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教师待遇公考考研就业…来自陆研妮-微博(长春市教师工资)

??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三尺讲台上的那抹身影, 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师长,是我们人生之路的指引者。 来到南京理工大学,你就会遇见这样的良师益友。

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美丽人生” ——记全国教学名师、我校自动化学院吴晓蓓教授

在同事的眼中,她是个和蔼的女性,在学生眼里,她是个可敬的老师。她是全国教学名师、我校自动化学院博士生导师吴晓蓓教授。就是这位女性,在自己的教学领域,尽情发挥,使这个舞台上到处充满着美。

教书之美

“教书”对吴晓蓓老师来说好像是她对职业的唯一选择,大学毕业时她对管分配去向的老师的表态就是“我想当老师”。30多年来,她把三尺讲台当作人生舞台,尽情地展示了自己的美。 吴晓蓓老师认为,上好一门课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爱上这门课,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内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让学生内在的能力发挥出来,学习的效果才是最好的。同时,她也认为,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和讲授方法等等都应精心设计,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去想问题,主动去找问题的解答,善于观察现象,善于凝练问题,善于寻找答案。吴老师在教学的形式上也常常出新,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都觉得课上很轻松,课下不容易,考试不简单,忘掉也很难。 作为精品课程《控制工程基础》建设的负责人,她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多年来无论其它的事有多忙,身为教师,吴老师一直坚持讲授这门课,并坚持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长期的积累和辛勤的努力,吴老师对这门课驾轻就熟。在她看来教学就是她的自动控制系统,教学效果是目标,学生是对象,教学的各个环节是控制方法,而学生的作业、提问甚至上课的眼神就是她的检测环节,她自己则是这个系统中的决策机构,实时地调整控制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在美国以全额奖学金攻读研究生的吴老师的学生在教师节贺卡中动情地写到:“您讲课讲究艺术性,真正地让我学懂这门课,爱上这门课……”

吴晓蓓教授

育人之美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学问”,吴老师这么要求自己,也常常这样告诫学生。她总是利用自己接触和了解到的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讲给学生听,鼓励他们积极要求进步,正确面对社会,认真规划人生,做对国家、对家庭、对自己都负责任和都有用的人。在课堂上,她也时常的推荐和介绍有关立志和提高学生修养和品味的书籍或警句,比如哈佛大学自习教室墙上的训词,岳麓书院学规等等,以激励学生的自信和自强。 她带的学生都喜欢和吴老师聊天,吴老师的办公室,是大家最喜爱去的地方,很多时候,大家都觉得吴老师像妈妈一样,任何事情,无论是学习上的事情,还是自己的私事,到了吴老师那里,都能在老师柔和的声音中,沟通出灵感来。

修身之美 教好书育好人的根本是修身做人,吴老师的做人很“朴素”。工作中的吴老师,虽然同时承担着一些社会职务,但是她更愿意别人叫她吴老师,别人也都习惯了这样称呼,在一些老教师的嘴里还有很多人仍然亲切叫她“晓蓓”。 她常说做人朴素就好,乍一听还不太理解,其实就是说做人最重要的实际上是最基本,甚至是最底线的素质和品行在起作用。为人谦虚、正派、忠厚、老实;做事认真、踏实、勤奋、努力;遇难机智、勇敢、坚定、顽强……这些基本的为人处世原则是长期起作用的,做人朴素了,才处处体现一个人自我修身的人格美。 对于自己所处的各个团队,吴老师一直心存感激,她说,我所做的和取得的成绩荣誉绝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是很多人努力工作的结果。我所在的每个团队都很好,我很知足。

吴晓蓓教授

正是因为这样的知足心态和朴素做人的原则,经过多年的努力,她带出了一支出色的教学团队,她所在的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学校近五年的教学质量考核中,学生对她教学情况表示满意和较满意的总是居学校前列。

任何地方都可以是思政课的课堂

——记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

电光学院辅导员张海玉

在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中,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05所高校的129名选手,从全国1000多所高校的12000余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同台竞技,切磋技艺。我校电光学院辅导员张海玉荣获思想政治课专项一等奖,该组别全国仅评出5个一等奖。

