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考研学生当“韭菜”割

2022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457万人,连续7年保持高增长趋势。激烈竞争之下,选择考研机构的学生越来越多,考研的“产业链条”愈发完备。满足了部分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其暴露出的一些乱象也让部分学生陷入低效竞争,甚至给高校招生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就业门槛提升,考研人数不断攀升,竞争也愈发激烈。2022年报名人数达457万人,招生人数在110万左右,这意味着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考生能“上岸”。为了成功挤过独木桥,花钱找考研培训越来越普遍了。
考研需求的增加,为培训机构带来了大量的生意,但正如报道所言,在行业蛋糕越做越大的同时,整个市场也出现了野蛮生长、乱象纷呈的一面,影响考生权益和行业良性发展。
这种野蛮生长,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培训机构的招聘门槛较低,没考过研的老师也能授专业课,批改作业的就是临时拉来的学生,等等。如此低的门槛,意味着培训和课程的质量较差,学生交了钱,未必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另外,像私自更换考研班授课老师、宣传老师和实际任教老师不符等,也是考研培训行业门槛过低、缺少规范的缩影。而考研市场的乱象,还远不止于此。
在考研培训的巨大刚需之下,考研培训机构也出现了严重的竞争“内卷”,这就导致为了争取更多的考生,一些考研机构“另辟蹊径”,想一些偏招、怪招、歪招。比如,收集整理研究生导师的私人信息,统一汇总后出售给考生,已经涉嫌侵犯个人隐私,扰乱正常考研秩序。
现在市面上的一些考研机构,为了吸引考生,打着“保过”旗号,宣称和高校有合作,甚至有考试的答案,能做到通过率百分之百。当然,代价是考生得支付高昂的培训费用。
事实如何呢?前不久,有媒体对类似天价考研“保过班”进行了起底——这些考研机构,是否真有高校关系呢?从高校的回应来看,答案是否定的。历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规定也明确要求,“严禁招生单位内部任何部门和人员(包括在校生)举办或参与举办考试招生辅导活动”。
说白了,所谓有关系、保过,多数时候是一种营销话术。如果考研机构真的有路子,那么这种暗箱操作,

无疑是一种违规,破坏考试公平;如果没有关系却宣传可以打通“关节”,那就是赤裸裸的虚假宣传,把考生当作宰割的“韭菜”。从“退费难”的相关报道不难看出其中的一些陷阱。有的考研机构,招揽业务时宣传得天花乱坠,号称“保过”,不过的话还能全额退款。但是等到考生真的没过,退费又遭遇各种推诿。所以,考生一定得擦亮眼睛,不能被虚假宣传轻易误导。
在考研竞争加剧、培训价格水涨船高的背景下,课程质量差、虚假宣传、“退费难”,甚至“培训贷”等乱象,侵犯了考生的利益,破坏了考试公平。所以,对这些野蛮生长的乱象,考生要提高警惕,监管部门也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规范行业发展。
比如,对于考研培训机构宣传、承诺培训效果的行为,应该有更明确的性质界定,如果不符合规定,那就应该对“保过班”严肃清理;再比如,针对“退费难”等相关问题,不妨加强对考研机构的资金监管,同时畅通维权投诉的通道。
另外,现在的考研机构,为了提升考生的通过率,形成了一套模板化的培训方案,在这

种培训方案之下训练的考生,答题思路也模板化,这等于在将硕士研究生的招考往应试化的不利方向引导。
我们要认识到,硕士研究生考试,本质上是为了筛选人才;考研培训,也应该立足于人才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而不是单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针对考研培训模板化的趋势,高校也应该推进考纲改革,探索更加科学、合理,能体现考生综合素养的招生模式。(熊志)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16.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