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三跨+“三战” 中国传媒大学新传考研经验贴
三本+三跨+“三战”,这是我考研时的标签,看起来这个标签与中国传媒大学相去甚远,但是今年,中传“地震式”改革之年,我上岸了。回顾了一下自己备考的经历,有一些实用的窍门,有走过的弯路,有觉得自己灵光一闪的瞬间,也有后悔不已的片段。现在把它们拿出来跟学弟学妹们分享,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 助。
一、个人情况
我本科就读于天津市的一所民办三本,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2019年毕业的时候决定跨考新闻学。当时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其实是带着一股气的,因为本科不好我心里一直都有一个心结,择校的时候我就在想:既然决定了跨考到一个全新的领域,爬一座未知的山峰,那不把目标定在山顶,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一头扎进了考中传的执念里。
一战的时候遇到中传第一次考纲改革,加上没有报任何辅导班完全孤军奋战,后半段复习心态完全崩掉,稀里糊涂就上了考场,最后345分惨淡收场。决定二战的时候很犹豫,因为按照年龄我其实算是三战考生了,我不知道再用一年时间去复习等待我的结果是什么,但是当时对于我来说,放弃中传的痛苦远大于失败,所以我决定再试最后一次。
跟小助手了解了课程介绍后我报了爱传播的中传定向班,班主任学姐跟我进行了沟通, 助我分析了自己一战时候的问题和不足,学姐还指导我制定了整体的学习计划,在整个复习的过程中,班主任学姐一直都耐心又贴心地解答我所有的问题,在又一次面对“地震式”考纲改革的时候,学姐给了我极大的鼓励。
二、中传考情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坐落于北京朝阳区,在学科评估中,其新传学科被评级为a+,与中国人民大学是唯二被评级为a+等级的学校。2021年由于招生办法改革和考纲的巨大变动,新闻学院学硕分数线为355分,与材料评议综合加权的分数线为60分。中传作为新传专业中排名比较靠前的学校,近两年在考试办法和考纲变动上还是挺大胆的。
2020年8月4号宣布初试增加材料评议环节,材料分数和初试成绩三七占比最终决定考生是否进入复试。8月6号颁布新的考试大纲,初试科目为主题写作和人文社科基础,这一变动导致很多原本报考中传的考生中途“跳车”,但即使如此,中传的新闻学专业竞争仍然很激烈。
三、初试准备
专业课部分
01
先说一下我的专业课成绩:783主题写作128分,883人文社科基础119分。
主题写作
关于主题写作的复习我想说的是,有输入才能有输出,尤其是对于我这种工科跨考的考生来说,只有大量地去读论文,了解写论文的格式和话语规范,才能在写作的时候有所输出。爱传播每个月发给我们的论文包分门别类地整理了学术前沿的论文,学姐也一直督促我们多看多想,学会列框架整理论文的行文思路。
我主题写作最后的成绩是远远超过我的预期的,因为我在平常练习和模拟考的时候,分数都只在90-100分左右。成绩公布以后很多同学在讨论主题写作分数的时候普遍都说,写新传方向的分数都低。但是我觉得其实不是这样的,主题写作顾名思义是要求根据材料当中提炼出的主题进行行文创作,整篇文章应当与材料的主题一致才能得分,否则不就是跑题吗?所以,在学硕的主题写作考试中,切题是第一位的,而不是硬要去找材料与新传知识的联系,就比如今年的材料探讨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如果你偏离材料强行向新闻传播上靠,绝对是跑题的。
因此,在主题写作的复习中,首先是要注意多阅读一些论文,无论是新传类还是人文社科类,在阅读的基础上把握学术写作的规范,应用到自身的写作中。
其次是多加练习,进入十月份或十一月份后,可以一周练习一到两篇,找到写论文的感觉并且把握住写作的时长。
第三点是写出来的论文需要进行订正和批改,找到写作中的问题。我在一开始练习时就存在“没有什么大错的废话太多”的问题,看似洋洋洒洒三千字,把重复和没用的废话删掉,就不剩什么观点了。这个问题大仁学长在批改我的作业时一针见血地提了出来,并且在后来几次的作业中以及初试结束的科研设想撰写中一直提醒我注意这个问题,真的十分感谢他。主题写作的问题往往旁观者看得更清楚,因为自己重读自己论文时往往会重复写作时的思路,发现不了问题。学长学姐的批改往往会找到一些隐藏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改正,会影响写作的质量和习惯。
第四是在练习写作时要注意,学硕的主题写作与专硕不同,专硕的考试大纲里明确写出了要求用新闻传播的知识来写作,而学硕是没有这个要求的。所以在练习时应当注意,贴合材料是第一位的,不要为了在行文时使用新传知识而强行建立联系。当然,新传本身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学科,新传理论也可以用来辅助阐释观点,重要的是阐释清楚明白,而不是为了使用而使用。
人文社科基础
关于人文社科基础的复习,第一是先把《简明中国文学史》、《世界文明史》、《哲学导论》、《媒介与社会》这些参考书通读一遍,至于中传自己出版的那本《文史要览》,我在复习时更偏向于把它当做工具书,类似于词条字典,用来查阅和补充知识点。在通读书本的过程中其实可以唤起许多初高中的历史地理知识点的记忆。工科的同学也不需要太过担心,因为我就是理工科跨考,高二以后再没学过历史地理,这并不影响文史哲的复习。这里给大家推荐【百度汉语】app,因为参考书尤其是文学史那本书中许多的生僻字需要查阅,我当时是在手机上利用这个app查阅的生僻字和一些成语典故,十分方便。