张海玉辅导员

这个1990年出生的河北姑娘,长着一张娃娃脸,个子小小,却嗓音洪亮,语速飞快,脚下永远是一双高跟鞋踩得“风生水起”。尽管年纪轻轻,但她却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听起来颇为“刻板”与“沉闷”的专业“情有独钟”,对她来说,思政课的课堂从来不局限在教室,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与思想引领值得一生努力。

痛并快乐着的进阶升级之路

回想起备赛的日子,张海玉直呼“痛并快乐着”。相比其他参赛老师,她对自己“很不自信”。学校组织了教学名师为参赛老师进行集中辅导,每次辅导,“指导老师对每一个人的批评都是‘劈头盖脸’。”一次辅导中,张海玉抽中了她较为自信的节段。没想到指导老师听完后,毫不留情地指出:“你准备的这是什么?完全不对!”张海玉站在讲台上尴尬得无地自容。 随着比赛日的临近,顾不得沮丧,张海玉更加争分夺秒。生活重心完全放在备赛上,学生事务也不忘处理。练习模拟讲课时,每一个细微环节她都反复确认,仅仅20分钟的课堂,却要花半天多的时间准备。 尽管备赛的过程十分“揪心”,但来自指导老师的提点,来自同事和学生的关心,陪她走过了这段艰苦的进阶升级之路。整个暑期,她几乎每天都是与指导老师共同度过的。老教师的严谨认真,让张海玉深受感染。 比赛当天,张海玉抽中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这一节段。她借鉴国家发展最新数据、引用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结合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呈现了教学内容,深深抓住了听课人的心。张海玉“旁征博引”,让原本单薄的知识点被注入丰富的案例,变得生动而饱满。整堂课的每个环节都按照她事前练习的那般进行,凭借出色的发挥,她摘得了思想政治课专项组一等奖。

思政课的课堂从来不局限在教室

张海玉的课堂总是不乏丰富的案例,既贴近时事热点,迎合了学生的兴趣,能久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学生切身领悟知识点,她的课很受学生喜爱。“海玉老师的课程内容融入了个人的思考和经验,”2016级的杜同学说道,“让我觉得哲学好像也不是很遥远,第一次感觉到了哲学和真理的力量。

张海玉辅导员

抛去“思政课教师”的身份,作为电光学院2016级的辅导员,张海玉还将思政课的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她的专业所学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生入学军训时,张海玉号召同学们写入党申请书。有学生主动找到她问道:“信仰是很谨慎的事,但我现在并不明白共产主义信仰是什么,如果草率地写入党申请书,我觉得心中有愧。您能不能给我推荐一些书,让我去了解、比较,经过深思熟虑再决定要不要入党?”张海玉回想起自己初入大学时写入党申请书的情景,是单纯的兴奋与期待,而新时代下学生的特点发生了变化,要想做好辅导员工作,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价值引领和思想引领。张海玉便向学生推荐了麦克莱伦的《马克思传》、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矛盾论》《实践论》等书。 对于如何实现价值引领与思想引领,张海玉有自己的见解。她在年级开设了“我们说”工作坊,每两、三周的周日下午,与同学们一起,围绕时事展开讨论。此外,每个工作日,张海玉都会在年级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推文,结合最近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分享自己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张海玉也和学生建立起了坚固的情感羁绊,“看到这些推文就会觉得,海玉老师始终在我们身边关注我们。”“每次和海玉老师交流都能感觉到一种力量。很多事情不能和同学说、和家长说,却能和她说,很感谢她给了我很多受用的建议。”学生感慨道。 “做一个有情有义、豁达通透的人,比获奖要重要的多。”比赛结束后,张海玉写下这句话。“但行努力,莫问前程”,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与思想引领,张海玉始终在身体力行。

