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考研辅导班-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研究院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

原标题:北科大考研辅导班-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研究院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考研真题

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材料与化工专业初试专业目录、参考书、复试分数线、真题以及初试经验等几部分的内容,不过由于20的分数线还未公布,所以分数线以19或往年为基础,作为参考,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学校介绍

北京科技大学(简称北科大,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于1952年始建,坐落于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原名北京钢铁学院,1988年更名现名。

该校是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成员。

1952年,由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山西大学、北京工业学院、西北工学院等高校的部分系科组建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

2、招生数据

2.1 专业目录

北京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院代码及名称:180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专业代码及名称:085600 材料与化工

拟招生人数 (招推免数):89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302 数学二

④804 物理化学A 或 814 材料科学基础

2.2 考试参考书

804物理化学A

《物理化学》(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胡英主编

814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 胡庚祥等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金属学》 宋维锡 冶金工业出版社 第二版

2.3 真题

关于真题部分,由于真题一般考完就封挡存放,学校也一般不会随意泄露出来,而网上的大家也不能随意相信,所以如果真的有需要的同学,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尽量帮你找一下

2.4 2019年复试分数线

总分:270

单科(=100):39

单科(>100):59

3、经验分享

本人去年上岸北科大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材料专硕,现在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考研几个月的心得

(一)政治

考研是先考政治 政治大家都认为不会是自己拖后腿的科目 所以一般从暑假开始准备 但是我认为如果有时间还是应尽早开始准备 因为到了后期加上专业课长期枯燥的背诵 你会发现自己时间根本不够 当然了有人也会说考前背 考研的四套卷 要知道国家一直在反押题 并不是每次预测都是准的 万万不可投机取巧 而且四套卷一般都是背大题 前面的选择题怎么办 得多选者得天下 多选才是重头戏!所以基础知识必须扎实

(二)英语

⒈学科教学属于专硕 所以考英语二 英语二相比英语一 稍简单一些

⒉英语是每天都要复习的 不能说后期冲刺 特别是单词 务必每天都要背 一直到考研结束 市面上关于英语单词的书有很多 这个只能说因人而异 每个人可接受程度和水平不同 适用的单词书就不同 不要跟风 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

⒊阅读 其实不要把阅读看得那么难 每道题的答案其实就在选文中 只是看你能否定位准确 前期可以买点阅读专项训练 后期就仔细研究真题 开始考英语二并没有几年 所以真题题量并没有那么大 完全有时间每一块专门拿出来做训练

⒋作文 一定要练!一定要自己动手写!不然现场写会浪费你们很多时间!9月份之后会有很多作文模板书上市 选择一本就好 或者看真题中的作文 自己总结一个模板 作文分大作文 和小作文两部分 小作文一般为书信 有固定格式 格式万不能错 大作文是图表 首段必须描述数据 后两段根据图标分析 作文一句话 重在积累与实践!

(三)专业课

专业课我选的是物理化学,物化的话,我觉得资料书不需要多,紧紧抓住傅献彩版的《物理化学》课本,这一路复习下来,发现那课本后面的习题真是太经典了,好些学校专业课都考过那上面的原题!只要你能确保知识点懂了,后面的习题也吃透了,就不会有问题的!而且华电的专业课确实也不难。还有一个就是真题,不得不说,从真题中你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可以知道哪些知识点是必考,甚至可以知道出题的顺序!所以,综合起来就是两点,第一,课本(包括知识点和书后面习题)第二,真题!

此外复习本专业,也要学会利用资源,比如加专业群讨论题目,去北科大的论坛或者学校里请教学长学姐等等,还有就是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建议早点开始复习,或者跟班学习,班推荐一个考研公众号考研臻选上的独峰,除了专业课外,那儿还有清北的学长学姐免费答疑,觉得挺好,所以推荐给有意愿的同学。另外专业课复习过程中要学会总结同一题有哪些解法,弄懂每一种,然后比较哪种最好,为什么,最后转化为自己的解法。同一题型的总结,还有很多题看起来是很像的,结果解法完全不一样,比较它们的区别,然后记住它们,记住了就提高了你的解题速度,节约时间,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

然后接下来是具体的复习方法:

(1)关于真题

知识点的考察主要就圈在了大点上,而不像选择填空那么细。我觉得这个情况对于理科生的我们来说还是挺好的,大部分理科生都是会比较不喜欢那么细了吧唧的小考点吧。在做真题的时候,可以在每题旁边列出相关的考点,对于做题时自己不是很清楚或者不明白的要特别标明,这么做一来,可以清晰明了的知道考什么,二来,便于后面复习的时候,特别是临考之前翻阅查看。物化二,有些题目是考过好几次的,甚至连数字都没有变过。

(2)关于课本

现在已经八月份了,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完第一遍课本了吧。在看第二遍课本的时候,我觉得可以自己把每一章节的知识点列成清单,把课本变薄,把知识点内化之后再反馈,这样一来就可以“抛开课本,有针对自己的重点”。特别要注意一点的是,变化过程,条件什么的(比如说反应是否可逆啊要搞清楚)

(3)关于做题

不要懒得去计算,不要觉得只要列个算式就可以,计算是浪费时间。物化的计算并没有那么简单,往往数字会很复杂,过程也比较繁琐,所以,在平时的计算,可以培养我们和计算器的感情,避免按错数字什么之类的,培养我们的数学计算,微分积分的速度,在考试的时候会更顺手,节约时间。

