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题库考研政治-应用详情页-微博-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

??在线资料: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知海教育资料下载:http://learning.100xuexi.com/ebook/1000277.html

内容简介

本书是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3版)的配套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本部分精选了名校的考研真题,按照题型分类,并提供了详解。通过本部分,可以熟悉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结合国内多所知名院校的考研真题和考查重点,根据该教材的章目进行编排,精选典型习题并提供详细答案解析,供考生强化练习。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概念题

1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清华大学2019年研]

答: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是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在山西兴县蔡家崖村接见《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在听取报社工作汇报后作的重要谈话。毛泽东的讲话对包括《晋绥日报》在内的解放区新闻工作中经历的两条战线的斗争作了全面总结,精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

①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毛泽东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②关于办报的路线与方针,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先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

③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毛泽东指出:“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行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的,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

④关于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问题,毛泽东认为:“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

?

2政治家办报[上海财经大学2019年研]

答:政治家办报是毛泽东在批评“书生办报”“死人办报”的基础上提出的党报办报方针。1957年4月10日,因《人民日报》对3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没有重点宣传,毛泽东批评《人民日报》不仅不是政治家办报,甚至也不是书生办报,而是死人办报。1959年,毛泽东提出,“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1957年6月,毛泽东对吴冷西说,他在和邓拓等谈话批评《人民日报》后,将对《人民日报》的要求归纳了四点意见:①报纸的宣传,要联系当前的政治,写新闻、文章要这样,写社论更要这样。②中央的每一重要决策,报纸都要有具体布置,要定出写哪些社论、文章和新闻的计划,并贯彻执行。③《人民日报》要改进工作。编委会要讨论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实质问题,可以争论。报纸的编排和文风,不要刻板,要生动活泼。④要吸收报社以外的专家、学者、作家参加工作,要团结好他们。这实际上就是他对“政治家办报”的要求。

?

3四大副刊[湖南大学2018年研]

答:四大副刊即北京《晨报》副刊、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北京《京报》副刊、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四大副刊”大力宣扬民主、科学,宣传社会主义,是传播新思想的园地;它们大量刊登新诗、散文、短篇小说、知识小品以及“论时事、贬痼弊”的杂文,是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重要阵地。现代文学史上许多著名作家都与这些副刊有着密切的关系,鲁迅一生就主办和利用过很多副刊。重视报纸副刊,是我国现代新闻史的一个显著特点。五四时期“四大副刊”的重大改革,为办好新式副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4《独立评论》[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研]

答:《独立评论》是1932年由胡适创办。主编《独立评论》时期,胡适坚持“独立”的办刊方针;主张言论自由,鼓励意见交锋;倡导并实践“敬慎无所苟”的议政理念;注重时事评论的时效性与深度的结合。《独立评论》主要内容是对“民主与独裁”的争论。《独立评论》是20世纪30年代最有影响的杂志之一。它是一家时事政论刊物,其社会影响主要是对政治实体的影响,一方面为阻止宋哲元完全投靠日本人尽力,另一方面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影响越来越大。

?

5客里空[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研]

答:客里空是苏联作家柯涅楚克的剧本《前线》中一个专门捕风捉影、编造假新闻的记者的名字他擅长吹牛拍马,瞎编乱造,能从电话里“看到”被采访者的眼泪。该剧本1944年5月曾在《解放日报》上连载,1947年6月15日,《晋绥日报》发表了剧本中有关“客里空”的部分情节,并借用“客里空”来作为一切不真实的和弄虚作假的新闻工作作风的代名词,以纠正在解放区土改运动中新闻宣传存在的右倾偏向和失实报道。1946年7月1日,《晋绥日报》带头在报纸上开展自我批评,并由此展开了反“客里空”运动。《晋绥日报》这种做法,在解放区新闻界很有教育意义。8月28日、29日新华社发表文章加以称赞,并号召解放区报纸学习《晋绥日报》的勇于开展自我批评的作风。1947年9月反“客里空”运动进入高潮,持续到1948年春天结束。通过反“客里空”运动,解放区各地报纸和通讯社都认真地检查自己的工作,新闻业务有了很大改进,更加重视和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

6徐宝璜[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研;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研;山东大学2009研;北大2005研;中国传媒大学2004年研]

答:徐宝璜是中国著名的新闻教育学家、新闻学者。1912年赴美留学,学习经济和新闻学。1916年回国,任北大教授、北京《晨报》编辑。1918年,他和北大校长蔡元培等发起成立北大新闻学研究会,被推选为副会长、新闻学导师和会刊《新闻周刊》编辑主任,定期为会员讲授新闻学基本知识,是最先在国内开设新闻学课程的大学教授。1920年起,先后在北京民国大学、朝阳大学、中国大学、平民大学等校任教,主讲新闻、经济方面的课程。他所著的《新闻学》一书,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新闻学著作,蔡元培为该书作序,称赞它“在中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

?

