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善恶,外转死生——浅论唯识宗之阿赖耶识丨哲学考研(臧否人伦善恶)

/阿赖耶识/
导言
佛教自诞生之初,就要解决人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原始佛教认为人无我(佛教有三法印的说法,第一条就是诸法无我,即一切事物都不存在自性),也就是说并不存在一个真实的“我”,我乃是五蕴和合而生、因五蕴和合而成的假名。但佛教又一重要的理论则是因果学说,万事万物有因有果,特别是佛陀提出了十二因缘的教法,简单来说就是前一世种下的因成就今世之果;今世之因又成就来世之果,如此循环往复,使得有情众生都于世间反复轮转而不能解脱。这样就存在了一个理论上的问题,一方面认为人不存在真实的主体,一切都是无常的;另一方面又强调因果业力,而因果业力则需要一个真实的主体方能发挥作用,这样两个基础的理论就发生了冲突,而佛陀又对这一冲突缄默不言,但这一冲突又不得不解决,故而在后世的产生了“阿赖耶识”这一概念。

part.1?提要钩玄?
正如导言所述,佛教自创立之初就产生了这种理论冲突,并且这种理论冲突在当时并非没有人关注到。在早期佛教经典《中阿含经》与龙树所著的《大智度论》中,就对轮回主体是否存在的探讨,大致情节是一位长者突然对超越经验层面的问题产生了兴趣,并向觉者请教,其中包括了宇宙有边无边、人是否有灵魂主体、灵魂主体在死后去向何方等十四个问题。结果这位长者被觉者呵斥,觉者强调这些问题与修行解脱并无关系,并以人被弓箭射中需要救治为比喻:倘若一个人被弓箭射中,那当务之急是拔掉箭矢并对伤者救治,而不是追问诸如弓箭从哪里射来的、弓箭的材质是什么样的、射箭的人是什么样的等等问题。觉者对诸如此类的超验问题并不关注也不做探讨,这些问题也被称为“十四无记”。“十四无记”的记载表明了觉者是从道德与宗教实践的角度来关注与确立业报轮回的,并不刻意要在理论上证实轮回中有一个实体的“我”。

在原始佛教时期,觉者固然可以对这些超验问题持不置可否的态度,然而随着佛教的发展,这些问题也不能再以模棱两可的词句来糊弄过去,后世的诸多流派也针对轮回主体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例如部派佛教是六识,但六识有时断绝不起,不能作为生死相续的主体;其中犊子部认为存在胜义补特伽罗,所谓补特伽罗,简单来说就是“我”,但与真实存在的“我”尚有区分,仍然不能很好地解决轮回主体的问题。大乘空宗则提出中道与空观,力图表明空的观念与轮回业报的思想是一致的;大乘有宗所主张的阿赖耶识则较好的解决了轮回主体这一问题。

阿赖耶识这个概念也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简而论之,阿赖耶思想之萌芽,源于原始佛教时代,后至大乘佛教时代,则先后有马鸣写出《大乘起信论》阐释阿赖耶识之含义,弥勒、无著、世亲等也写出《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等著作来阐述唯识缘起说,以一切万有皆缘起于阿赖耶识,遂成立唯识哲学之思想系统。

说了这么多,那么阿赖耶识到底是什么,有哪些含义呢?

阿赖耶识,乃唯识宗的核心概念,是八识学说中的第八识,也是梵语ālāyavijnāna的译音,意译为。此外,还有异熟识、种子识的别称。

何为八识?大乘唯识家在继承部派佛教六识的基础上,另立第七识末那识与第八识阿赖耶识。前六识具有能够了别显著对象的作用,故而又被称为“了别境识”,前六识需要依靠末那识才能才能起作用,故而称为“第三能变”。第七识末那识,又叫“思量”,是梵语manas之音译,其具有“恒审思量”的特点,此识要依靠阿赖耶识方可起作用,故被称为“第二能变”,末那识思量执着第八识为“实我”,这就导致了诸多烦恼的产生,故而又被叫做“污染识”。第八识为阿赖耶识,亦是前七识的根本依据,前七识唯有依靠阿赖耶识才能发挥作用,故而有“第一能变”之称。而所谓“能变”,就是说“识”能转变生起一切万法,故称为能变。

何为藏识?《成唯识论》解释说:“此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谓与杂染互为缘故,有情执为自内我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自相,摄持因果为自相故。此识自相分位虽多,藏识过重是故偏说。”阿赖耶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种意思。《佛光大辞典》中解释说,能藏,就是说谓第八识善于在自体中含藏一切万法之种子。所藏,是指现行熏种子义而说,亦即此识为前七识熏习诸法种子的场所。执藏,谓第八识恒被第七末那识妄执为实我、实法,故又称我爱执藏,显明了众生在三界内流转生死的根本原因。实际上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想要表达的含义是世间万法得以展开总依据就是阿赖耶识,一切染净的总根据亦是阿赖耶识。