我不会做复杂的事,就是个简单的人 ——记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曰芬教授

她是中国信息管理领域和国防科技情报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知名专家,二十多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一线: 作为一名教师,她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从常年承担课堂教学到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名师,从坚持教学改革到带领团队打造工信部重点专业,从信管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到系列省级教学成果奖的获得,她的辛勤汗水换来了桃李芬芳。 作为一名学者,她孜孜不倦、锐意进取,以平静的心态永攀科研高峰。她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其中被ei、cssci、istp等收录90多篇;作为主持人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防基础科研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总装备部技术基础课题近10项以及其他企业课题数项等,形成本校信管知识工程与信息分析研究优势;…… 她,就是我校经管学院的王曰芬教授。

王曰芬教授

“没有人指引你,什么都得靠自己去摸索,去决定。”

60年代初,王曰芬生在辽宁锦西县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刚出生父亲就支援三线建设去了,直到她读二年级才调回厂。父亲离开这7、8年,母亲没有工作,独自支撑起家庭,中间弟弟妹妹相继出世,日子很艰辛。王曰芬是家中老大,早早就担起了家庭责任。直到初二,高考恢复了,县里组织数物化大赛,要求县里的各个中学选派学生参加。“课堂上没怎么教,自己搞了本讲物理常识的书来看。经过几次考试竟被学校选拔去参加县里的比赛,又莫名其妙地得了奖。” 后来想想,她觉得自己挺幸运。“那个年代不讲学习,自己也没什么想法,所幸成绩还好。” 1981年,王曰芬考入华东工程学院。“后来常有人问我,你当初为什么来南京呢?我说我为看长江大桥来的。” 她自嘲说可能是无知者无畏。“没有人来指引你,上学、恋爱、成家,带小孩,工作,一路走来,什么都靠自己。事必躬亲,过分独立。”

“我还是学徒,不知道退休的时候能不能出师。”

王曰芬常常对朋友们说自己是97年之后才开始真正做这行的。她开玩笑:“有人说一个行当要15到20年才能出师。这么算起来,我还是学徒,不知道退休的时候能不能出师。” 1997年,她和丈夫从国外回到南京。重新站在这片土地上,有些东西好像不一样了。“很安定,很踏实。觉得别的地方再好也不去了,这里就是我的家。”她想好好地做一番事业。“是事业,不是工作。”她强调说,“也许不是我最擅长的,但我会尽最大努力去做。” 那一年王曰芬34岁,站在起点,开始了她的“学徒”生涯。王曰芬自己则说,那几年时间,日子的节奏被她过得飞快,像是自个儿和自个儿较劲,硬是敲在点儿上过。 那时候,全国很多地方请她去做有关竞争情报的讲座,而她则是能赶则赶,通常是头天晚上到,第二天一讲完就急着往回赶,饭也不吃。“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就是特别急,不能在外面呆”。她笑着说,现在不会有这样的心态了,会缓和一点儿。可她又说自己“特别追求完美,特有危机感。有时候觉得这个事儿不做不行,一定要做。

王曰芬教授

“是良师益友,也是知心姐姐。” 课堂上,她是一名受人欢迎的教学名师。在课堂教学上,王老师坚持不断学习,保持昂扬向上的教育教学状态,及时跟踪学科发展与吸纳新的知识。注重积极探索、勤奋钻研,坚持课前备好每一节课,课上讲好每一个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她坚持与学生多接触、多交流,找出学生学习和认知成长的特点,以爱心、耐心、理解心来对待学生的期望及要求,摸索不同届学生的求学规律,坚持为需要指点和 助的学生指点迷津,并且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与深造提高尽可能的机会和支持。 学生眼中的王曰芬,是良师益友,也是知心姐姐。岑咏华是王曰芬刚从国外回来时教的本科生,他还记得,当年常常在凌晨收到王老师的邮件,可次日一早又看见她神采奕奕地站在讲台上。后来他留校加入了那个团队,才发现这是一种常态。他已经不记得王老师有多少次跟系里的年轻人们工作到夜里两三点。“项目研究的很多材料都是由她亲自撰写修改,她对研究性文字的要求非常严谨苛刻,几乎是字字斟酌”。 “网上流传有一段人生的哲理,我很是喜欢:‘人生有两种境界:一是痛而不言,二是笑而不语。痛而不言是一种智慧,人生在世,往往会因这样或那样的伤害而心痛不已。对坚强的人来说,累累伤痕是生命赐予的最好礼物;笑而不语是一种豁达,朋友间的戏虐,遭人误解后的无奈,过多的言辞申辩反让人觉得华而不实,莫不如留下一抹微笑,任他人作评。’虽然离这两种境界还很远,但我愿意去努力、去追随……。”