7《新民丛报》[复旦大学2019年研;福建师大2018年研;人大2016年研;安徽大学2013年研]

答:《新民丛报》是戊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海外的舆论中心,是梁启超仿效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的一份半月刊,1902年2月8日在横滨创立。该报封面是一幅彩色的中国地图,内容分设25个栏目,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无所不包,古今中外无所不谈。内容丰富,编辑严谨,印刷精美,均为“中国报界前此未有”。该刊用大量篇幅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学说,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学说,总的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后来在与《民报》的笔战中惨败,于1907年8月悄然停刊。

1简述梁启超报刊政论文体的特征。[南京大学2019年研]

答:梁启超报刊政论文体即“时务文体”。对政治期刊来说,政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进行政治宣传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一家刊物优劣的主要标准。因此,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维新派重要报刊,都把主要精力用于每期必不可少的报刊政论的写作上。为了使政论文章更易于为广大受众接受,更好地向社会宣传变法维新的新思想,迫切需要一种适合时代需要的新的表现形式,于是一种通俗、自由、新颖的报刊政论文体,即“时务文体”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了。

梁启超等维新派报刊政论家在创作实践中,继承了早期维新思想家王韬、郑观应等人的政论传统,创造出一种新颖的政论文体,当时人称为“时务文体”“新文体”或“报章文体”。至1902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新民说》《少年中国说》等一系列文章时达到顶峰。梁启超报刊政论文体的特征包括下列几条:

(1)“纵笔所至不检束”,即要求解除写作上的清规戒律、条条框框,摆脱各种古文义法的束缚,打破古文、时文、散文、骈文的界限,实行文体上的“自解放”、大解放。

(2)“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即要求文章的语言浅显流畅,明白通晓,摒弃矫揉造作、艰涩古僻的文字,同时又允许根据内容的需要,使用俗语、韵语及外来的词汇、句式和语法来论证问题、说明道理。

(3)“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即要求文章层次清楚,逻辑性强,汪洋恣肆,酣畅淋漓,以饱带情感之笔,写流利畅达之文,使读者为之倾倒,受到鼓动,受到感染,在不知不觉中被说服,进而接受他们的主张。

以梁启超的政论为代表的时务文体,自由放纵,不拘一格。它风靡一时,对辛亥革命时期乃至五四运动以后的文风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报纸文体改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梁启超。开启一代文风,是梁启超对中国新闻事业的重大贡献之一。

2试论中国新闻史的“文人论政”和“史家办报”。[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研]

答:近代中国出于积弱状态,社会形势复杂,存在着商人办报,政党办报,文人办报和史家多种办报形式。

(1)文人论政的内涵及发展

文人办报是近代中国办报的主流,而中国新闻传统的一大特点就是报业更倾向于作为论政、议政机关,而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实业机关,尤其经过维新派和革命派掀起的办报高潮,报纸更是作为宣传政治主张的舆论工具,这一传统的表现在不同的时期或强或弱,但从未间断。

①文人论政传统的确立

1874年,王韬创办《循环日报》,首创报刊政论文体,王韬也成为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王韬借助日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主张,并认为报纸是使“上通下达”“博采舆论”的工具,“办报立言”发展成为我国国人自办报刊的传统。

②文人论政时代的到来

19世纪90年代中期,维新变法运动促使第一个国人办报高潮兴起,维新派骨干冲破封建统治的言禁,开创报章新文体——时务文体,影响一代文风。梁启超主持的《时务报》便是文人论政报刊的代表,成为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③文人论政传统的发展与鼎盛

20世纪初同盟会的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在海内外蓬勃发展,成为1901年“报禁”“言禁”开放后的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主流。革命派报刊宣传“三民主义”,主张为革命办报,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视报纸为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民报》和梁启超主持的保皇派报刊《新民丛报》的论战,标志着我国文人论政的报刊传统进入鼎盛。

