央综治委和浙江省委在浙江联合召开了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40周年大会。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要充分珍惜“枫桥经验”,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枫桥经验”,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今年11月12日,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大会在浙江绍兴召开。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跨越半个世纪之久,毛泽东和习近平两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为何如此重视“枫桥经验”?

自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毛泽东就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既是改革攻坚期,也是矛盾凸显期,需要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需要坚持和贯彻“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是“枫桥经验”的形象概括。

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党建引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政治灵魂;坚持人民主体,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价值;坚持“三治融合”(自治、法治、德治),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主要路径;坚持“四防并举”(人防、物防、技防、心防),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手段;坚持共建共享,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工作格局。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枫桥经验”是一面旗帜。

?

9.大国外交无小事

——从中国四个主场外交谈起

今年年初,外交部长王毅介绍2018年中国安排4个主场外交,即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同时也有几个客场外交,包括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临近岁末,试着盘点一下上述活动,包括主场外交,都传递出哪些重要信息。

一看我国外交工作的目的,一言以蔽之,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核心利益,这是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难理解,台湾、南海等涉及主权和海洋权益,都必须坚决维护。有些可以商量,有些则不能商量。

二看我国外交工作的理念,则是致力于推动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新”在哪里?新在“合作共赢”。今年中国主场外交有个亮点,就是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强调“上海精神”——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则是这种新型国家关系理念的充分体现。

三看我国外交工作的布局,四句话,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中美关系,最重要,也最复杂。地缘政治决定国家利益,也影响外交格局。为什么我国要强调“周边是首要”,邻居太多啦!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数量最多的国家,拥有14个陆上邻国和8个海上邻国。目前,除印度和不丹外,中国已同其余12国成功划定边界;而在海上,只是和越南解决了北部湾划界问题。不像美国,非常简单,东西大西洋、太平洋两个天然屏障,北边加拿大,南边墨西哥,没那么多事。

四看我国外交工作的难点。外交难题不少,但最难恐怕是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我们对外讲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即使强大之后也不会称霸,可外界早就不是如此感观。为此,中国需要继续做好国内的事情,还需要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人民无小事,外交也无小事,不可不察也。还有,和晚清民国那个“弱国无外交”的时代相比,今日中国外交尽管面临不少难题,却不可同日而语,百年之后可谓千年一叹。

10.双方斗得是什么?——从中美经贸摩擦谈起

从年初“中兴事件”到现在“华为孟晚舟事件”,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虽然偶尔摆出谈一谈的姿态,要说停下来则为时尚早。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坚持“美国优先”理念,频繁“退群”,不断挑起贸易摩擦,还强硬要求美国企业撤回本土。美国针对中国的经贸摩擦,借口可谓多多,主要集中于贸易逆差、市场准入、产业升级。

经贸关系向来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本质上应是互利共赢,但美国无视影响中美经贸关系的多方面因素,单凭货物贸易差额评判中美经贸关系得失,一味将责任归咎于中国,显然大失公正,另有目的。

美国上述借口的背后,则是随着中国崛起,美国自感威胁逼近,心理上不能接受中国将和美国平起平坐的情形发生,遂决定对华实行全面遏制。为此美国已经制定了较为清晰的战略,目标对准“中国制造2025”,对中国能够威胁美国产业发展的高科技企业实施“精准打击”和“定点清除”。

透过现象看本质。中美经贸摩擦的实质,是一场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强权和规则之间的较量,是霸凌主义对世界的挑衅。目前,这种挑衅已经造成了一系列恶果,破坏了现有国际经济秩序,滞缓了全球经济复苏,冲击整个价值链,最终也损害了美国自身利益。

对于美国咄咄逼人的关税大棒,中国的立场是非常明确的,也是坚定的,即中国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为此,中国主动采取一系列有效应对措施,一方面,我国并未停止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力度,包括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

另一方面,中国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对美国无端提高贸易关税,坚决予以反击;坚持国家利益同时不放弃同美国的贸易接触与谈判。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发布《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旨在澄清中美经贸关系事实,阐明中国对中美经贸摩擦的政策立场,推动问题合理解决。

从这一点看,虽然外界早已将中美经贸关系界定为贸易战,但我国政府坚持使用“经贸摩擦”,显然也是策略之举。

?????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15.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