把自由探索精神种在学生心田 ——记我校化工学院周敏教授

作为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者”特聘教授的化工学院周敏教授,有着令人羡慕的科研履历:博士与博士后分别师从剑桥与牛津的两位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先后担任剑桥大学化学系质谱实验室主任和牛津大学化学系蛋白质组学主管,在国际一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然而,当她同记者谈起教学,谈起自己课堂上那些本科生的奇思妙想,周敏流露出的那种快乐与专注,绝不亚于谈到她心爱的科研项目。

周敏教授

“脑洞开得更大一点”

周敏现在给本科生开了一门学科前沿课程——《探索生命的测量》,在本科生课堂上,周敏会在课间播放一些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科学视频,一方面开拓大家的思路,同时也调节一下课堂的氛围。有一次,她播放的视频是麻省理工学院一位教授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利用光能依靠特殊的蛋白质复合物把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课堂上正好有一些材料专业的学生,他们被此内容深深打动,因为这些内容和传统的材料学课程大相径庭,有两个学生甚至在课下直接找到周敏,表达了想做类似的研究的愿望。面对他们渴求的眼光,周敏同意了他们可以参加课题组的科研活动。 周敏认为,作为老师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内在的好奇心。“任何一门技术或者一个领域,你向他们介绍以后,如果能激发起他们自发的探索,那才是最好的教育。其实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学习的能力也很强,老师更多的是一个引导作用。”给本科生开设学科前沿课程可以说是周敏的一个探索。她很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台下一双双紧紧盯着你的发亮的黑眼睛可以给你无穷的动力”。

做实验永远不要怕失败 从2013年回国工作,周敏就开始带研究生了。对比在英国的研究生,她的感受是:“英国的学生在刚进实验室的时候就比较主动一点,主动探索的精神更多。而国内学生有点依赖性,他们会希望老师给指点好,在开始的时候需要老师来推他们一把,上道了以后,他们的基础要比英国的学生更扎实一些。” 怕犯错误是中国学生最大的特点。因此,她常常向学生强调,“做实验是要允许失败、允许犯错误的。做科研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如果不允许摔跟头就根本没有办法前进了。”为了让研究生能够放手做实验,她也想出不少点子。

周敏教授

探索精神要从苗苗抓起

大多大一新生认识周敏,是在今年的开学典礼上,她作为教师代表向新生寄语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作为大学生,第一,要爱自己的父母。其次,要多读书,读很多很多书。第三,会合理利用新技术,玩转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提高学习生产力。第四,要行万里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拥有专注力。要会不断思考自己想做什么,该做什么,明确目标,并为此付出努力。 “大一其实是非常关键的。很多同学终于到了自己梦想中的大学了,对于接下来该干什么就感到迷茫了。但这其实非常危险,因为一迷茫可能四年就过去了。”她说,如果条件允许,希望从明年开始可以给大一学生开一门新生研讨课。 “科学探索精神要从苗苗开始抓起。希望有更多的海归老师,从大学生进校一开始就能够培养他们树立这种自由探索的精神。我不希望一开始老师就给他们一个程式——‘这个结果就是对的,那个结果就是错的。’实验得到的不是预想的结果,而这才是科研变得真正有意思的地方。”她说。

讲台就是舞台 ——记全国优秀教师、我校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王建新教授

“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最光辉、最神圣、最值得骄傲的事业。我们以对大学精神无悔的坚守、对莘莘学子无私的大爱,不辱使命、不负重托。”9月10日,在学校举行的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 “全国优秀教师”的王建新老师这样说。 王建新,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期主讲本科生课程“数字逻辑电路”和研究生课程“软件无线电技术”。近年来,他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4项,今年主持的教学成果“立足工程教育,致力学生四大能力培养―电工电子课群教学改革与实践”被遴选为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王建新教授