④文人论政的衰落

民国初年,袁世凯加强对新闻事业的控制和摧残,大办官报,笼络收买报纸和报人,暴力压制、迫害异己报刊,镇压“二次革命”,导演“癸丑报灾”,还颁布一系列苛刻限制新闻自由的法令。

⑤文人论政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20世纪20年代后,国内革命战争导致政局不稳,政府对新闻事业的控制力较弱,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一线生机,报刊论政的传统也得以恢复。《大公报》主笔张季鸾的政论文章以敢言、善言闻名,是对文人论政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2)史家办报的内涵及发展

史量才是“史家办报”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主持《申报》的22年间,史量才怀着对国家、对社会、对历史、对后人的强烈的责任感,始终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用治史的态度来办报,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史料。史量才“史家办报”思想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用治史的态度办报,二是为如实记录历史,不屈不惧,不畏强权。

①用治史的态度办报

这是史量才办报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是把办报视为记载历史,坚持用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办报。他认为报纸就是现代的史记,“史家之别载,编年之一体”,它肩负着“通史之任务”,报社全体同仁必须“以史自役”,报纸所作的记载一定要真实、客观和公正。史量才经营《申报》的22年间,这一思想贯穿始终。

②如实记录历史,不屈不惧,不畏强权

史量才主持《申报》期间,中国社会飘摇动荡,战乱频繁。在史量才主持下,决心以“现代的史记”自况的《申报》,追随时代的潮流,不畏艰险,破除重重阻力,作及时报道,记下了革命与反动两种势力一次次血战的实录。

最后,综上所述,文人论证和史家办报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同样的时代性,是在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时代下形成的。因此他们都是时代的产物。

3简述古代报纸的发展形态。[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研]

答: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历史上出现了文字。文字是记录和传达人类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思想的新工具。它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有了文字,就有了手书传播。随后,纸张的出现彻底地改写了手书新闻传播的历史。古代报纸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成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古罗马帝国的报纸形态和中国古代的报纸形态:

(1)古罗马帝国报纸形态

在“罗马共和”时期,手书新闻传播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种手书传播有两种主要的形式,其一是公告式的,即原始形态的官方公报;其二是私人新闻信。

①官方公报

公元前59年,尤利乌斯·恺撒在当选为罗马执政官之后不久,即发布命令:“今后元老院的工作报告,务须每日公布。”为此,罗马政府就在罗马议事厅外大街上立了一块涂上石膏的木板,每天在上面书写文字,报道元老院的议事纪录。当时称其为“阿尔布(album)”,后人则称其为《每日纪事》。《每日纪事》在形式上与现代的阅报栏颇为相似。其内容除元老院记录外,还有本城婴儿出生和死亡的人数、各项税收入库情况、法庭审判及皇族活动等情形。

恺撒在公元前44年遇刺身亡,他的外甥屋大维成了罗马最高统治者。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推尊为“奥古斯都”,罗马帝国由此成立。在公元前6年,屋大维创办了《每日纪闻》。其报道内容,主要有帝国政事、战争消息、刑事案件、名人言论、宗教活动和议会纪录等等。该报除公开张贴外,还由书记员抄写多份,分送给首都及各大都市、政界要人和驻各地的军队。至公元2世纪时,罗马帝国的版图已把现在的西班牙、德国、英国、土耳其、伊拉克西部和非洲北部包括其中。《每日纪闻》也传播到了上述各地。

②私人新闻信

大约在《每日纪事》《每日纪闻》刊行的同时,罗马境内还出现了早期的手书新闻信。当时的罗马城是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欧洲各地的王公贵族、商人都想探知罗马的各种消息。于是有人抄录政府公报,分送各地订户,以领取酬金,这就是最早的“新闻信”。新闻信的发行人通常拥有十几名奴隶,并备有船只,由奴隶将新闻信分送各订户,他们是历史上最早的一批“职业新闻工作者”。除了这些盈利性的新闻信外,罗马的一些政界要人、社会名流也广泛地使用新闻信来传播消息。这些新闻信在包括罗马在内的欧洲地区流行了1000多年。直到15世纪印刷技术的发明,它一直是欧洲新闻传播的主要手段。

(2)中国古代报纸形态

①邸报

在汉朝盛世,出现了最早的邸报。此时之邸,为各地方政府在中央的办事处。其使命有三:一为供地方长官进京朝宿之用;二为将地方政府之消息、文件传达于中央政府;三为将京都的一切诏令奏章及京都动态,负责转报地方政府之首长。此种传抄诏令奏章之功能,即为邸报发行之渊源。所以早期的邸报,实为地方政府驻京之邸发行的报纸。

