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0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简称“上海应用物理所”)是2003年6月经国家批准设立的,专业从事民用非动力核技术科学研究的国立研究所,其前身是成立于1959年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拥有两大园区,分别坐落于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和上海市科技卫星城嘉定区,占地面积共700亩。研究所以光子科学、核科学技术及相关交叉学科研究为主,同时积极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全所现有各类工作人员八百余人,其中科技人员近六百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岗位聘任八十余人。
研究所的主要学科方向包括:加速器科学和技术、先进光子科学、核物理与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前沿交叉学科。上海应用物理所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SSRF)工程的承建单位,建有“中国科学院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低温超导高频腔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有:上海同步辐射装置及物理和相关技术;新一代光源和光源新技术;加速器物理和技术;同步辐射光束线技术、实验站和方法学以及在相关学科领域的应用;放射性核束物理和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物理生物交叉研究;先进核分析技术及应用;辐射化学和辐照技术;先进核探测技术、新型核仪器和电子学;放射性药物、核素分子显像和同位素标记技术;基于辐射和膜技术的先进环保技术等。
上海光源(SSRF)工程的建设内容包括150MeV电子直线加速器、3.5GeV增强器、3.5GeV电子储存环、首批7条光束线和实验站,以及公用设施系统、主体建筑和辅助建筑,坐落在上海浦东张江,工程总投资超过12亿元。上海光源是先进的第三代中能同步辐射光源,它具有建设60多条光束线的能力,可以同时向上百个实验站提供从红外光到硬X射线的各种同步辐射光,在科学界和工业界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将成为物理、化学、生命、材料、环境、地质等诸多学科前沿研究和信息、微电子、微纳等高新技术开发应用必不可少的综合科学平台。SSRF工程经国家批准于2004年底开工,目前已进入安装调试阶段,将于2009年建成。
在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方面,上海应用物理所重点围绕光源技术和自由电子激光技术,与国际上拥有同步辐射装置的研究机构开展全面合作;同时开展其他相关交叉学科及高新技术领域的多元化国际合作。目前,与日本SPring-8、KEK、JAEA、JSSRR、SSLAC,美国BNL、ANL、LBNL、SLAC,意大利ELETTRA、INFN,德国BESSY-II、Rossendorf,英国DIAMOND、瑞士PSI、俄罗斯BINP、新加坡SSLS、澳大利亚Aus Synch、韩国PLS等研究机构建立了正式的所级合作关系;并于2001年加入RICH-STAR国际合作计划(项目)。在国内,上海应用物理所与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理化所、长春光机所、西安光机所、生物物理所、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沈阳科仪公司、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等建立了所级合作关系。
上海应用物理所现有三个博士点(即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核技术及应用
、无机化学)和七个硕士点(即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核技术及应用、无机化学、生物物理学、光学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在各学位授予点中包含了物理学、化学以及工学类诸多学科方向。2007-2008年度在读博士167人(其中包括三名外国留学生),在读硕士169人。2008年招收博士研究生46名,硕士研究生82名。
上海应用物理所招收的硕士、博士及硕博连读研究生,学制分别为三年、三年和五年。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采取导师负责指导或以导师为首的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的方式。目前在岗的导师有90余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教育基本上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进行;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教育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教育基地提供教师和教材,在所内完成,以保证研究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位论文的选题均结合导师承担的科研和开发项目,能为学生开展创新性的论文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技术支持。
研究所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机遇,越来越多的学生出国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部分学生被选派到美国、日本等国家从事3-12个月的国际合作研究。围绕上海光源的国际性交流合作即将全面启动,其中包括研究生的联合培养。目前正在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研究制定相关培养计划。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