讲台就是舞台 “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是电子信息、电气和自动化等专业类的专业基础课,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王建新老师是“数字逻辑电路”课程负责人。多年来,他一直带领课程组全体教师,将理论教学和课内实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eda设计以及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在王老师看来,教学科研并重,相互支撑,但对于教师来说,没有什么比“把课上好”更重要。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保证授课信息量的前提下,王建新更重视授课效果。他常说,想把课上好,就得把讲台当作舞台,学生是观众,老师就得当好导演和演员。 “当导演”,说的是老师在课前要精心备课。王老师备课的仔细在课程组中是有口皆碑的。王建新把备课的过程理解为设计的过程――设计课程教学环节,哪个部分精讲,哪个部分一带而过,哪个部分设计互动提问,怎样把学生讲懂,甚至连哪个图表画在黑板的什么位置,都是提前备课备好的。他的“二次备课法”颇受推崇。 “当演员”是指老师上课时要情绪饱满、引人入胜,在语言表达上要吐字清晰、准确无误,讲解到抽象概念时,要联系生活中的例子, 助学生理解。在讲单稳态触发器时,王老师便借用大家常见的,楼梯过道中使用较多的触摸灯来举例。没人触摸使用时,灯处于稳定状态,即熄灭状态,当有人触摸时,就触发了开关,灯亮了。随即几秒后,灯自动熄灭,进入稳定状态。

团队才是力量 王建新一直认为,个人的学术成就高、科研能力强固然是好事,但相比之下,团队的共同进步和齐心协力更重要。 王建新所在的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承担着全校的相关学院的电工电子专业基础课教学。多年来,团队不断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延续性,及时吸收学科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和动态更新教学内容,确保课程的发展性和先进性。他领衔教学的“数字逻辑电路”课程先后被遴选为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电工电子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 他的团队还不断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建立“电子创新实验基地”,开展“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进行“电子技术课程及实践环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并实施“电子与光电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他们获得了江苏省教学成果奖4项。今年他主持的教学成果“立足工程教育,致力学生四大能力培养―电工电子课群教学改革与实践”被遴选为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在学术上,王建新的严谨是出了名的,有时甚至严苛。在他看来,科学容不得半点马虎,哪怕是一个符号的书写都不能出差错。因为,老师的态度很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对符号使用等看似“小节”的问题上不计较,那么学生将会把这种马虎带到今后的工作中。

王建新教授

被赞“接地气” 在课程组同事们和学生们看来,王老师是最“接地气”的。王老师长期从事专业基础课教学,指导学生创新实验,教学和实践环节来不得马虎。但工作之余的他,是个有心、有爱、有点潮流感的汉子。 秋日的早晨,阳光洒进王老师的办公室,照在电脑边的书上。 茶香漫漫,看他翻着课堂讲义,听他讲着他的讲课方法,讲他和学生的故事。 茶几前,王老师说,教师是一份很让人有满足感的工作。每次站到讲台上,学生求知的眼神他无比的骄傲;每次批改学生试卷,看到那一张张书写工整、解题思路明晰、答题正确的卷面,那就是当老师最欣慰的时刻。


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 ——记化工学院本科生优秀科研团队指导老师朱绪飞教授

有这样一个集体,他们因为公选课结缘,因为共同的科研爱好和志向而加入。他们“比学赶 超”,硕果累累。他们都来自朱绪飞教授的科研创新团队。

朱绪飞教授

朱绪飞,我校化工学院教授,获得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几年带领团队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一区的论文8篇,影响因子10.0以上的2篇。曾于2014年度和2010年度两次荣获“南京理工大学优秀教师称号”,两次荣获南京理工大学优秀班导师,2015年“我最喜爱的导师”荣誉称号,主持的素质教育课题“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效性的探讨”获得教学成果二等奖。

想加入么?先实现一个目标!