何为异熟识?还是得看《成唯识论》的解释:“此是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化异熟果,故说名异熟。寓此,命根、众同分等恒时相续胜异熟果,不可得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果相。此识果相虽多位多种,异熟宽、不共,故偏说之。”唯识宗认为前七识与第八识共同产生出了现象界,异熟有异熟因与异熟果两种,异熟因因为业力运转而产生异熟果。因为因有善、恶与无记之分,而由因产生的果则具有非善非恶的“无记性”,因果性质不同,故而得名异熟识。《成唯识论述记》中说,异熟识亦有三个特征,分别为变异、异时和异类。变异是说生成异熟果报时,原来的业已经不复存在;异时的意思是前世种下的业才能到今世的果,因果需要隔世方能完成;异类就是说业因与果报的性质不同。

何谓种子识?《成唯识论》定义说:“一切种识,谓本识中能生自果功能差别。此识为体,故立识名。种巧本识,无别性故。种识二言,简非种识。有识非种,种非识故。又种识言,显识中种,非持种识。后当说故。”阿赖耶识种子是一切现象的本源,也是一切事物最直接的原因。之所以用“种子”这一名称来表达这一概念,方立天老师认为:“瑜伽行派有见于植物种子能够生长结果,故而借用种子来比喻阿赖耶识中藏有产生世界一切现象的根源。”阿赖耶识是种子所藏之处,故命名为种子识。种子有两类:共相种子与不共相种子。不共相种子变现出来的事物唯有自己可以感知,如六根;共相种子变现出来的事物则是所有人都能够感知得到的,比如山川大地、日月星辰。种子又可以被分为有漏种子与无漏种子两种。有漏种子能够生起世间诸多现象;无漏种子则能生起菩提之因。从种子生起一切现象来看,种子具有本体的意义,然而种子处于现象之中,故而是有为法(佛教认为有为法因缘而生,也会因缘而散),真正的宇宙本体乃是无为法中的真如,换句话说,唯识宗将本体与现象割裂开来。

part.2?探骊寻珠?

印度佛教中诸多以变通形式出现的轮回主体与无我论的关系,所以有些僧人就直接提出了有我论,毕竟灵魂这个观念在中国源远流长,在殷商时期就有“宾于帝”(先祖去世以后去天帝那里做客)的说法,采取有我论也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契合。

汉代的《牟子理惑论》就简略探讨了轮回主体,并提出了灵魂不灭的命题,书中说:“魂神固不灭矣,但身自朽烂耳”,并认为形体与魂神的关系就宛如植物的茎叶与种子的关系,植物的茎叶虽然会衰败,但不意味着种子也会随着茎叶的衰败而衰败,以此来论证神不灭论。

除了牟子以外,主要提倡神不灭的还有东晋高僧释慧远,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对“神”下了一个定义:“夫神者何耶?精极而为

灵者也。”认为所谓的“神”,就是十分精妙的灵精神,这种精神不具备形体却又无处不在,甚至即是是圣人也不能穷其根源。此外,“神”还具有“圆应无生,妙尽无名,感物而动,假数而行。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假数而非数,故数尽而不穷”的特点,即“神”本身并不会随着外物的消亡而消亡,它是不灭的。

慧远还借鉴了庄子的“薪火之喻”来论证形神关系:“火之传於薪,犹神之传於传;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前薪非后薪,则知指穷之术妙;前形非后形,则悟情数之感深。”神如同火焰而形体犹如薪柴,薪柴可以被燃尽,火却能不断传递;形体虽然可以消失,但神却能在轮回中轮转不熄。慧远主张人的躯体里存在一个“神”,躯体可死,但“神”却不灭。

part.3?知己知彼?
唯识宗的概念实在繁琐复杂,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代表佛教经院哲学的巅峰。通过本文浅略梳理阿赖耶识的概念与发展,可以看到其丰富的内涵。唯识宗由阿赖耶识引发的概念远不止这些,转识成智、三自性、四分说等都与其有关联,可以说佛学博大精深,难以掌握,亦是中国哲学不可绕过的高峰之一。幸运的是诸多高校对佛教哲学的考察频率都算不上高,阿赖耶识这个知识点重要指数一颗星★

阿赖耶识主要以名词解释的题型出现在考场之上,如中山大学2023年、同济大学2022年都出的是阿赖耶识的名词解释。鸭鸭们在答题时只需要点明阿赖耶识是唯识宗的核心观点,并简略答出阿赖耶识所具有的意义即可。

虽然隋唐的佛教哲学抽象复杂,概念众多,难以掌握,但倘若能看得进书,多查找二手文献还是能够消化吸收的,当然如果实在无法完全理解,那只需要了解基本含义即可,因为就一般的高校而言,对隋唐佛学的考察占不了太高的分值,故而鸭鸭们也可以宽心,不用太过焦虑。

标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5
Warning: error_log(/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1513.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apps/wwwroot/www.zhangshituina.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66