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过来人的辛酸自白奋斗两年,才看清考研的“坑”在哪考试研究生…(考研过来人的血泪教训)

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是毕业后的“重中之重”,毕竟求学多年最终还是要走入社会,而第一步能否走好真的很重要。但是就业的压力可不是说说而已,一旦不能顺利的找到工作,很可能就要“家里蹲”。
面对求职的困境,不少毕业生都选择了继续读书,通过考研拿到更高的学历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从而实现更好地就业。

不过,考研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备考就是一个很考验人耐力和信心的过程,再加上这两年报考人数众多,录取分数线也在提高,考生想成功上岸并不容易,毕竟招录人数有限,超半数人都很可能成为“考研战场上的炮灰”。
考研优势众多,可能上岸之人不过寥寥
尽管每年报名参加研究生的人数都在增加,但能够“梦想成真”的考生却是少之又少,可以说成功到达胜利彼岸的人都是“人中龙凤”。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考研这两年绝对是“大热”。2021年有377万人在研究生考试中报了名,而这个数字在2022年就增加到了457万,一年之隔,人数上就相差了八十万之多。
报名人数在迅速扩大,那么录取情况如何呢?
通过2020年和2021年两年的对比,尽管招收的考生数量都超过110万,但是与报名人数相比差距很大,扩招情况远远赶不上报考人数的猛增。

此外,除了报考人数众多,录取分数也在“水涨船高”。过去,想被成功录取分数只要达到400分以上基本上就十拿九稳了,但是现在450分的考生也不计其数。高分带来的是更优质的生源,不过从考生角度,考试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来自考研过来人的肺腑之言:努力奋斗了两年,才终于看清楚考研的“内幕”
说实话,在考研大军中“一骑绝尘”的学霸不在少数,可是落榜的考生更是数不胜数。在这些学生里有的直接去找了工作,步入社会,有的则坚定的选择了继续备考,“二战”甚至“三战”考研。

不过现实往往会给人以重重的“一拳”,不少人都是奋战之后败下阵来,两三年都与理想院校擦身而过,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对此,一位考研过来人的辛酸自白给出了答案,她表示:自己努力奋斗了两年时间,才终于看清考研的“内幕”和其中的“坑”在哪。
◆跨考不是小朋友过家家,要有实力做支撑
不少学生都希望能凭借着考研跨考扭转自己的就业方向,但跨考不是儿戏,需要同学们格外谨慎。

因为你一旦决定跨考,就意味着选择了最大难度,一切从零起点开始,不仅要付出超出别人几倍的努力,还要具有相当强的实力,否则基本是无法实现“弯道超车”,成功上岸。
◆在考研这件事上,选择有时比实力更重要
很多事情并不是努力了就会有很好的结果,考研也是一样。其实每年考研失败的学生中,有不少同学都是没选好学校或者专业,导致即使在自己的能力还可以的情况下最终落榜。
所以面对激烈的竞争,如果同学们非要硬碰硬,奉行“唯名校论”、“唯热门专业论”,那么最后很可能是失败收场。

◆当院校调整招录计划后,别盲目更换院校
众所周知,每年院校的招生计划、招生标准都是不同的,但有的考生看到自己要报考的院校缩招或者参考书目有所变化时,就会莫名的感到心慌和退缩,后期随随便便就更改了目标,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遇到这种情况,大家先不要慌,还是要有条不紊的安排复习,同时适当的调整计划安排,减小风险,顺其自然才行。

22年研究生笔试已经结束,放松心态准备复试才是首要任务
目前研

究生考试的笔试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却不是放松的时候,大家更应该全力以赴准备复试。
首先,复试之前调整心态很重要,因为与笔试相比,这场考试更注重当时的发挥和表现,过分的紧张只会带来不如意的结果。

另外,备考要按计划进行,复习时也要有侧重点,增加成功录取的几率。遇到问题可以多咨询一些学长和学姐,这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像专业信息、考试的相关问题,这些有经验的“过来人”会了解得更清楚和直接。
此外,复试前把考试服装等都准备好,以一个比较饱满的状态去参加考试才是要紧事。小贴士:考研是人才选拔性考试,同学们要做好“两手”心理准备

我们多次说到心态问题,其实是想告诉大家,研究生考试作为选拔性考试,很多时候即使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和辛勤的汗水也未必能“大获全胜”,更多人最后都是泪水收场。
所以考生们既要做好上岸的心理准备,同时也要给自己做好失败的心理建设。毕竟考研这条路不好走,既需要毅力和耐力,也需要运气和实力,如果你决定走这条路就不要太计较结果,享受过程就可以了。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09.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