②进奏院状

唐代,邸演变为进奏院,邸报亦由此演变为进奏院状。进奏院状的内容主要为皇帝宫廷动态,包括改元、任命、册封、军情,有时各地进奏官们还专就与本藩有关的问题进行专题性的集中报道。

宋朝,官方的新闻传播仍以“进奏院状报”为主,虽然此时已发明了印刷术,但还没有应用于新闻传播。与唐代不同,唐代进奏院状只传播到在京的各级官吏,宋代则把这种原始形态的报纸直接传播到地方的路、州一级的官吏。州以下则由州政府再行传抄下达。宋代的进奏院状报每5日、10日或半个月发行一次,其内容包括皇帝的起居、宫廷的情况、诏旨、奏章、军情战报、任命等。值得注意的是,宋代已建立了严格的审查制度。进奏院必须定期将编好的报纸送请枢密院核查,经审查批准的样本称为“定本”。

③官报

唐代还有报状和观察使牒。此种报状,作为官方文书,没有正式名称,故人们对它有各种不同的称呼。其发行虽只限于京师,但读者很多,影响甚广。而观察使牒,则是各地方政府推行政策的工具。一般的情况是,当地方长官得到皇帝诏令或进奏院官的报状后,往往通过其副手向下属官员发出牒报,宣布政策措施。这些名为报状、进奏院状和观察使牒的手抄报纸,通过以首都长安为中心的交通网络,得到广泛的传播,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④民间小报

在官方传播之外,北宋末年还出现了一种民间小报。其编者为一部分进奏院官员,朝廷中的个别官吏和部分坊间书肆的主人。他们把朝廷没有发表或不准备发表的“朝廷之差除,台谏百官之章奏”,日出一纸或以小纸书之,暗中散发。因有泄密之嫌,宋朝官方屡申禁止,对编报人进行严惩。但是直到宋末,仍未被禁绝。小报的出现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打破了封建王朝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局面,而且还在一定的程度上使搜集提供新闻成为一种职业。围绕这些小报,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报探(记者)、编辑和发行人。

⑤露布

露布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它是军事长官发布战报的一种手书新闻形式,“以帛书建诸竿,上兵部,谓之露布。”露布是一种以流动的方式“露而宣布,欲四方速知”的传播载体,主要用帛,也有用木板的,因此又被称为露板,主要用于军事方面,特别是用来传播战争胜利的消息。

⑥游记

东晋时期的高僧法显是一个杰出的旅行家,曾游历今印度、斯里兰卡等30多个国家,他回国后写成的《法显传》,介绍了游历所见,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起了传播新闻的报纸作用。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真实地报道了其足迹所至的100多个国家的新闻,增长了人们的见识。

⑦旗报、牌报等

旗报、牌报流行于明代,为农民起义军所利用。它类似于南北朝时的露布。其中旗报系用布做成,由专人骑着快马在敌前和敌后不停地奔驰传播,旗上除了一般的鼓动性口号外,还有起义军的文告和捷报。牌报则以木牌制成,其宣传内容和方式,与旗报基本相同。这些不定期的临时性传播手段,成了手抄新闻的主要补充。

4简述近代中国主要民营报纸的办报活动及其贡献。[暨南大学2018年研]

答:(1)近代中国民营报纸的办报活动

中国近代民营报刊诞生于清朝末期的19世纪70年代,兴盛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衰微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历史时期:

①初创期(1873~1894)。中国早期的报刊是由外人在华最先创办的。19世纪70年代以后,国人开始了自办报刊的艰难探索实践。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的《昭文新报》是第一份国人自办的报刊。诞生于洋务运动中的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具有明显的商业性质,多是私人集资合股而办,属私营性质的民办报刊。

②发展期(1914~1921)。1914年“一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暂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带动了以广告为主要利润来源的民营报刊在民国初期迅速崛起。这一时期的民营报刊普遍注重经营管理和发行业务,并进行技术革新和扩大再生产,因此规模有了很大发展。

③繁荣期(1925~1937)。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南北的民营报刊迎来了自身发展的繁荣期。这一时期,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各大城市得到空前发展,为民营报刊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广告和读者群;另一方面,北伐战争的推进也为民营报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上海地区,《申报》《新闻报》等老牌民营大报逐步完成了向企业化经营的过渡,出现了报业资本朝着集中、垄断方向发展的托拉斯新趋势。新记《大公报》及以《世界日报》为依托的“世界报系”均创办于这一时期。这些报纸在暂时获得的宽松政治经济环境下,迅速发展为民国时期的民营大报。