朱绪飞教授除了高分子材料的专业课之外,还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一门《智慧与成功》的选修课,有了一批“粉丝”。通过课间的交流,一些学生主动找到朱老师,希望加入朱老师的科研训练团队。面对学生的申请,朱老师的考核过程很简单也很特殊。说出一个目标,然后给自己一个期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是看多少文献,翻译多少外文资料;也可以是四六级考试取得550分,托福、雅思考试的成绩再进一步;甚至还可以是在1000米跑步成绩跑进多少秒之内,引体向上从5个提高到25个,或能在年级晚会上表演一次独唱…… 一批批完成了自己小目标的同学加入了团队,开始了本科阶段的科研训练之旅。 朱教授说,这个考核方法看似简单,但考核内容却很多:有没有目标?为实现目标,是否有计划有步骤?是否能持之以恒?面对困难时的表现?能否按照节点,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通过观察学生“定目标到实现目标”的过程,可以看出学生的眼界、毅力、恒心、抗压能力等多种素质,而这些素质,恰恰是从事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

老师做什么?助立志、把方向、解疑惑和“抽鞭子”

朱绪飞教授说,我们团队的指导老师的角色定位是 助学生树立志向、找准方向、解答学生遇到的瓶颈问题。除了这几个之外,“抽鞭子”也少不了。 在科研训练团队,老师特别青睐这类学生:目标高远的且又能脚踏实地分步骤努力的。“无志者,天才可归于庸碌;有志者,垄亩亦可飞鸿鹄。人无志,如树无根。”上过朱老师课的学生都对这段话耳熟能详。每次有新成员加入团队,朱老师总是要和学生促膝长谈,谈谈志向和目标。 朱老师还鼓励学生“立大志,做小事”。就是有了目标之后,不能只停留在有想法的层面,而是要从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把任务分解细化,确定了每个学期、每个学年的目标后,就要把行动落实到每一天。经常问问自己,最近我完成了什么?取得了哪些进步?经常取得的小成就会让满足感、成就感时时降临。

朱绪飞教授

阳光的午后,朱绪飞教授收拾着资料去教研室的路上跟笔者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让所有怀揣梦想的学子在南理工插上腾飞的翅膀,不亦乐乎!”


海归博士的“中国梦” ——访环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明杰

从2015年下半年回国至今,金明杰在我校工作将近四年了。这四年的时间里,他异常忙碌:写科研项目申请书、准备各种答辩、创建实验室和课题组、招收研究生……时间虽短但他的收获颇丰:他入选了2016年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项目,申请到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验室的创建取得了一定进展,也招到了1名博士生、3名硕士生,并有2位老师加入了课题组。这个从密歇根州立大学博士毕业的海归,目前在我校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当我们问及他为什么回国时,他沉思了一会儿,便向我们说起他的一些经历。

金明杰教授

异国他乡的心灵触动 早在南京工业大学读大三时金明杰就萌生了去美国读书的念头。那时候,他进入了导师黄和教授的实验室,他的导师刚从美国回来,经常鼓励他们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考虑到大三暑假开始准备出国的事项有些仓促,金明杰把出国的目标定到了博士阶段。在硕士研究生阶段,金明杰继续跟随他的导师黄和从事生物化工相关的研究工作。这个阶段,他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为自己日后的科研打下了基础。2008年,在国内念完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金明杰,搭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前往密歇根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1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密歇根州立大学博士毕业,并继续在本校进行博士后研究。之后继续在密歇根州立大学担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木质纤维素的生物炼制。在美国期间,他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主持和参与了好几项科研项目。 2014年底,金明杰离开了密歇根州立大学,前往加州的一家公司工作。此时的金明杰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每周还可以带着家人出去兜风、旅游,似乎达到了很多人认知中的成功的标准,这也是很多人眼中实现“美国梦”的样子。然而,他的心里似乎有些什么情绪在跳动。 除了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朋友的遭遇也令他十分触动。在美国的种种遭遇,让他体会到只有祖国真正强大了,他们在国外才会受到真正的重视和待见。心底里似乎有一个声音在呼唤他回国。但是美国的公司福利很好,不少人劝他不要辞职,公司也一再挽留。然而金明杰心里早已做好了打算:“美国待遇虽然好,但总体节奏比较慢,个人事业的发展相对慢些。而现在国内平台更大,节奏也更快、事业发展更快、更有成就感。”金明杰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感,在慎重的考虑之后,他毅然回国了。