(四)数学

对于选择哪本辅导书,我比较赞成一位学长的话,“用哪本书不是问题,用不用心才是关键。”建议大家找来往年旧书做个比较,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

?考研数学用书

1.同济教材:《高等数学》同济版受众最广,市面上关于它的课后习题解答版本也最多,交流起来比较方便。但考研数学不存在指定教材,要是你数学基础还行,教材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也是可以的。至于同济的《线性代数》,我只做了课后习题,知识点没细看,主要是考研的线代题型和风格变化不大。

2.辅导书:主要用了考研的《高等数学辅导讲义》,考研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和李正元全书的高数部分。汤老师讲义上的题目不算难,里面我感觉不少是早年真题,题型归纳总结的不错,上手也比较容易,最出彩的是证明题部分。李正元全书就是以前的二李,但是线代换老师了。我只用了他高数部分,编写的很好,也很全面,特别是一些偏冷门的知识点如形心公式和物理应用等,其他辅导书讲得少,但全书讲的很细致。有些例题和课后习题也很能锻炼数学思维,值得反复咀嚼,当然,这与个人领悟能力有关了。这本书如果要用的话,建议认真多看几遍,可能一遍效果甚微。

线代没啥好说的,考研不愧线代王,用他单独出版的那本讲义就够了。线代主要是相关无关,线性表出那里难懂点,反复多看几遍就好了,或者辅以其他老师的资料,像考研或考研这部分讲的可能更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至于市面上其他大众辅导书,像李王全书,考研《高等数学十八讲》,陈文灯《复习指南》,毛纲源《常考题型》等等也不错,但我没有系统看完过,就不多说了。

3.习题集:习题集我做的1800,还有660的高数选择。1800可能是习题集里偏简单的,主要是锻炼计算能力和证明能力,概念部分涉及的少。反之,660算是对概念的考察达到了考研极致,可能会把很多基础不好的人虐得很惨。也建议大家做题时多积累反例,概念性问题不要想当然,对于模棱两可的概念最好从定义出发,不要通过手工画图用什么观察法来代替。660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对于数学底子薄弱,连看懂解析都有困难的人,习题集不必强求用这本。

4.真题:真题我用的李正元真题和考研的真题大全解,考研的解析有点简略,李正元的解析个人觉得会更好一些,但只有15年的。至于做多少年的,取决于你的时间安排,但一般至少15年吧。真题解析里最权威的自然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版的《考试分析》,随每年大纲一起出版,但是只有近三年的解析,有条件可以去图书馆借往年的来看看。

5.模拟题:各类模拟题其实和真题风格差别蛮大的,最接近的可能是合工大共创,每年12月份才出。模拟题主要是用来练手和查漏补缺,至于分数反而不重要。市面上流行的各家模拟题都可以找来做做,当时我主要做了15年版的400题(10套),考研,考研,合工大的。时间不够的话没必要去把某位老师出的一本模拟题全部做完,毕竟数学从来没有压题一说,做模拟题也主要是为了见识不同风格,免得上考场见到陌生题目而自乱阵脚。

以上差不多列出了我主要用过的书,但其实用哪本书都有考高分的,大家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就好。

?数学复习规划

数学的复习大致有三个阶段,即3-6月的基础阶段,6-9月的强化阶段,10-12的冲刺阶段。当然,因每个人的基础和进度而不同。

1、基础阶段:

基础阶段主要是扫清

概念,弄懂公式定理,配以适量习题加以巩固。不提倡那种不看课本和课后习题,直接上全书的做法,全书毕竟只是单纯的罗列知识点而已,失去了教材的原汁原味,这样做固然走得快,但不一定走得远。课后习题在风格和难度上或许与真题相差甚远,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做做,对知识点加以巩固(可参考汤老师划的同济六版范围),刚复习时打好基础最重要,勿在浮沙筑高台。

另外在看教材的时候,一定注意要牢记每个定理和公式的使用条件,不然对于刚开始复习的人来说非常容易出错,例如极限四则运算法则明确说了只有极限存在才能拆,极限值等于函数值只有函数连续的条件下才成立(有时候用洛必达法则后题目往往没说导函数连续,那么最后一步也就不成立)。注意区别左右导数与导函数的左右极限,可积与原函数存在定理等等。切不可认为看教材只是简单做做例题而已,微积分里有很多需要理解的概念,大家做660的时候就会发现了。

2、强化阶段:

强化阶段无外乎就是刷题加总结了,全书配合着习题集,一定要做题而不是看题,切勿眼高手低。小说人人都能看懂,但不是每个人都当得了作家。考研数学的计算能力真的很重要!非常重要!相当重要!遇到不会的题不妨想想自己卡在了哪一步,然后加以归纳总结。数学不反对“套路”,因为许多题目的解题方法确实有规律可循,但一定要搞懂背后的原因所在,而不是一味地去套题型,背题目。

对于错题,我是比较懒的,全书第二遍时依然不会的题,标明题号全部写在一张纸上,隔段时间蒙着答案再做一遍。若是认真做了三遍的题目依然不会,那只好放弃了,毕竟考研基础题目是占了绝大部分的。

3、冲刺阶段:

冲刺阶段便是做套卷和回顾错题,十月份左右开始真题后,每天上午保持三个小时的计算很重要,不论是做新题还是做以前的错题,笔不能停。到了考前半个月,政治英语甚至专业课会占去大量背诵时间,但是数学每天3个小时计算是不能少的,几天不做题的话计算能力会大大降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13.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