④衰微消亡期(1937~1949)。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长驱直入由北到南入侵中国,《申报》《大公报》等民营商业报刊在战火频仍中辗转南北。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破坏。此后,随着日军在沦陷区内建立起庞大的日据报业和汉奸报业,民营报业逐渐萎缩。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民营报刊迎来了短暂的复苏。但凋敝的经济和国内紧张的政治形势仍旧制约着其发展。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和无产阶级政权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民营报刊或被接管,或由于物价飞涨、累赔不堪、经营难以为继而倒闭,在全国解放前夕大规模消亡。建国后被允许继续出版的民营报刊仅剩数十家,其中一部分因自身无法适应新的政治经济环境而自动停刊,另一部分经公私合营成为国有报纸。至此,于中国大陆存续七十余年的民营报刊落下帷幕。

(2)近代中国民营报纸的贡献

①民营报纸丰富了近代大众传播形式。作为中国新闻传播史上报纸的一种形态,民营报纸虽然在大陆仅有百年左右的历史,但其在丰富近现代大众传播形式方面做出了可贵的贡献。近现代的中国报纸,除去被称为“蚁报”的小报,其主流范式大概就是商业报纸(商人办报)、专业报纸(文人办报)和政党报纸(政党办报),三种范式相互重叠、长期并存,都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

②民营报纸推动了我国报业的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经营者和先进的经营思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复杂的政治格局、内外交困的经济环境使民营报业的生存和发展尤为艰难,其七十余年的成长历程呈现出特定历史时期独有的状态和规律。由于民营报纸生存不易,它们大多强调经营,在推进我国报纸业务发展、开创新的经营理念等方面有很多可贵的探索和成功经验,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报业的发展。

③民营报纸对促进中国近代化民主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促进先进思想的传播,有力助推社会进步。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伴随着皇权的禁锢、军阀的专横、敌寇的入侵,一批批民营报人从逆境中成长起来。他们始终保持着独立精神,坚守着争取民主自由、变革社会的报业传统,传播先进的西方社会思潮,促进思想的解放,加快社会革命和进步的进程。任何报人办报,总以一定的办报思想为指导。近代“文人论政”的办报思想,最大的特征就是政治色彩浓。他们大都具有较强的政治活动能力,较为注意民众的呼声。这些优良的政治素质,对于他们当时的政治作为,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后世的报人,也产生了示范性的影响。

5简述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形成过程。[清华大学2018年研]

答: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自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风雨历程。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它始终作为党的整个事业的一部分参与革命和建设实践,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工作原则和业务规范,思想原则和理论体系,成为我国新闻思想发展过程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学科理论和思想体系。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充实、日益成熟的过程。

(1)吸收和借鉴我国资产阶级的办报经验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发展和理论探索都与吸纳我国资产阶级的有益经验和理论成果有着一定的关系。在新闻工作方面,中国共产党人从资产阶级那里吸收和借鉴了许多有益的东西。洪仁玕、王韬、郑观应、梁启超、孙中山等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办报思想与办报实践对中国共产党人早期新闻思想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他们关于报刊性质、功能、任务、作用等方面的论述更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认识新闻事业性质和功能的重要依据。他们关于新闻真实、新闻价值、新闻伦理、新闻文风等一些新闻工作基本问题的论述,也为中国共产党人所认同。这从毛泽东等人的新闻实践和相关论述中即可看出。

20世纪初,国外一些学者的新闻学理论和一些报人的办报主张对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形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这些思想通过一些资产阶级报刊活动家的传播,对一些早期共产主义信奉者的办报活动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例如李大钊就曾撰文介绍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创始人格里利的办报主张。

(2)学习和继承世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办报传统

中国共产党人的办报传统、办报经验和办报思想同学习和继承世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办报传统、办报经验和办报思想密不可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办报传统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开创的,列宁是马克思、恩格斯办报经验、办报传统和办报思想的忠实继承者。以陈独秀、李大钊和毛泽东等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开始就是从学习和运用俄国布尔什维克报刊以及列宁的办报经验和办报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新闻实践的。在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实践中,列宁的新闻思想成为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指针,党的许多有关新闻宣传工作的文件、领导人的讲话和报刊的重要文章中有不少是阐释列宁的办报经验和办报思想的。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报纸也非常重视学习苏联的办报经验和列宁的办报思想。