归来之后的逐梦旅途 2015年10月,金明杰正式成为了我校的一名教授。入职之后,金明杰便马不停蹄地忙碌起来。2015年12月初,他受到学校科研院和学院的鼓励,申报了科技部的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从得知消息到申报,留给金明杰的只有三周左右的时间。那时候他刚从国外回来,中文写作已经非常生疏。在科研院和学院的 助下,他顺利地提交了申请书。2016年7月,前往北京进行了答辩,顺利拿到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科研经费353万元。他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因为事后不少老师告诉他申报这项科研项目的难度很大,学校历史上也少有成功的。或许是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这股韧劲和冲劲,金明杰掘到了他在国内做科研的第一桶金。现在,这一项目也已经于2016年底正式启动。 除此之外,金明杰还主持了一系列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等。2016年7月,他获得了2016年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项目,是当年工信部部属高校和科研院所唯一获批人选。

金明杰教授

金明杰从201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也会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他时常鼓励学生将目光投向全球。“我们搞科研的,不能只埋头苦干,一定要走国际化路线,了解世界最前沿的研究都在做些什么。”金明杰说。 国内的学生勤奋踏实,这让金明杰很欣慰。“但是我们的学生跟美国学生比,动手能力还是有一些差距。”金明杰经常鼓励学生要坚持,不管是科研还是生活都不能遇到困难就说“我不行”。“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金明杰回国的初衷,也是他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现在我们国家和学校对科研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比以往都高,投入力度也很大。我在国内工作,成就感比在美国的时候高很多。”在采访进入尾声时金明杰踌躇满志地对记者说。在追梦途中,金明杰始终积极、乐观而又执着,他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他的“中国梦”。


在科研与音乐间“自由飞翔” ——南理工电光学院的副教授倪辰荫

音乐和科研在许多人的眼中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领域。音乐的世界追求的是自由,可以毫无保留地宣泄心中的情感,而科研需要的是认真、细致和严谨,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现实中,很少有人能够轻松驾驭两者。然而在南理工,却有一个人却可以在两者之间轻松切换,做到“自由飞翔”。 在朋友的眼中,舞台上的倪辰荫是“浪打浪”和“重拍”乐队的鼓手,一件简单的白t,随着音乐的律动,自由地挥舞着手中的鼓棒。而实验室中的他,在记者到来之前,正与他的研究生们在认真讨论着编程的问题。此时的他一身大红色的休闲外套,搭配浅色牛仔裤,一双运动鞋,简单随性,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小倪老师。 “年轻的时候我属于摇滚青年,现在顶多算是一个中年男人。”在理学院9楼的libs实验室里,倪辰荫笑着说。82年出生的倪辰荫目前是南理工电光学院的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激光超声及其在无损检测领域中的应用、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机理与测试技术。他本硕博分别就读于南理工电子

科学与技术专业和光学工程专业。2011至2013年前往法国梅因大学激光超声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倪辰荫副教授

回顾倪辰荫的成长经历,似乎与架子鼓的交集很少,那他又是怎么成长为专业乐队的鼓手的呢?

