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逃避工作,辞职考研
:
:
文/同学们好我是鼬老师
01
一直以来都是微信联系的大学基友,时隔两年,出乎意料得给我打了一通电话。
他在大四那年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然而不幸落榜,被迫参加春招,进入了某国有银行的地方分行,自此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金融民工”。
“我实在受不了柜台工作了,我打算辞职考研。”隔着屏幕,他叹了一口老气。
他知道我在北京读研,也经常在我分享研究生生活的朋友圈下留言。有时候,我能感受到他对读研的渴望,可更多的时候,我看到的只是他对工作的厌恶而已。
“我觉得ok,但是你真的考虑清楚了吗?你是真的想读研还是只是想逃避这份工作?倘若你读了研,情况真的会改善吗?你是否有经济支持你度过辞职复习的间歇期?”
作为朋友,我真心希望他能够不断成长,但是同时,我也希望他能看清楚自己所面对的抉择。
他沉默了2分钟,无奈地说到:“我真的受够这份工作了,我想回学校。”
听罢,我想起了自己做考研咨询的那段时光。
关于「你为什么想考研」这个话题,我听过太多“美好”的答案:
“我想当大学老师!”
“我想转专业去金融行业赚大钱!”
“我想继续研究自己热爱的专业!”
……
然而,在“美好”的答案背后,有多少人又只是把读研当做了这个残酷社会的“避风港”而已。
02
为了这篇文章,鼬老师特意用「逃避」作为关键词进行了搜索,发现了一句很鸡汤的话:因为害怕所以逃避,又因为逃避所以失去。
是啊,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逃避只是在无限缩小你的人生可能性罢了。
上个月,我与几个亲密的本科同学在北京小聚了一顿,我的室友没有来。
他在大三那年去了一家私募实习,本以为是一份高大上的实习,可是工作的内容与我对私募的认知大相径庭:拿着电话本给客户打电话、邀请客户参加公司讲座、向客户大肆宣传项目的超高回报率,然后从客户手中“骗”取资金……
明眼人都知道他进入了一家“准传销”组织,果不其然,3个月后,公司老板跑路,欠了一个月工资,加上自己购买的5000元股权,一学期的生活费化为虚无。
从那时起,他就彻底丧失了求职的热情,购买了全套的考研书,开启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复习模式。
一战失败,不要紧,二战考研也不是丢人的事情。
二战失败,不要紧,积累了两年的经验,只要能考上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今,他正闲置在家,准备2020年考研,三战考研。
我不知道他此刻的心态是如何的,我也不知道他的复习状态是如何的。我只知道,同时毕业的小伙伴们有的已经读研归来,拿到了理想的offer;有的经过两年的工作,从基层业务部调岗到了职能部门,整个人成熟了不止一点半点;有的经过了多次试错,终于跳槽到了一家符合预期的工作单位,开始安心奋斗事业……
考研或是就业,人生充斥着太多未知,同时也有着太多的机会。
在这条路上碰壁了,擦擦伤口,换另一条路。这世上本就没有绝对正确的道路,试了才知道,一味地逃避,只会让你在一条路上原地踏步。
对于昔日室友,我也只能在心中默默祝福他。倘若能够上岸,未来三年,他需要掌握的不光是书本上的公式,还有直面残酷社会的勇气。
03
对于辞职考研后的方向,我的大学基友还没有任何的想法。
“要是能考上研究生,毕业以后只要不去银行,去哪儿都行。”针对他的话,我竟一时无法分辨是肺腑之言还是戏谑之语。
我本想跟他说「我有认识不一止人,从一家银行支行辞职读研后,又去了另一家银行的支行,干起了同样的工作……」。不过,我识趣地把这句话咽进了肚子。
针对这个问题,其实我想说的是,鼬老师并不反对辞职考研这件事情,只是,「考研」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它本身就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是需要动脑子的事情:
未来想从事什么领域的工作?将来想去什么城市工作和生活?为此,应该报考什么学校和什么专业?应该选择学硕还是选择专硕?……
这一切,对于辞职考研的你在说出“我想考研”的那一刻就应该有了清晰的答案。
24岁,是成家的准备期,又是立业的沉淀期。
这个阶段,你的决策影响的不再只是你个人,还会影响到你身边最亲密的家人和爱人,任何决定都应该是慎重的、经过充分考量的。
任何工作都会有不顺心的点,会有与预期相悖的点,而考研避得了一时,避不了一世。
难道研究生毕业后,遇到了不如意的工作,你还打算辞职读博不成?
逃避就业永远不应该是你做决策的正当的理由,
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
不逃避,敢决绝,才是最应该学会的能力。
更多教育咨询,欢迎『关注』鼬老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