此外,中国共产党人学习世界无产阶级的办报经验还有一个渠道,就是通过一批革命者到俄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学习、访问和办报的实践。如瞿秋白1920年就曾以北京《晨报》记者的身份赴俄访问。再如周恩来、蔡和森、邓小平等人在赴法勤工俭学期间,通过自己创办革命刊物,学习和积累了一些创办革命报刊的经验。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共产党有一批人先后在苏联学习和工作,把在苏联学到的经验运用到了指导办报的实践中。

(3)总结和汲取自身新闻实践的经验与教训

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最主要还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自身新闻实践经验和教训的结果。在长达80多年的新闻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工作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曲折,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思想得以逐渐形成,并不断走向成熟,获得不断发展。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通过的一些关于报刊出版和宣传工作的文件为党的新闻工作规定了一些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确定了一些基本理念和基本规范,从而为党的新闻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②延安时期围绕《解放日报》创办和1942年的改版是中国共产党党报历史上的第一次改革,其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开始趋于成熟。

③1947~1948年间,以解放区新闻界开展的“反客里空运动”和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误是党的新闻事业认真总结失误和教训的典型事件。而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和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则是党的新闻思想在理论上进行总结和升华的重要标志。

④1956年以《人民日报》改版为标志的新闻改革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有史以来所进行的持续时间最长,涉及范围最广,行动力度最大的一场新闻改革,所提供的经验及其理论成果大大丰富了党的新闻思想。

(4)吸纳党的领导人的新闻思想与新闻观点

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核心内容与基本理论的形成和确立,离不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几代中共领导人的新闻思想和新闻观点。这些新闻思想和新闻观点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理论基础,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核心内容。

①毛泽东作为党从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间的最高领导人,他的新闻思想主要解决党如何运用新闻媒介和舆论手段,创建共产党、开展政治斗争、武装夺取政权、建立革命根据地、创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以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他提出应首先明确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坚持“政治家办报”。要在报纸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注重宣传策略和宣传艺术,提倡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文风。这些内容奠定了党的新闻思想的基础,成为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

②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他的新闻思想主要解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新闻工作如何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以及党的新闻事业如何快速和健康发展的问题。他提出要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报纸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中心。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拿事实来说话。新闻宣传要讲大局,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正确开展报纸批评,重视新闻的信息沟通作用。这些思想观点许多都是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中的全新内容,大大充实和丰富了党的新闻思想。

③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是在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以后执政的,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党和政府如何稳定局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发展的问题。因此,他们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主要是关于如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何保证新闻媒介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如何使新闻业本身借助改革开放的宏观形势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问题。江泽民认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应当成为党、政府、人民的耳目喉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以真正的舆论引导人;要坚持社会主义新闻自由;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重视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在改革创新中推进新闻事业发展。

④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主要是关于党和政府如何运用新闻媒介和舆论手段改善执政环境,提升执政能力,增强执政效果,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以及新闻传媒作为信息产业如何加速自身发展的问题。

⑤目前,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依然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关于新闻舆论工作有许多重要的理论新发展,这些新发展将对党的新闻思想进行重要的补充。习近平的新闻思想主要包括:

a.坚持党性原则,要求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

b.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c.创新融合,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d.提高专业素质。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e.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

6简述五四运动中的新报刊及其代表报刊。[西北大学2018年研]

答:五四运动时期,国内涌现了大批新报刊,主要有《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等。

(1)《新青年》

《新青年》是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著名报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第1卷名为《青年杂志》,从第2卷起改名《新青年》,由陈独秀主编,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参加编辑部的有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新青年》杂志是16开月刊,每出满6号为一卷。在编辑业务上有不少改革和创新,如开展自由讨论,实行百家争鸣;设立“通信”和“读者论坛”等专栏,和读者共同探讨问题;采用白话文写作,使用新式标点符号等。

(2)《每周评论》

《每周评论》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1918年12月创刊于北京,是由《新青年》同人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部分人合办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报纸。

陈独秀在发刊词中提出“主张公理,反对强权”,该刊系统报道评论国内外大事,大力推动五四学生爱国运动,组织发动舆论,进行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政治时事报道述评,文持文学思想革命斗争,与侧重思想文化斗争的《新青年》相互配合,把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每周评论》在报纸类型上进行了创新,且设有丰富的新闻、评论、文艺类栏目,有时还就重大事件增出附张。