第二是笔记的整理,由于当时备考时间不够,所以我的笔记只是读书时记在了书上,并没有整理自己的知识点汇总。22届的学弟学妹们其实可以试着自己整理,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抄书!不要抄书!不要抄书!千万不要!!!花费大量时间以后并没有什么效果,不要觉得抄一遍就会记住,有那个时间读五遍一样能记住而且记得更牢,所以千万不要花时间抄书。没有时间整理笔记或者文史哲基础比较薄弱没有能力系统整理的同学可以直接使用机构的背诵笔记和框架。
第三是知识点的背诵,因为八月份宣布改考纲,我是从十一国庆假期才过完参考书开始背诵的,考前一轮都没有背完,22的学弟学妹们千万不要像我这样拖到这么晚,你们的时间很充裕,早一点开始背诵可以更扎实一点。关于背诵知识点,因为文史哲媒介知识点很多,需要大量的背诵,我背诵的顺序就是书本上的时间顺序和章节顺序。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背诵的小技巧,就是列框架记忆,同时辅助一些有趣的图画或者英文单词。比如我在下图中发的,在背诵初唐四杰的贡献时有一句“表现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历史兴亡之叹”,我列框架的时候就写了“byebye sad & history oh my god!”写的时候自己都觉得太好笑了,但是这个点记得超级清楚。文明史、哲学和媒介的框架也是一样的道理,英文单词、简笔画、谐音等等都可以,辅助自己加深记忆。
列完框架以后我一般会把整道题再读一次,然后用录音机录下来,在网易云建了一个歌单,把录音上传以后睡前、洗漱、洗澡的时候听。文史哲各个知识点加起来我录了两百多个录音文件,然后反复听反复记。当天背过的知识点睡前一定要再听一次。
政治部分
02
我最后政治是77分,选择题42分左右,这里必须提醒大家的是,北京地区政治如果想上75+,选择题一定要尽量考高,因为主观题分数都不太高,尤其是字写得没有那么好看的同学。
政治属于我比较拿手的学科,所以没有看课程,是八月份的时候直接用1000题刷题开始复习的,1000题我刷了三遍,然后做了 老师的优题库和刷题软件刷题。我属于在做题中记忆知识点,如果是二战的同学我比较推荐这种方法。因为复习时间很宝贵,看视频课花费时间很长,而且看过一遍对于知识点的记忆 助并不大。
后期的话就是做市面上的押题卷,这里需要跟大家提醒的是, 老师的出题思路和命题风格跟其他老师是有一定区别的(但是他是最接近真题风格的),如果一直用 系列的同学在做其他老师的模拟卷时可能分数会有比较大的波动,这没关系的,重点在于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分数不需要太在意。
选择题就是多练,冲刺阶段市面上的押题卷都可以拿来保持手感,至于大题,我今年没有背肖四,背的是余锋老师的四套卷。真心给大家推荐这位宝藏老师,他是我认为市面上除肖老师外所有老师中命题风格和思路最接近真题的,而且押题很良心,他的500题和最后四套卷真的真的很宝藏!
英语部分
03
我的英语成绩很拉胯,只有58分,所以没有什么可以介绍的经验,只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踩过的坑,让大家避免掉坑。
首先是单词,一
定要坚持背诵,背到考前,千万不能断开。而且不要只依靠app,一定要过一遍手。app可以作为早起或者片段时间的辅助背诵,但是一定不要过度依赖。其次是阅读手译的问题,真题很重要要多刷几遍大家其实都知道,但是有没有必要手译是个问题。我的建议是不需要,一些长难句可以拿出来分析,但是全文手译真的浪费时间又收获甚微,看着五颜六色的笔记只是感动自己而已。
最后要注意的是,作文一定要自己写,只背诵模板是没用的,一定要自己动笔,把背诵的模板学会在写作时运用。给大家推荐网易 词典的作文批改模块,免费批改打分纠正语法错误,很实用。而且英语作文一定要手写,某宝有考试专用的作文纸,厚度和书写感觉都和考试答题卡一样,拿来练习很合适。
写在最后
这次能顺利上岸真的十分感谢全程班班主任学姐一直的鼓励和支持,从开始复习的第一天到最后查到拟录取结果,整个过程都有她的 助和陪伴。
全程班的 助不仅是在复习专业知识本身,而且在于备考过程中心态的调整和支持。包括在初试结束提交个人材料时,由于本科院校一般,又是工科跨考,我对材料信心不足,甚至想过直接去调剂放弃中传复试。但是班主任学姐和大仁学长一直鼓励我,大仁学长 我订正了至少四版的科研设想,从文献综述如何撰写,到参考文献如何选择,大仁学长细心又耐心地给予了我很大的 助。
科研设想是跨考生最能证明自己跨专业读研能力的材料,大仁学长以他的经验站在更高的学术角度给了我许多中肯的建议,让我能够成功通过材料的评选。
最后想和大家说的是,考研复习真的是一个很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当你选择中传的那一刻,就注定你踏上的是一条更为荆棘丛生的路。但是一定要坚持下去,坚持到最后一刻,去年“地震式”的改革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也让备考过程变得无比艰辛和痛苦,但是坚持下来以后你会发现,那些你失眠、挣扎、迷茫的夜晚,在最后看到成绩的那一刻都会被治愈。别说人间不值得,凭什么不值得,中传值得,你也值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