张扬摇滚青年的个性 1995年,读初中的倪辰荫喜欢听各种音乐,尤其喜欢hippop等一些节奏感强的音乐。1998年上高中后,他开始正式接触架子鼓。对照着书中声音的描述,再看着封面的照片中打鼓的姿势,倪辰荫开始自学打鼓。和大多数高中生家长一样,对于倪辰荫想学架子鼓的愿望,家人都表示了反对,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倪辰荫学鼓的决心。 “其实高中的时候只能算是积攒经验,到了大学阶段才算真正开始入门了。”2001年考上南理工后,他用压岁钱给自己买了人生中第一架架子鼓,“那时候学校里很多人都不支持摇滚这种形式的音乐。”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代,倪辰荫调侃道。摇滚青年心中的小火苗并没有因此被浇灭,就像现在的年轻人会抽出业余时间去健身或是打网络游戏一样。那时候每天晚上九点半自习课结束之后,倪辰荫都会在寝室练一个小时的练习垫,每天如此雷打不动。没有合适的练习与演出场地,他就组地下乐队,自己排练,把活动范围扩大到学校之外。 倪辰荫组的第一支乐队叫mr.bones。乐队的吉他手童苏晖是他初中就相识的好友,之后二人又一起组建了backbones、saturday life乐队。2004年,他所在的重金属乐队backbones在康师傅冰力先锋乐队选拔赛中先后获得了南京第一,江苏省第一,全国东部第三,全国总决赛单项奖。这次比赛获得的成绩不仅让学校的老师对他刮目相看,也让他得到了台湾著名音乐人李宗盛的赏识,并诚邀他担任自己的录音师。 “当时我大三,正准备考研。想着考上了就继续读书,如果考不上就去当录音师。”最终倪辰荫顺利地考上了南理工光学工程专业的硕博连读,从此边放弃了当录音师的念头,而他的乐队仍然在国内玩得风生水起。2007年底backbones乐队解散后,原来乐队的两个乐手和好友又组建了saturday life乐队,继续活跃在国内的摇滚乐坛。

倪辰荫副教授

成就梦想唯有不懈坚持 贝斯大师victor wooten是倪辰荫最欣赏的音乐人。在去法国做博士后之前,倪辰荫用四个月的时间在吉他中国论坛上翻译了victor wooten大师的《the music lesson》。这本书其实早有了中译的版本,但之前的译者由于不是音乐人士很多专业的名词无法准确地翻译,在朋友的鼓励下,2010年年底,倪辰荫决定重新翻译这本书。“虽然那时候很忙,但是没想过放弃,我是那种一旦决定开始做一件事情就不会轻易放弃的人。凡是想成就梦想,唯有坚持不懈才可能实现。” 正是缘于这种沉下心来坚持做好每一件事情的信念,让倪辰荫能在今后的工作和音乐上都能得心应手。 “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即便是让我再选择一次,我也仍然会选择继续做科研。”倪辰荫坚定地说。虽然大学期间有不少的演出和排练任务,但整个大学期间倪辰荫也只缺过一节英语课。现在的他手头不仅有大量的在研项目,还担任着本科生的教学任务。 目前倪辰荫手头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和江苏省的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时间紧任务重,经常需要晚上加班,但是他觉得这对于做科研的人来说是很平常的事儿。 “浪打浪”和“重拍乐队”是倪辰荫目前所在的乐队,基本上每个月“浪打浪”乐队都会在南京欧拉艺术空间以嘉宾的身份演出。平日里各种音乐节的演出倪辰荫也会参加一些,但前提是不与工作有任何的冲突。倪辰荫很享受在舞台上表演的感觉,现在的他更喜欢人性化多一点的音乐。对于他来说,音乐是另一种语言,它可以跨越任何其他语言的障碍。读博期间,倪辰荫曾去法国交流。刚去的时候,他对法语一窍不通。“当时交的朋友分会说英语和不会说英语的两种。不会说英语的我们就用彼此的音乐来交流,也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倪辰荫笑着说。 “我从来不会觉得工作和爱好之间会有冲突。工作期间,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而在业余时间里,我则会把时间花在练鼓和演出上面。” 倪辰荫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如此。他支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前提是考试必须要通过,他不会给任何学生开绿灯的机会,倪辰荫相信自己在读书和工作时可以处理好的问题,学生们也同样也能处理好。 工作之余做自己热爱的事情,现在的生活对于倪辰荫来说刚刚好,工作和音乐就像是两条平行线,各自具备不同的技能。工作是维持生活的技能,而音乐则是开心的技能。“就像victor wooten书中所说的,音乐欢迎所有人进门,但是能留下来的很少,我应该算是留下来的那些人。”倪辰荫如是说。


优秀的南理工, 优秀的教师, 还少一个优秀的你!

????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15.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