(3)《湘江评论》

《湘江评论》是五四时期著名的学生运动报刊。1919年创刊于长沙,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4开4版的小型周报,由毛泽东主编。该报最突出的特点是把传播世界革命的新思潮作为根本任务,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实际上起着指导整个湖南革命运动的作用,影响广泛。

《湘江评论》以述评为主,把时事报道和评论相结合,从形式到内容丰富多彩,引人注目。《湘江评论》在当时的民主主义报刊中是具有特色的,深受广大革命青年和爱国人士的欢迎。李大钊评价它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但是,《湘江评论》的宣传也存在历史的局限,错误地对无政府主义加以赞扬。

(4)《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是五四时期著名的学生运动报刊。1919年7月在天津创刊,对开大张日报,是天津学生联合会机关报,由周恩来主编。该报以大量篇幅报道学生运动、工人罢工斗争,广大读者称赞该报是天津的“新曙光”,行销全国许多地方,最高发行量达1万份以上。北洋军阀视其为眼中钉,该报出版两个多月后就被反动当局查封。复刊后仍坚持斗争,直至1920年初停刊。周恩来还以该报为中心,组成由天津各校学生报刊组成的天津学生报社联合会,定期开会研究形势与对策,加强了学生报刊的团结,推动天津舆论界走向进步。

7论述对我国新闻传播史上副刊发展的认识。[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研]

答:副刊是报纸上用文学体裁反映社会、文艺色彩较浓的、能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的固定版面,定期出版,一般有刊名。副刊主要有两种:以文学形式反映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副刊,和专门反映文艺界人士及其创作活动的文艺性副刊。

同报纸的新闻版相比,副刊具有延伸性,一般表现为功能的延伸、内容的延伸、时间状态的延伸和方式的延伸等。而同一般杂志相比,副刊又具有新闻性,所载的内容与客观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动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更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感,对新闻版的报道进行解释、补充、引申。

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报纸副刊的发展与时代的进程紧密相关,在发展的过程中,副刊的内容形式和功能取向都有所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报纸副刊的诞生

一般认为,1897年11月《字林沪报》创办的附张《消闲报》为我国第一个正式的副刊。《消闲报》从一开始就是随报附送,当时《字林沪报》发行副刊《消闲报》,是一种吸引读者的竞争手段,而并不指望《消闲报》自身创造收入或产生社会影响。

早期报纸副刊的内容,主要是旧体诗词、小说、笔记等,多属“消闲文字”,与报纸总体报道内容无直接的关联。消闲性是民国早期报纸文艺副刊的基本属性,它激发和满足了市民阶层文化消费的心理,涵盖了市民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开起了今日娱乐新闻之先河。

(2)辛亥革命时期报纸副刊的发展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报纸文艺副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从《消闲报》诞生到辛亥革命时期,越来越多的报纸开始设立副刊,《中国日报》的《鼓吹录》《申报》的《自由谈》《新闻报》的《庄谐丛录》(后改名为《快活林》)等著名的文艺副刊,都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

从内容上看,这一时期的副刊基本上承续了《消闲报》的文艺性和消闲性,大量刊登消遣游戏之作及鸳鸯蝴蝶派、礼拜派的作品。但与此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纸副刊发表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作品,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从形式上看,这一时期的副刊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附张式,即独立成张,随正报附送;一种是栏目式,即在报纸的正张上开辟专门的栏目。

这一时期,报纸副刊开始被作为宣传革命的阵地,文艺也成为斗争的武器。为争夺读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报纸副刊采取策略,运用了一系列的通俗文体,从而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因此,这一时期的报纸副刊呈献出极为明显的政治宣传的功能特色与鲜明的时代性。

(3)“五四”时期报纸副刊的变革

中国报纸副刊在“五四”时期发生了第一次突破性的变革,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重视副刊成为报界的普遍现象,有的报纸副刊比正刊更出名。这一时期产生了以《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京报》副刊为代表的新式副刊。它们突破了旧式的较为单一的文艺性副刊的模式,成为一种兼具思想性、知识性、理论性和文艺性的综合性副刊。

