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完高考就准备“拼考研”低年级“上赶子”考研为难,值得深思
文丨月儿老师教育日记(原创,严禁转载分享)
现如今的“考研热”热到了什么程度?高考结束不久,有的学生才刚刚迈入大学门口,对考研的概念还没了解清楚,就已经开始提前开始准备考研。
对于一般人而言,在大三的时候再准备考研也不迟,但近些年来,考研低年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众所周知,考上研究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学生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历,从而成为自己在事业上的一个加分项。但这些学生们拼完高考就开始准备“拼考研”,为何越来越多的低年级学生开始“上赶子”考研呢?
为何低年级的学生开始“上赶子”考研?受环境大趋势影响,盲目跟风考研
有很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受到“提前准备考研”的氛围熏陶。在上高中时,班级的老师有时会请那些已经考上大学、考上研究生的学长学姐来为学生们传授经验,学长学姐们通常都会说:在上了大学后一定要提前准备考研,让自己赢在起跑线上。学姐学长的一番话
,让“上赶子”考研的种子在学生心里开始萌芽。
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他们的父母只能把家庭的希望寄托于孩子身上,父母们不太了解考研的相关情况,只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盲目鼓励并且支持自己的孩子去提前备考,孩子迫于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为了能取得更好的考研结果,只能在大环境下“上赶子”考研。
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见到学校中铺天盖地的考研广告,见到自己的同学都在提前备考,自己心里也不由得慌了起来,索性自己也就盲目地选择提前准备考研。
为自己未来的就业增添优势
在现在的企业招聘中,高学历要求已经渐渐成为了一种常态,如今本科毕业生越来也多,供大于求,众多公司企业纷纷选择提高自己的招聘门槛。在招聘时明确规定,应聘者的学历须达到硕士及以上。
在这样就业艰难的大趋势下,很多学生不得已只能选择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历。而大部分学生资质平庸,随着考研的难度在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和学业压力使得学生们只好提前准备考研。
为躲避社会现实,选择“逃避式考研”
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人会选择“逃避式考研”。他们长期在校园内生活,已经逐渐接受了校园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突然步入社会,难免会不适应,甚至是内心十分抗拒的。因此,他们选择考研躲避现实,选择读完研究生在面对社会现实和就业压力,因而这也造成考研人数不断增多,许多人开始“上赶子”考研。
“上赶子”考研对学生、学校不利影响众多对于普通学生而言,考研是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学生为了使自己的考研顺利通过,从而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只投入在考研必考的一些科目上。而对于其他课程则采取敷衍应付的方式,甚至有的学生直接选择逃课。
到最后,虽然一些学生可以顺利通过考研,但他们由于有些课程没有认真对待,造成专业知识不扎实。在读研究生后,他们由于没有达到相应的专业水平,创新能力、科研能力达不到研究生的需求,给学生以后的学业发展也成了困难。
在“上赶子”考研的趋势下,一些学校没有将教学定位把握好,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生源报考,将考试研究生的人数作为教育的目标。他们大都给学生们设定了相应的考研目标。并对考上研究生的学生给予奖励。
这些学校,迷失了自己本来的教学方向,不管教育学生的质量高低,是否为社会做出了一些贡献,只想着怎么能成为一所考研名校。成为名校固然重要,但一味地去盲目地鼓励学生考研,给学生制定考研目标,这不仅会浪费教学资源,也会给研究生单位造成困扰。
在“上赶子”考研的趋势下,我们应该如何做?考研低年级化这一现状反映出企业对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性,这就意味着大学生需要受到更高层次的教育,这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要做到人尽其用,需要进行教育与人才评价的改革。
加强本科教育
越来越多的人提前准备考研,这说明社会对本科生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不断深化本科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
学校要明确自己的教学定位,构建全面的教育培养体系,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打击盲目激励学生考研的应试教育模式,要踏踏实实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科研能力。同时学校也要剔除“水课”,设立高质量课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引导学生练出真本事。
完善社会用人评价体制
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活力源泉,人尽其用才能实现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部分企业把高学历人才放在了第一位,这也是越来越多人选择“上赶子”考研,缓解就业压力的原因。
有些单位将高学历人才当摆设、不尊重人才,不能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他们只认定高学历的人才,这只会造成人才的浪费、越来越多人“上赶子”考研。
面对这些境遇,政府应尽快深化人才管理职能,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和社会用人评价体系,为人才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同时企业不能只认定高学历人才,而要全方位挖掘人才,科学选取人才、分类评定人才。
一些高校不切实际地鼓励低年级学生“上赶子”考研,虽说这样做对于学生的事业发展是一个加分项,但这不仅制约了学校和学生未来发展,同时也给研究生培养单位造成很大的困扰。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不断深化加强本科教育,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同时要完善社会用人评价体系,做到科学选取人才、分类评定人才,避免出现只认定高学历人才的情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