与此同时,报纸还出现了大批专刊、特刊与周刊。“五四”时期许多报纸为了满足人们对新知的渴求,往往在文艺性副刊之外又创办各类专刊、特刊与周刊。例如,《申报》在《自由谈》之外又有《星期增刊》《汽车增刊》《教育与人生》周刊、《本埠增刊》等。这些专刊、特刊、周刊往往独立性较强,变动较大,发刊时间较短,有的甚至不是报纸自办的,而是由文学团体或社会团体创办,附着报纸发行,不像报纸的文艺性副刊或综合性副刊那么固定。

这一时期,人们对报纸副刊的观念发生了变革。自《消闲报》提出副刊“消闲”的观念后,供人消闲一直被看作是副刊的基本功能。但到了“五四”时期,这种观念受到了挑战。人们对副刊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供人消闲或提供娱乐这一点上,而是看到了副刊具有传播知识、启迪思想、滋润人心以及开展社会文化批评等多种功能。以四大副刊为代表,副刊文学大力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民主与科学,弘扬新思想,提倡新文学,并翻译大量的外国作品,介绍外国的文学、文化思潮,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著作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文章,开创了中国报纸副刊的新局面。中国报纸副刊由此形成了两大传统:一是“名家办刊”,二是“文学摇篮”。这为副刊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4)“五四”之后报纸副刊的发展

“五四”之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五四”时期副刊的多种形式和多种属性基本上得到了继承和延续。纯文艺副刊或综合性副刊成为报纸必备的副刊样式,尽管它们有的以刊载旧文艺为主,有的以刊载新文艺为

主,有的以综合性(包括文艺)为主,但都在报纸上占有稳固的版面,持续时间长,影响也较大。

与此同时,各大报纸在不同时期又办有大量的专刊、特刊、周刊,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宗教、艺术、军事、教育、妇女、儿童、自然科学、生活常识等方方面面,比“五四”时期的专刊、特刊、周刊涉及面更广。

(5)新中国成立后报纸副刊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后,“五四”以来形式多样的副刊变得单一起来。纯文艺或综合性文艺副刊成为报纸副刊最主要的形式,除个别报纸如《光明日报》还曾办过一些专刊、周刊外,大多数报纸不再出专刊、周刊等。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建国后报纸片面强调“喉舌”作用,副刊过于强调教化有关。

由于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已经认识到了报刊的重要作用,注重报纸副刊的政治功能,因而共产党领导下的报纸副刊,在不同历史阶段,一方面利用副刊宣传先进思想文化、正确引导舆论、关注现实、服务大众;另一方面把副刊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利用文学手段对敌人进行抨击。

(6)90年代报纸副刊的变革

80年代后期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报业竞争

的加剧、受众观念的加强,中国报纸副刊迎来了第二次大的变革。这次变革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副刊版数不断增加,信息量加大,副刊内容空前丰富,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②各报竞相创办专刊、特刊和周刊,而90年代的专刊、特刊和周刊已不再是过去那样相对独立地附报刊行,而是进入报纸版面,取代了过去纯文艺或综合性文艺副刊的位置,成为“报之一部”。即副刊出现专刊化、周刊化的趋势。

③副刊的文艺色彩大大减弱,新闻性大大增强,服务功能得到强化。除《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天津日报》《新民晚报》《今晚报》等少数报纸仍十分重视文艺副刊,保留一定的固定版面外,大多数报纸压缩了文艺副刊的版面或减少了刊期,有的报纸将文艺性内容作为一个专刊或周刊,一周在报纸上只刊出一次,腾出更多的版面来刊登新闻性或服务性强的内容。

可以看到,在现代社会,报纸副刊功能再次发生演变。一方面,文学性副刊、文艺性副刊转变为“大副刊”,不再局限于文艺的、专业的范畴,而是注重及时快捷的、深入透视的、立体化全方位的,用新闻的手段关照社会生活,这是新闻异化以及报纸市场化的客观结果。另一方面,从“五四”时期开始的副刊的启蒙功能又逐渐变回以休闲娱乐为主,原本属于文化精英的思想阵地转变为普罗大众的公共空间。

总之,从报纸副刊的历史发展来看,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种类,作为一种文化记忆的独特方式,副刊是体现报纸差异化的最好方式,也是传播与传承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在传播环境发生大变革的新媒体时代,副刊面临着重新自我定位的问题,要在内容、观念、形式上不断创新。在快节奏、沉迷于网络媒体的现代社会,人们已逐渐失去了阅读习惯,文艺副刊应当肩负起形成全民阅读氛围的使命,要复兴副刊的文学传统。

在线资料: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知海教育资料下载:http://learning.100xuexi.com/ebook/1000277.html

????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11.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